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肃东沟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峻 《甘肃地质》2008,(4):45-50
东沟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关子镇-元家坪和娘娘坝-舒家坝两条韧性剪切带与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夹持区,金矿化严格受其次级近EW向断裂控制,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具一定破坏作用。矿石类型地表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向深部过渡为石英脉型,褐铁矿、黄铁矿、毒砂是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粤北红岭钨矿为产于热水复式岩体之中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化和岩体蚀变岩型白钨矿化。红岭岩体蚀变岩型白钨矿赋存于燕山期云英岩化白云母花岗岩中,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硅化和绿泥石化,一些蚀变在空间分布上经常相互重迭,其中云英岩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红岭钨矿床存在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及富CO_2包裹体。石英脉型钨矿及岩体蚀变岩型钨矿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等密度流体。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还含有CO_2、N_2、H_2等;包裹体流体成分主要为H_2O,含有CaSO_4、KCl、NaCl等。石英脉型钨矿中石英δ~(18)O值为11.0‰~13.4‰,δD值为-92.3‰~-60.4‰,结合流体包裹体温度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沸腾作用,且石英脉型钨矿有大气降水参与,岩体蚀变岩型钨矿基本未受大气降水影响,而是受到岩浆热液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矿化特征与蚀变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烈  韩海涛 《世界地质》2010,29(2):248-255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北。经光片及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岩矿石化学全分析和稀土元素分析等研究,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化、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是矿床的主要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沸石化及红色泥化。根据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将围岩蚀变分为3个带,即砖红色沸石化蚀变带(Ⅰ)、强硅化蚀变带(Ⅱ)和弱硅化蚀变带(Ⅲ),其中Ⅰ、Ⅱ带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巴彦哈尔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艾力庙-锡林浩特中间地块西北缘.矿床赋存于中元古代温都尔庙群的绢云石英片岩和绿泥石片岩中.矿床的形成与区内韧性剪切带及华力西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区内共圈定出5个矿体,总体走向为北西向,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石类型包括石英脉型和糜棱蚀变岩型.金矿化与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结合矿床的矿体地质、矿物成分、矿物嵌布及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前人包裹体测温结果,认为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是东秦岭新发现的超大型钼矿床,矿体赋存于合峪岩体童子庄复式花岗岩体和隐爆角砾集块岩中。矿体呈似层状、不规则的穹丘体状。矿石类型以辉钼矿矿石、黄铁矿-辉钼矿矿石为主。钼矿化主要呈细脉浸染状、细脉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与脉体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特点:从隐爆角砾岩体向外,蚀变表现为钾化-石英绢云母化-粘土化分带。成矿经历了岩浆期、透岩浆流体期。该区燕山期斑岩岩株、隐爆角砾集块岩体是主要的找矿标志;合峪岩体及相类似岩体是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疆包古图地区金矿床矿化类型和与围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波  朱永峰  安芳 《矿床地质》2014,33(3):558-574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是新疆北部重要的金铜产地,已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金矿点20余处,大型斑岩铜(金、钼)矿床1处。金矿床按矿化类型可分为石英脉-蚀变岩型、蚀变岩型、辉锑矿-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型以及产于斑岩型铜矿中的伴生金。石英脉-蚀变岩型是最主要的矿石类型,构成包古图地区最主要的经济矿体。蚀变岩型是包古图地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矿化类型,矿体由就位于NW向断裂中的蚀变凝灰质细砂岩和蚀变凝灰岩组成。辉锑矿-石英脉型矿石中含自然砷、自然锑、Paakkonenite、方锑金矿和硫锑金银矿等罕见矿物,这些矿物都与金矿化直接相关。富硫化物型矿石中,自然铋和辉铋矿与金矿化紧密相关。这些金矿化在空间上与中酸性岩体和岩体附近的岩脉关系紧密,成因上金矿化与岩体密切相关,而与岩脉关系不大。成矿元素在岩体中含量最高,其次为岩体附近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同一区域内岩脉的成矿元素含量最低,离岩体越远,成矿元素含量越低。Au与As、Sb、Bi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As、Sb、Bi异常是该区找金的重要化探标志。中酸性岩体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岩体附近的断裂系统是金矿最有利的就位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8,7(3):172-179
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指含金地质体为(含钾长石)石英脉的一类金矿床,是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中的重要类型矿床.综合论述了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含金地质体及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矿石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总结了该类金矿床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赋存特点及矿石的选冶条件和流程.  相似文献   

8.
山东招远界河金矿床矿化垂向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河金矿床作为胶东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通过坑道工程揭露已经探明其矿体垂深达800m左右。从矿区浅部向深部,其矿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矿化类型呈现出浅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的分带规律;矿体规模逐渐变小,矿化强度逐渐减弱,矿体产状也逐渐变缓。此外,矿物组分、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等从浅部向深部也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结合区域内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垂向分带特征,初步建立了胶东地区金矿化在垂向上的"三段式"分带模式:浅部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中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则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邵军 《贵金属地质》1998,7(3):172-179
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指含金地质体为(含钾长石)石英脉的一类金矿床,是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中的重要类型矿床。综合论述了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含金地质体及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矿石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总结了该类金矿床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赋存特点及矿石的选冶条件和流程。  相似文献   

10.
