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邵东组海参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湖南邵东组分布广泛、岩相变化大,富产各种动、植物化石。对于邵东组的地质时代,目前争论较大。侯鸿飞(1965)创立邵东段,时代为早石炭世早期。目前对邵东组时代有二种意见,一种研究珊瑚学者认为属于早石炭世早期;另一种研究牙形刺学者认为属于晚泥盆世。笔者根据邵东组海参化石特点,认为邵东组的地质时代归于早石炭世早期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渭河地区位于我国中部, 包括甘肃、宁夏及陕西部分地区, 新生代化石资料丰富。口盖作为我国陆相地层中广泛分布且类型丰富的化石, 目前多报道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主要见于奥陶纪、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且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地区, 西部仅在西藏有所见及。随着近些年渭河地区工作的不断进展, 在渭南沋河张家坡剖面发现大量口盖化石, 主要产于上新统游河组下部地层, 岩性以灰绿色、青灰色砂质泥岩及砂岩为主。由于岩性疏松、成岩作用弱, 通过清水浸泡、80目筛子淘洗、筛选及稀盐酸处理, 对比早期研究成果, 根据其形态结构特征, 鉴定出4属12种(Mirolaminatus, Assiminea, Parafossarulus和Pseudemmericia), 其中包括8个新种, 均为上新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腹足类口盖化石。简单归纳了口盖化石演化序列, 指出腹足类口盖化石的大小及厚度不能作为口盖化石演化特征, 且钙化的比角质的更进步。该化石的发现为腹足类动物群、上新统口盖化石研究及古环境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4.
采自西藏阿里地区五县市几个层位的腹足类化石分属早奥陶世、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白垩世(多数)、晚白垩世(少数)及第三纪等时限;共计31种(包括12个新种、3个相似种、8个未定种),归入26属(包括1新属),分属14科。它们的地理分布及与它区的对比也略予论述。  相似文献   

5.
周传明(2004)曾报道湖北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含有与瓮安生物群类似的磷酸盐化微化石,包括多细胞藻类Wengania,Paramecia,Thallophyca;大型具刺疑源类Meghystrichosphaeridium,Knol-lisphaeridium;球状蓝菌类Archaeophycus;丝状蓝菌类Siphonophycus,Obruchevella以及新发现的珍珠球藻Bacatisphaera.最近,作者对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进行了重新考察和采样研究.结果除发现上述微化石外,还发现大型具刺疑源类Papillomembrana compta,Appenendisphaera sp.;球状化石Megasphaera inornata,Megaclonophycus onustus以及峡东地区常见的丝状蓝菌化石湖北萨洛米藻(Salome hubeiensis)等.研究表明,本文报道的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的含化石层位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及贵州瓮安上磷矿层下部的微化石层位相当,组合面貌相似.新资料证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出现的疑源类下组合,包括多细胞藻类、大型复杂疑源类、球状化石、球状和丝状蓝菌化石等,区域分布广泛,层位稳定,具有重要生物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上海岩石地层清理工作中,对以往留存地层断代疑点的地层补做了采样、分析鉴定工作。在志留纪、奥陶纪地层中发现孢粉、牙形刺及腹足类化石,对所属地层时代的厘定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辽西地区义县组昆虫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古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热河昆虫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地区义县组昆虫化石内容独特、丰富,共有49科83属,明显区别于同属热河昆虫群的大北沟组和九佛堂组,生物地层单位称为Epheeropsis trisetalis-Sinaeschnidia cancellosa组合,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昆虫群反映了当时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环境及因地形不同引起的小气候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辽宁南部震旦系腔肠动物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关于晚期前寒武纪地层中发现动物化石的消息,在十九世纪中叶即已有记载。但是前寒武纪后生动物化石的大量发现却是近三十年来的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947年斯普雷格(R.C.Sprigg)关于南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群的报道。目前,这一动物群的分子在世界各大洲均陆续有所发现,其出现层位相当稳定,大体变动于同位素年龄值为5.9—7.0亿年之间的一段地质历史时期。这就为解决全球性晚期前寒武纪地层对比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古动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福建永定“文宾山组”海相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闽西南地区的“文宾山组”,是一套夹有海相或半咸水相动物化石的中生代含煤地层。自1975年福建省地层会议以来,这组地层被认为福建晚三叠世“海相沉积和半咸水相沉积”的代表,化石依据主要有(周永峰等采集):永定象牙产Inoceramus sp.,Chlamys sp., "Volsella"sp.,Oxytoma sp. (cf. O. inequivalve);武平芳洋产Jiangxiella datianensis, cf. Cardinia keuperiana, Isocardioides cf. yini, Myophoriopis incrassata; 南靖油甘坪产cf. Cardinia  相似文献   

