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仁杰  涂兵  曾波夫 《中国地质》2013,40(4):1180-1188
海南岛保亭县南好地区"南好组"所产腕足类Xinanospirifer flabellum Rong,Xu et Yang,X.cf.sanduensis(Jing),三叶虫Latiproetus cf.latilimbatus(Grabau)和腹足类Homotoma sp.等化石证明,该组的地质时代为早志留世特里奇期晚期。对腕足类化石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早先划分该地区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所依据的主要化石Eochoristites sp.,Fusella sp.,Cyrtiopsis sp.,Tenticospirifer cf.supervilis,Cyrtospirifer sp.等是误定的结果,不能用作地层划分对比的证据。因此,陈哲培等(2012)根据早已废弃的化石名单得出南好地区"南好组"属下石炭统岩关阶的结论明显有误。对南兵—南好公路剖面、南好矿区锌山等早先采获早石炭世腕足类化石产地的反复多次采集,都没有重复采到原先报道的化石种类、而全部为早志留世属种,以及南好地区迄今没有发现可靠的早石炭世化石等事实表明,该地区既不存在下石炭统,也不存在下石炭统与下志留统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南好组"原选层型剖面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层多次重复、叠覆关系不明、层序混乱、厚度不清,不能充当岩石地层单位的选层型,应连同"南好组"一名一并废弃。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仁杰  胡宁  姚华舟  冯少南 《地层学杂志》2002,26(2):101-105,130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新发现腹足类 H ormotoma、 Raphistomina ,腕足类 Ferganella?、Xinanospirif er ?、 strophomenids,竹节石 Tentaculites?和珊瑚 Favosites?等化石 ,表明其时代属志留纪而非早石炭世。以往报道该地区南好组的 Tenticospirif er、 Ptychomaletoechia等腕足类化石应为晚泥盆世 ,而非早石炭世。岛北部含有典型的早石炭世早期化石的岩关阶以碳酸盐岩及细碎屑岩交互成层为特征 ,与保亭地区南好组层型剖面岩性迥异 ,不宜用南好组表示 ,应另建新的组名。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南好地区志留纪地层新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南好地区南兵-公井岭剖面志留纪足赛岭组上部所发现的Favocites动物的埋藏特征、地层层序的初步研究和对该区志留系生物地层的综合分析,并与川北陕南、长江三峡等地相关地层对比,提出志留纪足赛岭组上部地质时代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晚期。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州新爱德里亚蛇纹岩体中发现翡翠岩矿床.这一地区最早发现翡翠,是在蛇纹岩体周围的弗朗西斯科变质岩中的石英—纳长石—翡翠辉石片岩里面发现了翡翠粒(Mielenz,1939).其后G.Switzer(1950)在蛇纹岩体清溪的滚石中又发现了翡翠.这种块状翡翠岩在北美大陆算是第一次发现.笔者1979年曾去过该翡翠产地参观.新爱德里工翡翠矿的产状:新爱德里亚蛇纹岩体位于San Jose东南,San Benito县与Fresno县的边界地区.该岩体南侧面弗朗西斯科层(硬砂岩燧石、绿色岩及蓝闪石片岩).北侧有panoche层  相似文献   

