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编辑部 《地球》2012,(11):14-15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同时保护资源?我国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就此,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十年成绩记者:10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徐绍史: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增大、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相似文献   

2.
袁立明 《地球》2012,(11):64-67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涉及不同区域和城市如何发展,国土的开发和建设影响到具体区域和城市空间布局。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基础欠强、环境脆弱、城市化加速和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多重压力。如果做不好统筹规划,不仅会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恶化、耕地锐减等问题,危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土规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规划目标的积极维护,以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1,(7):20-20
我国大部分非油气矿山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多数进入开采的中晚期,一些重要矿山面临接替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和发改委,组织实施了危机矿山找矿工作。专项实施以来,全面完成全国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在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新增一批资源储量,找矿理论和方法技术不断创新,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袁立明 《地球》2011,(11):94-94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地大物博”一直是国人的自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是四分之一,森林资源是九分之一……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面临的资源现状十分严酷。  相似文献   

5.
翁少林  陈晓发 《华南地震》2006,26(3):103-108
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检索的不便和交流的缺乏,使研究者不能充分得到地震资料,影响了对地震科学的研究,所以有必要加快地震数据网络间的共享,建立专门的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以东南及沿海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为例,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具体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系统,实现地震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6.
郑喜玉 《湖泊科学》1994,6(3):267-275
本文首先介绍了青藏高原盐湖的基本概况,分布特征;重点叙述了该区盐湖自然资源的类型、盐类沉积矿物组合,卤水的水化学成分,盐湖资源的规模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郑喜玉 《湖泊科学》1994,6(3):267-275
本文首先介绍了青藏高原盐湖的基本概况,分布特征;重点叙述了该区盐湖自然资源的类型、盐类沉积矿物组合,卤水的水化学成分,盐湖资源的规模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即其应以维护或重建生态平衡为基础。有效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市县地震监测站观测手段多、站点数量庞大,是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站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摸清市县监测资源底数、统筹用好市县监测数据,中国地震局首次开展全国市县地震监测资源评估工作。基于此项工作,从观测环境、观测系统、数据质量和预报应用4个方面对我国地下流体市县监测资源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35.91%的测项评估为合格,可直接纳入国家数据库管理;48.00%的测项评估为基本合格,可纳入国家市县数据库管理;16.09%的测项评估为不合格,需要停测或者改造。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测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姚鹏飞 《地球》2011,(9):26-26
2011年8月9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在甘肃白银公司进行调研时指出,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快地质找矿步伐,续接枯竭矿山资源,这不仅对白银市的发展、对甘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而且对国家的资源保障都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震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地震旅游资源的概况,论述了我国现存的主要地形地貌震迹、古建筑、现代建筑震迹遗址及地震碑刻、地震纪念馆的旅游功能。最后,对重要的地震旅游景点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提出开发利用这些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1,(7):38-38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省内的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3.
火山(火山岩)旅游资源论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山是惊天动地的自然景象,具有神秘感,对人们有极强的吸引力。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突变性的片断,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将火山列为国家公园以它独特的自然景象和地质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和未来的游憩、科研、启智之场所。面对火山遗迹,人们会产生种种遐想和启迪。火山(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分为六大类(1)火山喷发景观;(2)火山特有的不同于其它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2)火山喷溢的熔岩或火山爆发的火  相似文献   

14.
人口、资源、灾害与环境是困扰当代人类的几个重大问题.人口的增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而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与否,又势必对环境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环境的改善或恶化,反过来又必然影响到资源的增减.因此,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又保护或改善环境,形成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改善之间的良性循环,应当是人类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 本文依据一些实际资料论述了上述问题以及地球物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所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锡红 《湖泊科学》2004,16(Z1):46-50
鄱阳湖区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江西十分重要的农产品淡水产品主产区, 对江西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这块风水宝地其经济发展总是相对滞后,部分农村社区群体甚至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频繁的自然灾害、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农村生产力低下等.鄱阳湖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自然灾害问题,建立鄱阳湖区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同时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广开致富门路,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产业升级,逐步把鄱阳湖区建设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精品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1,(7):54-55
甘肃是中国的资源密集区。早在国家“一五”计划开始,甘肃省就以资源开发、开采起步,大力发展全省的工业。到目前,已形成了能源材料、机械、电子、化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开发、加工在甘肃省工业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几十年的开采和开发后,甘肃省面临矿产资源枯竭的困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设备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需求,前兆数据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统一设备资源管理机制。分析了前兆数据管理系统中设备的实际特点及系统的各项业务需求,提出了符合地震行业应用特点的设备资源管理系统模型;针对地震台网中设备的异构性,对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了抽象和统一的描述。将设备资源转化成为一种统一的标准资源,屏蔽各设备之间的差异,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实现了多用户并发任务的优化和结果数据分发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该系统目前平稳运行于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0,(2):14-15
地球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相反,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一切资源都将逐渐耗尽吗?先是石油,然后是煤炭,最后是金属?  相似文献   

19.
岳尚华 《地球》2012,(12):59-6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节约利用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11月8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开放日上,作了生动的科普讲座。他从地球起源开始,介绍了地球自然资源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梳理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对于引起人们的环保与节约意识起到了积极影响。地球承载了近七十亿的人类,从它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地处华北、华南板块的交变地带,沉积单元和生物群落均非常复杂,自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全并含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化石和遗迹化石等。该省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以分布广泛,类型众多,保存完好,科学意义重大为主要特征。本文重点探讨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分布特征、赋存特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生物化石类型,对该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安徽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