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避雷检测的必要性 ,避雷装置的检测和检测对象 ,检测部位和防静电检测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入侵检测系统是现今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的热点,普通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有较高的误报率,为了减少误报率并提高检测效率,首先在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引擎中采用将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结合起来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然后再通过漏洞扫描引擎过滤入侵检测系统中无效警报再次降低误报率,最后通过响应界面报警.  相似文献   

3.
通过火力发电厂大型接地网与防雷检测实践,对气象部门涉足较少的电力生产企业防雷检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章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生产系统流程和结构特点,以及电力系统安全作业要求,确定了重点检测区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和检测周期要求。为火力发电厂大型接地网防雷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化工企业防雷及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工企业大多储存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防雷减灾工作十分重要。根据有关化工企业防雷检测规范,结合多年来在化工企业实施防雷防静电装置定期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作者从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防直击雷装置检测、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装置检测、防静电装置接地检测、接地电阻的测试、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护和工作完毕后应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探析了化工企业防雷防静电装置定期检测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最后提出:化工企业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是一项范围广、要求高、涉及内容多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技术工作,需要检测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和运用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规范,熟悉各种化工产品的化学特性,掌握现场检测要点,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测,为化工企业的防雷防静电安全把好关。  相似文献   

5.
从基本防雷设施检测、防雷设施检测指标和检测操作规程3个方面叙述了汽车加油站和小型石油库等易燃油品类场所防雷设施检测的技术要求,提出易燃油品类场所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6.
从适应现代防雷检测服务需求和防雷检测技术发展的高度,指出了防雷检测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联系多年来湖北省防雷检测服务的实际,从安全责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专业技术素质和服务意识等方面,阐述了防雷检测服务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基本防雷设施检测、防雷设施检测指标和检测操作规程3个方面叙述了汽车加油站和小型石油库等易燃油品类场所防雷设施检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避雷检测的必要性,避雷装置的检测和检测对象,检测部位和防静电检测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图纸报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后,缴纳一定的图审和检测费用,检测机构制定检测计划,按工程进度,根据防雷设计图纸审核结果,分阶段按时跟踪检测,对隐蔽工程检测和拍照,填写验收手册,为防雷主管机构验收防雷装置提供完整资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漏审、漏检、阶段检测资料不健全的情况,给建筑物防雷装置留下隐患,对以后利用和整改防雷装置带来不便。该文根据多年来从事防雷检测工作的经验,结合毕节地区实际情况,浅谈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防雷设施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接地电阻测量的原理入手,提出几种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测量接地电阻,提高防雷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增强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了解决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的批量检测、标定问题,进行了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改变了目前国内传感器检测设备比较落后、一般采用手动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满足传感器的批量检测的状况。文章介绍了CAWS-JC01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该系统适于各类气象传感器的批量检测,可作为省、地区气象装备中心仪器检定部门或相关行业仪器检定部门用于自动气象站各类传感器定期检测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原理,通过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检测方法在电流谐波检测应用中的分析研究,在ipiq 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于电流高次谐波检测的改进ipiq检测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原检测方法中补加上负序分量检测环节,可检测出电流高次谐波的正序和负序分量,进而实现电流高次谐波的检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了改进的方法对电流高次谐波的检测比原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更适于对具体的高次谐波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FY3D/MERSI和EOS/MODIS的云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全自动云检测算法,首次将深度学习引入到卫星影像云检测领域。本算法使用深度全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作为核心结构,基于EOS/MODIS基本云检测原理选择合适的通道作为特性向量参数,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分类和网络模型的训练,最终得到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模型。经过EOS/MODIS数据和FY3D/MERSI数据的测试,云检测的精度达到98%以上,可以看出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算法能够用于云检测,该算法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云检测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朱文刚  李刚  张华  金大智  王根  钟亦鸣 《气象》2013,39(5):633-644
目前GRAPES-3DVar(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使用的AIRS云检测方案只能够检测出完全晴空时的视场资料,对于受到云污染的视场,所有通道资料全部被剔除。研究表明有云视场当中的云顶以上资料对数值预报的影响更加重要,研究也更加有意义。因此,文章借鉴McNally和Watts云检测方案,结合GRAPES-3DVar系统和仪器特征,建立了一种适合于GRAPES-3DVar模式的晴空通道检测方案。该方案不但可以检测出完全晴空的视场资料,同时也可以检测出有云视场当中不受云影响的云顶以上通道资料;另外,还可以求出云顶高度,判断出高、中和低云。然后,将AIRS观测资料分别用晴空视场检测方案和晴空通道检测方案进行云检测,从结果分析看,晴空视场检测方案可以检测出的晴空资料占总资料的9.14%,而晴空通道检测方案检测出的晴空资料达到了34.86%,是传统云检测方案的3.8倍,大大增加了资料的使用度。  相似文献   

15.
气象部门全国性地开展防雷检测工作至今已经历了20年,但是关于防雷检测具体操作的规范、文献等却很少。笔者根据《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浙江省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2008年版),结合工作实践,对防雷检测的基本流程和作业要求进行了整理,并就遵循上述流程和作业要求对检测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行了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媒体的蓬勃发展在加速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促使虚假谣言信息迅速在社会网络上传播,造成严重的后果.自动谣言检测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社会多媒体谣言检测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融合多模态特征的谣言检测相关技术.首先从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谣言的定义和社会多媒体的特点,给出了社会多媒体谣言检测问题的定义.针对谣言检测面临的多模态特征抽取和模型构建两大难点,分别总结和归纳了各种类型的特征及其提取方法和不同的机器学习检测模型.这些特征和算法是检测谣言的基本手段,也是接下来研究的基础,可为进一步谣言检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新规范和新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的引用规范标准、检测程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并指出目前移动通信基站定期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防雷检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常规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工作流程,通过防雷装置的质量特点分析了跟踪检测的必要性,并由此引出关于防雷检测标准的问题。参照其它标准及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的资料,文章着重讨论了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抽样方案和防雷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维全  刘小东  李洋  白静 《气象科技》2008,36(5):643-646
从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使用传统方法对CINRAD/SC天气雷达天线座水平度进行检测,在普通基层雷达站其可操作性比较差,检测结果中含有比较明显的误差成分,不够准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并且给出对检测数据的修正方法和处理方法.用改进的天线座水平度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使得CINRAD/SC天气雷达天线座水平度的检测过程大大缩短并且容易实施,经过数学处理后的结果更加真实.其他类型天气雷达的天线座水平度检测及检测结果的处理.也可以借鉴本方法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多通道卫星云图云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芳  张强  郭铌  张杰 《大气科学》2007,31(1):119-128
通过对2002年7、8、9三个月,范围为(8.65°N~59.65°N,73.22°E~134.42°E)的GMS-5卫星云图3000多次数字资料的取样,根据遥感原理和样本统计特征,探讨了常用的通道阈值法云检测方法,并尝试建立了红外分裂窗通道差值法和通道综合运算法的云检测方法。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比较分析后发现:对通道阈值法,只要用红外一和可见光两个通道的阈值,就可得到较好的检测效果,但用这种方法阈值要随着太阳高度角和季节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虽阈值变化的幅度不大,却会对云检测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外,该方法云检测的结果存在地理位置的影响,即检测出的云量在中低纬度偏多而较高纬度偏少。作者建立的通道综合运算云检测方法,不仅改善了地理位置的变化对云检测带来的影响,而且通过红外分裂窗通道差值检测,可减弱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减少了检测过程中阈值变化的繁琐,同时得到了更好的检测效果,检测结果与其可见光图像中的云区相比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