5.
张宏福  杨岳衡 《岩石学报》2007,23(2):285-294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华北克拉通内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晶的Ar-Ar同位素年龄和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并结合金伯利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对华北金伯利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晶的年代学分析显示华北克拉通内部的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具有一致的侵位年龄,约465±2Ma。这与以前发表的金伯利岩中钙钛矿的U-Pb年龄和金云母的Rb-Sr等时线年龄一致。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皆具有很小的Nd同位素变化范围(ε_(Nd)分别为-0.4~0.2和-3.4~-2.3)。然而,这些金伯利岩却具有极大的Sr同位素组成范围(I_(Sr)分布为-0.2~28.1和0~75)。其中复县比蒙阴金伯利岩具有较低的Nd同位素和更宽的Sr同位素组成。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蒙阴和复县两岩区内部各金伯利岩岩管具有非常一致的铪同位素组成,类似于Nd同位素组成特征,其中蒙阴金伯利岩的~(176)Hf/~(177)Hf初始值为0.282474~0.282416,相应的ε_(Hf)值为-2.37~-0.30;复县金伯利岩的~(176)Hf/~(177)Hf初始值为0.282305~0.282369;相应的ε_(Hf)值为-6.29~-4.04。这说明蒙阴金伯利岩与复县金伯利岩相比具有较高的Hf同位素组成。结合Sr-Nd同位素组成,暗示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的Hf同位素组成的不同可能反映金伯利岩岩浆形成时软流圈、岩石圈地幔以及俯冲的洋壳物质参与比例的不同。Sr-Nd-Hf同位素特征说明我国华北古生代金伯利岩的形成同样与华北用边的古大洋岩石圈向华北内部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卫星图像处理技术在蒙阴地区金刚石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研究区内金伯利岩的特征,运用OIF系数确定最佳季相波段,用最小二乘法设计的大气散射校正、比值—分段线性扩展等处理程序,使处理后图像增大了对比度,展宽了与金伯利岩有关的地质体的光谱范围,提取出了与金伯利岩有关地质体的波谱信息。经处理后图像及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对应分析,圈定了区内优选靶区,其中在两县色形图像异常内发现的碳酸角砾岩脉,经野外工作和室内重砂、岩石化学、REE、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可能是后期碳酸岩化的角砾金伯利岩脉。两县色形异常是寻找金刚石原生矿床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7.
论海南岛地区志留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海南岛志留系以往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统。志留系之上是南好组 ,其层位以往被确定为下石炭统岩关阶 ,并认为它与其下的上志留统足赛岭组呈不整合接触。最近在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发现早志留世特里奇期晚期(L ate Telychian)的 Xinanospirifer腕足动物群和三叶虫 L atiproetus cf.latilimbatus (Grabau) ,重新论证了以往被确认为中志留统靠亲山组所产的腕足类、三叶虫和珊瑚化石其实都是特里奇期早至中期的分子。现在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久归于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 ,以及其下的、以往被确定为上志留统足赛岭组、中志留统靠亲山组等所谓两个构造层的地层都应改归于下志留统 (L landovery Series)。北区下志留统仅有鲁丹期中期至爱隆期早期的黑色碳质页岩相和泥页岩相沉积 ,未发现任何大化石。南区下志留统发育较全 ,为细至中粗粒碎屑岩相夹碳酸盐岩相沉积 ,产丰富介壳相各门类化石 ;当时该区所生存的动物群与扬子区早志留世的关系非常密切 ,并在早志留世末期与扬子区大部分地区一样上升为陆 ,表明海南岛地区在当时属于扬子地台区范畴。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保亭县南好地区特列奇期地层层序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报道的来自海南岛南好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处早石炭世腕足类实为志留纪化石。在该组多个化石点发现腕足类、珊瑚、三叶虫及软骨鱼类等化石,这些化石组合指示地质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南好组一名应予废弃。依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等重新厘定了志留纪足赛岭组地层层序,将足赛岭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代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9.
<正> 舞阳盆地地处河南省中部的舞阳县,叶县与鄢城县之间。 1981年,河南省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在该盆地找油过程中,发现了厚1100米左右的含盐系地层。我们在1983年5月研究有关资料(包括岩心)时,首次于盆地东部舞5井深2442米处岩心中,发现含钾盐类矿物——杂卤石。据此  相似文献   

10.
任冰 《辽宁地质》2011,(5):63-63
2011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四支队在阜新市勘查登记的黄金地质项目共有4个,包括阜蒙县大朝阳沟岩金详查、阜蒙县大岭老虎沟一带岩金详查、阜蒙县二道岭白石沟岩金详查、阜蒙县架木苏岩金详查。这次地质探矿工作是在2010年武警黄金四支队在此地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具体探矿位置在阜蒙县富荣镇乡鲁家荒村各力格,4月21日正式开工,地质费用90万元,全部工作预计10月末结束。另一中队正在待命,拟进入阜蒙县架木苏一带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首次在工布江达县巴母果蒙拉组中发现遗迹化石及古孢粉,将该区无化石依据的“旁多群”解体;在朗县混杂岩的灰岩块体中发现重结晶的珊瑚、腕足类残片及牙形刺;将冈底斯岩浆弧划分为南部雅鲁藏布江复式岩基带和北部冈底斯主脊复式岩基带;在米林巴嘎一带南迦巴瓦岩群中发现石榴透辉岩、含云透辉榴闪岩扁豆状残留包体;首次在念青唐古拉岩群八拉岩组中发现一套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1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1):111-114
首次在工布江达县巴母果蒙拉组中发现遗迹化石及古孢粉,将该区无化石依据的"旁多群"解体;在朗县混杂岩的灰岩块体中发现重结晶的珊瑚、腕足类残片及牙形刺;将冈底斯岩浆弧划分为南部雅鲁藏布江复式岩基带和北部冈底斯主脊复式岩基带;在米林巴嘎一带南迦巴瓦岩群中发现石榴透辉岩、含云透辉榴闪岩扁豆状残留包体;首次在念青唐古拉岩群八拉岩组中发现一套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13.
首次在工布江达县巴母果蒙拉组中发现遗迹化石及古孢粉,将该区无化石依据的“旁多群“解体;在朗县混杂岩的灰岩块体中发现重结晶的珊瑚、腕足类残片及牙形刺;将冈底斯岩浆弧划分为南部雅鲁藏布江复式岩基带和北部冈底斯主脊复式岩基带;在米林巴嘎一带南迦巴瓦岩群中发现石榴透辉岩、含云透辉榴闪岩扁豆状残留包体;首次在念青唐古拉岩群八拉岩组中发现一套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14.
滇西双江县勐库地区榴闪岩的发现与厘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境内发现的榴闪岩。在双江县勐库一带进行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初步将前人厘定的湾河蛇绿混杂岩带向北延伸了20 km,并在其中发现了多个榴闪岩形成的构造透镜体。榴闪岩坚硬致密,石榴石呈中细粒状散布在角闪石中,部分呈细粒条带状产出,显示了原始的火成堆积结构。从现有的多期退变质矿物组合大致可以推断出变质峰期的矿物组合可能为:绿辉石+石榴石+金红石+石英。该榴闪岩在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岩石类型上都可与藏东八宿地区的退变质榴辉岩进行对比。这一发现为滇西地区特提斯构造演化提供了更多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矿业报”报道,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7个地区、47个县发现黄金资源,共发现黄金矿点300余处,累计探明储量90吨以上,其中岩金储量占53%,预计到2000年黄金产量可实现2万两计划,1996年预计黄金产量可达156kg以上。  相似文献   

