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夜暴雨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勤  邱东平  刘正奇  白月波 《气象》1997,23(7):46-50
该文用鄂尔多斯盆地及周围干旱、半干旱及沙漠地区34个气象台站37-44年夜暴雨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及周围地区暴雨的昼夜分布,给出了暴雨昼夜强度极值,重点讨论了地形对夜暴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湿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和回顾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湿度研究在区域气候变化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详尽描述了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湿度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型地面观测试验计划的开展、卫星遥感监测能力的加强促进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陆面模式模拟土壤湿度能力的提高,推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湿度数值模拟的研究进程。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观测站的建立,积累了长期宝贵的连续性观测数据,增强了检验卫星反演方法的能力,促进了陆面模式的参数化改进。近年来随着气象学、生态学以及水文学、土壤学等学科之间交叉合作的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湿度对碳、氮循环的影响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局地碳通量和水分供应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未来半干旱地区土壤湿度的研究不仅要开展观测计划,积累长期连续的高质量数据,改进卫星反演能力和模式参数化方案,而且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学科交叉内容的研究,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湿度在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等学科的变化形式和特点,多角度、多方向地开展和改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对边界层气候热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陆-气相互作用的中小尺度系统研究中,水平非均匀下垫面的强迫作用是主要的物理过程。本文利用能量闭合二维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耦合模式,研究了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38°N,105°E)夏季下垫面物理特征的变化对区域边界层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对局地环流和区域边界层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模拟结果揭示了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度,可涵养土壤水分,改善局地生态环境,是人工持续改造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局地气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暴雨中期预警─中短期叠套预报研究宫德吉(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地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降雨稀少。但降雨时间集中,6-8月的雨量约占年雨量的60一75%,而且这些雨量也主要是由几场较大的降雨过程决定的。这就使该地区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却时常...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Pettitt非参变量变点检验、Mann-Kendall秩检验、T检验,对内蒙古地区近40年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序列计算分析得出,本世纪70-80年代以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平均温度升高0.6-0.8℃,冬季季平均温度升高2-3℃。半干旱地区自1963年以来发生降水突变减少,并且与西非Sahel地区同期降水突变有明显的相似性。这种不同区域同一时期所发生的气候突变和干旱化,在全球有着大范围的空间联系。增温和降水突变减少,使重要灾害性天气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暴雨中期预警─中短期叠套预报研究宫德吉(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地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降雨稀少。但降雨时间集中,6-8月的雨量约占年雨量的60一75%,而且这些雨量也主要是由几场较大的降雨过程决定的。这就使该地区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却时常...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干旱等级判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干旱等级判定方法探讨宫德吉,汪厚基(内蒙古气象台)内蒙古大部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缺雨是制约本区农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认真研究干旱的发生规律、探讨干旱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研究干旱规律,就要知道历史上我区哪年算旱,哪年不算旱,...  相似文献   

8.
干旱气象研究的若干进展徐国昌(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730020)近年来,我国干旱气象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简要介绍如下。1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1.1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严富华等(1983)对罗布泊4 ̄#孢粉组成的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我国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9.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气候效应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耀存 《气象科学》1994,14(2):99-105
本文利用三维土壤-植被-大气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状况发生变化的短期气候效应,着重分析植被对海平面气压场、近地层气温和湿度、土壤温度、边界层风速、局地环流以及地面能量平衡和转换关系的影响,结果可为人们制定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开发和利用有限的生物资源,推广植树种草绿化工程建设,改善区域气候环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气象卫星资料应用研究和服务进展陈乾,陈添宇(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730020)气象卫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命脉──水资源监测的现代化手段。自80年代以来,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围绕“水”字作文章,先后开展用气象卫星资料估算降水、积雪、蒸散、土地覆盖分类、监...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干旱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干旱现状分析宫德吉,汪厚基(内蒙古气象台)(内蒙古气象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内蒙古的生产实际看,降水情况确实是影响本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内蒙古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地处亚洲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大部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缺雨一直...  相似文献   

12.
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降水量、土壤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布次仁 《气象》1995,21(12):8-12
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描述植被绿度及生长状况的指数,由于植被生长依赖于环境条件因此NDVI与环境参量的关系是应用NDVI监测环境状况的基础。分别应用位于中国北部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资料对NDVI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地分析,结果表明仅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季末的累积降水量与累积NDVI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78。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5区中雨预报方法王孝先,王守纲,王文春(内蒙古气象台)(山西气象台)内蒙古地区大部分位于亚洲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中雨以上降雨天气过程是该地区缓解农业干旱问题的主要天气过程,是农牧业生产的重要水资源,故而...  相似文献   

14.
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降水量,土壤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普布次仁 《气象》1995,21(12):8-12
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描述植被绿度及生长状况的指数,由于植被生长依赖于环境条件因此NDVI与环境参量的关系是应用NDVI监测环境状况的基础。分别应用位于中国北部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资料对NDVI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地分析,结果表明仅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季末的累积降水量与累积NDVI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78。  相似文献   

15.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处于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过渡和农牧过渡地带.这里气候干旱少雨,降水分布不均,植被覆盖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在这一地区种草养畜,实行草田轮作,农牧结合,是发展农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本文仅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草养畜农牧结合的气象条件研究,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6.
马清霞 《气象》2002,28(12):11-14
2001年夏季,内蒙古地区发生了继1999、2000年连续两年的干旱之后的较为严重的全区性干旱。通过分析2001年内蒙古地区夏季气候特征及预测信息,研究内蒙古夏季(1739-2000年中西部地区、1774-2000年东部地区)旱涝气候变化规律,探讨影响内蒙古地区夏季干旱前期信息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严重干旱年多发生在La Nina事件峰值年次次,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强度前冬弱后冬强,自上年5月至当年4月呈现出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副高偏弱,并持续3-7个月,继而转成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弱副高偏强,并持续2-6个月,可将这些特征作为内蒙古地区夏季严重干旱的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17.
自1961年以来,WMO和粮农组织及科教文组织在世界上的一些半干旱地带共同进行农业气候调查,所涉及的地区是近东、撤哈拉南部和东非高原的半干旱地带。 1972年底,由于非洲中部地区产重干旱的紧急情况,使得WMO在苏丹——撤哈拉沙漠地带进行研究干旱和沙漠化的气象方面的咨询工作。最后的结果是改进和扩大苏丹——萨赫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冬小麦、夏玉米在半干旱农业区各生育期需水量,实际供水量及供水不足对农作物相对产量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对半于旱地区农业干旱程度进行定量判别。  相似文献   

19.
利用DTOPSIS法对内蒙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内蒙中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按优劣可依次分为3个区:东部鄂尔多斯市为温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南部乌海市为温暖干旱区,北部巴彦淖尔市则为温暖干旱——极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呈现东部优于南、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及其带领的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全球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半干旱地区是全球陆地表面增温最显著的地区。据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介绍,干旱半干旱区作为全球陆地的特殊组成部分,是近100年来温度增加最显著的地区,尤其在冬季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增温达1.72℃,是全球陆地平均增温的2倍,是全球变化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