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 如何科学快速地寻找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一直是地质学家必须面对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矿床形成与保存条件认识的深化,成矿地质背景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所重视.其中,地质构造环境与矿床形成及保存的关系,是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矿田构造学是介于构造地质学和矿床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从构造分析出发,把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矿田构造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在全国性的地质学术会议及有关专业讨论会上,都对矿田构造给以应有的注意.武汉地质学院及其他地质院校都先后开设了矿田构造课程.矿田构造学是建立在构造地质学和矿床成因学的基础上.大地构造和区域构造是控制成矿的重要先决条件,它决定矿带、矿田  相似文献   

3.
关于矿床学创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保证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和国家资源安全,需要加强矿床研究以指导矿产勘查的重大突破。在简要回顾矿床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初步概括了矿床学开拓创新的基本条件,包括:①矿业发展是推动矿床学发展的原动力;②地学的整体发展为矿床研究提供了基础;③新技术装备提高了发现和创新的能力;④科学的思维方法;⑤个人创造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针对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前缘和中国矿床特色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深部过程、浅表环境与成矿作用等需要深入研究的10个矿床学科学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矿床学研究的6点意见和建议,强调矿床研究要主动服务于矿产勘查,要深入野外一线并将继承与开创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4.
矿床学的特点矿床学是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矿床分布规律的地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有经济价值的综合的地质体——矿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矿床学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综合性和复杂性. 矿床学的生产实践性很强,它是适应矿业生产的直接需要而逐步成为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采矿工业揭露出的丰富多采的矿产地质现象,是矿床学研究的源泉和基础,而矿床学阐明的矿化特征和成矿规律又指导着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工作.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矿床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五台山—恒山地区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前 言(代序)该文集命名为“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表明它只是矿床学中一项较基础性的研究;把脉状金矿作为研究对象,则应属于金矿区域成矿学的范畴。展望21世纪,资源、环境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本,因此矿床学所肩负的使命必将更加艰巨。虽然人类利用矿产资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作为地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学到16世纪中叶才萌芽,19世纪才形成具有较完整理论的学科。如果说矿床学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这种或那种矿床在地壳中的生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矿床的形成又非孤立和偶然的事件,它是一定地质构造背景和地质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矿床成矿系列(以下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或矿床类型组合的自然分类,是矿床地质科学和矿产资源评价中研究成矿规律的成矿学理论之一。矿床在自然界并非单个(或孤立地)存在,它们靠成因联系,并相互依赖着构筑成矿床组合的自然体,赋存在与成矿作用相匹配的特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中,构成一个矿床成矿系列。即: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或构造运动阶段;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及构造部位;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形成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自然体,称为矿床成矿系列(陈毓川等,2006)。特定的时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内一个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特定的空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亦就是成矿的地质构造背景,一般相当于形成的三级构造单元(或跨越、或包含在老的构造单元内);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是指特定的时、空域中发生的地质成矿作用,即岩浆成矿作用,沉积成矿作用(在水体中沉积成矿),变质成矿作用,表生成矿作用,与岩浆、变质成矿作用无关的流体成矿作用(陈毓川等,2015);并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的自然体。  相似文献   

7.
发刊词     
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发展,创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地质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地质找矿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地质找矿的主要目的就是查明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矿床是宇宙物质,地球物质不断演化的结果.矿床学所研究的内容几乎涉及地质学的各个分支.成矿作用受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制约.各成矿区(带),由于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地质演化史的差异而出现各种不同的成矿系列和矿床类型组合.因此,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就必须加强成矿理论的研究,深入实际加强野外地质调查,不断总结成矿规律,提高成矿预测能力,指导地质找矿.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找矿工作已由地表转  相似文献   

8.
转变与挑战     
根据国内外金属矿区的找矿形势及地质学本身的发展水平,我认为金属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目前正在经历一个转变,这就是从强调用方法找矿,转到强调用理论指导找矿.为了快速地找出发展国民经济所需的金属矿产资源,需要加强对地质成矿理论的研究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找矿程序,选择有效的找矿方法.根据这一认识,我认为在找金属矿床特别是找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床时,不能象用磁法找磁铁矿床那样使用物探,即不能把物探仅限于直接找矿,而要更多地甚至主要地将物探用于解决地质找矿过程中的与找矿有关的地质问题.对内生矿床而言,不了解深部地质构造,就很难对矿床  相似文献   

