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毕思文 《山地学报》2001,19(4):289-298
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地壳巨厚,约为正常地壳厚度的两倍,由于第四纪以来高原的急剧隆升而成为全球构造研究的热点,根据山地系统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因素-构造带和断裂带,本文将青藏高原山地系统的地壳演变化简化成一个平面问题和一个典型剖面问题的力学模型,应用变形体模拟构造带,采用摩擦模型模拟断裂带,并根据周边位移情况给出边界条件,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位移加载,变成了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岩石圈应力-位移场吻合较好,由此分析和推断了青藏高原山地系统演变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2.
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科学》2004,24(3):286-291
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强烈隆起,反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台湾岛中央山地也是上新世开始隆起,反映弧陆碰撞。这是中国热带第四纪构造地貌的东、西两个力源,其地貌效应表现在台湾岛的崛起、南海海盆的持续沉降、三个巨大弧形山系的发展、第四系厚度的区域差异、中更新世以来河流阶地的普遍发育、岩溶地貌类型的区域差异、板缘和板内火山活动、近期地壳形变的分布。多种现象表明,东、西构造力源的交接地带为110°E左右。  相似文献   

3.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及贯通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是在新生代以来统一构造-气候-地貌体系中发生的重大地貌事件。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和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了中国大陆地势从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和随之的东亚季风形成、强化,导致黄河、长江水系形成。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导致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加速隆升,进入了冰冻圈,季节性冰川融水加大了河川径流,为两大河流的贯通奠定了水动力基础。末次间冰期的气候突然变暖,不但导致冰冻圈融水补给的河川径流陡增,可能给了长江、黄河贯通最后一击,而且加速了三峡一带碳酸盐岩地下化学溶蚀,促进地下河发育和瞿塘峡地表河袭夺的完成。黄河、长江在末次间冰期期间彻底贯通,现今的水系格局形成。黄河三门峡的贯通时间为0.125 Ma左右,长江三峡可能在0.30~0.12 Ma期间完成贯通。  相似文献   

4.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0万km2,平均海拔4500m,占据了地球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形成时间最晚的青藏高原主体。地质研究表明,印度板块在早白垩世以小角度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在向北挤压过程中,遭到塔里木、中朝、扬子三大岩石圈板块反作用,使青藏地壳重叠加厚,地表大幅度抬升造山,海水大面积退却。3500万年的始新世末,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规模剧烈碰撞,青藏高原再度抬升。此时,除藏南吉隆—定日一带尚保留碧海外,其他地区均隆起成山。此后,高原内部多期次的差异性陆内俯冲、构造逃逸及其对应的成山与造山作用,为西藏形成了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钟祥浩 《山地学报》2005,23(3):257-259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总面积达250×104km2,占中国陆地面积1/4.19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曾多次组织青藏高原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科学资料和丰硕成果.1990年代中期以来,青藏高原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宏观到微观、从区域到全球研究的转化和深入,在高原地球动力学、高原大气科学、高原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来学术界在继续重视高原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同时,十分关注全球变暖下的高原各种地表过程变化及其对周边地区生态与环境影响研究.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极其脆弱,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影响下,出现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为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加快等不良地表过程.与此同时,高原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仍停留在以传统农牧业为生计的落后状态,与中国发达地区相比,反差极大,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为更好地促进青藏高原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各种地表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本刊从今年起开设"青藏高原研究"栏目,近期稿件内容为①环境与生态,②全球变化与青藏高原,③高原山地灾害,④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横断山脉中北段及雅鲁藏布江流域东端的林芝、波密一带,行政区划上主要指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及滇西北地区,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自然区域——藏东川西山地针叶林地带。由于高原山地的抬升和河流的强烈下切,形成高差悬殊的高山  相似文献   

