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征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求政绩,不顾当地实际,不顾农民利益,大搞以地建桥、以地招商、以地兴业的方针,从而大量征占农民集体土地,降低补偿标准,拖欠挪用,截留征地补偿费等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土地上访、纠纷案件急剧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严格按政策法规征地,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引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城乡和谐、保障经济发展、保护土地资源和被征地农民利益和谐。如果一味强调经济发展,过多征收和征用农民集体土地,不妥善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隐患。一味强调限制征地规模和范围,过多限制土地征收和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征地制度中关于征地有三个名词,即土地征用、土地征收和土地征购,我国台湾省一般用“土地征收”,西方一些国家一般用“土地征购”。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很长时间一直用“土地征用”一词,其基本特征是政府的垄断性和低价补偿。其实土地征用的叫法不够严谨,土地征收的表达更为合适。征地是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政府行为,是将农民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土地,被征地者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或消灭,而土地征用中的“用”字只涉及“使用”或“用途”,不能说明所有权的变化。土地征用似乎用于国家征用临时用地…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处理好农村集体土地问题,尤其是征用耕地问题,农村一系列重大问题也就可能较顺利地得到解决。 温家宝同志今年1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我要特别专门强调一下土地征用问题。目前不少征地项目不给农民合理的补偿,不妥善解决农民的生计,造成农民失地失业,危及农村社会稳定。不少地方乱占滥征耕地,随意圈地,有的地方征地规模过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完善征地制度是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农民生产、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温家宝同志进一步指出,“要改进土地征用的补…  相似文献   

5.
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阴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从1998年开始,江阴市征用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大量集体土地.征地工作事关江阴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江阴市在以往的征地过程中,主要存在着3个方面的问题:(1)土地征用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及不完善致使土地实际征用过程中依法行政力度削弱;(2)土地补偿安置标准与实际征用中农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3)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环节较多,真正落实到农民头上的利益较少.……  相似文献   

6.
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征地过程中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不得低于法定标准,同时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对农民的补偿。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问题,高度关注各地在征地过程中如何对农民利益进行保护。在发展的同时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的权益,是今后做好国土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征地补偿费是指国家依法征用集体土地时付给被征地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补偿所丧失的土地权利的各项费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国家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土地的征收征用,保证了基础设施和国家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广大农民特别是被征地农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于这些被征地农民,采用什么样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安置他们,使其失地不失业、生活有保障,既是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是货币安置,即将安置补助费直接一次性发放给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用于其自主支配、自谋职业。据调查,石家庄、哈尔滨、合肥、兰州、南宁等省会城市货币安置占100%;随机…  相似文献   

9.
征地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和个人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征地事关国家经济建设,事关农民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逐年加大,土地征用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上访也呈上升趋势,成为了随时都可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为何征地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主要是征地制度欠完善,如一些地方补偿标准过时、同地不同价、尊重农民的意见不够、对征地补偿安置费的发放监督不力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临海市国土资源局在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中,努力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确保了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全市完成征地679.95亩。共向被征地农户支付补偿费759568万元,实现土地补偿款零拖欠。该局于2003年4月成立了统一征地事务所。全市所有用地全部由局统一征地事务所统一征用,土地补偿款由统一征地事务所直接补偿到村及农户。同时,该局出台了“区片综合价”体系和《临海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违法违规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或虽合法征用但征地补偿费不及时足额支付给农民,使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和就业安置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发展。如何在征收征用土地中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当前要把握住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征地及其所涉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财产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给“土地征用”概念正名,科学和合理地界定“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范围,并重新确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当前解决土地征用问题的基本点和关键。提出了实行“征用”和“征购”补偿制度并存的双轨制建议。进行了“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市场化的制度分析。介绍了“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涉及侵害农民权益的信访数量持续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违法违规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或虽合法征收但征地补偿费不及时足额支付给农民,使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和就业安置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廉政工作会议都对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用问题是当前复杂的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其焦点是征地的补偿和安置。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由于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力保护,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2002年7月1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指出:“当前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用又称农民集体土地征用,是指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强制把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征地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使许多地方城市面貌一新,是与农村各地方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分不开的,然而在这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对土地征用制度的错误歪曲的理解和认识,导致现实中的土地征用的混乱。  相似文献   

16.
一、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并给予补偿安置的一种行政行为。而征地中的补偿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同时也引发被征地农民上访、信访案居高不下,影响了社会长治久安,也暴露出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其中包括:征地范围过宽,为公共利益需要征地的目的性界定不清;征地补偿标准偏低、测算方式有失公平;安置方式单一,难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政府征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一部完整的“土地征收法”。  相似文献   

17.
双城市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坚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土地被征用而降低,经济发展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促进了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征地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土地,由政府统一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仅仅得到一点标准很低的经济补偿,难以保障基本生活。这是在征地工作中长久未能从根本上妥善解决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格局,房地产市场开始培育形成,可是对征地的经济补偿仍是沿袭老办法。土地级差在征地的经济补偿上没有得到体现,农民反响十分强烈,要求改革现行的征地办法。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家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土地的征收征用,保证了基础设施和国家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广大农民特别是被征地农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于这些被征地农民,采用什么样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安置他们,使其失地不失业、生活有保障,既是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  相似文献   

20.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善征地补偿办法中,一些地方提出在适当提高补偿标准的同时,有必要调整集体和被征地农户在征地补偿分配中所占比重,把补偿的“大头”分配给被征地农户,以体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益。笔者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