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支柱产业选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毛汉英  高群  冯仁国 《地理学报》2002,57(5):553-560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支柱产业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库区支柱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综合比选,将食品工业,以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为主体的机电工业,以中药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新型建材和生态旅游作为三峡库区今后15-20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对选择结果作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湿地是巨大的人工湿地,库区形成长江两岸长达数百千米与天然湿地季节相反的消落带湿地。为确保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和库区生态安全,需要建立一套三峡库区湿地监测指标。依据三峡库区湿地的特殊性,探索构建一套包括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碳汇等监测内容的湿地监测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三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和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涌 《地理学报》1996,51(2):104-107
本文认为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问题实际是三峡工程建设而引起整体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也就是地球学中新的人地关系问题,即在符合经济效益前提下实现人与地的协调与社会的整合。首先不应当把迁移出的农民完全转向已负担沉重的传统农业方面。而应当转向新出现的环境(如新出现的水域与水位波动带)、新出现的行业(旅游景区的发掘、建设和开发)、新的就业方向(劳务输出)、与新的社会-经济开发区(新的城镇建设和新的工业建设而形  相似文献   

4.
极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极地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与迫切需求出发,提出和设计了构建极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信息平台方案,重点实现对现场监测平台以及监测与研究信息资料的整合共享和科学管理。采用UML进行了系统的需求分析、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最后应用Portal技术实现了平台建设,用实践证明了平台设计方案与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为依托,讨论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工作中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动态监测分析、外业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等技术关键环节,并重点阐述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中亟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及思路,以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国内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内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大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就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指标与分类系统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尽可能与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衔接,又较容易进行遥感判读和分类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根据目前国内遥感数据获取和使用情况提出了遥感影像选择、处理以及合成的最佳方案,推荐了通过目视判读和自动分类获得土地利用状况的方法等,以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真正纳入环保部门常规的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大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就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指标与分类系统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尽可能与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衔接,又较容易进行遥感判读和分类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根据目前国内遥感数据获取和使用情况提出了遥感影像选择、处理以及合成的最佳方案,推荐了通过目视判读和自动分类获得土地利用状况的方法等,以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真正纳入环保部门常规的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1998年 1 2月 1 1日至 1 999年 1月 1 3日在中山站近岸海域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 p H、T、盐度 (电导率 )、浊度、DO、COD、营养盐 (NO3 - N、NO2 - N、NH4 -N和 PO4 - P)和叶绿素 ,部分监测站位海水样品分层采集 ;其间还进行两次中山站区排污口生活污水连续 2 4小时监测。结果表明 ,冰缝间以及海冰底层下 1 m内的海水为各种环境理化因子的急剧变化层 ,大于冰底 1 m深的海水中的各要素变化梯度趋于平稳 ,营养盐垂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p H和 DO为一类海水水质 ,无机氮属一、二类水质 ,无机磷属超三类水质 ,表层海水中叶绿素 a的平均值为 0 .6 71 mg/m3。中山站排放的生活污水中 COD、p H和悬浮物均符合我国的废污水排放标准 ,仅无机磷超一级排放标准。文中还探讨了在中山站近岸海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库区的环境问题及工程对库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等日益受到关注。地势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深刻,库区地势的区域异质性是库区资源环境异质性的基础。因此,对库区地势进行异质性评价对于库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以及库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多时相、多波段TM遥感数据,对库区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了库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以及建库近十年来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生态环境综合分类系统,在一次分类处理中通过多层次不同级别的组合获得了基于同一信息源的土地沙漠化、草场盖度、土地利用处地覆盖等多种环境类型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模型对库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基于GIS的分类后再处理使遥感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在GIS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库区的环境问题及工程对库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等日益受到关注。地势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深刻,库区地势的区域异质性是库区资源环境异质性的基础。因此,对库区地势进行异质性评价对于库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以及库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在新疆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RS和GIS技术,对新疆生态环境进行了宏观监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02年全疆区域各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并结合2000年的同类数据,对比分析了两年间全疆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虽然两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不大,但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背景总体较差,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对于新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山岳风景区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黄成林 《山地学报》2001,19(1):53-58
从山岳风景区生态特征,论述山岳风景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对策。文章认为,在山岳风景区,松材线虫病的人为传播有可能导致松树灭绝;供水工程改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降低了地表水体的净化能力,对河床和沿河植物产生不利影响;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有可能引发塌方,改变微水系,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是永久性视觉污染;超载的客流和游人不良行为无益于游人赏景,不利于保护古树名木,对生物、土壤等产生不利影响;引种外来植物有可能导致生态灾难。山岳风景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全面认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法制不完善,风景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不分。解决山岳风景区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在于提高认识,完善法制,理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市是河内省会所在地,具有发展农村经济的诸多有利资源环境条件。但由于地处生态脆弱带,加上人口激增、掠夺式开发利用,目前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据不完全估算,因生态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10.20%。如果忽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这种不利的影响将会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建立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石家庄市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单因素和评价,并探讨主要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口和粮食已成为当前世界瞩目的问题之一。未来世界食物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到二十一世纪初,世界人口将在现有基数上增长50%以上,即达到63.5亿人。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期望世界食物的生产,每年至少增长3—4%,这意味着每年要扩大耕地面积4—28%。过去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世界性的食物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同时,作为食物生产的重要农业资源耕地,由于水土流失、沙化、盐硷化和低洼易涝等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构成和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发展趋势,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与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RS与GIS 技术的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突出的土壤侵蚀、石漠化、生境和酸雨4 个生态环境要素建立敏感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土壤侵蚀以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东北部是土壤侵蚀最为敏感的区域;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敏感性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 石漠化总体以不敏感为主,其次是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高度以上敏感区主要分布东北部地区,中度以上石漠化与石漠化高度和极敏感区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 生境敏感性类型以不敏感为主,其次为高度敏感地区;东北部和南部生境敏感性高,而中西部地区生境敏感性低。(4) 酸雨高度敏感面积和比例最大,其次是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区;极敏感区呈块状零星散布、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集中片状分布、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沿江河带状分布,部分呈团块状散布。(5) 生态环境敏感性类型以高度敏感为主,其次为中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东北部和南部生态环境敏感性高,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关注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丰富的社交媒体数据为获取大范围的公众反馈信息提供了快捷渠道.该文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微博这一典型社交媒体数据,应用情感分析法并与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从不同尺度探讨微博数据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潜力.结果表明:微博数据能够准确反映2010-2018年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的演变,与RSEI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对于区域内各城市,基于微博数据的生态情感指标与RSEI的灰色关联度较高;此外,微博数据能够反映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垃圾污染、绿化破坏和乱焚烧现象等,是对城市尺度生态环境监测的有效补充.微博数据在生态状况趋势评价、生态环境问题阐述和环境问题区域定位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可契合环境问题管理、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评价体制等多项应用需求,同时可作为遥感的辅助手段,为生态环境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