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汇聚板块边缘的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汇聚板块边缘是全球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不同的构造单元产生不同类型的金矿化,在以挤压和转换挤压为主的增生地体中,伴随俯冲和碰撞造山过程形成造山带型金矿床,并可根据其形成深度分为浅带(〈6km,150 ̄300℃)、中带(6 ̄12km,300 ̄475℃)、深带(〉12km,〉475℃);在岛弧和弧后拉伸裂谷(盆地)中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金矿化。浅成低热液型金矿化形成深度小于2km,温度低于300℃  相似文献   

2.
金矿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优势矿种之一。由于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金矿的评价。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成果,初步论述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金主要以共生、伴生的形式存在。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等4类,其成矿时代集中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主控因素,可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归纳为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可进一步划分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造山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3.
炭质层控型金矿是一种很重要的新的金矿类型。银洞坡金矿产于中浅变质的含炭质火山-沉积岩系。矿体严格受炭质层控制,是炭质层控型金矿。矿床形成经历了初始沉积富集、加里东期变质叠加和中生代热液矿化就位的过程。中生代热液矿化分Ⅰ、Ⅱ、Ⅲ期,其温度分别为450~300℃、250~200℃和210~180℃;Ⅰ期为变质热液;Ⅱ期为变质、岩浆、大气降水热液的三源混合热液;Ⅲ期是大气降水热液。其中Ⅱ期中温矿化最为重要。硫、碳、铅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有多种来源,但可能以歪头山组为主。中生代华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导致矿床的最终形成。碰撞造山带的含炭岩系是银洞坡式金矿有利的找矿条件。  相似文献   

4.
五凤和五星山金矿为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岩石化学、成矿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五凤和五星山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形成是深部火山-热液流体系统与浅成大气流体的混合.成矿构造环境与陆内造山带后期垮塌机制有关,造山带的垮塌与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的大型走滑剪切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5.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庞奖励 《黄金地质》1995,1(3):34-38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形成温度低于300℃,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与岩浆热液形成的混合热液的一类金矿床。近几年对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研究结果突破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只形成于中一新生代火山岩系中的概念,在石炭纪陆相火山岩中发现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一般产于岛弧环境或大陆边缘环境中一酸性陆相火山夺系及相邻岩石中。根据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可分为高硫型、低硫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北部主要金矿类型及其成矿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准噶尔北部产各种类型的原生金矿床,本文将其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浅成岩蚀变岩型,变质热液改造型等成矿类型,本区金矿主要受控于晚古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石炭纪-二叠纪为其最主要的成矿时期,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疆准噶尔北部产有各种类型的原生金矿床,本文将其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浅成岩蚀变岩型、变质热液改造型等成矿类型.本区金矿主要受控于晚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石炭纪-二叠纪为其最主要的成矿时期,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于晚古生代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新疆北部近期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金成矿类型。通过对本区部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容矿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REE分布模式、硫同位素、氢同位素、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分析与对比,讨论了其基本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并揭示了本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我国东部地区某些产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同类型金矿床在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火山岩区金矿的找矿突破是90年代后期实现的,目前发现的类型有HS型、LS型及硅化石英脉型3种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四五牧场金矿是产于海拉尔-根河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HS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其形成与隐爆角砾岩体关系密切,隐爆角砾岩体的产出明显受构造控制并具成群分布的特点.岩石蚀变为典型的酸性硫酸盐型石英-高岭石(迪开石)-明矾石蚀变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0.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朋  赫英  张义  江思宏  刘妍 《黄金地质》2004,10(1):48-54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近年来其找矿勘查和成因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不仅产出于中新生代,而且在中生代以前也有产出。该类型金矿成矿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浆成分具高K特征,成矿物质组成显示出深部来源的特征。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斑岩型铜-金矿床往往密切共生,它们可能是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可能在其旁侧发育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如紫金山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不同类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不同构造-岩浆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小尖山金矿位于康古尔金矿中东段,矿体主要有含金蚀变岩和含金花岗细晶岩两类,以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发育于变质岩区,具有低温绿片岩相的面貌,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并以剪切作用为主要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小尖山金矿位于康古尔金矿中东段,矿体主要有含金蚀变岩和含金花岗细晶岩两类,以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发育于变质岩区,具有低温绿片岩相的面貌,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并以剪切作用为主要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成矿远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新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黑山头组细碎屑岩中,矿体产出受E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EH4连续电导率测量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异常长度大于900 m,宽度大于10 m,延伸大于1000 m,展示了金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是一个有利的大型金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野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国端 《矿产与地质》2004,18(5):432-435
野马泉金矿产于志留系库布苏群浅海一次深海相含火山碎屑的泥砂质沉积建造中,含矿围岩为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矿带长约20km,矿体沿走向呈透镜状或脉状,断续分布,矿化受构造及岩体联合控制。主成矿期发生于脉岩形成后的构造破碎及岩石蚀变阶段,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藏北商旭造山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复理石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呈透镜体状、脉状,或者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特征明显。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矿区的构造、围岩蚀变、矿物、地球化学异常等可作为找矿标志。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床对比研究显示,商旭金矿床在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构造类型等方面,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相似,其成因类型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商旭金矿床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等贵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床物质组分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华 《地质与勘探》2011,47(5):837-845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具有斑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两种类型的金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光薄片鉴定、人工重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物相分析、电子探针波谱分析等技术方法,查明了矿床主要具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石类型,其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斑岩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斑岩型-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7.
江西金山金矿床两类矿化及其石英热发光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山金矿床为一大型剪切带型独立矿床,主要矿化类型分为含金石英脉及硅化岩型两种,前者分布于金山剪切带上盘粉砂质千枚岩中,受顺层剪切裂隙控制,规模较小;后者主要受金山剪切带内R型剪切裂隙控制,规模大。研究表明,两类矿化是性质相同的含矿变质流体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构造位置发生成矿作用的产物。石英热发光特征是评价两者含矿性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乱泥沟金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乱泥沟矿区第四系砂金矿产丰富,是寻找岩金的有利靶区。区内出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地层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和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其Au含量高,是金矿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区内NE,NW向构造发育,所发现的矿体均受控于NW向断裂,呈脉和复脉状产于构造蚀变带及其次一级的层间破碎带中,成矿物质简单,矿体品位和厚度变化系数较小,为中—低温蚀变岩型金矿床。利用物化探测量手段,圈出具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通过工程查证发现金矿体。在综合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下一步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19.
东洞沟金矿位于党河南山金成矿带上,是由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中奥陶统砂岩是本区金成矿的地层条件。断裂构造及由其形成的蚀变破碎带控制着区内金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延伸,是区内金的导矿和容矿构造。东洞沟金矿的矿体多分布在志留纪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和中奥陶统砂岩的接触带上,岩体既提供了热源,也提供了部分矿质,对东洞沟金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柳树河子1号岩体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北西向两组构造控制。北东向成矿系统深部寻找斑岩型金矿床。北西向成矿系统:深部具有寻找隐伏盲矿体群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