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跨境河流,其泥沙问题涉及流域内各国的生态、农业、渔业、航运、海岸侵蚀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下游输沙量持续减少,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泥沙研究的争论焦点,包括全流域主产沙区的位置,湄公河干流水文站点间实测输沙量异常变化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泥沙过程的影响。系统梳理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下湄公河泥沙观测数据质量不高、全流域总输沙量1.60亿t/a的数据基础存疑、水文模拟的时空分辨率不足、未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悬移质之外的泥沙研究不充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跨界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同跨界河流水资源一样都是世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也日益重视对跨界含水层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国际跨边界含水层资源管理(ISARM)计划中跨界含水层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法律、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五个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跨界含水层的划分、跨界含水层法律协议的制定、跨国合作和管理及跨界含水层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我国具体情况从跨界含水层的研究、跨界含水层条款法案的制定及跨国合作三个方面对以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跨境河流,其泥沙问题涉及流域内各国的生态、农业、渔业、航运、海岸侵蚀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下游输沙量持续减少,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泥沙研究的争论焦点,包括全流域主产沙区的位置,湄公河干流水文站点间实测输沙量异常变化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泥沙过程的影响。系统梳理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下湄公河泥沙观测数据质量不高、全流域总输沙量1.60亿t/a的数据基础存疑、水文模拟的时空分辨率不足、未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悬移质之外的泥沙研究不充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汛期洪灾频发,气候变化极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该区域洪水的量级和发生频率,需要上下游合作共同应对。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分布式水文及水库调度模型,模拟1991-2005年全流域13条支流和5个干流防洪控制断面的逐日天然流量过程,在此基础上模拟全流域已建、在建和规划水库的联合调度过程,分析防洪作用。结果表明:①全流域水库联合调度对湄公河5个主要断面均有显著的防洪作用,在完全按照防洪目标对水库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可将200年一遇洪水减至20~50年一遇。②湄公河左岸支流的防洪能力远高于右岸,具有较高防洪能力的支流有澜沧江、南乌河、南俄河、南屯河、濛河、色公河和桑河。③对不同断面起主要防洪作用的支流不同:在琅勃拉邦上游,澜沧江、南乌河起主要作用;在那空帕农断面,南俄河与南屯河加总的防洪作用与澜沧江基本相等;在巴色下游,濛河和色公河的作用均超过澜沧江。澜湄合作机制为上下游防洪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国协商建立联合防洪调度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变化环境下澜沧江-湄公河(简称澜湄)流经国对干旱的抵御能力,亟需对流域未来干旱趋势进行科学研判。本研究选取了CMIP6的5个GCM模式,使用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典型浓度路径组合情景下的驱动数据,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CREST-Snow,预估了2020—2050年澜湄径流演变和气象、水文干旱发展趋势,量化了澜沧江梯级水库调度对未来径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2020—2050年,澜湄流域整体呈湿润趋势,但极端干湿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其中2020—2029年干旱频发,2030—2050年更偏湿润,老挝、泰国2020—2050年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比流域内其他国家更高;澜沧江梯级水库可有效提升下游干季径流量,增幅从上游(99%)至下游(68%)递减,在缓解湄公河干季旱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有待进一步加强澜湄水资源合作,优化水库调度方式,促进澜湄流经国水旱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跨界含水层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的激增和水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大,跨界含水层在地下水利用和供水安全保障方面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目前,围绕跨界含水层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联合其他相关机构,对世界各主要大洲进行了跨界含水层的标示及划分工作;在总结完善相关跨界含水层法律条文的基础上,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2008年向联合国大会上提交了跨界含水层草案条款,该项草案条款的出台对共享含水层各国开发和管理地下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机构的推动下,各大洲已逐步开展对跨界含水层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合作机构。分析表明,跨界含水层的研究需要相关国家间的进一步协商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象、遥感影像、水库蓄水量变化等多元数据分析了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干旱的原因以及上游电站开发对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发生了全流域性气象干旱过程,进而导致湄公河流域水量骤减;澜沧江电站充分发挥削峰补枯、兴利除害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旱情;但由于澜沧江出境流量仅占湄公河流域水资源量的13.5%,澜沧江水电开发对下游干旱的缓解作用非常有限,并且影响程度随着往下游的推移而减弱。  相似文献   

8.
罗强  黄光伟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S1):123-128
大尺度流域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分布特征是一个困难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新的直接反演法用于推算大流域的含水层参数值的分布.此模型的有效性在日本关东流域的应用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关于澜沧江地区综合开发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水资源,区域开发,澜沧江地区,湄公河关于澜沧江地区综合开发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关键词水资源区域开发澜沧江地区湄公河分类号F127.74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  相似文献   

