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姗 《河南地质》2012,(9):52-52
对一名县局的外宣工作人员来说,读报纸杂志称得上是我的“一日三餐”。而在所有报纸杂志中,我最爱看并且看得最多的,便是“你”——《资源导刊》。每当我拿着杂志回家时,儿子就便会哄说:“妈妈又带着‘情人’回家喽。”  相似文献   

2.
张晓兰 《核地知与行》2007,(3):43-43,48
5月14日清晨.“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短信声把我从睡意蒙胧中唤醒.是谁这么早发短信?按奈不住内心的好奇,打开手机,一则短信跃入眼帘:“昨天遇到天使在淋雨,我便把雨伞借给她.今天他问我要荣华还是要富贵.我说什么都不要.只要现在看短信的妈妈节日快乐,永远健康!”啊!是远在安徽读书的女儿发来的母亲节礼物。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赶紧回复:“谢谢女儿,妈妈想你。”  相似文献   

3.
老伴那时候还没老,我唤的是她的小名:丽妹子。丽妹子是我1963年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闪婚”来的老婆。不是我要赶时髦,实在是因为我们地质队员长年在野外与石头打交道.结识女孩子的机会少之又少。我毕竟是“吃公家饭”的人,每年回家探亲时,总会有热心的亲朋好友介绍女朋友。  相似文献   

4.
父母的心     
去年五月十一日的清晨,经过我的千呼万唤你足足折磨你妈妈五个小时后姗姗来到我们的身边。从此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我在家的地位也从第二位降到了第三位。 当听到你的第一声啼哭之后,我兴奋地冲进了产房,我知道那是你在呼唤我,是在向我报平安,我相信你的这个哭声,只有我能够听懂。  相似文献   

5.
有好些年没能回去看望它了,不知道它现在好不好? 从前住在妈妈任教的乡村学校里家门外十步有一棵万年青树,它站相奇特,是个斜斜的“Y”,远看好像一把歪了杆的大伞,树下一装就是松软的沙堆因此这棵树,妈妈是不反对爬的其实也不用爬,出得家门,只需助跑两步,我就可以一口气跳到树上,顺手一揪高处的树枝,两腿一屈,稳稳坐下那儿正好有一枝树干可靠背,舒服得很哩这“Y”形的主树干有海碗粗,在上面不但可坐、可卧(当然要记得揪着高处的树枝),还可立、可蹲,更可以唱歌、跳跃、看书、背诗、吃饭.是我最舒服、最有趣的空中楼阁于是我每天坐树干比坐家里凳子的时间还多放学回家,  相似文献   

6.
五月麦忙天     
老家的地头,乡亲们在悠闲地转着,看到我过来,李叔笑着说:“丫头回来了,是想着麦忙天给你爹搭把手吧?不用你担心的,如今咱都用联合收割机了,一会儿工夫就收完麦了,我们都累不着!”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摘菜。他像  相似文献   

8.
王涛 《河南地质》2009,(5):34-34
“谁是法制室的?我今年都26岁了,还没地方盖房子,如果你们不给我解决宅基地问题,我就去市里、省里上访!”4月9日下午,一个火药味十足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把埋头看案卷的我从案件中拉了回来。我赶紧起身为他倒了杯水,安抚着请他坐下来说明情况。  相似文献   

9.
“老杨,我是来向你道歉的,同时就你反映的宅基地问题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在家正忙活的修武县周庄乡杨楼村村民杨某,听到薛所长的话后愣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张泽斌  高屹 《河南地质》2010,(12):16-16
“所长啊,让你们跑这么多趟,费这么大劲儿,真的让我惭愧啊!您放心,以后我该叫叔叫叔,该叫婶叫婶,他们老了想回来住,我一样照顾他们!”家住三门峡市湖滨区磁钟乡赵后村的赵润强,握住磁钟乡国土资源所所长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相似文献   

