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改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形势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最后提出了理科基地班地理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春雨  俞欢 《地理教学》2014,(4):27-30,35
空间能力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空间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认为教师对地理空间知觉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关注度较高,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关注度较低,地理空间语义的模糊性和教学条件的不足限制了地理空间能力教学的充分扩展。提出建立明确的地理空间能力课程标准、更新地理空间能力教学手段、扩展地理空间能力教学内容是加强人文地理教学空间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江静华 《地理教学》2014,(24):23-25
地理空间能力是地理学的核心能力,其培养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但是目前地理空间能力在中学课程中没有被系统传授,目前高中地理教育的一个重大盲点。本文提出了空间能力培养的要求及主要构成要素,通过教学案例分析了在读图识图、感觉知觉、合情推理、探究活动中对学生空间定位能力、空间信息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姚颂恩 《福建地理》2002,17(2):35-37
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改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形势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最后提出了理科基地班地理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文波 《地理教学》2014,(16):49-52
基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探讨科学有效的高考地理课堂复习教学,提出强化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不能因循守旧,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有创造能力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有了创造能力的人才,国家才有希望.在地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惊奇感、怀疑感、自信感入手,使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创造,人人都会创造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08,(12):12-15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把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地理信息、处理分析资料、评价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目标,强调这些能力培养要渗透在具体的地理技能培养的内容之中。在这些能力中,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是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那么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让学生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进行目标培养时的核心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它是一项重要的参照指标,可以评价社会当中商务英语人才的竞争能力。本文简要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其次讨论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袁金桥  尚美 《地理教学》2021,(23):58-61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和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关键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地图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地图在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结构、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地理要素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实例探讨了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信息处理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21世纪知识、信息、经济人才,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和探索,除要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大任务。本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为导向,从探究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作用出发,分析案例教学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并以“雾霾天气及其防治”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何平 《地理教学》2013,(12):38-40
本文通过对传统课堂中比较的教学活动"重结论轻能力"现象的分析,提出应该将比较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上,并运用教学中的实例,展示自己利用开放性的学习任务,从"选择比较对象"、"确定可比项目"、"设计比较方案"三个层次逐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析,为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东 《福建地理》2006,21(1):50-54
本文通过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调查和测试,分析了当前高职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教材、教师等方面对高职旅游地理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能力取向的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尤其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并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瑜章 《地理教学》2011,(11):35-36
地理新课标强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会知识”的被动体到“会学知识”的主动体的转变。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发挥主导性作用,激活地理课堂教学,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它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阐述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通过启发和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陈小苹 《福建地理》2004,19(2):58-60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它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阐述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通过启发和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陈顺瑜 《地理教学》2014,(21):29-31
影响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比如:1学生方面,包括学生地理知识的基础、地理技能、地理学习的兴趣等;2教师方面,包括教师的地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对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培养策略和方法等。因此,本文以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例,通过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分析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策略。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划分,七年级地理知识主要分为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阎浩 《地理教学》2014,(5):47-50,58
培养高中学生获取、分析、整合、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地理高考能力考核目标之一。试题中隐性地理信息的获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获取隐性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闽江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室内干土培养法对闽江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30℃培养条件下,培养5 d与培养12 d、19 d的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8,p<0.05),而培养12 d与培养19 d的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n=8,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逐渐减小;②不同土层平均甲烷产生率范围为0.028 2~0.123 3μg/(g.d),0~5 cm土层的甲烷产生率最高,与其他土层的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3,p<0.05),其他土层间的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③在30℃下培养19 d后,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受到抑制,将培养温度升高至35℃,其甲烷产生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随后葡萄糖的添加,明显地促进了湿地土壤甲烷的产生;④湿地土壤甲烷的产生能力与土壤pH、Eh和全氮显著相关(n=8,p<0.05),与盐度也存在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⑤30℃培养条件下,0~10 cm土层甲烷氧化能力最强,且甲烷氧化能力与甲烷产生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