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贵港市冬春季温度和降水对龙眼产量丰欠年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 ,丰产年型具有 1月各旬平均气温偏低 ,1月下旬至 2月上旬降水偏少以及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雨日偏少 ,4月上中旬雨量偏少等主要特点。对影响丰欠年的冬春季综合气候指标分析预测 ,可为及时采取相应的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措施趋利避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2003年第3季度气候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第3季度,广东省的平均气温普遍偏高,其中7月份有72个县(市)的月平均气温破历年同月平均气温最高记录。7月份全省雨量大部分地区偏少,导致本季度的明显雨量偏少。8月中下旬出现一次较长时间的明显降水,9月中旬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3.
冬春温度和降水对龙眼丰欠年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贵港市冬春季温度和降水对龙眼产量丰欠年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丰产年型具有1月各旬平均气温偏低,1月下旬至2月上旬降水偏少以及3月中旬至4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雨日偏少,4月上中旬雨量偏少等主要特点。对影响丰欠年的冬春季综合气候指标分析预测,可为及时采取相应的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措施趋利避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初夏(6月份),北疆气温接近常年,南疆气温比常年偏高。盛夏(7-8月)全疆气温比常年仍偏高;7月全疆降水较常年偏少,8月全疆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天山两侧。另外盛夏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初,我区出现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高空高温天气,造成高山区积雪大面积融化,同时有大降水天气过程出现,造成了我区历史上罕见的高空升温融雪与暴雨相结合的特大洪水灾害。1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1.1月平均气温7月份,北疆8站平均气温是24.8℃,较常年偏高1.ot;其中北疆北部较常年偏高1.l-2.gCC,偏高幅度最…  相似文献   

5.
1998年4月吉林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和少雨天气。全省气温上、中旬特高,下旬偏高。全月平均气温为12.3℃,比历年同期高5.1℃,为近百年我省有纪录以来高温的第一位。降水明显偏少,特别是上、中旬我省中、西部地区基本无降水,至下旬仍然偏少,使得春播期的旱情极为严重。异常的天气源于异常的大气环流,本文对异常的天气和大气环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河南省117个站1971~2000年整编资料和1961~1990年整编资料做比较,分析了河南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全省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冬、春、秋季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夏季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四季和年日照时数普遍偏少.  相似文献   

7.
2000年7~9月的天气特点是:降水南多北少,我省北部和中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伏旱;季平均气温北部接近常年,中南部偏低;全省日照时数偏少。2000年7~9月总雨量呈南多北少分布,赣北、赣中、赣南的平均雨量分别为299mm、307mm、453mm。与常年相比,赣北偏少1.3成,赣中偏少1成,赣南偏多2.5成。7月份除赣州、南康、瑞金、大余、信丰降水偏多2成~1.1倍以外,全省其它地区降水均偏少。其中宜春仅7mm,偏少9.6成。8月份除九江、瑞昌、莲花、南昌县降水偏少2~5成,南康、修水、南昌、泰和、宁冈接近常年外,全省其它县(市)降水均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8.
帅世殊 《贵州气象》1998,22(5):41-44
1气候特征1998年春季(3~5月)主要气候特征为:气温变幅较大,特别是3月中旬至3月下旬温度变化剧烈,与常年比较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多阴雨;春旱和冰雹严重。3月省内主要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偏低,降水偏少;4~5月主要是干暖天气,气温偏高,降水偏少。2主要气象要素分布2.1气温2.1.1季平均温度今春省之南部和东南部边缘、乌江下游及赤水河流域季平均气温在18.0℃以上,其中以册亨21.3℃为最高;省之西部及开阳在15.0℃以下,以威宁13.2℃为最低;省内其余地区在15.0~18.0℃之间。与常年相比,除赤水偏高2.2℃、习水…  相似文献   

9.
帅世殊 《贵州气象》1998,22(2):44-48
1气候概况1997年年平均气温接近正常,年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各季情况为: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是明显的暖冬;春季气温变幅较大,表现为两高两低,高温时段出现在3月上中旬前期和5月上~中旬,低温时段出现在3月中旬后期和5月下旬,全季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略偏  相似文献   

