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宁生  郝希田 《地下水》1989,(3):158-160
出水口为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末级建筑物。目前各地使用的出水口类型繁多,有拍门式、给水栓式、提压式、球阀式、丝盖式出水口等等,无统一定型产品,制作材质有铸铁件、钢质、塑料等,从多数出水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压板止水(包括橡胶球止水),另一种是螺杆启闭压板止水(包括丝盖止水)。但是,  相似文献   

2.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K51+400~700段以开挖路堑方式通过,在2013年06~07月间的多次连续强降雨后,路堑边坡发生沿基岩滑动的推移式滑坡变形。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分析,确定了降雨、前缘减载作用为本次滑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坡体后缘减载、前缘抗滑桩及挡土墙支挡、地表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为今后线路工程路堑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会 《探矿工程》2008,35(10):52-54
从混凝土管材的选定、工作坑的设计及施工、顶管顶进中若干关键问题入手,介绍了手掘式顶管施工技术在成都市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G标段管道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各种天然或人造材料覆盖层进行保温隔热的方法,已先后在我国公路和铁路工程中被采用。本文根据笔者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路基试验工程中,路堑边坡上铺设的活草皮、当地细颗粒土层、加气混凝土、酚醛树脂矿棉板和沥青膨胀珍珠岩等五种保温材料使用效果的调查资料,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混凝土管材的选定、工作坑的设计及施工、顶管顶进中若干关键问题入手介绍了手掘式顶管施工技术在成都市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G标段管道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低压管道出水口型分析当前机井灌区田间输水工程,都从地上防渗垄沟,转向地下低压防渗输水管道,全国已拥有各种不同型式、不同管材的低压管道约几千万米。但是低压管道在浇地出水口的设计上,则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其构造型式及其使用价值来讲,都不十分理想,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将北方地区目前使用的几种出水口型式述评如下。一、盖板式砼园形出水口这种出水口型式,是由三部分组成。即盖板部分(包括启闭丝杠),水池部分,园形槽出水口部分,这种出水口多用于预制的砼管、水泥土管以及石棉管等较大口径的地下输水管道,优点是孔口出水量大,阻水损失小,水泵扬程较低的情况下比较适用;缺点是只能和土垄沟相联接,不能配用地上输水软管,水冒出后即进入土垄沟成为明渠,均  相似文献   

7.
严寒地区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守中  闫澍旺  崔琳 《岩土力学》2009,30(Z1):155-159
内蒙古省际通道新林北至扎兰屯段一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些局部路堑边坡出现了较严重的边坡滑塌现象。目前公路行业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中尚没有涉及高寒地区路堑边坡的设计施工方法,也缺乏此类地区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设计评价标准。为此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路堑边坡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公路路堑边坡稳定的有效措施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成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纬度寒区浅埋隧道的温度场及防寒抗冻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专门针对东北高纬度寒区浅埋隧道冻害机理的研究较少,对东北寒区隧道进行了现场温度实测,讨论了东北高纬度寒区浅埋隧道的冻害形成机理和防寒抗冻措施.现场温度实测表明,传统的保温措施无法保证隧道不发生冻害,合理的防排水措施是高维度寒区浅埋隧道的主要防寒抗冻方法.建议在高维度寒区浅埋隧道全长设置中心深埋水沟、排水盲沟和保温侧沟,在冻结深度很大和月平均气温极低的寒区隧道排水设计中建议尝试使用顶进中心深埋水沟的施工方法,以降低工程造价及提高施工安全.中心深埋水沟直径应在80cm以上,以保证维护的便利.根据洞口地形选择合理的出水口形式,且做好保温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9.
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保温措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菲 《冰川冻土》2016,38(1):115-120
为减小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胀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平顺度的影响,采用路基保温措施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对不同厚度保温板覆盖下路基AB组填料在多个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及变形规律进行了试验与分析.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显示,XPS保温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厚度越大,保温效果越好,保温措施有效控制了哈齐线路基AB组填料的冻胀变形,同时也降低了其残余变形.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采用20cm厚保温板的保温措施在哈齐线路基试验段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保温措施有效控制了左右线轨道板下方区域的冻胀变形,保证了轨面平顺度.  相似文献   