7.
从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出发,将边坡力学系统的破坏分成五类,对其中的连续协调变形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据,找出了系统的控制变量是系统的广义刚度系数,同时对影响系统控制变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探,指出影响边坡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变量主要是系统的几何结构因素和系统的力学参数性质,最后提出对系统控制变量进行人为的调控,达到调整系统、加强系统稳定性和防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由羌塘(藏北高原)、青海高原、祁连山地、集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和川藏高山峡谷等地形区组成。其中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被称为“高原上的高原”,它地势高充,平均海拔4500束以上、草木罕生。“羌塘”藏语意为“北方荒原”。羌塘高原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大致相当于17个浙江省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西北部第四纪环境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青松  李炳元 《地理学报》1994,49(4):289-297
提要1987-1992年对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的考察结果再次证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强烈隆起始于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总上升幅度达3100-3600m,强烈隆起具有整体性、阶段性和后期加速的特点,目前仍处于强烈隆起阶段,上升速率达4.2mm/a。青藏高原西北部及其北邻地区的自然环境随着高原隆起发生巨大变化,本区没有发现早更新世冰川遗迹,当时高原山地可能尚未达到雪线高度。中更新世冰川是本区三次冰川作用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冰川,具有海洋性冰川特征。晚更新世开始高原气候强烈变冷变干,冰川发育不良,形成大陆性冰川,未能形成统一大冰盖。昆仑山北坡的砂黄土是塔里木盆地南缘风沙堆积的同期异相地质体,其年代不超过158ka。全新世黄土堆积速率增大。在最近20ka,高原内陆湖泊湖面波动下降,湖水咸化,甚至干涸。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南东主  姚永慧  张百平 《地理研究》2020,39(11):2568-2580
山体效应不仅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也对区域地理生态格局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它对山地垂直带分布和结构类型等的影响已经为地理学家和地植物学家所认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山体效应定量化方面,缺少不同山地山体效应的对比研究,因此对山体效应的区域差异性了解不足。本文选择欧亚大陆上具有明显山体效应的两个山地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到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林线和DEM数据以及基于MODIS地表温度估算的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气温数据等,通过对比分析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相同海拔高度上的气温以及林线分布高度等来探讨两个山地的山体效应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更为强烈,表现为:① 由于山体效应影响,在相同海拔高度上(4500 m),青藏高原内部气温远高于阿尔卑斯山的气温,尤其是在最热月高原内部气温比阿尔卑斯山内部气温高10~15℃,在最冷月高原内部气温比阿尔卑斯山内部气温高5~10℃。② 由于山体效应影响,青藏高原内部林线也远高于阿尔卑斯山内部林线,约高2000~3000 m。本研究将为山体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奠定基础,同时对于揭示欧亚大陆山地生态系统格局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了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技术路径,以解决山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性难题,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地理学对象、内容、结构和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理学对象及其性质的讨论出发,详细阐述了地理学内容、结构和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水汽输送路径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青藏高原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其水汽输送路径可分为东西两条,东线为印度洋暖湿气流自孟加拉湾沿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或横断山三江河谷)伸入高原北部边缘地带,为念青唐古拉山冰川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支西线来自印度洋阿拉伯海,其输送路线因季节不同而有差异,云团或自印度半岛腾空跨入高原,或自印巴次大陆经帕米尔高原沿南疆盆地南縁进入西藏阿里,为西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丰厚的冰川积累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Recent scientific work has highlighted the presence of an up to 12 km thick Cenozoic siliclastic and carbonate infill in the Levant Basin. Since the Late Eocene, several regional geodynamic events affecting Afro‐Arabia and Eurasia (collision and strike slip deformation) induced marginal uplifts. The initiation of local and long‐lived regional drainage systems in the Oligo‐Miocene period (e.g., Lebanon, Arabia and Nile) provoked a change in the depositional pattern along the Levant region from carbonate‐dominated to mixed clastic‐rich systems. Herein, we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multi‐scale constraints (i.e., seismic, well and field data)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subsidence history,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a Middle to Upper Miocene “multi‐source” to sink system along the northern Levant frontier region.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4D forward stratigraphic modelling workflow, we suggest that the contribution to basin infill is split between proximal and more distal clastic sources as well as in situ carbonate and hemipelagic de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gle‐source scenarios could not reasonably satisfy the basin‐scale constraints. The worldwide application of such new multi‐disciplinary workflows in frontier regions highlights the additional data constraints that are needed to de‐risk highly uncertain geological models in th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hase.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沙尘天气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气象观测站点稀少,难以对沙尘天气进行充分的地面观测。通过对近年来的5次沙尘天气进行遥感识别,分析了青藏高原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和沙尘来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冬春季存在明显沙尘天气,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藏南谷地和青海高原地区,这与高原大风对地面的风蚀有密切关系。卫星遥感作为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提供了对高原沙尘天气的有效观测。  相似文献   

