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壳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滥用抗生素增强了微生物耐药性,而新药开发却相对滞后,迄今,几乎所有的抗生素仅是早期15种左右抗生素的衍生物。近年来在生物体内发现一类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物质——抗菌肽,因其作用靶位与传统抗生素作用模式不同而倍受关注。抗菌肽研究现已成为医药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能够导致贝类、鱼类等海洋生物染毒或死亡,危害海洋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其中,贻贝具有强蓄积性特点,在国外可作为PSTs的指示性生物.近年来,我国因食用贻贝造成多起PSTs中毒事件成为安全关注重点,因此急需弄清其风险形成机理.本文通过综述我国近...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和抗菌肽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在生存过程中,不停地同快速繁殖的病原微生物作斗争。高等哺乳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巧妙而又复杂的免疫系统,它包括参与免疫应答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种类繁多的无脊椎动物,其免疫系统远没有哺乳动物的复杂,它们的免疫机制还不甚清楚。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抗菌肽在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脊椎动物没有B或T淋巴细胞,体液因子中也没有免疫球蛋白存在,在消灭入侵的细菌时,抗菌肽是绝对重要的,溶菌酶只是起清扫的作用[1]。目前,在从昆虫到哺乳动物中发现了多类在起源上无关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4.
作者运用营养学中的互补及平衡原理,以贻贝为主要开发利用对象,研制出贻贝保健食品——东海三豪口服液等。工艺研究重点解决各海珍原料中活性物质的分离、营养物质利用度优化及产品基料的脱腥脱色技术等,效果理想。制成品分析表明,贻贝保健食品确属高营养、高生物活性(生物试验结果见另文)的双功能食品,并保持了鲜明的海洋食品特色。  相似文献   

5.
6.
《海洋科学集刊》1976,(11):201-210
像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一样,贻贝(Mytilus edulis L.)也是因海区或生境不同,养殖方法不同,季节不同,生长状况也不同。研究殆贝的生长规律,无疑对判断养殖效果、确立养殖程序等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生态学研究中,对分析种群结构及推断某些生物学特点等,也是不可缺少的。 关于贻贝的生长过去虽有一些记载,但是较系统的材料,现在还不多见。随着生产发展及调查研究的需要,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做到胸中有数。为此,我们于1972-1973年结合人工育苗工作,对烟台沿岸的贻贝,自受精卵开始至成贝收获的全部生长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除贝壳生长的材料外,还测定了养成时期的肉质部生长的材料。对自然苗的生长情况也作了一些记录。关于春苗的幼虫期及幼苗期的生长情况,我们过去已较详细地报告过[1],此处不再赘述;仅对生产意义更大的人工秋苗的生长状沉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贻贝科在我国至今已发现有50种左右,其中多数种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有些属(如石蛏属Lithophaga、肠蛤属Botula等)的种类都穴居于珊瑚礁中。在西沙群岛,这一科的种类本应该较多,但由于它们的栖息习性较特殊,一般不易采到,我们虽多次赴西沙考察,然获得的标本还很不够;今后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种类。 西沙群岛贻贝科的种类,过去只有张玺等的零星记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报告。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6年以来,多次赴西沙潮间带调査所获得的材料,共研究鉴定标本116个,计11种,分隶于6属,其中有3新种,另有3种为我国近海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贻贝的繁殖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胶州湾为我国北方沿岸较大的内湾,面积辽阔,风浪较小,近岸毗连青岛市区,水质肥沃,底质多为泥沙,适于筏式养殖。湾内除原已广泛养殖海带外,1971—1972年胶南县沿湾有关公社及青岛第二海水养殖场等单位开始移苗养殖贻贝,效果良好,养殖范围逐年有所扩大。 随着贻贝养殖数量不断增多,海中设置的海带及贻贝养殖浮筏上都发现有贻贝苗附着。开始数量虽然较少,但有连年增多的良好趋势。考虑到该湾贻贝苗源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吴敬 《海洋信息》1997,(8):16-18
海带与贻贝系两种截然不同的海洋生物。海带属于植物,即大型海藻,属褐藻类,其营养价值高、食疗兼之,故有“长寿藻”之誉;而贻贝为软体动物,(北方俗称海红,南方称淡  相似文献   

10.
利用辽宁大连的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与福建宁德的厚壳贻贝(M.coruscus)为亲本,采用2×2双列杂交设计,构建了紫贻贝自交组(M.galloprovincialis♀×M.galloprovincialis♂)、正交组(M.galloprovincialis♀×M.coruscus♂)、反交组(M.coruscus♀×M.galloprovincialis♂)与厚壳贻贝自交组(M.coruscus♀×M.coruscus♂)4个遗传组合,比较分析了受精率、孵化率、子代的成活率、生长数据等,探讨了紫贻贝与厚壳贻贝种间杂交的可行性,同时为贻贝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自交组与反交组的受精强度具有不对称性,正交组与自交组受精率无差异,反交组的受精率及孵化率显著低于正交组与自交组(P0.05),且浮游幼虫不能正常存活;正交组子代具有生长优势,第9、11、13天的浮游幼虫及第78天的稚贝壳长均显著大于自交组(P0.05);正交组与紫贻贝自交组在整个幼虫阶段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在壳顶幼虫期显著高于厚壳贻贝自交组(P0.05)。  相似文献   

