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占我国最著名的金矿域—胶北金矿域的金矿储量86.3%的招掖金矿带内,广泛分布的燕山期花岗岩类与金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然而,这些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却是长期困扰地学界的棘手问题,并一直阻碍着有关金矿化问题的探讨。精确的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招掖金矿带内花岗岩类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均形成于145Ma(分别为145.9±0.5Ma和144.1±0.8Ma)左右的燕山早期(晚侏罗世)。其中存在年龄为2.7Ga左右的继承性锆石,这显示了这些花岗岩类为壳源重熔的产物,而胶东岩群可能为其重要源岩之一。综合已有资料分析,该区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金矿化作用可能发生于100~120Ma区间内。  相似文献   

2.
山东玲珑和焦家金矿成矿深度研究与测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古贤  孔庆存 《地质论评》1996,42(6):550-559
应用构造作用力影响静水压力的理论,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了玲珑-焦有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焦家金矿Ⅰ、Ⅱ号矿体形成深度为2243.6m±,Ⅲ号矿体脉群形成深度为1632.4m±(105Ma±),玲珑金矿四个成矿阶段的深度分别是3455m±(213Ma±),1914.4m±(100.28Ma±),1091m±(80.67Ma±)和721m±(71.86Ma±)。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金城洞地区金矿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省金城洞地区是吉林省夹皮沟-金城洞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之一,该区金矿发育,按春产出的地质背景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产于晚太古宙绿岩带变质岩系中的金矿;一类为产于花岗岩侵入体中的金矿,两类金矿容矿构造均为中生代(75Ma~145Ma)脆性断裂,矿脉均以石英脉型为主,矿床氢氧同位素组成为δD=-87‰~-92‰,δ^18OH2xo=+2‰~+5.26‰,硫同位素δ^34S为+0.6‰~+4.8‰,其  相似文献   

4.
胡受奚  赵乙英 《岩石学报》1994,10(4):370-381
本文论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由科迪勒拉型转变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过程中的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在印支旋回(250~185Ma),初始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并伴随大范围改造型花岗岩类的发育。在燕山早期(185~140Ma),继续俯冲,改造型花岗岩进一步发育,并开始有同熔型花岗岩类的形成。在约140Ma两类花岗岩的形成达到高潮。在140~100Ma广泛发育安山-流纹岩系。燕山晚期(100~70Ma)由于弧后扩张,配合红色盆地的广泛形成,发育碱性火山岩和碱性花岗岩带.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活动消失,代之以玄武岩活动;边缘海和岛弧逐渐形成,钙碱性火山岩系转入岛弧地带。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62  
广西北部(扬子块体南缘)3个代表性的新元古代花岗岩体(本洞、三防和元宝山岩体)的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均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高精度的SHRIMP和颗粒级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本洞、三防和元宝山岩体的形成时代分别为(820±7)Ma、(825±6)Ma和(824±4)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相同,排除了本区存在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形成的花岗岩。结合野外地质关系和扬子块体东南缘蛇绿岩的定年结果,扬子块体南缘新元古代晋宁期造山运动的时限应为1.0~0.80Ga,很可能以0.82Ga的晚造山花岗岩和约0.8Ga的陆相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而告终,同时,震旦系底界年龄也应小于820Ma。  相似文献   