9.
关于矿床学研究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翟裕生 《矿床地质》1999,18(2):146-152
20世纪矿床地质学蓬勃发展,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作出了历史贡献。已经成为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文章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矿床学研究取得的若干成熟。在21世纪中,矿床学将能推陈出新。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有三方面的研究领域:深入研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为矿产勘查提供新的成矿理论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发掘地质体的有用性,加强对新型矿产资源的研究,在矿产资源的更新换代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矿田构造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裕生 《地质论评》1984,30(1):19-25
矿田构造系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的总和。研究矿田构造有助于深入认识矿床成因和矿床分布规律,因而在矿床勘查、评价和采矿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实用意义。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隐伏矿床的找寻已提高到重要地位,矿田构造研究工作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整个地质科技工作的进步,典型矿田和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以及一些新技术方法的引进,都推动了矿田构造研究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新的成果。现就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矿田构造的研究简史和现状以及矿田构造的研究趋势等三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毛景文 《矿床地质》2021,40(1):174-174
《矿床地质》期刊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伴随着中国整个工业化过程。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地质界几代人风餐露宿、爬山涉水,为我国探明了大批矿产资源,保障了国家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秉承着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新理念,基于国内,面向世界,中国矿床学家开始探讨全球成矿规律,推动找矿实现新突破,不仅满足了我国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而且与当地人民一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矿床地质学的发展前景和思维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矿床地质学正面临着为社会提供充足的能源和资源的严重挑战。新时期的矿床学将朝着整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将研究和发现多种新型的矿产资源和新的矿床类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本文提出广义的矿产资源的概念;主张根据矿床地质学的特点,改善矿床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主要是:①坚持实践第一,尤其是野外实践;②建立系统观念;③加强成矿历史分析;④提高经济意识,研究矿业经济趋势;⑤发展创造思维,以期取得成矿理论的突破进展,建立新的矿产资源地质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矿床变化与保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裕生  邓军 《地球科学》2000,25(4):340-345
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已发现矿床的大多数是在其形成后经过变化而保存下来的, 因此矿床学研究应兼顾矿床的形成(成因) 和矿床的变化、保存(产出) 两个方面, 以提高矿产预测的能力.矿床变化与保存的研究内容包括: (1) 控制要素; (2) 变化、改造的过程; (3) 变化、改造的产物; (4) 不同矿床类型的变化; (5) 不同时-空域中矿床的变化; (6) 矿床保存条件.研究成矿后变化的基本方法有: 地质构造制图、地球化学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要研究和建立矿床的变化、改造模型; 将矿床演变作为含矿区域地质历史的一个环节, 将矿床个体变化研究与区域成矿系统演变相结合.矿床变化研究既有利于矿产预测和勘查, 又可为改善矿区和区域生态环境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对陆地近地表未查明矿产资源潜力的区位、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文章对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体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介绍。该体系以地球动力学、成矿动力学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最大限度地分析地质构造的成矿信息,以各级成矿区带为单元,划分主要矿产的矿床预测类型,建立矿床模型,总结区域成矿系列。全面利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所显示的地质找矿信息,运用体现地质成矿规律内涵的预测技术,全面、全过程应用空间数据库及GIS技术,在圈定成矿预测区的基础上估计潜在资源量。  相似文献   

15.
对钦杭结合带南段深覆盖地区矿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缀缀 《矿物学报》2011,(Z1):126-127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剧了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这对找矿和科学研究都提出了巨大的要求。随着矿床学诸多研究的不断深入,程裕淇、陈毓川等(1978,1998)、翟裕生等(1979,1996)提出并完善了成矿系统的概念,该思想将矿床类型共生与一定的区域地质构造和成矿事件联系起来,以阐明各种矿床类型的时空和成因演化关系,对区域成矿预测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的实际  相似文献   

16.
刘学通 《地质论评》1986,32(4):384-389
本文在阐述成因地质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地质理论的联系、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成因地质模型法在矿产普查勘探中的作用,提出了成因地质模型法不仅是当前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最佳方法,而且可能是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不仅是研究矿产成因、探讨矿床成因分类的好方法,而且可能是通过“四维空间”全面研究矿床形成机理的普遍适用的综合性地质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17.
成矿系列是一个颇具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但迄今在金矿地质研究中尚是一个涉及不多的薄弱环节,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 众所周知,成矿系列的概念是随着区域矿产地质研究的发展,由我国学者程裕淇等提出并倡导的.其含义可概括为: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由一系列相关地质作用形成的、彼此有成因联系的多种矿床类型的特定组合.其主旨在于揭示同一地质构造(建造)单元内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内在成生联系和时空构型规律,以提高地质找矿的科学预见能力. 重视和加强金的成矿系列研究是当前深化我国金矿地质研究水平,提高金矿找矿效果的实际需要.笔者提出并讨论这一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1.随着金矿地质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内外一些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已开始注重对系列成矿和系列找矿方向的研究.例如近年来国外对与太古代绿岩带有关的金的成矿系列、与元古代硅铁建造有关的金的成矿系列和与第三纪浅成火山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任何科学和事物的历史,其目的不仅在于总结过去,还在于它能帮助人们正视现实,更好地前进.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中,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地质科学(包括矿床学在内)的理论,至今还主要是建立在科学假说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地质工作探索性的特点.矿床的发现与勘探,  相似文献   

19.
顾名思义,高温高压成岩成矿实验是在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应用高温高压实验设备和技术,在人工控制的接近于自然界的条件下,对与矿床形成密切相关的成岩成矿作用和地球化学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和任务就是查明有用元素在地质作用和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的分散富集规律,研究形成矿床的物理化学条件,阐明矿床的成因机理,指导找矿评价工作.因此,它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很有生命力的实验学科.近十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需要,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温高压实验资料在解决地质科学若干重大课题中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因而这一学科也获得了迅速发  相似文献   

20.
矿田构造学是研究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的总和学科。受惠于前苏联学者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系统,矿田构造学是在地质找矿方面比较成功的研究领域(吕古贤,2011)。我国在近半个世纪中,矿田构造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矿田构造学是指导找矿最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