11.
治贫先治愚     
《河南地质》2009,(4):53-53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浩曾撰文记述了这样一件事:2000年3月18日,我到了一个贫困村庄,见到了一个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的重病人,我给他买一点药,他拿着药问我:“大夫,是不是毛主席叫你来的?”一连问了我三遍,我无言可对。我最后只能说:“你去吃药吧,多喝点水。”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0月下旬,正是秋收的时节.见到甘宗祥时,他刚从田里忙完农活回来,身上沾满泥水的衣服还未换下.听说记者是来采访土地整治项目的,甘宗祥赶紧停下手上的活,连声说:“好事好事!走!我带你去参观我们村的新村新貌.”甘宗祥是北流市新圩镇旺山村的党支部书记,2013年4月,他所在的旺山村被列入了北流市新圩镇的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13.
她常回忆起八岁以前的日子:风吹得轻轻的,花开得漫漫的,天蓝得像大海,妈妈给她梳漂亮的小辫,辫梢上扎蝴蝶结,大红,粉紫,鹅黄。给她穿漂亮的裙,裙摆上镶一圈白色的滚边儿,还有鞋头上缀着花朵的红皮鞋。妈妈带她去动物园,看猴子爬树,给鸟喂食。妈妈给她讲童话故事,讲公主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王子了。她问妈妈,我也是公主吗?妈妈答,是的,你是妈妈的小公主。  相似文献   

14.
记者:丁局长您好,您这次回到家乡洛阳工作,一定会倍感熟悉和亲切。我想问您回来快三个月啦,您有哪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与落叶     
曾经读过蔡秀文的一篇散文《花落了,还会开吗》,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年轻的父亲在森林里欢乐地游玩,小女孩看到许多花儿和树叶落了,便天真地问她的父亲:“花儿为什么要落呢,爸爸?”她的父亲豁达的回答说:“花落了还会开的。”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父亲如一片秋风的落叶一样逝去了。花落了还会再长,可小女孩的父亲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这话对我们年逾八旬的人来说,体会更为深刻、真切。回忆年轻时,我与老伴同在一个大城市的两个单位工作,一个在东城区,一个在西城区,各上各的班,朝分暮聚,感觉不到生活上有什么需要互相帮助的。年轻时,我被调到基层单位,还有一段时间,被借到县里工作,老伴就带着小孩住在离县城20多里的生产队农民家里.她自己挑水、种菜、做饭,还要到生产队上班。我一个月回家一次,买点煤、砍点柴。因为年轻,各自都可以独立生活,需要帮助的家事很少。  相似文献   

17.
刘秘书一边做着会议记录,一边不停地看着时间,心里盼着会议早点结束。弟弟不断地发来短信息: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再过一个小时我就必须赶回去了,全家福就又照不上了。  相似文献   

18.
槐花飘香     
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驱车出市南行30公里,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家乡”薛店镇岗周村前李。说是家乡,其实是母亲下乡住队的地方。原来的干部下乡可不像现在,那可是下到哪村,家就搬到哪村。随着妈妈工作的调动,就把家安在了这里,我在这里出生并生活了10年,这里装满了我童年的记忆,因此也就成了我所谓的家乡。虽然离得不远,可搬家后,因忙于求学、工作、结婚、带孩子,一晃30多年没有回去了。  相似文献   

19.
《资源导刊》杂志2009年第6期的“法律天地”栏目中,《我的宅基地纠纷应如何解决》有一问题:“我”在三年前经镇政府批准,用0.5亩土地与同村村民李某的宅基地互换,并且缴纳了有关费用,拿到了土地使用证明,但第二年,李某不让“我”使用宅基地,“我”应如何处理呢?作者李文成律师给“我”的建议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走权属争议调处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过完春节上班的第一天,有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进了宜阳县白杨国土资源所的办公室。 他一进门便问道:“这是土地所吗?”我抬头一瞧,赶忙从椅子上起来,紧走两步,把他搀扶到沙发上。我顺便纠正道:“大伯,这就是土地所,不过现在叫国土资源所了。”“你说什么?”老者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