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虾的传染性疾病是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至少发现了17种对虾病毒病并鉴定出了30多种对虾病毒[1~5].虽然已在其宿主动物---虾中对对虾病毒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为了分离、纯化和鉴定这些病毒,必须建立一个适宜于对虾组织的体外培养系统.繁殖并弄清病毒的分子结构及其理化特性是研究病毒病、检测和治疗病毒病的重要手段,而发展对虾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建系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vp15基因的RNA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衡  谷力  杨丰 《台湾海峡》2012,31(1):47-52
VP15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一种核衣壳蛋白,以往的研究表明VP15属DNA结合蛋白,具有潜在的浓缩包装病毒基因组的功能.利用RNAi技术将vp15基因沉默,来研究vp15基因沉默后对WSSV增殖及结构的影响.体外合成了vp15基因的特异双链RNA(vp15-dsRNA)和非特异双链RNA(gfp-dsRNA),分别与WSSV混合共注射淡水原克氏螯虾.在感染后24、36、48 h,每个实验组分别取病虾步足肌肉,样品用Trizol试剂盒提取RNA用于RT-PCR检测、用病毒检测试剂盒提取DNA模板用于荧光定量PCR分析.另外每组随机选取1只虾,取中肠,用于树脂包埋组织超薄切片分析.逆转录PCR分析结果显示vp15-dsRNA能特异性敲除vp15基因转录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vp15-dsRNA干扰vp15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WSSV病毒粒子的增值.此外,利用树脂包埋组织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发现vp15基因被干扰后病毒粒子数量上明显降低并且引起病毒粒子包装异常.通过vp15基因特异dsRNA干扰,有效抑制了WSSV病毒增殖,此外进一步阐明VP15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病毒组装方面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了解病毒组装以及病毒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生物体内1种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机制,在果蝇、线虫、真菌和哺乳动物等很多类生物中存在.RNAi也存在于虾、斑马鱼、海鞘等水生生物中,斑马鱼、海鞘等的研究结果证明:RNAi技术是研究水生生物胚胎发育和基因功能的有效方法.众所周知,海水养殖生物病毒病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利用RNAi技术对病毒的特定基因进行干扰,将是1种新型抗病毒治疗方法.为了积极推动该项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文中介绍了RNAi在国际水生生物研究中的状况,分析了应用效果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岷  戴继勋 《海洋通报》1999,18(5):76-85
对虾病毒性疾病造成了全世界对虾养殖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对虾病毒的种类,对虾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检测方法及防治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鱼类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病毒病是危害养殖鱼类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宿主几乎遍及所有养殖鱼类。近年来,鱼虾病毒性病害给鱼类增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毒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鱼类特定的水生环境特点,使得鱼类病毒病的预防及治疗较其他陆生动物更加困难。目前还没有控制鱼类病毒的有效药物,因而,对付鱼类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感染,而监测健康鱼以及对病毒携带者的有效检测和鉴定是有效预防的基础。本文简要综述应用于鱼类病毒检测和鉴定的主要技术。一、电子显微镜技术电镜技术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强有力的武器,病毒学研究中应用最多,成效卓…  相似文献   

6.
用ELISA检测中国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虾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依赖于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1972年由Engvall等在酶免疫试验(enzyme immunoassay,E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病毒等疾病有关的抗原抗体系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领域内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病毒纯化,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并对抗体进行纯化、酶标记,建立了双抗体夹心直接ELISA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 ,肝胰脏细小病毒病在养殖中国对虾中广泛流行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作者采用免疫金银染色 (immunogold silver staining,IGSS)技术 ,对患病对虾肝胰脏中的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 IGSS染色的病虾肝胰脏上皮细胞核内出现了黑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 3~ 15μm的结构。由于该结构与 H- E染色切片上出现的肝胰脏细小病毒包涵体在发生部位、形态和大小上皆一致 ,故而认为该结构为HPV包涵体。证明 ,免疫金银染色法是一种可应用于中国对虾肝胰脏细小病毒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赤潮异弯藻对中国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近年来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对虾养殖业的主要流行病原[1-4].WSSV病毒暴发流行范围广、致病性强,自出现以来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对虾自身的健康状况、病原生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因子或者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对虾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受病原生物的感染而发病;同时病原生物的侵入又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更易受环境因子的胁迫导致疾病突发,因此研究环境因子对病原生物以及对虾抗病力的影响是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对虾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应用的潜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虾(Penaeidshrimp)底节肢动物门(Arthronoda)甲壳纲(Crustrace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近二十年来,世界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已遍及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而中国则是对虾养殖大户,产量居世界之冠。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失控,养殖环境逐年恶化,各种对虾病害随之而来。先是细菌性病害居多,此起彼伏,近几年来又以病毒性病害成灾,危害严重,已给养殖业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为此,进行病毒病的研究,提高防治措施已是刻不容缓。而发展对虾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对深入研究对虾病毒病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对虾免…  相似文献   

10.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Fortilin是1种多功能蛋白,参与重要的细胞活动.并且,对虾fortilin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病毒感染.参照Genbank中fortil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凡纳滨对虾fortilin目的基因片段,EcoR I/XbaI双酶切插入表达载体pGAPZαA,转化大肠杆菌,经博来霉素(Zeocin)抗性筛选及测序分析,获得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F.酶切线性化后,经电穿孔法转入毕赤酵母细胞X-33,经Zeocin抗性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表达产物的上清液经SDS- PAGE电泳和质谱分析,表明在酵母中成功表达fortilin.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对虾血细胞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重组蛋白显著提高了血细胞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该结果为下一步研究重组fortilin 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85年以来,在美国的一个研究所协会已经研究出一套与美国的商业机会与约束相一致的新的对虾养殖技术。在美国,土地和劳动力是很贵的,环境保护规则是很严格并且是强制执行的,因此,市场要求高质量产品的稳定供应。在美国已经建立海捕健康亲虾及遗传改良的健康亲虾培育系统。并建立起先进的对虾病害诊断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例如新的对虾饲料及对虾养殖技术。但是近年来对虾病害在世界范围控制不住的传播,要求人们把病害排除在对虾养殖过程之外。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水交换已导致由进水而造成的污染,并使虾场暴露在进水中已存在致病的情况。使用高质量的对虾种苗及优质饲料,有证据表明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减少换水量,甚至不换水。文中介绍了支持生物安全性的不换水对虾性成熟与繁殖及育苗与养殖的对虾养殖技术概念的一些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2.
