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各种不同GPS测量的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珠峰峰项GPS观测自然环境恶劣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案,确定了一种合理的解算珠峰高程的GPS数据处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党亚民  程传录  陈俊勇  张鹏  王小锐 《测绘科学》2006,31(2):128-129,132
珠峰大地高确定是计算珠峰海拔高程一个关键环节。2005珠峰GPS测量大地高确定主要包括青藏地区GPS监测网、珠峰地区GPS控制网和珠峰峰顶GPS联测三部分;并利用GPS峰顶联测数据直接计算大地高。本文结合珠峰峰顶GPS观测自然环境恶劣的特点,分析比较了各种计算方案,确定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算珠峰大地高的GPS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珠峰大地高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经典大地测量技术确定珠峰大地高(2005)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常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常采用平面与高程分别平差得出珠峰峰顶(山头或觇标)相应于某椭球的平面位置(经纬度)与大地高。提出采用平面与高程进行联合处理的方法,并就这两种方法采用的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最终结果(主要是大地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与GPS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峰高程,我国于2019—2020年开展了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并于2020年5月27日完成峰顶测量。首次在珠峰北侧区域实施航空重力测量、开展峰顶地面重力测量,首次联合航空和地面重力等数据确定了基于国际高程参考系统(international height reference system,IHRS)的珠峰区域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和峰顶大地水准面差距。此次珠峰测量,各种先进测量装备尤其是国产测量仪器全面担纲,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相互验证和严密检核计算,确保了珠峰高程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中尼双方合作开展数据处理,共同确定珠峰峰顶雪面正高(海拔高)为8848.86 m。  相似文献   

5.
珠峰高程复测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亚民 《测绘科学》2005,30(3):101-103
较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珠峰高程测量的基本概况,介绍了利用传统大地测量方法和利用GPS技术测定珠峰海拔高程的基本方法,并据此分析了珠峰海拔高程测定的几种关键因素。结合介绍珠峰高程测量的新技术及其对珠峰高程测量的影响,对我国即将开展的珠峰高程复测可能涉及的一些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GPS高程转换方法和正常高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GPS测量所提供的高程为相对于WGS-84椭球的GPS大地高,而我国使用的是正常高。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要使GPS高程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先求出高程异常,进而获得正常高。结合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用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拟合高程异常,对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了新的测定,为此在珠峰及其邻近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大地测量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工作。相对于1975年珠峰测高,2005年在珠峰以北地区的地面控制和珠峰高程测定中采用了GPS技术,采用了雷达探测技术测定珠峰峰顶冰雪覆盖层的深度,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重力和数字地形数据、以及GPS水准等资料,精化珠峰地区的大地水准面,提高了测量珠峰高程和探测峰顶冰雪覆盖层深度的精度和可靠性。由此测得珠峰峰顶雪面正常高为8 846.67 M,珠峰峰顶雪面正高(海拔高)为8 847.93 M,珠峰峰顶岩面正高为8 844.43 M,珠峰峰顶相应点的冰雪层厚度为3.50 M。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单独或与外国合作,在1966年、1975年、1992年、1998年、1999年和2005年对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的高程及其北坡的地壳运动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其中包括天文、重力、平面、高程和大气折射等方面的外业作业、数据处理和科学研究。本文对我国上述几次测量中的GPS和水准测量等数据进行了综合,对珠峰峰顶雪面高程值的变化和该地区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进行了撂索。根据1992年和2005年的GPS测量,珠峰峰项雪面高程的变化在13a闻约下降25cm,平均年下降率为1.8cm。根据1992-2005年间的三次GPS测量,珠峰北坡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平均每年以4cm的速度向北东45。方向推进。根据1966-2005年的多期水准测量,该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平均每年上升1.8mm。此外,若从以上各个时间段作进一步分析,则发现珠峰北坡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非平稳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青海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大地控制网的现状,从GPS控制网设计与布测、数据处理、控制网质量检测和成果管理等方面对青海地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高原困难地区建立GPS网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用神经网络方法转换GPS高程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1  
本文提出用神经网络方法转换GPS高程为正高或正常高,给出一种改进了的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和算法,并用GPS的实际定位资料构成43个样本集作了在计算分析,估算的精度达到厘米级、最后用网络方法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大地水准面转换GPS高程的方法作了比较,神经网络方法的精度优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而且精度比较稳定,对已知样本点的数量要求较少。  相似文献   

11.
GPS测量所提供的高程为相对于WGS-84椭球的GPS大地高,而我国使用的是正常高。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要使GPS高程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先求出高程异常,进而获得正常高。结合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用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拟合高程异常,对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GPS数据来确定大地高非常容易,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地面点的高程通常采用正常高系统。大地高不同于表示高程的正常高,为此,笔者在GPS数据确定正常高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利用多项式拟合的数学方法,由少量的GPS与水准重合点将GPS大地高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量级正常高,采用多项式拟合得到其他点的拟合高程。  相似文献   

13.
在地形测量中,若要利用GPS获得的高程信息,通常要求将其大地高转入到我国常用的正常高系统。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高程拟合原理及常用的两种拟合方法,结合实例说明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GPS水准高程拟合的可行性,并通过两种高程拟合方法的比较,作出相应的精度评价,得出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云  曹先密 《测绘工程》2010,19(3):24-25,38
结合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用BP人工神经网络和RBF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拟合高程异常,对平坦地区GPS高程异常拟合精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GPS点水准联测数据,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得到高程异常值;最后通过对GPS拟合高程与水准测量高程的精度对比分析,论述了等级网GPS高程拟合在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崔胜涛 《东北测绘》2012,(10):163-166
利用GPS技术测量通过合理的方法得到正常高求取精确的高程异常。本文探讨了GPS拟合高程的方法及高程精度主要受所拟合的似大地水准面、已知点高和GPS网点的大地高三种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GPS高程测量代替常规水准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已经成为这些年来许多大地测量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简单地介绍了GPS高程测量的模型及其适用范围,并通过在也门Block 69的应用分析,说明了在高程异常值变化平缓的平坦地区,只需测定少量(不少于3个)较均匀分布于测区的已知高程控制点,采用平面拟合法,拟合精度就能够达到测区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三级GPS大地控制网观测数据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在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施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的各种不同指标的定义,并讨论了相互关系;利用TEQC(Translate Edit Quality Check)软件对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青海测区48个测点实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并结合基线解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值微商求偏导数的方法,从而使GPS网平差的计算模型非常简洁。选用平面坐标和大地高作为平差参数,可以方便地简化为平面网或高程网,加入地面归心数据和常规观测数据也变得十分容易。对旋转角大的地方独立坐标系,提出了处理办法。经对实测数据的处理,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在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施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的各种不同指标的定义,并讨论了相互关系;利用TEQC(Translate Edit Quality Check)软件对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青海测区48个测点实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并结合基线解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