11.
西藏措勤地区“乌郁群”上部是一套红色碎屑沉积,原来被认为属湖沼相,划归上新统.在1∶25万措勤县幅区调中,在这套碎屑沉积中发现一些含较丰富有孔虫、固着蛤化石的灰岩层.根据有孔虫化石组合,措勤地区的“乌郁群”上部应为滨浅海相沉积,其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Aptian-Cenomanian).  相似文献   

12.
西藏措勤地区“乌郁群”上部是一套红色碎屑沉积,原来被认为属湖沼相,划归上新统。在1:25万措勤县幅区调中,在这套碎屑沉积中发现一些含较丰富有孔虫、固着蛤化石的灰岩层。根据有孔虫化石组合,措勤地区的“乌郁群”上部应为滨浅海相沉积,其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Aptian-Cenomanian)。  相似文献   

13.
辽宁黑山恐龙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坤  李瑜 《地层学杂志》1998,22(3):227-231
在辽宁省黑山县八道壕煤矿沙海组下部发现一颗恐龙牙齿化石,鉴定为Asiatosaurussp.,时代属早白垩世,对我国北方热河生物群时代归属研究及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划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研究了栖霞山地区栖霞组地层中所产的遗迹化石,结合其它沉积构造特征,分析了该组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证明了遗迹化石具有重要的指相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兵  王建坡 《沉积学报》2004,22(1):47-53
根据生态地层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将区内观雾山组划分为五个古生物群落,即Amboglossa-Emanuella群落,Septascolipora-Frachastraea群落,Variatrypa-Ypsilorhynchus群落,Stringocephalus群落及Zhonghuacoelia-Leiorhynchus群落,并讨论了各群落的生物组成、相对丰富度、生态环境及群落时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观雾山期生态地层格架.重新认识了龙门山区Ypsilorhynchus的时限.研究表明,生态地层能提高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及古生物化石的地层价值,为认识古环境及沉积盆地演化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6.
单青生  潘云唐 《城市地质》1994,(2):8-14,T001
本文所描述的腹足类化石采自北京西山早白垩世东狼沟组,共8属13种,赋存于火山岩沉积夹层中,以Lioplacodes,Bithynia,Galba三属分子最为发育。与腹足类共生的有早白垩世的双壳类、介形虫类及鱼类化石。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西段阿达滩盆地早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建造,原先被笼统认为属"下第三系".1:25万库郎米其提幅区调中,在该碎屑岩建造中首次发现淡水腹足类化石:假菊石型南方圆螺黄河亚种Australorbis pseudoamm onius huang hoensis Yu,实椎螺(未定种)Lymnea sp.根据含化石地层的岩相特征及腹足类化石生存时代,阿达滩盆地的下第三纪应属古近纪渐新世的干柴沟组下部,据该套地层的存在及不整合覆盖于其上的早更新世七个泉组分析,推断阿达滩盆地在渐新世末存在一次较强规模的隆起.  相似文献   

18.
皖南恐龙类化石特征及其地层划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心起 《中国区域地质》1998,17(3):278-284,T001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状,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约为4000万年。  相似文献   

19.
河南恐龙蛋化石组合类型及其地层时代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恐龙蛋化石在河南省 10余个盆地中纵向上的分布特点 ,结合孢粉、轮藻、介形类、岩石同位素年龄及产蛋盆地的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特征 ,研究认为其代表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 ,并提出了 3种不同的蛋化石组合类型 ,进一步“三分”上白垩统 :即下部组合为长圆柱形蛋、蜂窝蛋、树枝蛋、网格蛋 ;中部组合为椭圆形蛋、副圆形蛋、树枝蛋 ;上部组合为长形蛋、巨形蛋 ,分别代表晚白垩世早、中、晚 3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约为4000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