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海洋文化景观的属性、定义和构成;将辽宁省海洋文化景观资源分为海洋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2个大类,其中海洋物质文化景观包括海洋自然文化景观、海洋遗迹文化景观、海洋聚落文化景观、海洋宗教文化景观、海洋旅游文化景观和海洋设施景观,海洋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景观、海洋民俗文化景观和海洋艺术文化景观,分别概述具体类别资源的代表内容;提出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辽宁省海洋文化景观,研究海洋文化景观对于海洋文化建设和提高海洋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人口激增等问题日益严重,景观生态研究受到重视,而文化景观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亦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在旅游开发、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农业发展、海洋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已经得到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着弘扬中华海洋文化,发挥海洋人文景观优势的宗旨,文章对中国现存的海洋人文历史景观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类和梳理,从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城市规划、海洋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角度认识这些宝贵的人类海洋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魅力海洋城市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魅力海洋城市建设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魅力海洋城市的研究意义与内涵,确定魅力海洋城市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并将指标体系分为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文化和滨海城市景观4类,33个指标。该指标体系将为国内海洋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3,(9):62-63
这个炎炎暑期,您准备带孩子去哪里纳凉了吗?现在推荐给您一个好去处——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该公园是西北第一家将高科技与海洋文化相结合,展示海洋世界景观、极地旖旎风光的海洋极地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文章针对我国海洋文化现状,以及我国长期形成农耕文化传统和几百年来闭关锁国造成的海洋意识淡漠,提出应该确立海洋文化的应有地位,发挥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作用。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必由之路,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全世界范围内,哪里有海洋,哪里便有海洋景观;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绝不仅仅是西方人的专利,也绝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中国没有海洋文化"。我们无须说  相似文献   

7.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开发、征服海洋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文化方式,以及特定的文化消费方式.连云港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山海景观奇特、海洋产业已具规模、海洋民俗文化和竞技文化丰富.从和谐文化视角解析,其海洋文化品性表现为祈求天人和谐的心理寄托;尊教敬神的古朐流风;反映渔民生产、生活习俗的民间文化和体现海岛人价值、道德取向的精神特质,海洋文化已经成为连云港创建山海相拥海滨城市的重要元素.海洋文化为建设连云港国际化海滨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品质保证,加强连云港海洋文化建设,有利于海洋文化与城市经济的融合,推动连云港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浙江海洋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将浙江海洋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海(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和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和设施、旅游商品以及人文活动8个大类,并分别介绍其17个亚类和40个基本类型及其代表,指出以自然资源居多和人文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运用最邻近分析法和基尼系数,表明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且均衡。由此提出发展浙江海洋旅游业的建议:全面深化认识,提升发展海洋旅游业战略高度;立足空间特色,科学制定海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海洋旅游业态产品开发体系;加强多方协同,不断增强有序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9.
海洋文化与青岛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明 《海岸工程》2002,21(1):40-44
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青岛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其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预示着海洋文化内涵丰富的海洋旅游将成为青岛新世纪旅游的热点,同时也推动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海洋旅游产业在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具有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在2011年全国海洋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刘赐贵局长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把“积极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工作”列为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十大举措之一,并强调指出,要树立“大海洋文化”观念,努力挖掘和提升海洋文化内涵。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洋文化作出这样的定位和部署,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长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十二五""坚持陆海统筹"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海洋文化显得格外重要。文章基于具体内容视角,将中国海洋文化划分为6类:海洋农业文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族民俗文化和海洋旅游文化,给出了其具体实例,并在时间、空间维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探讨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舟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锤炼、形成了一种"海魂"--舟山海洋文化.它起源于六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受吴越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在与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交流中,逐步形成时代的、开放的海洋新文化.在新世纪海洋开发中,弘扬舟山海洋文化,并不断注入现代意识,使其不断得到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海洋文化是人类开放历史形成的全球性文化成果,应成为人类文明与海洋对持续发展的文化智慧源和重要参照系。本文旨在从海洋文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全新的海洋文明观,并对中国待色的海洋文明史与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进行科学探讨和初步论证。 (一) 全新世以来的海洋与人类文明史,为我们科学探索与认识海洋,以及在海洋背景下的中国和世界的进步,提供了无比丰富而生动的例证。 东方古人类在中国大陆经历了约400万年的漫长进化,于距今1万年前后进入全新世。 西北太平洋中国海洋的区位、资源、环境和气候十分优良,为古代先民创造发展原始海洋文化,提供了重要空间舞台。距今8000~4000年,中国沿海地带产要是山东半岛、辽东与浙  相似文献   

14.
江苏海岸带景观及其生态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过渡地带,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非常独特的景观资源。由于人口增长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海岸带环境遭到破坏而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保护海岸带景观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对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江苏海岸带异质景观的形成是受自然驱动要素和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江苏海岸地貌演化、气候水文条件、土壤植被条件等自然要素和台风暴潮灾害、米草引种和人类开发活动等干扰。江苏海岸带景观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生态的脆弱性、环境质量较高和高、低对比度兼有等特征。从风景地貌学和旅游开发角度考虑,将江苏海岸带景观划分为北部山海景观类、中部滩涂景观类和南部河口景观类,并在景观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景观亚类和景观型两个层次。提出了加强景观生态建设,维持景观的异质性,建设射阳河—新洋港流域的荷兰式国家低地生态公园和盐城国家海洋湿地生态公园,适度开发沿海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旅游,打造北部山海景观生态旅游特色项目,深入开发南部江海交汇景观,挖掘海岸带旅游景观资源的文化异质性,以及启动辐射沙洲海洋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和建设8项生态旅游规划。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依托综合型海洋牧场和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针对鲅鱼圈润丰海洋牧场的发展状况,从多产业联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效益提高的角度,提出现代化综合型海洋牧场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以修复生态环境、打造属地景观、融合周边产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原则,将润丰海洋牧场划分为增养殖和科普区、滨水活动区、入口广场服务区、开放式休闲娱乐区以及私密式休闲娱乐区5个功能区,以道路设计和建筑小品造景设计为辅助,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和自然资源特色,陆海同向发力,建设以海洋渔业文化为主题以及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洋牧场。  相似文献   

16.
依据地貌学和风景学的角度,福建沿海景观以闽江口和九龙江口为界可分为3个景观亚区,并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动态性与脆弱性和关联性与分异性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的原理研究沿海景观的构成与格局,在沿海景观的分类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开发与建设的模式.通过维护沿海景观系统的稳定,优化沿海各景观亚区的分布格局,提高沿海景观的整体舒适性和挖掘文化景观的内涵等应对措施以实现福建沿海旅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洋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经济、文化、政治或社会方面价值的涉海历史遗存物,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沿海社会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基础薄弱、认识不足、制度缺失等问题。将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海洋保护区管理范围,依托保护区管理体制开展信息普查、完善评估工具、健全管理制度,能够尽快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保护体系。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提出了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示范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的共识,海洋世纪的到来也掀起了海洋文化的热潮。海洋世纪,海洋文化将成为人类文化新视角的基本内容;海洋文化圈将成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单位;海洋文化形态的冲突和融合将成为未来世纪最基本的面貌。基于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战略思想关注研究和充分利用海洋文化。  相似文献   

19.
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历史证明,海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代表着一种先进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开创意识和冒险意识,含有不畏艰险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宁波市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发掘海洋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打造海洋文化旅游精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实现宁波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