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省南陵县古遗迹遥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考古是利用遥感图像直接提取与古遗迹有关的遥感信息。南陵县古遗迹遥感调查是以室内彩红外航片目视解译为主。选用1982年11月航摄的1:1.6万彩红外航片放大片作为遥感信息提取的基本信息源。这一航片是秋冬季航摄,地面植被稀少,古遗迹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地质学中的宝玉石鉴定应用到考古学中,将二个学科结合起来,使考古发掘出的珠宝玉石的鉴定不仅仅只停留在宝玉石的名称上,而是引深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根据年代和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对河西走廊东部民勤三角城、金昌三角城,新疆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以及中亚的Kyzyl tepa古城的年代、形状、筑造方式等做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古城址和同区域的考古文化遗址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 表明,这3个地区的古城址大致形成于相近的时代,且都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始的地势而筑城.城墙...  相似文献   

4.
5.
《河南地质情报》2000,(1):26-27
中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考古领域中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并已在长江流域下游吴越文化的考古工作中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6.
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阎桂林 《物探与化探》1996,20(2):141-148
60年代质子磁力仪问世,磁力勘查成为探查为古遗存空间分布的主要地物物理方法之一。同时,古地磁学的发展使磁性地层学成为确定古遗存、古人类化石时代的重要手段。随着第四纪沉积物磁性特征研究的深入,又为环境考古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安徽宣城—浙江临安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下扬子陆块的东南部,以1∶10万、1∶25万彩色TM卫片为底图进行地层、岩石、构造等遥感解译,通过野外实际验证,并结合1∶20万、1∶5万区调资料,归纳总结了区域内地质遥感解译标志,用于指导地质填图,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始皇陵考古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但对是否存在西墓道、阻排水渠位置及阻水效果等问题还不清楚。应用现代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区对文物遗存进行探测,对航空全色遥感图像和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数据处理、解释,提取文物遗存信息,发现了封土堆热异常,证实了阻排水渠的存在及其阻水效果,确认了西墓道的存在。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证实了遥感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植硅石研究在考古及古环境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硅石研究在我国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国外开展较早,且广泛地应用于考古及古气候和古环境的解释中。我国虽起步较晚,已在考古学及植物起源、古环境解释中已取得可喜成果。由于我国历史悠久,考古遗址很多,加之幅员辽阔,具各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研究领域广阔,所以我国将在国际植硅石研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环境DNA(ancient environmental DNA,简称ancient eDNA)指保存于古环境样品中的生物古DNA(ancient DNA,简称aDNA)。与直接从古代生物遗存内获取的单一物种古DNA不同,古环境DNA为多种生物的混合DNA,常常以小片段DNA分子形式吸附在腐殖质和矿物颗粒上,主要从粪化石、牙结石、肠道残留物、冰川、冻土、泥炭、湖泊、海洋、洞穴和遗址沉积物等环境样品中获得。古环境DNA研究自1998年开始兴起,经历了早期的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古代物种鉴定,到DNA宏条形码(DNA metabarcoding)古代生物类群恢复,再到近期的鸟枪法宏基因组(shotgun metagenomic)古生态系统重建等发展历程,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可以完成对古环境样品中大部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检测。相比于传统的动植物化石形态鉴定手段,古环境DNA研究具有样品用量少、方法简单快捷、不依赖于化石、一次实验可以确定大量物种信息等优势。目前,国际上的古环境DNA研究在古生态环境重建、古代农业发展、古代人类食性、人类扩散历史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环境考古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发表了大量成果,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少有报道。本文综述了古环境DNA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应用方向及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认为随着古环境DNA研究技术的日趋完善,其在环境考古学中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54~2001年的航卫片遥感信息,对长江皖江段的岸线特征及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航卫片解译,长江皖江段南、北岸线长度分别为405.4km(右岸)和438.8km(左岸),岸线总长844.2km。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和野外调查,将皖江岸带(线)划分为侵蚀岸(冲刷岸)、淤积岸和稳定岸3种类型,其中冲刷岸长426.4km,占岸线总长度的50.5%,左岸大于右岸;淤积岸长198.4km,占岸线总长度的23.5%;稳定岸长219.4km,占岸线总长度的26.0%。