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厦门天气的早台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鸿明 《台湾海峡》2001,20(1):123-126
本文对影响厦门天气的早台风分别进行风路径分型、环流特征分析及台风天气分析,最后建立诊断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学敏 《海洋预报》1991,8(1):76-83
本文是应用天气动力学方法,对13个台风环流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后,归纳出影响台风环流降水的天气系统和产生降水的物理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台风环流降水和暴雨预报的参考依据,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对提高台风环流降水预报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某船在返航途中的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天气过程以及0724号台风米娜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准确的预报了强冷空气影响东海海域的时间和台风的移动路径,分析了它们对船舶的影响,提出了某船的最佳航行路线,使某船在台风转向北上之前穿越台风活动区域,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影响东海海域之前抵达长江口锚地,成功地规避了两个主要天气系统引起的大风大浪对船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发生在台风"海鸥"西南侧西北气流控制下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通过剖析高空、雷电、雷达等监测数据,得到结论:强对流天气是在底层转为西南气流的同时,冷空气促发了低层能量的释放;台风外辐合带云系残余能量在有利对流发展的区域得到重新发展,造成福建中部沿海的暴雨天气;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期低层有充分的能量累积过程;低层强垂直切变和大螺旋度环境是引发强对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台风是夏、秋季对我国东南部天气有重大影响的热带天气系统,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台风平均每年有6.6次登陆我周。影响台风的形成和移动路径的因素很多,其中海水表面的温度(以下简称表面海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海水热容量大,具有很大的热惯性,在中、长期天气预报中,表面海温的影响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对在我国(台湾省暂时没有统计在内)登陆台风的盈年和亏年的北太平洋表面海温场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台风季节前期的表面海温场进行相关分析,指出了表面海温的变化对台风移动路径有影响的关键海区,再取一些相关系数位高的点,作出检验方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及1.0(°)×1.0(°)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影响青岛地区的1410台风麦德姆和0713台风韦帕的暴雨过程,从台风源地、路径、结构、强度、以及台风离青岛距离和青岛降水与风力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生成后沿西北路径在我国福建或浙江登陆后继续北上,并从苏北再次入海沿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向东北移动时,会造成青岛地区区域性的暴雨和大风天气。在距台风700km的时候降水就已经开始,400km时降水明显增大,400km至70km是降水主要峰值区,其中300km左右和100km左右各有降水峰值区。低层强劲水汽供应,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台风引发青岛地区出现全区性暴雨、大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在中高纬度,台风的降水回波在台风的移动方向的前半部,台风中心附近并没有明显的雷达降水回波,当台风中心到达时,降水迅速减小并随之结束。受台风影响的风速随离台风的距离减小而增大,台风离去时比接近时风速更大。  相似文献   

7.
关于台风风场研究进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是对我国造成严重危害的中尺度天气系统,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海洋开发工程的进行,对台风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台风的观测,理论和数值研究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台风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并对现阶段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个台风范围的风场模式及其应用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虑了南海北部特有的天气和海洋因素,建立了一组台风风场计算模式。经验算效果满意。同时,在台风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模式计算程序,以适合长时间序列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台风是对我国造成严重危害的中尺度天气系统,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海洋开发工程的进行,对台风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台风的观测、理论和数值研究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台风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台风是我国夏半年的重大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特别在台湾省更是如此。可谓全省各行各业都受其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1897—1979年的八十三年台风资料,对侵袭台湾省台风的年际变化进行初步分析,以求提供一点台湾省年台风活动的变化特征。 一、标准与资料 所谓侵袭台湾省台风和历年台风活动次数,我们是取之文献[1]的定义和《侵台台风纲要表》。即定义是:指台风中心路途在台湾省登陆;或虽没有登陆,仅在台湾近海经过,但陆地上报出有灾情者均为侵袭台湾省台风。 统计《侵台台风纲要表》中记载的侵袭台湾省台风的活动过程次数作为我们分析年际变化特征的样本资料。  相似文献   

