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桂北四堡群火山岩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化学、稀土配分、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表明,桂北四堡群火山岩形成于火山岛弧的构造环境,由四堡群组成的地质体是中元古代位于扬子大陆边缘以南的岛弧地体,中元古代末期该地体与扬子大陆边缘发生碰撞拼贴造山作用,这一作用决定了中、晚元古代桂北及邻区的大陆边缘构造及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湘东北—桂北中元古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文山  赵风清 《广西地质》1998,11(1):59-64,74
湘东北-桂北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和四堡群的变玄武岩类显示过渡型拉斑玄武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变砂类和变泥岩类(绢去板岩类)显示大陆边缘的砂岩类和泥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和沉积相(低密度流复理石建造)特征,推测湘东东北冷家溪群和桂北四堡群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深水环境。  相似文献   

3.
四堡群为一套出露于桂北黔东南地区、变形强烈的浅变质、陆源碎屑岩火山岩、系,厚度大于5000 m,其下未见底,上被丹洲群(下江群相当地层)所覆盖。桂北四堡群自下而上划分为九小组、文通组和鱼西组3组。样品A20140731-3采自于文通组,岩性为灰绿色熔结火山岩,首次分选出600余粒岩浆型锆石,完成SHRIMP U-Pb定年测点15个,获得加权平均年龄(860±13)Ma。这表明四堡群主体属于新元古界,进而分析、讨论了江南造山带主要地层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桂北四堡群中科马提岩系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北四堡群中许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实际上是火山岩或次火山岩。有的还具有科马提岩岩流的结构分层,其堆积带上部橄榄石和辉石晶体间隙中充填有基质物质。这些基质中发育了典型的橄榄石鬣刺结构。科马提岩与其伴生玄武岩属具成因联系的同一演化系列。在微量元素及REE特征上,区内科马提岩具有较好的Ⅱ类科马提岩属性,它们系亏损地幔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产生。  相似文献   

5.
张海洋  孙大中 《岩石学报》1999,15(3):372-378
通过对庐山星子群变质基性火山岩岩石学, 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综合研究发现, 星子群变质基性火山岩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和洋中脊玄武岩的双重特征, 是扩张弧后 (或弧间) 盆地环境的产物。对比研究表明, 星子群既不是来源于华夏古陆的 “飞来峰”, 也不同于扬子古陆东南缘的四堡群, 冷家溪群, 它是一块独立的前寒武纪基底。  相似文献   

6.
产于北大河群的早元古代火山岩是北祁连山西段最主要的三期火山岩之一,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期火山岩的原岩为具有双峰式组合的拉斑玄武岩和中酸笥凝灰岩。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稀土分布型式,前者以极低的富集轻稀土为特征,而后者以强烈富集轻稀土的特征;基性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分布曲线指示了其形成了裂陷槽环境。结合Nd同位素特征以及区域2得出本区早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形成于裂陷槽环境。  相似文献   

7.
桂北地区锡多金属矿床中锡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立军  张杰 《矿物学报》1994,14(1):32-3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桂北地区锡多金属矿床中锡石的产状,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晶胞参数,物理性质,红光谱,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说明本区锡石在时空和成因上与基性-超基性岩有着密切联系,同时明显受雪峰期黑云母花岗岩和四堡群变质岩影响,具明显的多期多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因特征,其锡石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不同于国内外其它锡矿中不同产状和成因类型的锡  相似文献   

8.
桂北雪峰期含锡黑云母花岗岩成因的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桂北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工作,重点观察和研究了雪峰期含锡黑云母花岗岩和四堡群变质岩的产状和特征,并采集了它们的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岩矿鉴定、人工重砂分析和岩石化学成分对比,从宏观到微观总结出四堡群中、下部的变质岩与雪峰期的含锡黑云母花岗岩有成因关系的10个方面的证据,并被高温高压成岩实验所证实。这些证据和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华南古老变质岩地区的同类花岗岩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南古陆南缘四堡群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四堡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出露于桂九万大山地区,是华南最古老的地层单元之一。对坛地区罗布山枕状玄武岩中细粒原生锆石进行单颗粒锆石蒸节-沉积法年龄测定,两组锆石样品获得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1374±20(2σ)Ma和1863±7(2σ)Ma。对宝坛地区基性和超基性火山岩进行了Sm-Nd同位素研究,获等时线年龄为1782±820(2σ)Ma,与锆石单颗粒207Pb/206Pb年龄一致,充分说明四堡群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火山岩的εNd(t)为0.6,表明基性-超基性岩浆源自于亏损地幔。这套岩石的  相似文献   