10.
跨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对管理国家之间共有的珍贵水资源,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配合下,在划定亚洲跨界含水层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中国国界上的跨界含水层,并选择中国和俄罗斯共享的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进行了实例研究。本项研究作为国际共享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在亚洲的第一个实例研究,将促进以中国为首的亚洲跨界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The Selenge River Basin occupies a total area of 447,000 km2, of which 343,000 km2 is located within Mongolia (the remainder is in Russia). The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xtreme continental climate, consisting of harsh, cold, dry winters and short, hot summers.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s are approximately -4°C and annual rainfall ranges from 220 mm to 450 mm.The Selenge River Basin is a critical groundwater resource for Mongolia. Greater than 55% (~1.5 million) of Mongolia’s population resides within the basin and, during 2003, an estimated average of 700,000 m3/day of water was abstracted from the basin’s groundwater system. The basin services Mongolia’s largest cities and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rapidly expanding mining sector) as well as important traditional pastoral ranges.  相似文献   

12.
肖琼  张志诚  谢磊  伍坤宇  贺捷  郝志强  金毅 《中国地质》2017,44(5):1006-1016
通过系统分析山西祁县昌源河中下游丘陵—平原地区沿河分布的19口钻井资料,查明了昌源河湿地中下游地区含水层的主要岩性,根据含/隔水层的埋深和发育特征将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划分了浅、中、深三个含水层组;并通过连井剖面和栅状图对比、总结了区内含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基于Arc GIS平台,采用Kriging插值法对地下水埋深进行了插值分析。结果表明昌源河流域含水层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第四系砂、砾石沉积物,在顺昌源河流向上浅部含水层为一楔状体,在横切河流方向上各含水层组厚度变化较大,这与研究区含水层组形成于冲/洪积扇沉积背景相符合。地下水埋深插值分析表明,昌源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存在大面积的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这将会影响昌源河湿地公园及流域的生态水文过程。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昌源河流域地下水的补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相应的补排模式。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5 m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 m3)的1/4,且地下水质量较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利用多期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影响因素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潜力.分析结果显示:淮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主要受人工开采影响,导...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并以其含沙量特大和下游的“地上悬河”而闻名于世。黄河上游的盐碱、沙害,中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悬河段的洪涝、干旱和断流等灾害使黄河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针对流域内缺水和水质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城市工农业的供需水量平衡、地下水的开发潜力等进行了预测。通过基流分割计算和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研究了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规律及地下水对黄河的贡献。最后,对黄河流域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及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上中下游面临着不同生态环境问题,水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黄河流域地下水动态特征、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饮水安全状况。黄河流域年度地下水资源量393.55亿m~3,银川平原、河套平原等7处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量为81.91亿m~3,占比超过20%;黄河流域地下水质量以Ⅰ~Ⅳ类为主,劣质地下水主要受总硬度、硫酸盐、铁、溶解性总固体等天然原生组分影响,砷、氟、硒、碘等原生组分超标是流域部分地区地下水饮水安全的主要威胁;2020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黄河流域地下水位呈上游稳定、中游局部上升、下游下降的态势,主要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态基本稳定。针对黄河源区、宁蒙河套平原等重点区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全面开展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评价,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及重点地区水平衡分析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将模糊物元模型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地下水资源存储量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海河流域的五个典型区域——石家庄、唐山、沧州、衡水和天津的地下水资源存储量评价中,计算结果表明五个典型区域中石家庄水资源存储量相对最好,属于中等程度,天津和唐山地下水资源较贫乏,衡水和沧州地下水资源很贫乏。评价结果与相关资料显示的各区域地下水系统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这验证了所选指标及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可为其它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存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n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ypical Areas of the Hexi Corridor, the thesis studies on groundwater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Shule River Basin. The thesis analyzes problems in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water resources, defines the function zoning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key areas and evaluates them. Finally, the thesis uses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simulation and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to study on the allocation of groundwater in Shule River Basin. A proposal for rational allocation of Shule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has been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8.
An area covering assessment of the groundwater residence times for the upper pore aquifers in the River Elbe Basin was performed. Residence times were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groundwater velocities and flow distances along each flow-path to the surface waters using a two-dimensional model approach. Groundwater velocity wa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hydraulic gradient and effective yield of pore space. Flow paths were obtain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groundwater table. The mean groundwater residence time in the pore aquifers of the River Elbe Basin was quantified to about 25 years. A strong temporal blurring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between less than one year and more than 250 years was obtained. For the regional groundwater management in the Elbe Basin the groundwater residence times are an important parameter, which help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temporal dimens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measures aiming at the improve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with regard to diffuse pollutants (e.g. nitrate).  相似文献   

19.
在鄂尔多斯盆地都思兔河流域供水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样品分析等手段,查明了流域含水层的结构、埋深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求取了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对比圈定了包乐浩晓、巴彦布拉格、好勒包勒吉3处富水区;采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述3处富水区地下水开采量进行计算,提出了27种地下水开采方案,并经过对比得到地下水开采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包乐浩晓、巴彦布拉格、好勒包勒吉3处富水区主要补给为侧向径流及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以潜水面蒸发及向河流排泄为主;在地下水浅埋区,结合含水层单井涌水量的大小,确定采用管井开采方式、中段悬挂式非完整井结构,平均布井,井深300m,单一开采白垩系环河组的地下水,最大限度夺取潜水蒸发排泄量;根据推荐方案,上述3个富水区总开采量达到123500m3/d,可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