6.
玲珑花岗岩中锆石的离子质谱U—Pb年龄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44,自引:14,他引:30  
苗来成  罗镇宽 《岩石学报》1998,14(2):198-206
胶东招掖玲珑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结果表明,玲珑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岩浆锆石年龄为150~160Ma之间),岩体中产有大量的中生代印支期继承锆石(200~250Ma)及少数前寒武纪继承锆石。大量印支期锆石的存在说明玲珑花岗岩是壳源成因的,其源岩主要是中酸性岩石,推测可能是印支期华北华南两地块碰撞形成的造山花岗岩,这否定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玲珑花岗岩主是胶东群变质岩重熔或交代-重熔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西延去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招(远)-掖(县)金矿带所处的胶北隆起带与五河一蚌埠金矿带所处的淮河地块,在中生代以前为处于华北板块南缘的同一构造单元,郯庐断裂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使两者错开,招-掖金矿带与五河-蚌埠金矿带具有类似的基底,矿源层,成矿期,矿床类型,成矿期岩浆活动,控矿构造等。因而,推测五河-蚌埠金矿带是招-掖金矿带在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延伸。由于淮河地块燕山期岩浆活动和郯庐断裂系的发育较弱于胶北隆起带,估计五河-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台北缘的燕辽和南缘的东秦岭两个钼矿带闻名遐迩。本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了燕辽钼矿带中兰家沟钼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86.5±0.7)×106a,杨家杖子和肖家营子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87±2)×106~(191±6)×106a和(177±5)×106a,小寺沟和寿王坟铜(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34±3)×106a和(148±4)×106a,大湾和大庄科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44.4±7.4)×106a和(144.7±10.7)×106~(147.1±6.6)×106a。结合东秦岭钼矿带内钼矿床的Re-Os年龄,证明华北地台内有早元古代钼矿化,两个钼矿带中的钼或铜(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和燕山早期或中—晚期。Re-Os法不仅是直接测定钼(铜)硫化物矿床成矿年龄的一种新手段,而且所获结果为研究区域成矿演化提供了确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北清原地区在时空上有系统地发育了三个太古亩地体:浑河以南的小莱河花岗岩-绿岩带(XGGB)、浑河以北的清原花岗岩-绿岩带(QGGB)和在QGGB东北部出露的景家沟麻粒岩-片麻岩区(JGGR)。绿岩带中火山岩组合在XGGB中以双峰式岩套为特征,而在(QGGB中以连续的钙碱性系列为特征。XGGB中斜长角门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3018±20Ma,Nd(t)=+0.19±0.17,TDM=3347~3735Ma,而QGGB中的斜长角闪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2884±48Ma,∈Nd(t)=+2.61±0.41,TDM=2938~2992Ma。JGGR中黑云麻粒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994±325Ma,可能代表变质年龄,表明其形成在XGGB之前。综合研究表明辽北地区太古亩地质演化模式很可能为:JGGB代表了古中太古代古陆的残骸,XGGB于中太古代形成在这个古陆边缘的裂谷盆地内,QGGB则形成在新太古代的大陆边缘岛弧环境,并于新太古代晚期与XGGB拼贴。在此陆一弧碰撞过程中,QGGB逆冲推覆于JGGR之上,后者由于后期的伸展作用而出露于地表。成矿作用是地质演化的组成部分,并受制于各个演化阶段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冈山县中部有汉花岗闪长岩和贺阳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和Sr同位素初始比值。它们的主岩相年龄分别为92.0±6.5Ma和81.2±5.5Ma,SrI分别为0.70696±1和0.70684±10。  相似文献   

11.
薛良伟  周长命 《地球化学》1999,28(5):473-478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40Ar-^39Ar法测定了小秦岭303号石英脉的形成时代为石元古代。其流体包裹体属H2O+CO2+CaCl型,盐度为6.5%-12.98%,CO2含量高,Na^+〉K+。303号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382±336)Ma-(2234±47)Ma,(^87sR/^86Sr)i为(0.7351±0.0019)-(0.7416±0.0004),^40Ar^^39  相似文献   

12.
芬兰西南部古元古代库提马加威金碲化物矿床热液流体的演化1区域地质芬诺斯坎德地盾的斯韦考芬构造域大约是在1.9Ga时由地壳快速增生形成的.坦佩雷片岩带位于地盾中部,其北部是大面积的花岗岩类(1.89±0.01Ga),南部是瓦马拉混合岩带.SmNd同位素...  相似文献   

13.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南秦岭武当地块内变形变质基性岩墙群中的角闪石、黑云母矿物的40Ar-39Ar定年,获得角闪石三组年龄,分别为高温坪年龄694.4±21Ma,中温坪年龄384.4±3Ma(相应等时线年龄为383.3±10Ma)和低温视年龄240~180Ma。黑云母单一坪年龄为235.3±2Ma(相应等时年龄为236.7±6Ma)。结合本区基性岩墙已获得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782±164Ma)分析,782±164Ma~694.4±21Ma代表岩墙侵位、冷却过程的时间,提供了武当地块裂解的构造事件年龄;384.4±3Ma和约240Ma则代表岩墙群侵位后两期重要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年龄。上述为武当地块的构造作用过程和南秦岭构造带的形成、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4.
郭家岭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郭家岭花岗岩与成矿后岩脉的锆石SHRIMPU-Pb年龄,金矿化被限定在126Ma~120Ma之间,结合岩体与金矿化密切的空间关系和岩石地球化学上的亲缘关系,认为招掖地区金矿化主要与郭家岭花岗岩有关,岩体高Na和Ba,Sr是太古宙绿色岩区与金矿化有关花岗岩的一个明显的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南部辉石花岗岩类的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南部辉石花岗岩类的Sm-Nd等时年龄为240±80Ma,Rb-Sr等时年龄为2343±115Ma,分别代表岩浆结晶年龄和后期低角内岩相变质作用年龄。辉石花岗岩晚于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和淡色块状花岗岩类,形成于太石宙末期,与地壳伸展崩落作用有关,可以作地壳克拉通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继承锆石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镇宽  关康 《山东地质》1999,15(3):24-30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锆石SHRIMP研究表明,该区花岗岩类含有大量不同时代的继承锆石,3446±2Ma~3114±4Ma继承锆石的发现,表明鲁东地区存在古太古代硅铝核。大量印支期继续锆石的年龄(平均年龄219Ma)与华南,华北克拉通碰撞时代一致,推测这些锆石极可能来自其源岩-华南,华北克拉碰撞造山花岗岩,从而否定了玲珑型花岗岩主要是由胶东岩群交代-重熔形成的传统认识,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中含有较多  相似文献   

