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雪峰  陶伟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7):1246-1256
论文通过梳理西方边界研究的发展阶段、不同学科下的边界研究进展、边界研究的主要术语及具体实践,探讨西方边界研究的一般理论和边界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启示中国的边界研究和调整下一步的改进方向。研究表明:西方边界研究在发展阶段上最终以边界的社会建构为主要范式,这与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也是多学科交融的结果;多学科交融的西方边界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边界理论,但形成了一般性的边界术语,包括复杂的边界、关系的边界、过程的边界、过渡区的边界及建构的边界5个方面;边界的一般性术语来源于边界的具体实践,也推动了边界实践研究的多样化,具体涉及批判性地缘政治、社会建构的边界及尺度化的边界等议题。西方的边界研究启示在国内的边界研究过程中需要强化多学科交融与合作,关注批判性地缘政治研究方法,重视文化在边界中的作用,深化社会建构的研究范式,厘清和平衡一般理论与边界实践之间的互补、互促关系。  相似文献   

2.
非洲大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样的旅游形式,旅游业也被视作推动非洲大陆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引擎之一。利用非盟和世界经济论坛公开数据,对非洲国家旅游收入水平和旅游竞争力进行测度,比较其时空演变特征,并用雷达图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非洲国家旅游收入水平与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相似,都呈现出北非、南非和东非相对较高,中西非相对较低的格局。(2)整体上非洲国家的旅游竞争力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不断减小,非洲国家的旅游竞争力在不断提升。(3)非洲各国旅游收入水平的时空差异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非洲各国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有关,东非沿海国家的旅游收入水平增长最快。(4)非洲整体的旅游竞争力是较为落后的,尤其是在文化资源和商务旅行、国际开放度、航空设施、通讯设施和健康与卫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1997,(4):27-27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圈语系的刚果人在刚果河两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列强相继侵入非洲。1880年,法籍英国殖民者布拉柴在河西岸建立了兵站.这就是后来的布拉柴维尔.1882年,英国殖民者斯坦利将河东岸一十以首长金抄萨命名的村落攻名为利奥波德维尔,因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曾“慷慨’资助泣新坦利.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中心变迁和阶层居住分化为研究视角,探究了非洲近代、现代2个时期的城市二元社会空间结构特征与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非洲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欧洲殖民进程的结束,社会空间结构从旧二元向新二元转变。近代时期,非洲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典型的双城模式,殖民者与本地人的居住空间被严格区分;现代时期,非洲城市表现出新旧中心并存模式,中上阶层与贫民居住空间存在明显分异。政治、经济、人口与社会等因素是城市二元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驱动力。最后,为促进非洲城市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志胜 《地理教学》2010,(1):35-36,51
一、国家和地区 1.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220多个) 2.阅读课文P86第二自然段和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面积较大的其他国家和面积极小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利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等数理分析方法以及借助ArcGIS软件刻画非洲入境旅游空间分布情况和构建非洲入境旅游重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分析非洲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情况。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上看,2005—2016年间非洲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整体上呈现逐步收敛的态势,但区域之间发展依然不平衡。从空间分布上看,非洲区域入境旅游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地位差异性和空间聚集性特征,但空间区域差异逐渐弱化。研究期内非洲东部和部分岛屿国家入境旅游发展提升明显,而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是入境旅游的薄弱聚集区。非洲入境旅游重心的演变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在2005—2010年间,非洲入境旅游重心逐渐靠近非洲大陆地理重心,说明非洲入境旅游趋于均衡发展;在2011—2016年间折返向东南迁移,表明东、南部非洲旅游地吸引力增大、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向好。  相似文献   