11.
水生动物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活性肽能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有提高免疫、抗肿瘤、抗病毒和降血压等作用,而且肽类物质的结构类型十分丰富,有巨大的药物活性筛选潜力,是当前国际药品与保健品界最热门的研究对象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1]。在中国,生物活性肽开发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易杨华等[2]从棕色扁海绵(Phakellia fusca)中获得一个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型类环七肽的phakellistatin(Pro-Gly-Phe-ProTrp-Leu-Thr),这也是首次从产于中国海域的  相似文献   

12.
泥螺抗菌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晔  苏秀榕  李太武 《台湾海峡》2005,24(2):145-149
将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注射于泥螺体内18h后,将其粘液和血淋巴,于95℃加热10min,10000r/min,4℃离心20min,所得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kD的超滤装置于10000r/min,4℃下离心1h.滤液用Sephadex G-50分离,得到两个吸收峰.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株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泥螺经大肠杆菌诱导后,在其血淋巴和分泌的粘液中可分离得到抗菌肽,此多肽具有分子量较小,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能够起到抑制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随着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和人为原因导致的水质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我国的养虾业依旧面临着流行性病原(细菌、病毒和真菌)的考验。为了从源头上防治和根除这些疾病,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对虾的先天免疫特别是溶菌酶(Lysozyme)和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及其基因工程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有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5.
河口是咸淡水交汇的水域,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力和浮游生物最丰富的水域,为鱼类及其幼鱼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河口鱼类早期资源(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的若干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河口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温度、盐度、混浊度、食物、其他动物捕食等环境要素,厄尔尼诺和拉妮娜现象等气候现象,和大型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和污染等人为因素对河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河口定义及分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戴志军  任杰  周作付 《台湾海峡》2000,19(2):254-260
本文对近 40a来不同领域的河口定义及分类进行了总结。从地貌、自然地理、地质、生物等方面分析了研究人员较普遍接受的几种河口定义及分类的优劣 ,探讨了河口定义及分类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调查分析了宁波-舟山港口航道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的毒力特征和耐药性特点。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模式发现,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型以gyrB+,toxR+,tlh+ tdh+为代表,溶藻弧菌毒力基因型以aspA+,tlh+,collagenase+toxS+为代表,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型以aerA+,alt+,aha1+hlyA+为代表;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代表菌株相应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7.1%、40.0%和50.0%。用24种常见抗生素对3种细菌的分离代表菌株进行药敏调查,耐药率分别为4.17%、8.33%和29.17%。实验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口航道3种致病性细菌具备较丰富的毒力基因种类和耐药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此外,鉴于毒力基因型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毒力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致病性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以采集后适应培养0~24 h以及添加甲烷和硫化钠培养24~240 h的南海冷泉区深海贻贝(Bathymodiolus platifrons)为材料,取其鳃部,分析附生菌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变化状况。共分离鉴定出贻贝附生菌270株,对菌株的16S r DN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主要分布在4个门,21个属,其中变形菌的数量最多且多样性高。分析发现原位新采集的贻贝鳃部附生菌的多样性较高,6 h后附生菌的多样性明显降低。分别添加甲烷和硫化钠对深海贻贝进行培养,甲烷组与碳代谢有关的假单胞菌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在甲烷组240 h中发现2株食烷菌属菌株。硫化钠组的芽孢杆菌属所占比例升高。此外还发现4株潜在的新种。本研究实现了深海冷泉区贻贝的实验室培养,并对贻贝鳃部附生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丰富了海洋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库,并为深入解析贻贝与其附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重组表达的海洋生物抗菌肽对虾素3-2进行亲和层析纯化,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凝聚法制备了重组抗菌肽海藻酸钠微囊,以微囊的形态和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对制备的微囊进行体外释放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氯化钙浓度为1.5%,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制备的微囊为完整的球形,冷冻干燥后的直径约为1.1 mm,包封率为83.87%。微囊在模拟胃液(pH 2.0)中2 h左右释放量趋于稳定,释放量低于14%;微囊在模拟肠液(pH 7.8)中不断释放,5 h时释放量达98%,表明微囊具有良好的肠溶性而可以抵抗胃液的破坏,可以用作重组抗菌肽缓释/控释制剂,为抗菌肽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的口服给药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