17.
胶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化蚀变带Rb-Sr等时线的研究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掖金矿带已得出三次金矿化的年龄。最早的一次金矿化发生在距今188.94±4.24Ma;第二次金矿化距今100.74±3.58Ma,这两次均属燕山期。最晚的一次金矿化发生在距今46.52±2.290Ma,当属喜山期。几次矿化年龄证明,招-掖金矿带的成矿作用是多次的,每次矿化又是多阶段的,可互相叠加。这充分反映了含矿热液的脉动性。矿体围岩蚀变是金矿化的同步产物,是一个锶均一化的封闭体系。用Rb-Sr等时线法测出其同位素年龄,即为一次金矿化的年龄。几条等时线给出的87Sr/86Sr初始比说明:招-掖金矿带成矿热液来源于大陆壳。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凌洪飞  沈渭洲 《岩石学报》1999,15(2):255-262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范围内前人分析数据稀疏或空白区域内的18个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组成:εNd(t)=-3.6~-16.4,(87Sr/86Sr)i=0.7055~0.7318,tDM=1.2~2.3Ga。结合前人分析数据,区分出三个地域区带:福安-南靖断裂以东的沿海带:εNd(t)=-1.5~-6.8,(87Sr/86Sr)i=0.7056~0.7099,tDM=1.1~1.45Ga,弧后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幔-壳岩浆混合是该带花岗岩的主要成岩方式;福安-南靖断裂以西的内陆区域:εNd(t)=-4.0~-16.4,(87Sr/86Sr)i=0.7064~0.7410,tDM=1.3~2.3,其中加里东-印支期花岗岩主要由与麻源群相当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而燕山期花岗岩,一部分由与麻源群相当或较年轻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也有一部分可能由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福建省南部的纬向带:εNd(t)=-3.6~-7.5,(87Sr/86Sr)i=0.7055~0.7099,tDM=1.2~1.55,同位素特征与沿海带相似,但该带构造拉张发育时间较沿海带略早  相似文献   

19.
华南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花岗岩的碱交代蚀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诸广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段某大型铀矿田中的部分花岗岩广泛发育碱交代蚀变作用。据对313个碱交代蚀变花岗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及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碱交代蚀变是以钠长石化为主的多阶段钾、钠叠加交代(即混合交代),蚀变强度大多较弱,局部可较强并生成二长石岩、钠长石岩等交代蚀变岩。测得该碱交代蚀变岩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2.1±5.8Ma,在时序上它与主体侵入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Rb-Sr等时线成岩年龄为215.2±6.3Ma)、补体侵入的细粒少斑黑云母花岗岩(测得Rb-Sr等时线成岩年龄为155.2±5.45Ma)构成一连续演化序列,推测碱质可能源自该产铀花岗岩岩浆演化钠转折分异阶段的产物;该蚀变岩属铀成矿前已遭剥蚀的钨、锡矿化矿根相,成为随后工业铀矿化(U-Pb法测得成矿年龄为103.2±0.6Ma)的有利围岩。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瓦基里塔格辉长岩^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瓦基里塔格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带 (即中央隆起) 的西部, 巴楚县城南东约40km 。这里发育一套轻微变质的碎屑岩哑地层, 其中有基性-超基性岩体侵入。对在此采集的2 块辉长岩样品进行Ar-Ar定年, 获得的坪年龄分别为825.0±2.0Ma 和837.3±2.0Ma, 相应的等时年龄为821.4±8.0Ma和833.3±15.3Ma。这是首次获得的塔里木盆地腹地较可靠的前寒武纪同位素年龄数据, 为塔里木盆地的构造类型、基底性质、组成和时代等地质问题的正确认识, 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基础资料, 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