10.
2023年,我国气候主要表现为暖干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1991—2020年气候平均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最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 mm,较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夏、秋季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除秋季降水偏多外,其余三季降水均偏少。汛期(5—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3%,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我国中东部降水总体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2023年,我国区域性气象干旱多发,西南地区遭遇冬春连旱;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偏多;夏季前期,华北和黄淮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7月底至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华北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1月中旬发生年内最强寒潮过程;秋末冬初冷空气频繁入侵,12月华北和黄淮等地降雪日数偏多、积雪偏深。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04—2019年营口市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7 a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116 a营口市气温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1904—2019年,营口市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7℃·(10 a)-1.各季平均气温变化也均呈...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丹东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06—2005年丹东气温资料序列进行分析,得到近百年丹东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近百年丹东逐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中,除夏季7月和8月呈线性递减趋势外,其他月份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在近百年丹东年代际和年际变化中,逐年代平均气温线性递增率为1.13℃/100 a,逐年演变过程中的年平均递增率为0.12℃/10 a。在各季的平均气温变化中,冬季(12月—翌年2月)线性增温最显著,平均线性递增率为0.30℃/10 a;春季(3—5月)次之,线性增长率均为0.12℃/10 a;秋季(9—11月)平均气温线性增温最小,线性增长率为0.06℃/10 a;夏季除6月几乎没有变化外,7—8月均呈递减趋势,整个夏季(6—8月)总线性增减率为0.03℃/10 a。近20 a年线性增暖趋势异常显著,逐年线性递增趋势为0.36℃/10 a。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临汾市2007年-2011年2月的草面温度和相应的地面温度、气温、总低云量、降水、日照、风速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草面温度的日、月、季、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草面温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月平均草面温度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年较差为33.7℃。②草面温度日变化呈现“降一升一降”的变化趋势。日平均草面温度最高值在春、夏、秋三季一般出现在13时,在冬季出现在14时,最低值在春秋季一般出现在6时,夏季出现在5时,冬季出现在7时。③草面温度与气温、地温均呈现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草面温度高于气温,草面温度的极端值振幅比气温的偏大;地面温度高于草面温度。④引起草面温度变化的气象因素较多,主要是低云量和总云量,其次是降水、日照和风速。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7—2007年11a石河子气象站7—8月份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总云量资料以及棉花桃数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新疆石河子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光照特点的关系,并提出了该病发生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5.
开封市近55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开封市195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了开封市近55a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开封市总体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前期10a较低,中期30a保持稳定,后期15a明显上升;夏季气温相对稳定,春、秋和冬季气温升高,冬季气温升高尤明显;1-4月及10-12月气温升高,5、8、9月气温相对稳定,6、7月气温略有下降。年极端最高气温明显下降,年平均最高气温保持稳定,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都明显升高。极端气温事件减少,发生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开封市195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了开封市近55 a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开封市总体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前期10 a较低,中期30 a保持稳定,后期15 a明显上升;夏季气温相对稳定,春、秋和冬季气温升高,冬季气温升高尤明显;1-4月及10-12月气温升高,5、8、9月气温相对稳定,6、7月气温略有下降。年极端最高气温明显下降,年平均最高气温保持稳定,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都明显升高。极端气温事件减少,发生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全国21个站的木本植物物候资料和全国599个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1963~1988年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26年来,植物春季物候期与春季气温在全国总体呈负相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提前;植物秋季物候期与秋季气温在全国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没有春季物候期显著;我国木本植物物候生长季长度有明显的南-北向梯度,早春气温对植物物候生长季的影响比秋末气温对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对新疆乌昌地区棉花种植区划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新疆乌昌地区1961-2010年≥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等热量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疆棉区区划指标,完成了2004年前、后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并对未来年平均气温升高1~4℃时,棉花种植气候区划的可能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乌昌地区热量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平原多,山区少”的格局。1961-2010年≥l0℃积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分别以每10年52.3℃• d、0.1℃和3.3 d的速率增多(升高、延长),并分别于1995年、2004年和1987年发生了突变。受其影响,2004年后乌昌地区宜棉区较之前明显扩大,次宜棉区、风险棉区和不宜棉区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未来气候变暖将对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产生较大影响,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宜棉区面积将扩大6600 km2,次宜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别缩小2100 km2和4700 km2,风险棉区面积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王秀琴  吴婷芳 《干旱气象》2014,32(6):1003-1006
甘肃敦煌地区气候条件虽然适宜棉花生长,但热量条件处于棉花正常生长适宜指标的下线,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利用敦煌市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1983~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敦煌棉花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棉花的株铃数、单铃重及僵烂铃率、蕾铃脱落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花蕾期气温、花后热量和花期气温、裂铃吐絮阶段灌水量是造成棉花僵烂铃和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花铃期的平均气温越高,热量越充足,越有利于棉铃数的增加;7月上旬至8月中旬夜温不足降低了棉株矿物质和贮存物的积累速率,导致花蕾及胚珠发育不良,单铃胚珠数减少;盛夏7月中旬高温造成棉铃代谢紊乱,导致单铃不孕,造成株铃数不足和单铃重下降,进而影响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20.
Mediterranean warming is especially due to summer season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We created a new homogenized daily minimum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data set (1955–2007) for the central Mediterranean area of Tuscany (Italy). Yearly and seasonal long-term trends of some climatic and extreme climatic indic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highlighted a positive trend for mean temperature of about 0.9°C per 50 years with a slightly more pronounced increase in maximum temperature. Seasonal analysis revealed a by far much greater increase in summer (June, July, August) and spring (March, April, May) temperature in respect of autumn and winter, this finding consistent with most recent Mediterranean evidences. Warm extremes showed an overall tendency to increase, while a slight not significant decrease trend was found in regard to frost days and cold extremes. Comparisons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of Mediterranean warming confirmed the magnitude of recent very fast rise in temperature, especially during summer. This change could be due to last decades modifications of general circulation patterns and land–temperature, land–precipitation positive feedback processes dependent from soil moisture. All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Mediterranean is a region especially responsive and thus very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