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识气候变化规律预防霜冻灾害杨渊华(赤峰市气象局)1995年赤峰市继遭受严重的春夏连旱、低温冷害之后,在9月10日和9月14日,又遭受了严重的霜冻灾害。这场霜冻北部旗县出现时间比历年平均日期提前68天,南部旗县提前10—12天,其受冻面积之广、绝收减...  相似文献   

2.
浙南春茶早春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15年浙南7县(市、区)早春(2—4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根据茶叶早春霜冻的气象灾害指标,采用多尺度趋势方法分别从空间、时间分析浙南茶叶早春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验证浙南茶叶早春霜冻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转折。结果表明:浙南茶叶早春霜冻发生次数较高,年均发生天数为16.8天,其中2月发生早春霜冻的可能性最高,且以轻度和重度霜冻为主。早春霜冻的空间分布结构由东南面向西北面递增,青田县发生早春霜冻的可能性最低,缙云县发生的可能性最高。茶叶早春霜冻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表现为显著减少,且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即浙南茶叶早春出现低温霜冻的可能性减小。浙南茶叶早春霜冻减少发生的突变点在20世纪80—90年代,且在21世纪初减少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水稻霜冻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在综合考虑致灾因子自然属性和承灾体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将传统的灾害研究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1961—2010年东北地区182个气象站点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和1991—2006年172个水稻产区县(市)国土面积及社会经济资料,包括1981—2006年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发育期资料,对东北地区水稻霜冻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可划分为高风险、次高风险、中等风险、次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水稻霜冻灾害风险区域。东北地区水稻霜冻灾害高风险区位于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大部、伊春西部和吉林省的延边州西部、白山北部等地,而辽宁省的中南部等地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的演变趋势与灾害风险,探讨了我国周边海域热带气旋强度及频数的气候变化特征,从风险分析的角度提出了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概念框架,基于风险评价指数法初步构建了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应用GIS技术实现了我国周边海域热带气旋灾害风险的等级区划。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周边海域热带气旋频数和平均强度在近60年来呈现弱的下降趋势,但近10年来,台风及以上级别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极值明显增加;热带气旋灾害高风险区位于南海北部和菲律宾海东部洋面。   相似文献   

5.
张有菊 《山东气象》2003,23(1):40-41
分析了济阳县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为合理开发气候资源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种植制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1.1气象灾害区划及防御工作的研究意义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造成的灾害,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霜冻、洪涝、冰雹、大风等。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嫩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寒温带气候。主要气象灾害为水灾、旱灾、霜冻、冰雹、雷电等。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影响拜泉县的气象灾害进行区划和防御管理对策研究,对提高全县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7.
大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气象产量的减产率来界定灾年,分析了大连地区灾年平均减产率的地域分布,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灾害强度以及不同灾害的频率分布规律。依据灾年平均减产率、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做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分区论述中提出了全区防灾减灾对策.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作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险理赔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玉米初霜冻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4—2013年辽宁省33个气象台站0cm地温资料和1992—2011年辽宁省14个地市玉米种植分布数据,统计分析辽宁省初霜冻日期的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平均初霜冻日均出现在每年10月,76%的站点平均初霜冻日期在10月15日之前,平均初霜冻日期自沿海向内陆逐渐提前;初霜冻日为10月5日的10a平均变化等值线明显北抬,表明初霜冻对辽宁玉米种植的影响范围在逐步缩小;从玉米初霜冻风险等级区划图来看,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的阜新、昌图、开原三地,低风险集中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大连、长海、旅顺三地;在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条件下,可以适当调整种植制度,在辽宁省北部地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期间冰雹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空间信息技术的评估方法对北京地区奥运期间的冰雹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从原理、方法及过程3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冰雹灾害风险评估基于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叠加了以地形为外界敏感性因素的敏感度因子、以出现概率为主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及考虑下垫面的人口、经济、人文分布情况的脆弱性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所展现的北京地区奥运期问的冰雹灾害的风险情况表明:冰雹灾害风险除了与雹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城市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关联,其权重组合计算结果显示北部山区及北京市的中心地带为易受冰雹灾害影响的高风险或较高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既是灾害学和农业气象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 又是当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亟需的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展很快, 但尚没有文献对相关研究做出较为系统的论述。为全面了解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在综合分析近30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 并对今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首先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重点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包括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估, 承灾体脆弱或易损性评估, 灾情期望损失评估和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归纳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中采用的3类主要方法——基于指标的综合评估方法、基于数据的概率评估方法以及基于情景模拟的评估方法;最后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61—2019年修水县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近59 a春茶采摘期间(3月1日—5月10日)主要气象要素、春霜冻灾害和基于气候品质指数的春茶气候品质等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1961—2019年修水县春茶采摘期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日照时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春霜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春霜冻发生概率在下降;近59 a来修水县春茶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优和良的总日数呈增加趋势;春茶采摘期间,气候品质特优等级的概率随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等级为优和良的概率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以及春霜冻和春茶气候品质等级变化特征,认为气候变暖有利于修水县春茶品质趋好。  相似文献   