16.
Regional incision and lateral shifts of rivers in the West Siberian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show the action of long wavelength surface tilting, directed away from the Urals and Central Asian mountains and towards the Siberian Craton. In the north of the basin, surface uplift of individual folds is recorded by local lateral drainage migration. Lateral slopes of river valleys vary in gradient from 0.001 to 0.0001, generally decreasing with increasing river discharge. As a result of this surface deformation significant drainage shifts are taking place in three of the longest and highest discharge river systems on Earth: the Yenisei, Ob' and Irtysh. The deformation is most plausibly caused by subtle faulting at depth, below the thick basin fill of Mesozoic and Lower Cenozoic sediments. Active deformation of western Siberia appears to represent a previously unrecognised, far-field effect of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up to ∼1500 km north of the limit of major seismicity and mountain building. It adds ∼2.5 × 106 km2 to the region deformed by the collision, which is an area greater than the Himalayas and Tibet combined. It is also an analogue for the formation of low-angle unconformities in terrestrial sedimentary basins on the periphery of other orogenic belts.  相似文献   

17.
基于辐射平衡的原理,提出"高地降温效应"假说,阐明高原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冷的机制。地球如同被玻璃(大气层)包裹的、接受太阳辐射的球体,这层玻璃易于太阳短波的透入,不易于地面长波的散出,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玻璃越厚,保温效果越好,地球表面的热能量水平越高,地面温度也越高;反之,地面温度越低。估算了青藏高原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逆辐射量差值,用以表征高原隆升的逆辐射量减少值,进而又估算了全球高原隆升的逆辐射量减少值及占地球接受太阳辐射总量的比例。"高地降温效应"假说可以较好的解释寒武纪以来三次重大的构造运动-地貌演化-气候变化过程。构造运动形成高大山系和高原,引起全球降温,气候变冷;随着隆升的山系和高地逐渐被侵蚀为低地,地球表面变得平坦,全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复又升温,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形成,如同地球开了一个散热的"天窗",对新生代以来全球的持续降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多准则决策模型、最大熵模型、信息量模型三种常见模型为研究对象,选取河西走廊和张掖市为地理区划(大中)、市域(小)空间尺度研究区,构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完成基于三种模型的两种空间尺度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制图,基于甘肃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数据从模型验证、空间自相关、精度对比和尺度效应等角度对比分析三个模型应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适应性,并给出优选模型。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是河西走廊(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优选模型;多准则决策模型不适用于张掖市(市域)空间尺度评价,且三个模型运行结果均没有河西走廊(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表现良好;三个模型的尺度效应明显,在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应用较良好,缩小至市域空间尺度上模拟结果误差增大;不同空间尺度上,最大熵模型均优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和信息量模型,适用于地理区划(大中)、市域(小)空间尺度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9.
黄家柱 《地理科学》1999,19(6):521-524
应用多时相遥感动态分析方法对长江南京以下河段近四十多年来江岸变迁进行调查,并建成江岸变迁图形数据库。对多期航道水深测量资料进行动态分析,建成航道水深数据库。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河床时空演变规律,结合沿江地质地貌,护岸工程等消息,对长江下游江岸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