10.
尾矿库是我国重大危险源之一,而尾矿库内的浸润线又是坝体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有效排出尾矿中的水,降低尾矿库内浸润线,本文通过辐射井技术在尾矿库降排水工程中应用的多个成功工程实例,归纳、总结并提出该技术在尾矿库应用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施工要点及工艺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刘华  牛富俊  牛永红  许健 《岩土力学》2015,36(11):3135-3142
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是我国在中-深季节冻土地区设计、建造和运营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其独特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在低温环境下线路的苛刻要求引发的工程需求对寒区路基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通过在不同冻深区选择典型性路基断面,以用来监测路基的稳定性和冻结特征。并通过对运营后第1个冻融期内的监测数据分析发现,路基的结构型式对寒区高铁路基的冻结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别性影响和制约作用。结果表明:对比路堑段的中部及其临近路堑进出口处的路堤段,路堤段存续有较长时间和较厚的冻结夹层,其堑-堤地温差值也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在4月份的路基中存在有一定厚度的高温冻结夹层。而同一区域内,路堑的最大冻结深度要较路堤的冻结深度浅20~50 cm,但相反的是,路堑的最大变形却较路堤的要大2~5 mm,这种差值越向北越明显。同时在春融期内,路堑段的冻深变化速率在0上下剧烈波动,此时变形产生了突变式上升,而路堤段的冻深变化速率却在负值区内变化,变形并未发生明显的突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一些城市下穿式道路排水事故的实地调研及资料搜集,分析了下穿式道路排水工程事故的原因,探讨了类似事故的防治措施,并对东莞S120工程燕窝下穿隧道进行了排水设计评价。  相似文献   

13.
降雨作用下煤系土路堑边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磊  洪宝宁 《岩土力学》2009,30(4):1035-1040
基于掌握的降雨气象资料,利用非饱和瞬态渗流有限元程序对开挖后和风化后两种情况下的煤系土路堑边坡进行了降雨入渗坡体渗流场数值计算和分析。依据非饱和土力学强度理论,基于Morgenstern-Price方法,调用不同降雨时间的渗流计算结果,对两种情况下煤系土路堑边坡的瞬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在风化煤系土路堑边坡体内的渗透迁移对路堑边坡稳定性和最危险滑动面有时空影响;在煤系土路堑边坡降雨入渗和稳定性分析中考虑风化层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堤、路堑过渡段的结构形式: 为保护路基下面多年冻土,在整个过渡段在暖季到来之前铺设保温材料;为了减少地表水的影响,在路肩线以下设置了复合土工膜防渗层;为了保证过渡段低于临界高度部分路基的稳定,对基底进行了换填; 为了增加稳定性,在开挖地段设置了台阶并开展了现场实体试验.对采用此过渡形式的青藏铁路北麓河路堤路堑过渡段进行了现场观测和分析,验证了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6)
框架式空心预制构件衬护排水渠技术,对排水渠衬护作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弥补了传统排水沟边坡衬护方法上的缺陷,初步解决了多年来在盐碱地治理排水工程中边坡坍塌的问题,对丰富排水治碱技术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在排水治碱工程和地下水富积的灌溉工程中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排水工程施工中,不管是明开挖还是非开挖的工程,在施工之前都要查勘清楚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根据管线组成材料的不同,地下管线可分为金属管线和非金属管线两大类。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查勘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水平定向钻的原理及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水平定向钻在排水工程中使用的优缺点,提出了该施工方法在排水施工中的可行性及其需改进和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文惠  王平  陈峰 《岩土力学》2007,28(4):812-816
运用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法,建立了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模拟分析模型。结合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的顺层岩质路堑高边坡工程,分析了结构面强度、岩层厚度、岩层倾角等各项因素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规律。结果表明: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参数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岩层倾角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在该工程的地质条件下,当岩层倾角为38°左右时,顺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9.
依托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红河段)项目,对红河县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深挖路堑高边坡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路堑高边坡工点现场调研及理论分析,得出了路堑高边坡破坏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对路堑高边坡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且取得了很好的防护效果。其工程经验可对类似路堑高边坡破坏分析及防护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线理在岩石变形强烈地段的地质构造研究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窗棂构造作为变形强烈岩石中发育的一种粗大线理,在国内外地质文献中多有报导,并列为构造地质学专著中线理的重要组成内容。E.霍尔(Hull)等在1891年就曾描述过此种构造。以后对类似的构造曾与杆状构造相混淆。G.威尔逊(wilson.1953)首先将两者加以区别:窗棂构造限定于由原岩本身形成的,而杆状构造则多是由分离物质或注入物质所构成。G.威尔逊将窗棂构造分为褶皱式或层理式、劈理式和不规则式窗棂构造,并认为,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窗棂构造可以同时出现在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