12.
2018年春霜冻对江西省北部茶叶生产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江西省北部茶区春霜冻发生特点,深入开展茶叶春霜冻灾害定量评估工作,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获取江西省北部12个茶场2018年4月7—9日春霜冻的灾情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加权求和法构建茶叶春霜冻灾害损失定量评估模型,对春霜冻灾害县进行灾害定量评估和检验。结果表明:婺源、浮梁等江西省北部茶叶主产县达到轻—重度春霜冻气象灾害等级,灾害指标等级计算结果与实地灾情调查结果较一致;轻度、中度、重度气象灾害等级的茶场减产率依次为10%—30%、30%—50%和50%以上;根据不同气象灾害等级的受灾面积及其减产率构建江西省北部茶叶春霜冻灾害损失定量评估模型,计算得到此次春霜冻灾害过程造成婺源县春茶直接经济损失为1.23亿元,模型评估结果和实际灾情相一致,模型能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估春霜冻灾害对茶叶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江苏省及周边共85个气象站观测资料,筛选出夏季高温强度、持续时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作为高温热害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高温热害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和河蟹因灾死亡率加权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将河蟹高温热害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结合地形和土壤的适宜性,最终得出江苏河蟹高温热害风险区划图。结果发现,河蟹高温热害的高风险区位于以高淳为中心的江苏西南部,沿淮和淮北东部沿海地区风险值最低,淮北西部—沿江东部的风险值介于二者之间。年代际高风险区面积有逐渐扩大趋势,1991年以来已外扩到沿江和苏南大部分地区,达到历史极值。河蟹高温热害风险增大,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0—2022年浙江省建德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逐日数据和茶叶种植数据,将早春霜冻、夏季高温热害和冬季冻害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茶叶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将建德市茶叶气象灾害风险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建德市茶叶气象灾害综合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乾潭、杨村桥、下涯镇西北部和乾潭、三都镇东部区域。中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莲花、乾潭大部、钦堂中南部、下涯、三都镇中部、大洋镇、梅城镇东部、李家西南部和大同镇北部。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杨村桥镇中南部、梅城镇中西部、乾潭镇中部和建德市中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5.
金溪茶叶生产气候条件论证及高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茶叶的生长特性,从气候学的角度讨论了在金溪县种植茶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山西近50a初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霜冻13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耕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山西62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0年的逐年初霜冻日及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山西初霜冻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近50a平均初霜冻日的时间分布总体为推后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霜冻日提早显著,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霜冻日明显推后。2)山西近50a平均初霜冻日的空间分布为“5级阶梯”型分布,从9月中旬到11月上旬,自北向南相继出现初霜冻。3)M—K突变检验表明,山西近50a平均初霜冻日在1989年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4)山西近50a初霜冻日变化趋势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大部分地区初霜冻日有推后的趋势,但南部和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初霜冻日有提前的趋势。5)M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的初霜冻、轻微初霜冻、中度初霜冻和重度初霜冻发生的主周期分别为5a、2a、5a、6a;目前山西正处在初霜冻和轻微初霜冻的推后期、中度初霜冻和重度初霜冻的提前期。  相似文献   

17.
山西近50 a初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霜冻日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耕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山西62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0年的逐年初霜冻日及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山西初霜冻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近50 a平均初霜冻日的时间分布总体为推后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霜冻日提早显著,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霜冻日明显推后。2)山西近50 a平均初霜冻日的空间分布为"5级阶梯"型分布,从9月中旬到11月上旬,自北向南相继出现初霜冻。3)M-K突变检验表明,山西近50 a平均初霜冻日在1989年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4)山西近50 a初霜冻日变化趋势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大部分地区初霜冻日有推后的趋势,但南部和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初霜冻日有提前的趋势。5)M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的初霜冻、轻微初霜冻、中度初霜冻和重度初霜冻发生的主周期分别为5 a、2 a、5 a、6 a;目前山西正处在初霜冻和轻微初霜冻的推后期、中度初霜冻和重度初霜冻的提前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对综合模型评估、作物模型评估和灾害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了评价,认为目前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定量评估能力仍显不足、作物机理模型应用有待加强及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有待完善等,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作物模型的应用将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将进一步完善和综合评估技术向多元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对综合模型评估、作物模型评估和灾害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了评价,认为目前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定量评估能力仍显不足、作物机理模型应用有待加强及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有待完善等,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作物模型的应用将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将进一步完善和综合评估技术向多元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茶树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在早春萌发时易遭受霜冻害。我国茶树春霜冻多发于长江中下游,霜冻灾害指标可按照获取方法、数据类别、气象数据的时间尺度进一步细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茶树春霜冻发生次数虽呈下降趋势,但其危害不可忽视;其中,江南茶区茶树春霜冻的发生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大。茶树春霜冻影响评估目前多集中于江、浙、皖、赣等茶区,且逐步由定性向定量发展;风险评估主要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今后,完善茶树春霜冻气象指标、构建基于茶园小气候的茶树春霜冻灾害指标、阐明全国茶树春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精细化茶树春霜冻风险评估将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