根据1954年、1969年、1975年和1986年4个时期的航片资料的对比解译,对1954~1969年、1969~1975年和1975~1986年3个时间段的岸线摆动幅度和速率进行了计算,从中发现,河道岸线的摆动主要是左岸侵蚀后退,段内岸线年平均变形强度在50m以上的有7处,在100m以上有2处。岸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主河道长期右移,近期以左移为主;江心洲的平面变化复杂,汊道河段岸线变化强烈;鹅头形分汊河段演变具周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应用遥感技术,对安徽省国土资源进行综合调查的具体方法、步骤和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文中对课题、专题设置及其调查内容,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评述和介绍。本文是省(区、市)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安徽庐枞铁铜整装勘查区成矿远景预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利萍 《安徽地质》2016,26(2):123-126
安徽庐枞铁铜整装勘查区为国家首批整装勘查区之一,以往地质找矿成果显著,本文利用遥感技术,通过线、环构造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并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开展遥感成矿预测,划分了四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详细探讨了遥感在化控样品采集位置的确定及野外采集,样品测试结果的资料整理与化控异常圈定、化控异常的解释及野外检查中的应用;提出了快捷方便的遥感化控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柏林 《地质科学》1988,(2):188-195
本文依据西北某地一次综合性航空遥感试验取得的多光谱图象、热红外扫描图象和微波辐射等遥感资料,结合室内对岩矿测量的反射率、复合介电系数、等效温度等资料,用目视判释法对该区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热红外遥感资料和微波遥感资料对寻找铁和水资源前途,同时对断裂构造的判释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是舟曲地区第四纪以来泥石流最新暴发期内强烈活动的体现,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堪称世界泥石流灾害史之最。准确分析该地区泥石流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预测未来泥石流暴发时间可为泥石流的防灾救灾提供科学的依据,其首要任务就是利用一种先进技术对不同时期的泥石流堆积物的空间分布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量大、空间分辨率高及快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可在舟曲特大泥石流及不同时期古泥石流堆积物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上,舟曲特大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光谱特征,可用于准确圈定泥石流灾害的范围; 泥石流堆积物在沟谷两侧形成的侧碛堤及在堆积区末端形成的扇形地等形态特征也是识别泥石流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舟曲县城东南瓦厂村南及马莲坪村西南白龙江支流沟中的垄岗状堆积物和沟口处的扇形地堆积体在光学遥感影像上具有典型的古泥石流堆积的形态特征,雷达遥感的后向散射系数对比分析和对堆积物剖面的沉积特征分析也证明古泥石流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期次、多空间分布的现代和古泥石流的对比,不仅可以揭示舟曲地区第四纪以来泥石流发育历史并间接反映地质尺度上气候变化特点,还可为未来泥石流的易发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因此泥石流堆积物的遥感直接识别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在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进海  彭鹏  李郑  贾丽萍 《安徽地质》2009,19(3):194-199
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开展矿山遥感动态监测中的方法,即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融合,在信息提取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能够很好的发现违规开采的行为与引起的环境问题,很好地实现了对监测区采矿行为及其变化的动态监测。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实时矿山环境监督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城市电子地图基础数据生产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描述遥感技术在城市电子地图基础数据建设中的应用。介绍了城市电子地图特点及其规模选择,并着重介绍了在城市电子地图中应用的主要遥感信息源,以及在遥感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如何满足城市电子地图基础数据生产的需求。同时,还提供了建立城市电子地图基本数据产品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卫星遥感影像与航空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昌鑫  胡小华 《安徽地质》2008,18(3):232-235
本文对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进行对比,并选取同一区域同时期同一比例尺的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遥感影像的DOM,进行土地利用地类的判译识别,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更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晁玉珠  杨则东 《安徽地质》2001,11(4):289-291
利用遥感航卫片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分析研究石台县崩塌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及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