7.
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6—2017年非洲52个国家FDI数据以及其经济、政治、资源等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非洲FDI流入量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北非呈现下降趋势,西非和中非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东非的上升趋势相对稳定且强势,南部非洲地区波动变化显著,趋势不明显;随着非洲经济发展,五大区域中北非和西非的FDI流入量最多,呈现出“两强三弱”的区域分布格局。2)非洲FDI总体差异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呈现出“减—增—减”的波动;影响FDI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内部差异,西非、南部非洲和中非区域内部的差异尤为明显,其中西非内部差异贡献最大。3)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整体上对非洲FDI影响有限,但局部对西非影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非、南非的外资流入起着积极作用,而对西非起着抑制作用;对外开放度对西非起着消极影响;聚集效应对西非、中非、北非的作用有限。政治制度因素整体上对非洲外资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局部对北非和东非作用有限。资源禀赋因素总体上是外企对非洲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但局部对北非和东非影响不大。基础设施因素总体上对非洲大陆FDI的流入量影响不大,但对南部非洲地区除外。  相似文献   

8.
国家版图体现着国家的政治主张,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随着地图的政治化与政治的地图化两种趋势不断增强,地图与政治在国际舞台上已然成为不可割裂的整体。本文试图列举对中国国家版图误用的实例类型及其特征,并分析这类问题的根源因素,指出跨国地图公司对地图底图的垄断性、中国学者对国家版图意识的薄弱以及与出版商之间的博弈,使得我国学者在国际科学论文中频频出现中国版图误用的问题,这一现象和背后的问题应引起政府和学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
跨界族群以及由此造成的分离主义运动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等学科研究的重点议题。本研究对安哥拉卡宾达飞地分离主义运动的研究着重探讨特殊地理位置为安哥拉政府带来的治理困境。对卡宾达分离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发现跨界族群问题是卡宾达分离主义运动产生的根源,而飞地属性则从不同角度增加了安哥拉在治理该问题上的难度,主要表现为未能使当地人产生对安哥拉的国家认同,大幅降低了外部干涉难度以及难以满足该地居民的发展诉求。本研究还认为跨界族群的分离主义思潮看似合理,但其文化特殊性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分离主义运动的政治合理性。虽然非洲国家很多现有边界存在不合理之处,但对它的改变未必能让跨界族群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另外,边界对分离主义组织运行模式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  相似文献   

10.
人类认识自己居住的星球,经历了十分曲折的道路。1542年的西方地图上,诺大的东亚和太平洋,竟没有它的存在。在古代,中国也自命为居天之中,唯我独尊。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世界,在当时的东方明人的心目中,同样也是不存在的。直到20世纪,地球卫星的发射才完成了全球大陆的卫星影像地图。地理所研究的对象其规模是十分巨大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区域,如一个城市或村庄,在同一时间内凭肉眼不可能全部观察到,但通过地图就能清楚无余。  相似文献   