10.
李利阳  张传恒  贾龙龙 《地质论评》2016,62(5):1115-1124
华南四堡群是江南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江南造山带弧沟体系的重要"窗口"。四堡群沉积地质学研究表明:1四堡群在黔东南地区总体构成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尧等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河村组浅海—滨岸相沉积。四堡群在桂北地区总体上也为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文通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鱼西组为浊积岩相沉积;2桂北地区四堡群碎屑岩系的29组沙纹层理(鲍马序列c段)的玫瑰花图解表明,古流向总体指向南,证明物源在其北侧;3四堡群砂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其物源构造属性为岩浆弧;4基于以上研究,推测四堡群沉积于弧前盆地。  相似文献   

11.
12.
广西南丹地区泥盆纪台间海槽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南丹型”泥盆系以黑色泥岩为主,富含浮游生物竹节石等,是一套受基底构造控制的并受其两侧碳酸盐台地影响的台间海槽沉积。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深水含竹节石泥岩相,泥灰岩相及硅质岩相。台间海槽从益兰期开始出现,其形成和发展在塘丁—纳标—榴江期,封闭可能在早石炭世之后。  相似文献   

13.
桂北龙胜地区剪切带型金矿找矿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桂北龙胜剪切带型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薄脉型和石英细脉网脉型金矿。根据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分布以及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等特片,总结出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薄脉型、下部细脉网脉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指出龙岩剪切带型金矿爱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桂北地区金属矿床成矿历史演化程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毓川  毛景文 《地质学报》1994,68(4):324-338
本文讨论了在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从草图的散点输入,样条曲线拟合,曲率图生成及处理,直至生成习用平面线形组合的过程,说明了这一新途径的作用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在Auto CAD图形环境下这一新途径的具体实现方法,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证明雪峰期含锡黑云母花岗岩是由元古宙四堡群变质岩在500×10~5—2000×10~5Pa的压力和750—570℃的温度范围內,经过重熔再结晶而成,而且进一步证实含F和B的水溶液对降低成岩的温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实验的结果与野外实际情况相符,揭示了含锡黑云母花岗岩形成的机理,阐明了它的形成在中国南方地壳动力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薛振华  蔡源  康自立 《铀矿地质》1999,15(3):142-148
作者在桂北资源县吴家和全州市木皮口的下寒武统清溪组剖面修测过程中,对所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偏光显微镜观察研究,发现清溪组~C1-1q、~C1-3q和~C1-5q中原定名为“粉砂岩”和“变余长石石英砂岩”的岩石中含有大量火山凝灰碎屑(晶屑),继而在桂北龙胜、融水和湘西南城步、武岗、新宁等地同时代的富铀黑色岩系中发现存在着2-3层厚度不等的沉凝灰岩。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和利用化学成分分析数据所作的各种变异图,确认这些岩石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沉凝灰岩,通过成岩后的浅变质作用成为变质沉凝灰岩  相似文献   

17.
王瑞湖 《矿产与地质》2002,16(4):212-216
桂北隆起区锑矿主要为产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细碎屑岩中的碎裂岩—石英脉型锑矿床 ,其成因与地下热水渗滤作用有关。其矿源来自于上地壳围岩 ,水源以大气降水为主、部分混染有变质水 ,硫源较复杂、具混合硫特征 ,热源由隐伏岩体、放射性元素和断裂磨擦提供。成矿流体为富含 CO2的 Na - K - Ca2 - SO42 -- Cl-型水溶液 ,成矿温度以 2 1 0~ 2 4 0℃为主 ,压力 1 0~ 38MPa,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