东坪金矿矿石碲、金分布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坪金矿位于河北崇礼县境内,是我国首例产于碱性杂岩内的富碲特大型金矿床,被确定为新的金矿类型——“东坪式金矿”。其中1、70号矿体为一系列NNE走向的石英脉、石英-钾长石脉、石英细脉或网脉及旁侧的钾化、硅化蚀变岩构成,它们之间在走向与延深方向呈逐渐过渡。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围岩蚀变包括钾化、硅化和黄铁矿化,部分绢云母化。矿石的次生氧化作用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1.
马来半岛金矿主要分布在半岛中央金矿带北部,该成矿带地处特提斯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交汇处,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岩石主要是千枚岩及石英斑岩,矿物以黄铁矿为主,矿体产状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金矿化类型主要有含金块状硫化物型、含金石英脉型及褐铁矿型3种,品位变化较大。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状及矿化蚀变信息表明成矿与热液活动紧密相关,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刘斌  马启波 《地质与资源》1999,8(3):136-146
九十三沟金矿床产于延边复向斜北东端杜荒子-汪清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东部的石英闪长斑岩内接触带角砾岩中,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的产出.成矿物质来自白垩纪浅成侵入体石英闪长斑岩,成矿热液为富含钾质的气水溶液.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阿希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阿希金矿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构成的古火山机构西南缘。矿体产出形态及空间分布,严格受近南北向弧形张扭性断裂控制。主矿体呈厚大似板状体,以南北两个富集中心向NE50°倾角侧伏。矿石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围岩为英安岩和角砾熔岩。属中一低温火山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王建光 《地质与勘探》2017,53(2):406-412
坦桑尼亚太古代马拉-穆索马绿岩带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维多利亚湖东部地区,是坦桑尼亚重要的金矿聚集区。该地区主要金矿床类型为受陡倾或缓倾剪切构造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亚斯罗利、瑞万科玛和尼亚布隆渡等3个典型金矿床进行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了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蚀变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总结了马拉-穆索马绿岩带金成矿规律,认为金矿床的形成与镁铁质火山-沉积岩、韧-脆性剪切构造带及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控制着主要工业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乌龙泉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元古代隆起,小西弓—帐房山华里西—印支期金钨成矿带上,矿区已发现的金矿体产于古元古代敦煌岩群绢云石英片岩和变安山岩之间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是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沿断裂破碎带有含金石英脉充填。矿区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性特点,多呈NWW向分布于矿区的南、北两侧。矿床具黄铁矿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和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和部分石英脉型锑-金矿化为特征,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石英;贾公台金矿床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和Sb的质量分数不高,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石英-钾长石;鸡叫沟金矿床以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次之为石英脉型金矿化,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3个金矿床的成因均与岩浆岩有密切联系,但各矿区的岩浆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具有差异,表明其成因不尽相同.这可能是造成3个金矿床地质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皖东地区毛山金矿蚀变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山金矿属于中小规模金矿山。通过对矿体两侧的黄铁绢英岩进行热分析与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以及对绢云母的热分析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认为水热蚀变、硅化及矿化程度均较高,成矿热液可能来自矿区南部和深部,该地区是寻找隐伏矿体的靶区。黄铁绢英岩中出现微细石膏,反映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氧化阶段,是出现富矿的显示。进而提出乳白色石英脉中出现石膏晶体是寻找金矿化的新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新疆哈巴河萨尔朔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兵  张少丽 《新疆地质》2001,19(2):130-132
萨尔朔克金矿产于中泥盆统阿舍勒组中酸性火山岩一次火山岩中,矿体产出形态及空间分布严格受NNW向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倾角60°~87°.矿石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岩型,围岩为黄铁绢英岩化流纹斑岩.成因与古火山机构、次火山岩及构造带有密切关系,属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江西金山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元素在地质体中的丰度及分布形式与地质体的发生发展及物质组成有关.通过对比分析矿床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分布模式,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带及各类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认为在高水/岩比值下热液蚀变作用使其稀土元素产生明显的带入和带出,但成岩和成矿物质具有继承性演化的特点.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石英脉成因不同,是不同成矿阶段热液与构造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次工作发现的硅质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是一种混有火山物质或陆源物质的过渡类型热水沉积岩,可能指示该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成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坪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活动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尽管稀土元素常被认为是惰性元素,但在热液交代蚀变和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活动性,河北省东坪与碱性岩有关的改进改造型热液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热液蚀变作用使近矿围岩LREE/HREE比值增大,并出现现铈正常异常;石英脉型金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出现明显的继承性,脉石矿物石英,钾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相对富HREE,且在脉石石英出现明显的铕正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高温,近中性,较高氧逸度成矿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