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对饵料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消化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麦康森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16(4):45-53
本文用^51Cr2O3作指标物,测定了几种实验饵料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消化率,并研究了一些加工方法对消化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花生饼、大豆饼、秘鲁鱼粉和小杂鱼虾被认为是对虾配合饵料的优质蛋白源。蛋白质消化率随蛋白源种类、状态的不同而变化(70.8—97.1%)。鲜贻贝肉的蛋白质消化率此于品的高得多。鱼粉消化率的高低根据其质量好坏而定。在一定程度上,氨基酸的消化率随着它的含量增加而上升,并和蛋白质氨基酸本身的结构性质有关,过18目筛的花生饼蛋白质消化率较低,过40至100目筛的各组花生饼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60℃烘干、晒干和远红外烘干的花生饼,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而103℃烘干者,不易被消化。远红外烘干时大多数氨基酸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苏氨酸和缬氨酸的消化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3%的褐藻胶对蛋白质和大多数氨基酸的消化率影响不大,但赖氨酸和缬氨酸的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初始体重(2.05±0.05)g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通过为期45 d饲喂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的对虾饲料,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体生化组成、能量平衡的影响。分别设计了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其中,A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B为基础饲料+酶制剂(消化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复合酶);C为基础饲料+复合菌制剂组(复合菌由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粪链球菌构成);D为基础饲料+复合菌酶制剂(主要由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粪链球菌复合菌与消化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复合酶)。研究结果显示:(1)饲料酶制剂和菌制剂均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菌酶复合制剂组效果最好(P<0.05);(2)菌制剂和菌酶复合制剂可显著提高对虾体蛋白质含量,且菌酶制剂会降低虾体水分含量(P<0.05);(3)饲料添加酶制剂和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摄食能,生长能,呼吸能和蜕壳能,其中菌酶混合制剂组各能值含量最高(P<0.05)。菌酶混合制剂组对虾生长能占摄食能比例、蜕壳能占摄食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三组,且呼吸能占...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初始体重(2.05±0.05)g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通过为期45 d饲喂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的对虾饲料,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和肝肠健康的影响。此后,对凡纳滨对虾进行副溶血弧菌攻毒实验,统计15 d内死亡率。分别设计了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其中,A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B为基础饲料+酶制剂(消化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复合酶);C为基础饲料+复合菌制剂组(复合菌由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粪链球菌构成); D为基础饲料+复合菌酶制剂(主要由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粪链球菌复合菌与消化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复合酶)。研究结果显示:(1)D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2)D组对虾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3)A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攻毒实验稳定后,A组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为80%,B、C、D组的死亡率分别为61%,45%和28%;(5)D... 相似文献
4.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中国对虾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鱼类编制能量收支有一个相当短却很活跃的历史。1977年,Kitchell等详尽阐述并细分了基础能量收支方程。Bratten(1979),Brett&Greyes(1979)及Fischer(197)对于在鱼类研究中存在的把各种不同的能量收支成分联系起来并赋值的问题和难点发表了综述。国内崔奕波(1989),Xie,X.J.etal.(1993)及周洪棋等(1994)在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方面亦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而对于无脊椎动物,特别是甲壳类的研究则较少。董双林(1994)曾作过日本沼虾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提出了一些适用于研究甲壳类的生物能量学的方法。本实验以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5.
对虾弧菌制剂试制实验及其在长毛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进行了实验室弧菌扩大培养方法比较试验,制备成弧菌制剂。实验表明长毛对虾幼虾口服液弧菌制剂或经弧菌制剂浸泡处理,地于预防弧菌感染有一定作用。1995年连江大官坂垦区长毛对虾现场养殖实验证明,所采用的一套以弧菌制剂预防虾病的应用方案是可行的,可抑制弧菌引起的并发症,延慢病毒性疾病发生,减少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剂对中国对虾免疫活性物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9-10月以胶州湾海捕中国对虾为材料,取其血淋巴测定血凝素活力,溶菌活力,并以投喂添加VC,VB6,中药制剂1号,中药制剂2号的药饵17d,25d后的免疫性的活力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饵料中的铜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于1986年7—9月进行了饵料中不同浓度的铜对中国对虾生长和肝胰脏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以及铜在肝胰脏中的积累和亚细胞分布的研究。用花生饼、鱼粉、玉米面、白薯面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硫酸铜,制成含有不同铜浓度的饵料,在水族箱中饲喂对虾。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铜浓度的增加,对虾生长率先上升,而后又降低,当铜浓度为53和78mg/kg时,对虾增长率最高。实验虾肝胰脏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随着饵料中铜浓度的增加,也是先增加后降低,当铜浓度为53mg/kg时,其比活性最高。对肝胰脏中的铜含量测定发现,当饵料中的铜浓度高于53mg/kg时,铜会在肝胰脏中大量蓄积。根据上述结果,认为饵料中的铜含量以53mg/kg为宜。肝胰脏中铜的亚细胞分布的研究表明,细胞液中的小分子含铜络合物与铜在该组织中的蓄积有关。 相似文献
8.