1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即了解黑人传统化和非洲近代政治地图的演变,从而渗透种族平等、热爱世界和平、尊重黑人传统化等思想观念教育。因为没有哪一种化像黑人传统化那样既为世人所享用的同时,又遭受着那么多的误解,其根源在于黑人形象被错误歪曲、在于罪恶的黑奴贸易。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太平洋: 21世纪的地理--政治枢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初,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在其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通过对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政治地图,尤其是欧洲政治地图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大陆腹地”的概念,并把中、东欧地区称为国际政治的“枢纽”地区。二战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正是基于麦金德的这一思路,把围堵“枢纽”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帷幕。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北太平洋地区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急剧增长的军备,成为国际地缘政治中新的“枢纽”地区。本文从政治军事地理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供关心西北太平洋地区局势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行政区划是意义重大的体国经野之策。但是,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公平治理,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微观过程与机制。本研究引入政治地理学的边界建构理论,认为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视为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博弈、共同推动的边界不断建构的过程。区划调整虽然是由政府主导的国家权力配置的重要手段,但企业的经济活动、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等自下而上的力量也作用于行政边界的形成与“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边界化–去边界化–再边界化”过程的区划调整分析框架,考察多元主体对于行政边界产生和消解的作用机制及权力博弈,并应用该框架对济南章丘“撤市设区”的边界建构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可以从理论上为探索政治地理学视角与城市研究的交叉创新提供思路,在实践上为解决“边界”和边界区域相关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非洲国家间的地缘关系中,通常存在两个行为主体,即国家行为体和族群行为体。非洲地缘关系的发展演变,既有国家地缘战略的影响,又离不开族群问题的作用。非洲国家的地缘政治博弈,常常以族群问题作为干预手段,族际冲突也因此越演越烈。族群问题的恶性发展,会反作用于地缘关系,令地缘关系与族群问题呈现出双向互构的态势。以非洲大湖地区为研究案例,将大湖地区的地缘关系变动情况分为三个时间段,从历史的维度对非洲地缘关系与族群问题的关联性和互动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大湖地区的稳定期、冲突期和重建期,地缘关系格局、地缘政治博弈、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分别对族群问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族群问题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大湖地区国家的地缘战略和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边界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边界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空间关系,是解读边境地区社会与文化关系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维度。由于边界所界定的空间秩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学界对边界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给予了持续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逐渐从社会建构的视角重新诠释边界。边界不是地图上僵化的线,它所界定的空间关系与空间秩序,以及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亦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国家与草根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不断再生产与再建构。国家通过边界的营造刻写意识形态与国家认同,而普通社会群体对边界亦有着复杂的响应、调适与抵抗。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变化的大环境中,边界凸显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重新认识边界如何打破旧的空间秩序并划定新的秩序,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边界的内涵、边界的社会文化意义和跨边界实践3个方面出发,阐释建构主义下的边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意义,并挖掘边界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边界——研究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界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边界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空间关系,是解读边境地区社会与文化关系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维度。由于边界所界定的空间秩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学界对边界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给予了持续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逐渐从社会建构的视角重新诠释边界。边界不是地图上僵化的线,它所界定的空间关系与空间秩序,以及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亦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国家与草根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不断再生产与再建构。国家通过边界的营造刻写意识形态与国家认同,而普通社会群体对边界亦有着复杂的响应、调适与抵抗。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变化的大环境中,边界凸显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重新认识边界如何打破旧的空间秩序并划定新的秩序,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边界的内涵、边界的社会文化意义和跨边界实践3个方面出发,阐释建构主义下的边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意义,并挖掘边界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形态是由各种地缘政治关系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综合体,它反映特定时空条件下地缘政治现实的总体面貌和特征。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缘政治形态概念和研究方法基础上,着重剖析当今世界以全球化为特征的地缘政治形态的内部结构。全球化打破了以往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地缘政治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同时,国家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依赖日渐加深,地缘政治的全球整体性进一步加强,世界地缘政治形态展现出新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边界是分割不同政治实体的界线,但国家对于边界的管治往往是有弹性的,因而孕育了丰富的“流动”,成为经济融合、社会交流与文化对话的重要场域。跨境民族是受其影响的典型群体,他们在原本生活区域被分隔的情况下,从未间断过跨境流动。总体来看,跨境流动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及其形成机制是多元复杂的。本文以云南省河口县中越边境地区的苗族花山节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讨节庆所折射的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跨界的流动性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共同促成了花山节的文化传承,维系了跨境民族的亲缘关系。这样的跨界流动亦强化了边界所形成的发展轨迹差异的感知,从而增强了中国籍苗族边民的国家认同与国家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中东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常常被人们形容为“干旱的宝地”。水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边界纠纷、领土争端和教派分歧等紧紧纠缠在一起,形成一枚随时被引爆的炸弹,时刻威胁着该地区的政治稳定,不断影响着该地区的外交和国际关系,使一触即发的中东局势火上加油。因此,西方国家、尤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已将中东水问题作为重大军事战略问题来研究。本文初步分析了中东水问题的成因、简要介绍了几种解决措施,并基本澄清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边界与领土争端升级激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界与领土争端是引发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边界与领土争端处理不当,会成为武装冲突与战争的导火线。边界与领土争端是世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引发的冲突构成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内容之一。边界与领土问题虽然普遍存在。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激化状态,而导致边界与领土争端升级的原因有时并不单单是边界与领土问题本身。领土争端往往与政治争端同时演变和作用才会导致为冲突。当两国因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关系恶化时,边界与领土问题就成了体现双方交恶程度的温度计.成为向对方表达不满与敌对情绪的途径,施加压力的手段和斗争的工具。边界与领土争端。极易引发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当事国之间的关系严重恶化,人民之间产生敌对情绪。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领土与边界争端是当代国际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