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我国战略资源自给能力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文章从保障战略资源安全的角度,针对我国海水化学资源的提取利用开展研究,分析我国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现状及其重点方向,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协调合作机制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4个方面对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缓解关键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同时为我国海水化学资源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论述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包括各种新开发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新技术,将淡化、制盐、电解和吸附相结合的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以及海水综合利用的资源和节能集成技术。为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我国沿海地区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从海水中直接提取淡水(海水谈化)、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生产工艺用水和城市大生活用水(海水直接利用)、从海水中提取化学元素、生产人类需要的化学品(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总结了在海水资源利用方面国际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和产业化水平。认为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的必由之路,是增加和替代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膜技术在海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膜技术在海水资源利用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各种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特点,概述海水制盐、提溴等海水综合利用工艺,以及海水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5.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前景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根据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 ,分析了海水中化学资源四大主体要素——海盐、溴素、钾盐、镁系物和四个重要的微量元素——铀、氘、碘、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提出了发展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建议流程及提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反渗透膜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在近50年间高速发展,淡化产能自20世纪90年代起激增.海水反渗透(SWRO)淡化已成为目前投资最省、成本最低的利用海水制备饮用水的过程.文中主要对海水反渗透淡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如膜和组件的改进,关键设备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效率的提高,多种工艺过程的不断发展,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新工艺,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对策等.反渗透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膜分离技术的进步,并扩展其应用领域.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水再利用、扩大和保护水资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改造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50年代初,为了海水淡化,膜技术被优先提了出来,随着60年代技术的突破,70年代膜法海水淡化已商品化,几经换代,现在已成为最经济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的关键技术,成为海水淡化的好助手。电渗析海水浓缩制盐、阳离子膜电解氯碱制备也相继成为化工中重要的海洋产业。膜技术在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中正在发挥重大作用,并继续在海洋研究、调查和监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0多年来,膜技术已造就了几个与海洋有关的产业,可以相信,它的进步,还会进一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化学资源例如铀、锂提取技术已进入海水现场小规模试验。以纤维状偕胺肟类化合物为吸附材料 ,每公斤吸附剂的提铀量为 1 g。添加质量分数为 2 0 %聚氯乙烯的尖晶石型锰氧化物粒状海水提锂吸附剂 ,每克吸附剂的提铀量为 1 8mg。浮体式吸铀装置可用于深海作业。流动床或船舶提锂系统 ,可规模化海水提锂。吸锂剂的脱附以及脱锂液的浓缩分离已初步达到小型生产的程度。用吸附法从海水中提取的碳酸锂纯度达 99%以上 ,海水锂回收率为 2 7%。  相似文献   

9.
本刊在1997年第2期刊登了周仲怀等撰写的“我国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一文[1],希望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该文指出,镁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最簿弱的环节。本文仅就其中一个方面即氢氧化镁系列产品的开发谈几点认识和建议。1 充分认识开发氢氧化镁系列产品的重要性1.1 海水和卤水中的镁资源以各种化学形式被开发利用,氢氧化镁虽只是其中之一,由于性质的独特、溶度积小,相对于烧碱、纯碱、石灰等碱类物质是较弱的碱,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改性处理技术又能赋予它特殊的性能,因而在众多领域得到…  相似文献   

10.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海水淡化技术、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二个方面。这些技术、产业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淡水危机、能源、原料匮乏等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经济效益、主流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 ,淡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顺应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具有突出的公益性特征 ,是充满生机、颇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当前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处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1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概述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主要包括 :海水 (苦咸水 )淡化技术、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三个方面。1 .1 国际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国际海水…  相似文献   

12.
在海水化学资源开发中,发展最早的是制盐(氯化钠)工业,也是直接从海水中生产的第一个化学产品,一直至今。我国制盐后的苦卤量已居世界之首,如何把苦卤中浓集了许多倍的化学成分有效地提取出来,特别是苦卤中的镁,几十年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至今仍停留在以低档产品氯化镁为主的阶段,而苦卤中镁含量又是最高,镁系产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势必影响到我国苦卤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解决。为进一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重点论述了苦卤化学资源镁系产品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的有关问题,以利于促进我国苦卤化学资源综合利用顺利发展。1 苦卤镁系产品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重点是解决苦卤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山东北部莱州湾沿岸地下浓缩海水储量丰富,其中含有大量有用的化学资源,是一个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液体矿床。有鉴于此,我们在多年从事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莱州湾沿岸地下浓缩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苦卤的综合利用研究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及世界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冷却技术、海水脱硫技术、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热泵技术、海水灌溉技术等技术手段方面详细介绍了海水利用的相关技术,并分析了海水利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海水利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从海水中直接提取钾盐是海水资源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海水中的钾以K_2O估算,总储量达580万亿吨,如此丰富的钾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引起了人们对海水提钾的兴趣。但是,海水中钾的浓度仅约380毫克/升左右,且有将近30倍的钠离子共存,这就使用较低的成本从海水中提取钾盐成为难题。世界各国研究海水提钾已有40多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随着对化学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从天然物中分离、富集其中的少量或微量成份引起了人们在应用方面的兴趣。海洋由于其巨大的潜力,从其中富集提取有价值的成份一问是引人注目的。早期企图从海水中提取金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这类工作中,不用说常规的化学工艺方法不能适用,就是一般的离子交换剂、分子筛等也难以奏效。因此,针对特定成份的化学性质,对它们的分离提取不得不选用具有特殊化学亲合力的所谓“吸附剂”或“富集剂”。水含氧化钛对海水中铀的富集能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颗粒状氯化银对海水中碘的富集作用,我们曾经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并首次从海水中直接分离出纯态的单质碘。  相似文献   

17.
引言 从海水中直接提取钾盐是海水资源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海水中的钾以K2O估算,总储量达580万亿吨,如此丰富的钾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引起了人们对海水提钾的兴趣。但是,海水中钾的浓度仅约380毫克/升左右,且有将近30倍的钠离子共存,这就使用较低的成本从海水中提取钾盐成为难题。  相似文献   

18.
膜技术与相关海洋产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从阶 《海洋通报》1997,16(4):44-51
本文论述了与膜技术有关的几个海洋产业的发展和现状,这包括海不和苦咸水淡化,电渗析海水浓缩制盐,氯碱工业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等,以及膜技术在海洋调查,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应用,为膜技术的发展和更好地为海开发服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海水化学模型或海水中元素溶存形式的研究在海洋化学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研究海洋中元素分布、迁移和变化规律等等“元素海洋地球化学”的基础,而且也是研究海洋污染和防污、海水化学资源开发等的基础之一.迄今文献报道研究海水化学模型的方法均属化学平衡法[1-7].  相似文献   

20.
崔清晨 《海洋科学》1979,3(2):34-41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海水的人主要就是分析海水的组成,而对海水各组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常常被忽略。近年来,随着海洋化学一些分支学科——海水分析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水物理化学以及海水资源化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海水中元素的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