16.
辽宁榴辉岩包体的石榴石中金云母出溶片晶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秀仲 《地质学报》1996,70(3):223-231
在辽宁复县50号金伯利岩岩筒中,发现了罕见的榴辉岩包体,在该包体的主要组成矿物石榴石中发现了金云母出溶片晶。通过显微镜、透射电镜及其能谱观察分析测定与研究,确认该片晶为金云母。金云母无色,断面呈针状,一般宽0.5—5μm,长10—100μm;但宽0.05—0.1μm,长1—2μm的细小片晶也较发育。金云母片晶沿石榴石[111]晶带大致呈夹角为60°—70°的三组定向排列,表明它是由于榴辉岩从地幔深处上升到较浅部时释压作用从石榴石中出溶的产物。世界各地金伯利岩中榴辉岩包体的石榴石、辉石中微小针状出溶矿物(或包裹体)普遍存在,据文献报道,已经鉴定的出溶物有辉石和金红石。迄今为止,金云母出溶片晶的发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7.
西藏改则县1∶5万六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研究区位于成矿带的西段。重新厘定了区内地层,将测区岩石地层划分为8组、16个段;进一步将区内划分残留海盆沉积区—蛇绿混杂堆积带—构造混杂岩带—洋岛—海山火山岩带—陆缘海盆沉积区—裂陷盆地—火山岩带—早期残留盆地沉积区的"七维一体"构造相组合;对区内原仲岗洋岛进行解体,发现洋岛组合"二层、三层结构",重新厘定了蛇绿混杂岩,发现了舍拉玛铜金多金属矿、洞措北镍金属矿2处矿产地。  相似文献   

18.
辽宁复县地区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对辽宁复县地区50号金伯利岩管的研究,根据金伯利岩的地球化学和其中地幔矿物及深源捕虏体特征初步推测,复县地区古生代的上地幔反映了该区自早古生代以来上地幔的各种深部事件。它的岩石圈地幔组成与南非金伯利岩发育地区不完全相同。本区是由二辉橄榄岩、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少量云母石榴长石岩以及金伯利岩的早期堆积物——各种金云母岩所组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金刚石平衡共存的是含石榴石及铬铁矿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而南非地区与金刚石平衡共存的只是方辉橄榄岩,它是该区在克拉通化过程中通过岩石圈垫底作用增生于其底部的岩石类型。复县地区上地幔中部分橄揽岩仍保留有早期地幔熔体结晶时的火成结构,方辉橄揽岩为提取苦橄质玄武岩-玄武质科马提岩的难熔残余。17亿年本区转变为稳定克拉通后,11亿年(或更晚一些)有交代作用发生,使上地幔富集不相容元素,为熔融金伯利岩准备了源区条件。50号岩管的金伯利岩相当于南非Ⅰ型与Ⅱ型金伯利岩的过渡类型,表明上地幔富集程度较高。复县地区古生代岩石圈厚度至少为170km,其下部上地幔温度为1130℃左右,fo_2接近WM缓冲反应线,与西伯利亚和西非加纳金刚石结晶时的氧逸度相似。  相似文献   

19.
东江口、柞水岩体环斑花岗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江口、柞水岩体位于北秦岭构造带与南秦岭村造带的南丹结合带南部边缘,是华力西期-印支期商丹结合带俯冲、碰撞过程中岩浆活动的结果。环麻花岗岩的发现,进一步提供了商丹结合带县复杂的地质体组成及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贵州三叠系地层层序十分完整,分布广泛,不同沉积类型和不同岩相区具有各有特色的生物群落。北部扬子区以浅海碳酸盐岩、滨岸碎屑岩及陆相砂页岩为主的沉积类型,南部和西南部主要为广海盆地砂页岩及碳酸盐岩组成,富含浮游型菊石和瓣鳃,过去由于发现碳酸盐岩重力流和陆源碎屑重力流而对其环境分析偏于较深水认识。近年来由于不断发现风暴岩而将愈来愈动摇这种认识。贵州册享县丫他地区三叠系风暴岩的发现,再次证明:右江区三叠系的沉积环境的多样性。下中三叠统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