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比例尺DEM成果精度检查是数据质量检查的核心内容,如何全面核查DEM成果精度、快速发现粗差区域对于指导DEM数据生产、提高成果质量有重要意义。结合武汉市大比例尺DEM数据生产及检查工作现状,提出以全要素地形图为基础,采用基于FME的高程信息提取模型和DEM精度检查模型,通过ArcGIS模板和Python自动化处理脚本对DEM成果精度进行检查分析和统计的处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DEM成果精度检查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可广泛应用于DEM数据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DEM生成中面状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应与所在水域面高程保持一致,这一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根据地形图中等高线与河流水域面特殊空间关系特性,提出了基于高差分块的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方法。该方法采用河流水域面裁剪等高线,然后对分块多边形自动构面,自动提取分块区域高程,最后对分块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DEM数据比未经处理的DEM更符合河流水域面地表形态,精度更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数字测绘产品生产中一种新的生产技术手段,以其高精度且现势性强的优势已应用于国际测绘市场上。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形式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数字高程模型的技术获取,可通过建立DEM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实现与国际测绘技术规范的接轨。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的藉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ANUDEM软件和1:5万地形图研究了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方法,从派生等高线与原始数字化等高线对比等方面对建立的DEM进行了质量评价。并且与传统TIN方法建立的不同水平分辨率的DEM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由等高线、高程点、河流和陡崖线在ANUDEM5.1中生成的DEM质量优于由等高线、高程点和地形特征点用TIN方法生成的DEM。ANUDEM建立的DEM更能精确地反映水文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确定集水面积阈值的方法,通过在Arc/Info环境下运行AML程序自动提取了基于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流域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水域与高程数据的DEM生成方法,介绍了基于含有隐式拓扑关系军用标准格式的水系要素生成封闭水域面的方法,说明了格网的生成方法和DEM生成时水系要素的利用方法。应用该方法能较好的描述地形的水系特征,并已应用到数字高程图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及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瑞尧  卢刚  赵小祥 《现代测绘》2004,27(4):35-36,41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基础测绘的重要产品之一,结合测绘生产实际情况,阐述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并提出了利用已有DEM进行数据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字3D(DLG、DOM、DEM)产品生产时,如何对DLG的高程点与DEM的格网匹配情况进行质检,并基于VB编程来实现计算机检查,从而提高检查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生产方式、资料精度、生产人员素质都会影响DEM数据的最终质量。本文结合多年的DEM数据质量检查工作,从检查内容出发,结合检查方法探讨DEM的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ArcGIS平台下的检查方法,提出了适合程序实现的高程异常值探测新方法,有助于提高DEM数据质量检查的效率,对生产单位在DEM数据生产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1∶10 000地形图框架要素数据成果中,提取等高线、高程点及面状水系等要素作为此次数字高程模型(DEM)更新的主要数据源。对DEM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提高数字高程模型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cObjects开发的DEM生产软件,结合了ArcObjects强大的三维分析功能和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地貌特征点匹配功能,实现了高质量DEM成果的快速生产。介绍利用ArcObjects作为GIS开发平台、利用平三角理论来开发DEM智能化生产软件的过程,以及具有地貌特征点自动匹配、河流高程自动匹配和Grid自动生成等功能的软件的开发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数据产品,ZY-3 DSM对于我国地学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顾及地貌情况前提下,选取云南省高海拔山区为试验区,辅以1∶10 000野外实测地形图DEM为参考值,将分辨率为15 m的ZY-3 DSM与90 m的SRTM DEM从高程精度和地形精度进行较为全面的数据质量比较。结果表明:ZY-3 DSM在高程精度和地形精度均有更好的表现。总体看来,ZY-3 DSM数据质量更高,具有更广泛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检查DEM精度最可靠的方法是人工判读高程法.理论上,如果人工判读高程法直接用于从等高线自动生成DEM,则生成的DEM是检查不出误差的.本文分析了人工判读高程的原理,论述了将其直接用于生成DEM的方法和过程,经试验,该方法生成DEM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利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数字高程模型(SRTM DEM)与先进星载热反射和反辐射仪数字高程模型(ASTER DEM)的互补信息,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多源DEM数据融合方法,以我国秦岭典型高山峡谷地貌类型区为试验样区,选取相同位置的SRTM DEM与ASTER DEM数据,通过重采样、数据配准等步骤形成融合数据源;对小波分解的低频系数作基于邻域像素关联性的融合,高频系数采用像素点绝对值取大的融合,生成融合DEM。并把融合前与融合后的数据分别与1∶5万高程库数据作精度比较,总体统计与抽样检查表明融合DEM精度较源数据均得到了提高。该融合技术为应用SRTM DEM与ASTER DEM生成精度和可靠性更高的DEM产品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测绘产品的不断发展,数字高程模型(DEM)已成为地理信息空间系统和"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测绘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产已成为各生产部门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一期工程对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成果的要求有很大提高,数字高程模型(DEM)成果的裁切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工作中遇到的DEM成果裁切问题入手,结合笔者多年的测绘生产经验,研讨DEM成果裁切问题。  相似文献   

15.
ASTER DEM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成像设备ASTER获取的立体影像生成的DEM,其全球覆盖范围较广、数据获取快、质量稳定。但其数据精度和质量在我国区域内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本文选取具有高山峡谷等典型地貌特征的秦岭山区的ASTER DEM数据,以相应1∶50 000地面高程库数据作参照,从总体统计、检查点法以及剖面法几个方面对其精度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地面1∶50 000地面高程库相比,ASTER DEM误差值所对应的点数数据分布呈正态分布,RMSE为30.109 358 028 165 158 m;且其在山峰上的高程值会有所降低,在山谷中的高程值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ArcGIS地理处理工具和自定义脚本工具在基于LiDAR的已有高精度DEM水域高程赋值上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从已有LAS点云数据中提取水域边界,静止水域高程赋值以及流动水域分段赋值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并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阐述《安徽省地图集》中地貌晕渲图的研究和实践。介绍了地貌晕渲制作的技术准备,分析了利用国家1:25万DEM数据库和1:5万DEM数据库DEM数据的获取方法,描述了晕渲制作过程中高程抬高系数的选取、地形高度表的划分及分层设色、生成的晕渲图像与矢量图形的配准问题等。这些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在综合性地图集生产中具有示范性与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选取恰当的内插方法来满足高程数据建模的需求。不同的DEM内插方法随地貌地区和采样点方式的不同存在不同的误差。本文使用V isual Basic语言将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编写成一套能够快捷方便的获取内插点高程的内插软件系统,可以使应用人员直接捕捉地面点高程,并获得地形的可视化信息,由此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在同一地区相同采样点方式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内插方法引起的内插精度等质量方面的优劣区别,从而获取最优的内插方法,有效地满足DEM的生产、质量控制、精度评定和分析应用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M的岷山构造带构造地貌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结合构造地貌研究,利用矢量地形数据,构建了岷山构造带数字高程模型(DEM),初步对岷山构造带,特别是岷山断裂带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将DEM与GIS技术结合,辅以遥感图像解译和详细野外地质调查,能够直观地进行坡度、坡向以及地形起伏度和高程的统计分析等研究,在构造地貌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CH992464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术研究/闾国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报.—1998,53(6).—562~570 对近年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特征地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该技术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如何定义地貌形态结构。二是提取算法的设计。提出了基于地貌学角度来定义地貌形态结构的方法,利用有限个数的形态要素的空间组合和对比分析来获取特征地貌,并可以对各种特征地貌形态进行符合物理意义的改进。图2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