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杜伟  王娜 《吉林地质》2013,(4):151-153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基础。本文所述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规定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形地貌、岩体类型、密度、降水强度等地质环境条件及人为工程活动等密切相关,本文对吉林省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地质灾害种类全、分布广、发生频繁,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以及分布规律,按照地质灾害发育种类和数量将山东省划分为8个易发性分区,并针对易发性分区特征,将其分为重点、次重点、一般防治分区,对每个防治分区内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主要内容进行安排,便于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云南文山县已调查的72处地质灾害点相关数据,采用袭扰系数的评价方法,对该县县域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分区评价,共划分出7块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不同的区域,为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谷城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永朋  常宏  李逵 《华北地质》2007,30(1):70-75
通过实地调查,认为谷城县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其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大气降雨关系密切.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规律、致灾因子,利用GIS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各因子进行属性叠加统计分析,对谷城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指出盛康、赵湾和五山等乡镇人类工程活动密集区是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  相似文献   

5.
朱伟 《山东地质》2014,(1):41-44
通过调查,认为费县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其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大气降水关系密切。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规律、致灾因子,利用 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和 Microsoft Ex-cel数据计算功能对其进行叠加,获得各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将费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4个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为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在山区引发了各类突发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基于201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论述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现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专家打分综合指数法"将研究区划分为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4个等级,为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田林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林县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并主要分布于县内交通沿线,文章打破以往定性评价方法,采用定量的易发程度指数法评价田林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收到较好的效果。评价结果可以作为田林县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重庆市渝中区斜坡变形体、危岩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遴选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地质构造、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性质等6个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 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FAHP)结合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评价分区,将重庆市渝中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4级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每区所占面积分别为1.67km2, 4.49km2, 0.83km2, 17.12km2,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为渝中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必要充分的地质环境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地质灾害特征和分布现状,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了城固县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规划及重要工程设施,划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针对不同分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分别提出了组织、技术、经济等防治措施,为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认为当阳市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和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坡度、红层或松散土层、集中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关系密切.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致灾因子,利用GIS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各因子进行属性叠加统计分析,对当阳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指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淯溪、庙前和王店等镇乡的矿区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密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和龙市二号沟铁矿产在太古界夹皮沟群地质体内。目前已发现三组矿体。矿石类型为磁铁石英岩类沉积变质铁矿;另外,新发现有产在辉长岩中的超贫铁矿,该类型矿品位低,但规模大,埋藏浅,易开采。  相似文献   

12.
东树沟钼矿床位于和龙市南约50km,隶属龙城镇管辖。钼矿体赋存于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之中,多以层状或脉状分布,该文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水系沉积物特征,确定了该区钼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详细研究官地铁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条件、矿体三度空间分布特征、矿石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成矿阶段、成矿时代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形成及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4.
吉林和龙地区地处全国重要成矿带,在该区完成的1:5万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圈定了3条银矿体,通过系统总结调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规律,划分了8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吉林桦甸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论述桦甸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断裂、褶皱等构造运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区内地质灾害类型、现状及危害。桦甸市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境内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起控制作用,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进一步诱发、恶化了某些地质灾害,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自然及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区内各类地质灾害不断发生,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诱发、恶化地质灾害的自然、人为双重因素,提出防灾、减灾对策:①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工作,树立和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④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灾;⑤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设备防治地质灾害;⑥建立群专相结合的防治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地质灾害防治队伍;⑦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行政措施并举,综合治理。对各类地质灾害应实行开发式治理,这一对策不仅可以防灾、减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致富。  相似文献   

16.
泥石流是和龙市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研究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区旨在为减轻和龙市地质灾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获取了评价和龙市泥石流灾害的定量指标,并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得出各区域的泥石流危险度,据此对各区域进行了危险性分区。泥石流高危险区位于和龙市东北部。这些区域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是由植被覆盖率低、地质环境质量较差、人类工程活动不当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7.
和龙太古代铁成矿带是延边重要的铁成矿带,以官地铁矿为主体,近年来铁矿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勘查新增资源储量或新发现了鸡南、东南村、泉水洞、土山子、大开河等多个铁矿床,使该地区成为延边地区重要的小型—中型铁矿开发基地。这些铁矿床均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深变质的基性火山岩-沉积岩建造中。矿体有明显的层位,与围岩呈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属铁硅质建造沉积变质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和龙市地处长白山脉东北部,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内常有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该市东城区具备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泥石流发生频繁。2002年7月间,该市境内连降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达69.8mm,导致多处暴发泥石流,造成较大灾害。文章根据东城区34条泥石流沟的调查资料,采用数量化理论对泥石流易发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泥石流易发程度预测模型。计算获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19.
薛雅贤 《吉林地质》2005,24(2):92-95
本文论述了吉林省抚松县石龙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在分析各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对今后石龙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开沟银矿床位于和龙市南约55 km,隶属龙城镇管辖。银矿体赋存于晋宁期二长花岗岩之中,呈脉状分布,该文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确定了该区银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