养殖期中国对虾抗菌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根据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菌肽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首次对中国对虾养殖期(PL11期仔虾~稚虾)抗菌肽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各时期样本所提取的总RNA中,均扩增出一条长度约为200bp的特异性条带,表明中国对虾养殖期不同阶段均有抗菌肽的表达,提示中国对虾抗菌肽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并可能是中国对虾抵抗微生物感染的一个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对养殖中国对虾和海捕中国对虾的类淋巴 器官进行组织培养时,发现迁出的细胞空泡化、细胞内颗粒较多。培养一周后由养殖中国对 虾类淋巴组织迁出的细胞开始大量脱落,而由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培养出的细胞可生长 30d左右。对未经培养的类淋巴组织及培养的类淋巴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养殖中 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除了有球形病毒及球状和多面体状病毒包涵体外,在细胞质中还 含有大量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而且每个细胞中的类立克次氏体均由一单层膜包在一起 ;在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也发现有球形病毒及球状病毒包涵体,另外还在少量 细胞中发现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存在。感染病毒的组织细胞呈现空泡化、核膜肿胀破 裂、核质固缩、高尔基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等病理变化。感染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 的细胞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细胞器消失、核染色质固缩等病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A study on relation between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shrimp disease¥//INTRODUCTIONHeterotrophicbacteria,whichobtainnutrient...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亲虾越冬系统的外蓄水池、预热池水、虾池水、亲虾用饵料、虾体及其病患作细菌分析,发现从外蓄水至虾体这五个环节存有细菌等微生物富集过程。稳定的环境、过多的营养、残饵、污物、病虾等是亲虾池细菌富集的要因;不健康亲虾富集并扩散病原微生物。对虾病病因、种类、亲虾成活率等的分析,发现至少31%的疾病与细菌等微生物有关。亲虾成活率与环境微生物一些参数,如几丁质降解菌含量、C/H%和V/H%间有很好的负相关。结果表明,监测亲虾越冬期各类细菌消涨势态,防治病害等是提高亲虾质量数量乃至育苗成功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周娟  熊生良  杨丰 《台湾海峡》2011,30(4):512-516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是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虾养殖业中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研究从WSSV基因组中克隆到vp41a基因,大小约为900bp,发现该基因编码蛋白VP41A.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ET.His一卅J0表达了重组蛋白VP41A,大小约为43kDa.并通过Ni一琼脂糖珠交联下拉实验,在虾血细胞中找到一个能与VP41A相互作用蛋白,质谱分析发现该蛋白为细胞粘连蛋白,说明在WSSV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蛋白VP41A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推动了WSSV与宿主对虾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利于探索病毒复制或转录的关键蛋白,为最终的病毒防治及快诛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娜  张士璀 《海洋科学》2023,47(6):124-129
塑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在自然界积累,并在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裂解,产生粒径小于5 mm的碎片和颗粒,即微塑料,全球的水生生态系统都发现有一定程度微塑料污染。各种水生动物,包括人类经常食用的鱼、虾和贝类等水产动物,都不可避免摄入微塑料,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微塑料中含有添加剂,其表面可以吸附周围环境的化学物质甚至微生物。动物和人摄入微塑料,可通过胃肠道转移到其他器官,给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从水产动物中的微塑料、人体暴露途径和潜在毒性3个方面,对水产食物链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健康的潜在危险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虾养殖净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水养殖是海洋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虾养殖国,对虾养殖净收益直接影响对虾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对虾养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文章以山东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对虾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对虾养殖净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对虾养殖净收益的3个主要因素是:①每年对虾养殖的造数;②是否参加对虾养殖农业合作社;③对虾出塘的销售价格。对虾养殖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混养其他品种生物,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对对虾养殖净收益影响不显著。基于回归结果,笔者提出完善对虾养殖基础设施;发展对虾养殖农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建立稳定的对虾市场价格调控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厦门筼筜湖水产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金山 《海洋通报》2006,25(5):84-89,96
根据2001年7月厦门筼筜湖的水生生态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筼筜湖鱼类、虾类、蟹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筼筜湖内的蟹类体内Cu,Pb,Cd和Zn的含量明显高于虾类和鱼类。文中还根据我国《食品中铜、铅、镉、锌限量卫生标准》,对15种水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筼筜湖的鱼类和虾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基本未超标,但蟹类体内的Pb,Cd含量已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