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1991—2000年中国震例提供的前兆观测异常和首都圈地区前兆观测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2005年11月黑龙江前兆异常进行了介绍,也对开展前兆异常研究提出了一些想法。根据对地震前兆观测项目预测效能初步研究,作者建议“十一五”期间应该建设两种地震预测试验场。地震频发地区的试验场,用于验证观测项目效果;无震地区试验场,用于试验仪器的抗干扰性能和确定背景场。  相似文献   

2.
土库曼的科学家们正在为地震科学、为预报地震的强度、地点和时间作出贡献。这个位于中亚地区的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已开始在其西部有计划地建立地球物理和地震台网。1983年,土库曼加盟共和国西部地区曾多次发生地震。综合性的地球物理,水文化学和地震研究及观测正在该共和国的所有地震活动区进行,台站也正在监测地震前兆异常。土库曼科学院地震研究所所长库尔班诺夫对塔斯社记者说,一个研究地  相似文献   

3.
采用平滑伪魏格纳分布方法,相继对乌海地震台洞体应变、哈图乌素地震台体应变、三号地井水位、大甸子井水位、翁牛特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宝昌地震台地电阻率等地震前兆数据进行时频分析,结果显示,时频分析可确定地震前兆数据包含的主要谐波成分及频段;时频分布能清晰显示地震前兆数据干扰短期变化时段和频段;时频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对地震前兆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将影响时频结果信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将荣成地震台形变观测资料干扰信号从原数据分离,提取不同频率信息,得到清晰的地震前兆数据原始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小波分析方法对形变观测资料分析处理效果较好,可为其他数字化前兆观测资料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据塔斯社记者普里霍吉科报道,一个地震预报试验场已在地处高地震活动带的苏联中亚地区一个加盟共和国——土库曼建成。只有用高精度的大地测量仪器才能捕捉到地球深部的孕震运动,这是过去科学未掌握的现象,土库曼科学院通讯院士阿捷科夫博士发现了这种运动。捕捉孕震运动是预测地下风暴(地震)的一种全新方法的基  相似文献   

6.
地震前兆数据库维护是台站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台站节点数据库发生故障,会导致数据交换缓慢,甚至无法从上级数据库得到原数据,对台站数据造成损失,所以加强台站前兆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很有必要。以福建省地震局永安地震台为例,介绍基层地震台前兆数据库及日常维护经验,为其他地震台前兆数据库稳定、健康、可靠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据库冷备份更换升级玉树地震台前兆服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台节点前兆服务器是前兆台网技术系统的核心,它存储汇集了台站的监测数据,通过地震前兆台网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与上下级的互联互通。主要介绍采用数据库冷备份方法将源服务器中观测的数据安全地迁移到目标服务器中,确保台站观测的数据免遭损失,以实现地震台前兆服务器更换升级,使前兆数据库继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是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对观测数据干扰进行分析排除是提取地震前兆信息的核心。通过对张道口地震台2015~2018年水物理观测数据受干扰情况分析,及时发现和总结观测数据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干扰分为人为干扰、系统干扰、自然干扰、场地环境4种类型,并将6种具体干扰分别归纳到了相应的干扰类型,找出了干扰的特征,描述了干扰的过程,分析了引起干扰的具体原因,阐释了干扰对水温水位前兆数据观测造成的影响,并对干扰的过程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提出了避免干扰的技术措施。通过对水位水温干扰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能够促进对地震前兆信息的处理,以期快速准确地识别并排除前兆干扰,为全国其它地震台水位水温干扰分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夯实通过水物理测项预报地震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代县中心地震台各形变观测手段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各测项资料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其动态特征和映震能力,总结地震前兆短临异常,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白家疃地区的水文地质概况。利用二阶差分法处理了白家疃地震台地热观测井7年的地热观测资料,在时间域中提取出较为可信的地震前兆信息。探讨了地热异常变化对地震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张掖中心地震台近期的前兆资料进行全面论证,并结合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特征,对2008年3月30日肃南5.0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基本符合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特征,部分前兆资料有明显的短临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12.
山西临汾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临汾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在临汾及其周边地区发生4.0级以上地震时的异常变化、异常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对于捕捉该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有积极的意义;对2008年4月以来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变化形态做了分析,其结果可为场源外区域地电异常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腾冲地震台井水位常年多次出现大幅快速升降异常变化,考虑周边环境因素,通过对闫家塘放水、蓄水过程中腾冲地震台井水位变化进行跟踪监测,并结合观测井井水与闫家塘水水化学组分、氢氧稳定同位素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地震台井水位大幅快速升降变化主要受闫家塘放水、蓄水影响。对腾冲地震台井水位在近震前出现的高水位异常与地震的相关性分析,认为过量降雨的加载对该地区构造活动具有调制作用,该井水位变化能够提供一定的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对台站附近地区的地下构造活动有一定的反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 2 0 0 1年 8月 13日山西太原尖草坪 3.8级地震前 ,太钢地震台合欢树生物电位的前兆异常变化 ,指出合欢树对于太原地区的有感地震映震性能较好 ,为进一步研究合欢树震前的异常变化 ,提出应在太原地区多增加一些合欢树地震观测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昔阳地震台和河北张家口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地震前兆信息分析处理软件,对2001年至2008年国内M 6.0以上及国外有较大影响的地震,提取固体潮和地震前兆特征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体应变固体潮的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001年8月13日山西太原尖草坪3.8级地震前,太钢地震台合欢树生物电位的前兆异常变化,指出合欢树对于太原地区的有感地震映震性能较好,为进一步研究合欢树震前的异常变化,提出应在太原地区多增加一些合欢树地震观测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验证明,岩石破裂前必然发生"声发射",这为地震的确定性前兆研究提供了线索.但是,地震前兆的"声发射"与实验室岩石破裂前的声发射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钻孔应变仪记录到不少地震前异常变化,其中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约一年姑咱地震台Y RY-4型钻孔应变仪记录的一系列"毛刺"异常较为典型.这些"毛刺"的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地震台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文根据《地震及前兆数字化地震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新安江地震台进行地震信息系统集成工作做一介绍.其实践经验可为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鉴于因地震前兆仪器采样率提升而带来的数据量大、规模增加的状况,在前期实现陕西省地震前兆观测台站每日数据定时汇集的基础上,对汇集数据的连续性及稳定性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程序设计,实现对观测数据异常状态的自动检测,给出干扰数据剔除后各检测分量的稳定性评价结果,以数据库表格式保存。以期为数据共享服务提供基础依据,为地震台动态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为其他地震观测数据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2009年11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先后发生多次地震,嘉峪关地震台地磁转换函数A在震前存在异常.分别以都兰和大武地震台作为参考,嘉峪关和格尔木地震台空间相关系数震前存在显著的低值异常,异常台站沿北东向分布,而非断裂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和格尔木地震台地磁观测对该地区的地震具有较好的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