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堤迎浪侧坡面一般采用人工块体防护,人工块体的种类很多,形状非常复杂,从而给块体结构图的绘制造成很大的困难。基于Solidworks绘图原理,对《海堤工程设计规范》(GB/T 51015—2014)中提供的常用护面块体进行了三维模型的重新构建。借助Solidworks,依据规范中提供的护面块体的类型和尺寸,阐述了建立其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导出工程图的详细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修正了现行规范中常用护面块体的工程图在形状绘制及尺寸标注方面存在的问题。此方法对精确绘制其他护面块体的工程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海岸工程中其他结构工程图的绘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绍武  王家汉  柳叶 《海洋工程》2022,40(2):1-14,66
利用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数值方法的开源软件DualSPHysics进行数值试验,模拟斜坡式防波堤上扭王字护面块体的安放过程,研究护面块体的稳定性。首先以DualSPHysics为平台开发了护面块体的安放功能模块,并对护面块体的安放效果进行评价,实现了按指定安放密度进行块体安放。块体安放完成后,在数值波浪水槽中研究护面块体在规则波作用下的运动及受力响应,并分析护面块体失稳的典型形式和失稳标准,通过系统化的参数分析,探讨波浪要素及块体安放等因素对块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扭王字块体稳定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21.64~26.20,是规范推荐值的1.5倍左右。块体鼻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主要影响单个块体的上举脱出失稳,鼻轴方向在坡面上赤平投影图越分散,护面块体层整体上越稳定。坡面坡度变缓时,护面块体层整体下滑趋势减弱,但更易发生上举脱出失稳;单个块体缺失会加大周围块体的上举失稳概率。  相似文献   

3.
崔焱  姜峰  任冰 《海洋工程》2014,32(5):78-84
基于3D FEMDEM方法建立三维原型尺度数值模型,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斜坡上护面块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波浪作用下结构物的水动力荷载采用微幅波理论模拟,护面块体之间的运动、碰撞接触以及块体内部的应力变化采用3D FEMDEM方法模拟。块体之间的接触力采用基于势函数的罚函数法计算,有限元的变形采用中心差分的显式方法求解。应用该数值模型与ANSYS软件程序对自重作用下混凝土扭王字块的内部应力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应力计算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波浪作用下斜坡上护面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和块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历时曲线,探讨了块体内部应力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抛石防波堤人工护面块体强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混凝土人工护面块体在模型试验中的强度模拟问题,根据不同比尺要求的强度指标,确定新型材料组成成份及其配比,并针对已有防波堤护面块体的破坏情况,进行了水槽模型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军队和地方港口建设中,在一些水深达20 m的水域,选择了造价相对较高、但安全性和耐久性较好的斜坡式结构防波堤。但在确定护面块体稳定重量时却发现,按照相关规范计算的重量值偏小,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结合某船厂防波堤的断面物模试验,对大水深的斜坡堤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在该试验中块体的临界重量为8.15 t。并提出在计算块体稳定重量时应考虑水深的影响,适当降低块体稳定系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6.
波浪对斜坡堤护面结构的冲刷破坏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波浪要素、水深条件、坡面角度、护面块体型式等。在进行某项有关斜坡堤护面块体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当防波堤断面结构确定后,护面人工块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波高及波周期的变化。在进行这方面内容设计计算中,通常波高的取值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波周期对护面块体稳定性的影响容易被忽视。本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针对波浪周期对斜坡堤护面块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为防波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晓亮  俞聿修 《海洋学报》2007,29(6):126-133
通过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对斜坡堤上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的单波越浪量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入射方向为0°~45°的斜向波和方向分布宽度为0°~25°的多向波以及混凝土和扭工字块体两种护面形式.在混凝土护面堤上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了单波越浪量的累积频率分布,在影响因素不同的条件下确定了分布函数中的系数和越浪比例,给出了计算单波越浪量的公式,同时对扭工字块体护面堤上大约100个波中最大的单波越浪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导致港口设施向深水发展。而对于深水防波堤,在较大设计波浪作用下,护面块体和垫层块石的重量往往超出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针对大型天然块石垫层选料和施工困难,大量的开山选石损害自然环境等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人工块体的研究成果,阐明了人工块体垫层代替大型块石垫层的可行性,遴选了3种类型人工块体作为垫层,进行护面块体稳定性试验,经对比分析得出扭王字护面下带槽方块垫层的新结构,并确定其重量比值关系对护面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传统垫层块石,给出遴选人工块体垫层的K_D值、堤前反射系数经验公式及波浪爬高糙渗系数推荐值。