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准站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基于CORS基准站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策略,评估了观测值类型、解算时长、基线长度对监测精度的影响,给出了CORS基准站作为监测基准时可覆盖的范围,为推动CORS在变形监测的深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关于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3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对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提出了方案,并从建设目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构建全球导航卫星中国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几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用户将面临四大系统(GPS/GLONASS/Galileo北/斗)近百颗导航卫星同时并存、互相兼容的局面,它们的用户将面临多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的组合、选用和优化问题。介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CORS)在国内建设的现状,提出当前发展我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系统所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对在中国构建国家级GNSS CORS系统的目的、原则、技术规范标准、服务平台和布设方案等方面进行讨论。GNSS国家级CORS系统可以服务于中国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随着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对基于北斗增强的CORS进行精度与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固定基线检测与实时动态测试两种方法并采用Leica ATX1230 GG和华测T5两种仪器,分别对福建CORS(FJCORS)的实时定位精度与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FJCORS提供的GPS/GLONASS/BDS信号初始化时间较快,即获得固定解的时间;采用华测T5仪器,GPS/GLONASS/BDS信号的初始化时间比单GPS信号提高11.8%,比GPS/BDS提高12.1%,比GPS+GLONASS信号提高26.7%;采用Leica ATX1230 GG仪器,GPS/GLONASS/BDS信号的初始化时间比单GPS信号提高22.8%,比GPS/BDS提高10.2%,比GPS+GLONASS信号提高19.1%,2)定位精度方面,FJCORS在内符合精度优于2 cm,外符合精度优于5 cm,可以满足高精度实时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在大坝、桥梁、滑坡等形变监测领域应用广泛。针对传统监测方法需要架设基准站、导致监测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参考站的GNSS变形监测方法,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观测数据,生成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代替实体参考站,实现高精度变形监测。利用中国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约30处滑坡监测点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当CORS基准站间距小于40 km时,双差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模型内插精度优于10 mm,利用观测时长大于8 h的数据,可以实现平面精度优于5 mm、高程精度优于10 mm的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CORS建设及其在测量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飞 《测绘工程》2010,19(2):56-58
介绍哈尔滨市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建设情况,详述系统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在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文相  莫永强  吴伟 《北京测绘》2022,36(4):447-451
依托珠海城市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系统,采用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展开大气可降水量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系统采用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轨道、钟差产品实时或事后估计CORS站点上的大气可降水量,可实时更新发布水汽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系统的内符合精度与外符合精度的测试,表明本大气可降水量监测系统对PWV的估计精度优于2 mm,能实现对珠海北斗CORS(ZHBDCORS)网中站点间小区域的水汽监测,区分各站之间的水汽变化,能满足实时对流层水汽监测及其他气象应用需求,有效地拓展ZHBDCORS系统的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前,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相关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是测绘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各类CORS正相继建立。本文针对CORS服务体系的数据共享和服务共享问题,从软件工程角度对CORS的数据采集、处理、计算、分发、服务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较完备的网络体系和软件体系模型,提供了一个较完备的面向CORS的中间件平台设计思路。本文的设计成果和实践,可有效地改善当前CORS领域软件开发现状中软件和研究成果保密、软件功能单一、无统一的开发标准和架构模型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数字化和数字城市是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趋势,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基础,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是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阐述了建立该系统的基本步骤和所具备的功能,重点论述了参考站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港口航道陆域形变监测与管理,讨论了动态形变监测特点.分析了综合运用创新的并行动态二级GNSS布网空间框架结构体系,构建了连云港一级并行动态GPS控制网系统和专业服务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二级工作基点网的模型,可确保港口航道安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12.
在相对实时动态定位软件TrackRT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完善了数据流实时传输与解码,并设计了两组模拟地面运动的观测实验,分别对TrackRT水平向和垂直向上的内外符合精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在观测数据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实时定位水平分量精度优于2cm,垂向分量精度优于4cm。  相似文献   

13.
14.
李香娥 《四川测绘》2006,29(1):36-38
本文着重论述了工程建筑物变形的原因、类型,变形观测的任务、内容、方法、原则、过程。并从外业观测、资料分析、精度评定等方面,阐述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滑坡监测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问题, 结合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 MI)、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PSO)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提出一种新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基于互信息对影响滑坡变形的多个环境因子变量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环境因子变量作为LSTM模型的输入变量,以滑坡累计位移量数据作为期望输出数据,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寻优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寻优,获取模型的最优参数组合,进一步提高融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中国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滑坡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实测数据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基于互信息和IPSO-LSTM的数据融合算法适用于具有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的滑坡变形预测, 且基于互信息的环境因子变量筛选方法优于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方法, 经改进粒子群算法参数寻优后,融合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达到2.6 mm,平均绝对误差达到1.7 mm,拟合优度达0.994。  相似文献   

16.
系统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经过分析、处理监测数据,及时对危险、不合理、浪费等地段进行变更设计,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史秀保  徐宁  温浩  李春进 《测绘通报》2016,(8):70-73,91
针对地表形变监测中水准测量存在的缺陷,本文在介绍小基线(SBAS)技术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以宁波市32景Cosmo-SkyMed影像为数据源,获取地表形变平均速率与形变特征,提出了内符合和外符合精度评价方法,并阐述了水准比对流程,为SBAS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SBAS技术在城市地表形变监测中可以取得毫米级精度,成果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测量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的自动变形监测,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使用计算机配合专用软件对测量机器人进行控制,实现测量机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良好的数据通讯技术尤为重要。测量机器人与计算机的数据通讯技术主要包括有线和无线两大模式,对两种模式下不同的传输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以期为基于测量机器人的不同工程自动化监测通讯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突破传统等间距变形观测的方法,采用更加灵活、约束更小的非等间距的观测方法,结合GM(1,1)模型,并以吉林省长春市文化广场中心的塑像为实例进行变形监测,详细阐述了该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建东 《测绘通报》2006,(12):41-44,72
主要针对测量机器人在自动变形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分析基于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构成方式,研究极坐标测量系统在变形点观测数据处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方法,并对系统主要采取的通讯方式、远程控制与自动报警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