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地理时空数据的迅猛增长给应用理念、技术框架和服务形式带来挑战。本文在阐述地理时空大数据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地理时空大数据计算面临的挑战,从数据协同、技术协同、服务协同和生产协同4个层次阐述了地理时空大数据协同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平台化服务的需求设计了地理时空大数据协同计算框架,从遥感数据综合预处理、地理时空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地理时空大数据高效计算、地理时空大数据可视化4个方面论述了地理时空大数据协同计算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以遥感大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作为案例说明了地理时空大数据协同计算与服务的实现方法,并对地理时空大数据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不动产交易登记实现“一窗受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完成土地收储35宗,面积3940亩,土地出让突破14亿元;报备入库新增耕地9380亩……2018年,济源市国土资源局以常抓不懈的韧劲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找“痛点”、通“堵点”、解“难点”,党风政风不断向好,形成了敢为、善为、竞相作为的氛围,实现了作风大转变、业务大提高、事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工作安排部署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十分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4月15日制定印发了大讨论工作方案,成立了大讨论活动领导办公室,下发了开展大讨论活动通知,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勘部门、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科研部门、学会协会要将大讨论与本单位当前主要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是理念、技术和资源,为地质调查工作带来新技术、新模式与新动力。本文分析了地质大数据的组成、特征与应用的理论基础及面临的挑战,梳理了国内外地质调查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的新态势,探讨了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大数据应用的4个方向,提出了我国地质调查工作中大数据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焦点,如何利用大数据,把研究者的算法应用于社会管理,是应用开发行业关注的重点。从技术代码片段介绍利用OpenLayers实现大数据的实时获取、展示、分析,提升大数据的利用价值,利用可视化方法与手段把大数据充分剖析,使数据精细化、智能化,为社会提供可视化展示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为政府用户、企业用户与个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应用价值和服务能力。针对十九大提出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要求,从数据体系、技术能力和应用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关系,提出了由全天候立体化监测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仓库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计算中心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组成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地理空间大数据技术架构。同时,指出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面临获取、融合、知识发现、可视化和可靠性等方面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7.
明水县国土资源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抓住“改进机关作风,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活动的有利契机,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实施的“五双”工程活动为重要载体。科学、有序、务实地加以运作,收到了思想大转变、纪律大增强、风气大提升和工作大发展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升格为国家战略,广西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等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广西沿海正呈现出一个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国土资源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仅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还要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把握学习贯彻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是科学配置和高效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基础,是优化和治理国土空间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大数据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和主要挑战,概述了自然资源领域大数据感知、管理、分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提出了自然资源领域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中的研究领域单调、技术应用零碎问题;从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和人类活动的维度阐述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基本内涵,地域空间无限与资源空间耦合是区别其他大数据的显著特点。在应用需求基础上,构建了要素化、数智化、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技术应用框架,该框架包含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应用支撑、应用和用户5层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集成,实现大数据到知识服务再到数智化治理的转变,聚焦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业务,重构了4个方面10项自然资源业务应用。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慧+”监管决策、“互联网+”政务服务3个方面开展应用实践分析;展望了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在数据采集存储、数据治理、应用支撑、应用服务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三维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大数据时代该如何发展,是当下这一领域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从现代三维地学建模的重要方法——隐式建模的角度,对三维地学建模方法与地质大数据系统的有机集成、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地学建模的效率和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一套基于地质科学大数据的三维地学建模方法和流程,包括:地质大数据的搜集、主题大数据系统的搭建、地质特征要素的深度挖掘和三维地学模型的动态构建。同时,也指出了大数据背景下高质效三维地学建模的关键在于:研究实现充分顾及地质对象和地质科学大数据特点的地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及空间推断方法。通过一个典型矿体建模的应用实例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信息荟萃     
《山东国土资源》2011,(3):63-68
2010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与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011年1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行业专家院士召开评审会议,评选产生了2010年度全行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为:汉江石——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新矿物、青藏高原深部物质流动方式多样性机理研究、中国成矿体系综合研究取得实质重大进展、推覆构造研究在福  相似文献   

13.
赵凡 《国土资源》2010,(1):20-23
<正>2010年1月3日,元旦假日,北京大雪纷纷扬扬。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水电工程等单位的23位院士、专家,对2009年度完成的具有突破性地质成果进行了认真评选,遴选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这是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举办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中国地质学会有关人士称,  相似文献   

14.
<正>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以集约高效绿色发展为导向,抓好一批事关全局、带动力强、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发展的大平台,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实施一批事关长远、经济支撑力强的大项目,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行业龙头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我们积极响应产业集聚区(产业大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5.
民谚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漫长等待,广西终于迎来了历史上最宝贵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以北部湾经济区为龙头的中国沿海经济新一极的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油气资源地质调查数据共享及应用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简析了国内外油气大数据研究现状。基于我国油气资源地质调查服务目标和主流大数据建设技术,提出了油气资源地质调查大数据逻辑架构和应用架构,并展望了油气资源调查大数据中心在油气地质调查、盆地协同研究、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8-05-28汶川大地震的GPS三维同震形变数据,运用微粒群算法,结合位错理论模型,反演龙门山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结果表明,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龙门山后山大断裂、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均呈现逆冲特征,其中,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还具有右旋走滑趋势;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的滑动速率最大,且断层的滑动速率与地表同震位移具有同步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的湖南地质工作承载着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发展新理念的新使命,迫切需要转向"新地质";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观,巩固传统地质,拓展地质灾害防治、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关键矿产勘查、生态修复、地下空间勘查开发、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地质大数据建设领域以及"一带一路"新的区域,打造"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新空间、大数据"的"新地质"格局。  相似文献   

19.
经过包括19位院士在内的40多位专家评选,1月8日,2011年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从152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为:提出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动力学,大油气区成藏理论、物探技术创新与储量快速增长,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电磁勘查系统  相似文献   

20.
信息快递     
济南市槐荫区坚持“三字方针”落实十七大精神近期,槐荫区分局在全局上下迅速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确定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三字方针”,即“快、深、活”。一是学习十七大精神行动“快”。分局党组迅速组织了全局党员干部开展了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活动。主要通过集中收听收看十七大现场直播、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原文、参加专题报告会、理论研讨会,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文章等形式,集中学习十七大精神,使全局党员群众迅速投入到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中去,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二是领会十七大精神力求“深”。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