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证明了深水斜坡防波堤通过采用人工垫层块体代替大型天然垫层块石的方法是可行的,为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秦皇岛港煤码头三期工程中引堤扭工字块体表面迅速剥皮情况,结合现场暴露试验及秦皇岛地区扭工字护面块体进行了调查,分析了1985年预制的扭工字块体迅速剥皮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今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扭王字块体护面斜坡堤越浪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行规范中缺少扭王字块体护面斜坡堤越浪量的计算方法,考虑波陡、相对水深、相对堤顶超高、相对坡肩宽度、相对胸墙高度和相对块体尺寸等影响因素,通过波浪水槽物模试验,运用多元回归方法,给出了扭王字块体斜坡堤越浪量中护面结构影响系数和平均越浪量的计算公式。与试验值和其它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基本吻合,具有一致性的规律。研究成果丰富了规范内容,对斜坡堤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石臼港模型实验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提出了计算斜坡堤堤头护面块体稳定重量的初步方法。文中结论得到了原体观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多向不规则波作用下斜坡式建筑物护面块体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扭工字块体、钩连块体、四脚空心方块和块石等四种护面块体在五种波向角(0°,15°,30°,45°和60°)的斜向波和多向不规则波作用下的稳定性,给出了四种护面块体稳定重量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黄河三角洲莱州湾西岸防潮工程海堤断面为工程实例,结合当地的水位及波浪参数,利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得出了护面块体稳定的极限条件及不同堤坝型式下海堤的冲淤状况,从而验证了海堤护面块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断面模型试验与整体模型试验的基础上 ,确定了扭工字护面块体的稳定重量。通过断面模型与整体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 ,以及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 ,分析了特殊地理条件对波浪传播的影响以及斜向波浪和沿堤水流对护面块的影响 ,阐述了工程试验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帆船比赛基地内工程的水工建筑物安全可靠,对给定的2种防波堤断面结构型式及护面块体稳定性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准确掌握在极端高水位、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和极端低水位时.SW向、25a和50a一遇波浪作用下,试验断面所承受的波浪作用力,及SE向50a一遇波浪作用下块体的稳定重量。并绘制各工况1%峰值波压力分布图,得出断面波压力的分布规律。对断面结构和护面块体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护面是海堤和护岸的重要结构,直接抵御波浪作用,可采用人工块体、块石等,种类繁多。采用紧密排列方块石作为护面结构是一种景观性较好的型式,依据方块石厚度不同能抵御不同大小的波浪作用。干砌条石及干砌块石护面曾有一些规范给出过计算方法,但现行规范没有相关内容可供设计参考,已有计算方法的理论分析还存在不足。当波浪与斜坡堤相互作用时,方块石护面出现位移或脱落可能发生在波浪回落最低阶段、波浪破碎打击阶段及破后爬高水流作用阶段,通过研究得到了不同阶段波浪对方块石护面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在波浪回落最低阶段,考虑了护面及其下方垫层渗透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低渗透护面浮托压强计算模型,采用物模试验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趋势符合,量值接近;在波浪破碎冲击阶段,基于射流冲击作用原理,提出了波浪在斜坡面破碎冲击压强计算方法,通过试验分析了波浪破碎水深波高比与破波相似参数的关系,利用浅水波理论计算了波浪破碎冲击水流流速;在爬高水流作用阶段,提出了水流引起的方块石护面垂直浮托力及水平拖曳力的计算方法,通过试验结果拟合了浮托力系数和拖曳力系数,验证了水流作用下护面的受力特征。最后,针对方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波高和堤顶水深变化对潜堤胸墙波压力和护面块体稳定性的影响。以长江口为研究背景,测试潜堤胸墙波压力和块体稳定性,得到波高和堤顶水深变化使潜堤胸墙和块体稳定最不利水位确定方法,并得到潜堤胸墙波压力计算方法及钩连块体在潜堤情况下的稳定系数,为今后潜堤胸墙设计和钩连块体重量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近期国内外人工护面块体发展情况,简单评述了这些块体。着重谈了以另一种消波机理为基础的空心型块体。指出应开展对它的研究。文中介绍了螺母块体的抗浪机理和水力特性,讨论了它的优点和经济效益,评述了设计方法及理论。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目的:验证消波机理,探讨稳定规律、完善设计方法、找出适用范围及探索新型块体。  相似文献   

19.
不规则波浪的实验室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海浪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不规则的波动现象。现已发现不少工程课题中,如单点系泊等浮式结构的动力反应、波浪的折射与绕射、护岸越浪以及斜堤护面块体的稳定性等,都必须考虑波浪的不规则性。因此采用不规则波进行模型试验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部在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日本已正式把不规则波浪纳入新港工规范,国内不少单位已经或正在研制或引进不规则造波机。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和探讨波浪模型试验中不规则波浪的模拟方法和入射波、反射波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软土地基海塘的防浪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塘塘前的波浪条件和台灾后海塘损坏程度,迎潮面的抗浪结构采用砼贴面护面板、埋石砼重力墙和异形块体等,塘顶为砼护面。当海塘越浪量在0.05m3 (m·s)以下时,背坡面采用干砌块石,大于此越浪量的海塘,背水面采用浆砌或灌砌保护。以上护面结构的稳定性经水槽模型验证及台灾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