摄食对中国对虾能量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 1996年 5~ 6月在水温 2 5℃时测定了两种规格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后的耗养率和氨排泄率。小规格中国对虾摄食配饵的代谢率略高于摄食沙蚕 ,而大规格组中摄食沙蚕的代谢率大于摄食配饵组。小规格中国对虾摄食配饵和沙蚕的代谢能比未摄食组提高了 33.2 2 %和 2 7.4 0 %;大规格中国对虾摄食配饵和沙蚕的代谢能比未摄食组提高了 34 .78%和 4 0 .0 5%。中国对虾摄食后的氨排泄率明显增加 ,表明蛋白质在摄食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540尾初重为(6.38±0.26)g的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了0.05%(Diet 1)、0.10%(Diet 2)、0.15%(Diet 3)、0.20%(Diet 4)、0.25%(Diet 5)的复合酶制剂饲料,另增设基础饲料为对照组(Diet 0),研究复合酶制剂对欧鳗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6周投喂结果表明:随着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递增欧鳗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增后降趋势,其中Diet 3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4.22%和26.36%(P0.05),肝体指数及肥满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制剂降低了鱼体粗灰分含量,对鱼体含水量、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影响较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各添加组鳗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淀粉酶活性则随酶制剂浓度的增高呈先升后降趋势,脂肪酶活性受酶制剂影响较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添加组鳗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添加组鳗鱼血清总蛋白含量(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iet 3组(0.15%)相比对照提高了38.86%。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复合酶制剂具有促进鳗鲡生长、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本试验条件下酶制剂最适添加浓度为0.15%。 相似文献
10.
三类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MB、0.2%免疫多糖和0.1%鱼虾抗宝,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每处理设3个平行样,对体长为6~8cm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个月的饲养试验,每半个月取样一次,以血清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为指标,探讨了该三类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情况外,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均高于对照组,由此推断,MB、免疫多糖、鱼虾抗宝这三类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虾卵母细胞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1989年10月-1990年9月分别先后在昌邑县下营镇对虾育苗场和青岛黄岛盐业公司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运用光学,电子显微镜及组化方法,研究中国对虾卵母细胞的形态发育及其内部结构分化。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卵母细胞的发育可分为4个主要时相:Ⅰ.早期分化时相,Ⅱ滤泡初生期时相,Ⅲ卵黄大量生成时相,Ⅳ皮质棒生成时相。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野生健康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从其肠道中分离出47株菌,它们分别属于弧菌属、发光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8个属.其中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在整个肠道中为优势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次优势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为非优势菌属.在对虾的整个肠道中,前肠和中肠的优势菌属为弧菌属,而后肠的优势菌属为发光杆菌属.在弧菌属中溶藻胶弧菌、漂浮弧菌和坎贝氏弧菌为优势菌,哈唯氏弧菌为非优势菌.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菌量分别为1.3×105、2.8×105和1.1×104cfu/虾体. 相似文献
18.
19.
20.
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91,自引:3,他引:91
1996年5月24日-6月14日,8月1-19日,分别在青岛的两个养殖场采集海捕产卵后中国对虾亲虾和养殖中国对虾,采用人工添加氨氮并检测对虾和抗菌有关因子的活力的方法,进行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较高的实验组,对虾血细胞数目减少,其结构也有变化;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溶菌和抗菌活力都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