11.
查贲  卢美  张炎 《海洋预报》2009,26(3):71-75
通过对"罗莎"台风对杭州造成特大暴雨期间的卫星、雷达、高低空常规观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罗莎"台风对杭州造成的特大暴雨是在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地形影响下形成的;并细致分析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和可能影响机制,对今后在同类系统造成强降水的预报中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SWEM(Shallow Water Equation Model)三维水沙盐模式,考虑潮汐、径流、风场和波浪影响,在长江口与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建立了一个高分辨的三维水沙盐模型。分析了一般天气条件下,舟山群岛海域在潮汐、径流、风场、波浪共同作用下的地形冲淤与悬沙含量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一般天气条件下与台风天气条件下波浪对泥沙冲淤过程的影响。一般天气条件下,舟山群岛海域东西向水道为冲刷特征,舟山群岛东侧海域以及舟山群岛内部南北向水道为淤积特征。舟山群岛海域暖半年冲刷增强,冷半年淤积增强。海域悬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迅速降低,群岛“虑沙”效果明显。悬沙含量3月份最大,8月份最小。波浪对舟山群岛海域泥沙冲淤过程的总体影响在秋冬季较强,春夏季较弱。一般天气条件下与台风天气条件下,波浪对研究海域泥沙冲淤过程影响显著的区域均为朱家尖东侧海域,且波浪的影响特征均表现为促进淤积和增加悬沙含量。一般天气条件下波浪引起最大淤积约占总淤积量的10%。台风天气条件下波浪引起的淤积量约是同时段一般天气条件下的6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0505号"海棠"台风的高、低空气流场的分析,揭示了"海棠"台风浪成长、发展、消衰的机制和规律.结果表明:台风浪的大小和范围不仅与台风的强度、移速及周围大尺度天气系统有关,而且也受岛屿及海底地形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风压系数是气压、湿度、温度、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函数,不同地区在不同天气系统下,其风压系数值不相同,但在相同天气形势下,其系数值变化范围较小。本文根据在台风期间船舶调查的气象资料,计算南海东部海区台风风压系数值,又用陆地上8个气象站16年以上在台风影响下的气象资料,旁证其系数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5.
赵永平 《海洋与湖沼》1983,14(6):548-559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台风发生、发展及移行规律的研究是海洋气象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分析8114号台风的天气学特性,计算和讨论台风进入东海后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构,以期进一步了解台风的基本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一、8114号台风天气形势及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8114号台风是1981年夏末、秋初在我国近海转向的一次强台风,从发生到变性为温带气旋共历时8天,中心最低气压950mb,近中心最大风速达45m/s,是建国以来在我国近海(30°N附近)转向的最强的一次台风。台风期间,我国东部沿海普遍出现了强烈的天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试验获取的4个典型台风个例数据,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度、水汽密度廓线与同址GPS探空资料得到的廓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温度、水汽密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28。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精度在不同高度上有很大差异,整体来说,在高层温度探测精度较优于低层,而在低层水汽密度探测精度较优于高层。进一步研究表明,探测水汽密度精度与降水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风速及相对台风位置没有明显的关系。经计算,21组水汽密度廓线均方根误差与对应时段降雨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912。本研究定量化地展示了微波辐射计在台风天气条件下对温度的探测精度相对比较高,且对水汽密度的观测质量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这一研究为今后将微波辐射计用于观测台风、锋面等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大气温度湿度结构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活动最活跃的海区之一。该海域台风发生次数的年际振动很大,多、少台风年之间相差数倍。这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半年的旱、涝,灾害性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关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长期变化规律及其基本原因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气象工作者的注意。GARY(1984)在研究厄·尼诺现象以及准两年振荡(QBO)对大西  相似文献   

18.
江敦春 《海洋学报》1988,10(6):764-771
许多天气分析专家指出,台风发生发展需要有暖的洋面、弱的风速垂直切变和对流层低层的初始涡旋(低压)[1,2],在动力学研究中,柳井曾指出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对台风发生发展起有重要作用[3],Charney和Eliassen又进一步提出低层辐合和Ekman-CISK理论,这是目前对台风发生发展机制最好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9.
9005号台风北上时间比常年早,到达位置偏北,造成山东东南沿海暴风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向脊线偏北;河西-河套地区高空西风环流较平直,利于台风西行-北上。台风路径预报可从太平洋副高西向脊线位置、高空环流形势和台风母休云系长轴方向三个方面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世荣 《海洋预报》1989,6(4):21-27
本文利用1949~1986年的台风资料,统计了西北太平洋上台风逐日生成的气候概率。指出这些概率在一年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可以划分为9个自然季节。对逐日概率的年变程进行的波谱分析表明,在一年中台风生成的逐日气候概率,主要由两部分波组成,反映季节变化的波和中短期天气过程波。季节变化波最突出,分布比较规则,由1~3个波合成已模拟得相当好。4~20波,经检验其振幅很小,被舍弃。波数小于21的波,有些振幅虽大,但周期较短,在20天以内,属天气过程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