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几个重要类型的铁矿床,都伴生、共生着有工业价值的有益组份。已回收的有稀土、铌、钒、钛、铜、锡、钨、钴、金等。本文列举的主要矿床类型及代表性矿床有:①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白云鄂博铁矿;②晚期岩浆矿床——攀枝花等铁矿;③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矿床——大顶铁矿等;④玢岩型铁矿床——宁芜地区铁矿。  相似文献   

2.
中国重晶石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褚有龙 《矿床地质》1989,8(4):91-96
根据已知的矿床实例,依据矿床的成矿机理、产状、矿体与围岩的相互关系等,将中国重晶石矿床分为五个成因类型:①沉积型重晶石矿床;②层控脉状型重晶石矿床;③脉状热液型重晶石矿床;④火山沉积型重晶石矿床;⑤残坡积堆积型重晶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中国周边国家银(含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含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①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③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④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穆龙套型)或银-铅-锌矿床;⑤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银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辽宁地區鉛鋅矿床的工业類型对鉛锌矿床工业类型的划分,各学者的意見甚不一致,庫索奇金將鉛锌矿床划分为五类:(1)火山沉积中的热液交代矿床;(2)碳酸盐类岩石中的热液交代矿床;(3)矽嘎岩型矿床;(4)碳酸鹽类岩石中的层狀矿床;(5)热液矿脈。在辽宁除(1)类至今沒有发现外,其余各类都有。已进行生产的有(2)、(3)、(5)三类,正在进行找矿勘探的为(4)类。  相似文献   

5.
夕卡岩的多成因性及夕卡岩型矿床找矿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夕卡岩和夕卡岩矿床的多成因性已得到研究工作的证实。结合国内外的各种成因观点,将夕卡岩成因归纳为5种:①热液交代型(包括接触交代型和层控交代型);②岩浆型;③喷流沉积型;④变质型;⑤多因复成型。在对不同类型成因的夕卡岩矿床进行找矿评价时,要结合不同类型夕卡岩的特点,开展成矿构造、矿物学及岩石学方面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吉黑东部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潜力的重要成矿区带.区内燕山期为最重要的成矿期,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具找矿前景的主要矿床类型是与燕山早期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细脉浸染型钼矿、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床和与燕山晚期火山喷发-超浅成侵入体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床.有利的找矿地段为①伊春-滨东-吉中地区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分布区;②呼玛-黑河-逊克-嘉荫以南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分布区;③东宁-汪清-珲春地区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超浅成侵入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银矿床类型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以采银为主的银矿床;另一类是以银为副产品的有色金属矿床。苏联学者把银矿床划分为四个建造类型:即银—硒化物型,银—铅型,银—金型和银—锡型。美国学者把银矿床分为三类:(1)与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矿床;(2)中深成热液银—有色金属型矿床;(3)钴—沥青铀矿—银热液型矿床。把以银为副产品的矿床类型分为五类:(1)斑岩铜矿型;(2)块状硫化物型;(3)热液交代铅锌矿型;(4)砂、页岩铜矿型;(5)碳酸岩中层控铅锌矿型。  相似文献   

8.
辽宁地区蕴藏有此较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几种主要有色金属矿产的工业类型中,铜的工业类型有:脉状铜矿,矽嘎岩型铜矿,石英脉型铜矿;铅的工业类型有:碳酸盐类岩石中的热液交代矿床,矽嘎岩型矿床,热液矿脉;钼的工业类型有:矽嘎岩型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香格里拉县子尼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初探矿床成因,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型铜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含铜热液脉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赵一鸣 《矿床地质》2013,32(4):685-704
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广西铅锌矿床类型及主要控矿因素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群耀 《矿床地质》1984,3(3):47-56
广西铅锌矿床的成因,过去基本划为远源的中低温岩浆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但随着层控矿床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的认识也有所变化。广西的铅锌矿床(除个别外)基本具有如下特征:①矿体大多数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层间裂隙、层间破碎带以及含矿地层中,少部分呈复杂的脉状产于穿层断裂中;②大多数矿体在空间上与岩浆岩无明显关系,部分虽与岩浆岩有密切关系,但又受层位控制;③矿体都严格受一定层位、一定沉积相控制;④矿石基本具有反映沉积层理的条带  相似文献   

13.
罗勇 《矿床地质》1992,11(3):277-285
镁质碳酸盐岩型温石棉矿床是成矿热液交代镁质碳酸盐岩生成的,一般均产于地台环境。按地台稳定性不同,成矿环境分为地台隆起区的基底建造类型和地台拗陷区的盖层建造类型。产于地台隆起区的矿床,以前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产于太古代及早、中元古代深变质结晶基底中的矿床,由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过程中的变质热液交代碳酸盐岩成矿。产于晚元古代浅变质褶皱基底(扬子准地台)中的矿床,以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为成矿热液来源。产于地台拗陷区的矿床,均以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其成矿时期较晚,一般与拗陷区内岩浆活动同期,由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对镁质碳酸盐岩进行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玉石种类多,分布广,质量优。主要矿床类型有:岩浆岩型的梅花玉,桃花玉,水草翟玉,羊肝石等矿床;伟晶岩型的丁香紫玉、芙蓉石等矿床;变质岩型又分为矽卡岩型的和田玉,京粉翠矿床;后期热液交代型的独山玉、岫玉矿床;火山期后热液交代型的叶蜡石类矿床、石英质玉矿床、虎晴石矿床;动力变质型的优溪玉矿床;区域变质型的砚石矿床;沉积型的菊花石、百鹤石、汉白玉、密蜡黄玉、墨玉等矿床;风化淋滤型的绿松石、孔雀石、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西北地区宝、玉石的分布产地及分类情况,重点探讨了宝、玉石的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宝、玉石矿床分为岩浆岩型、伟晶岩型,热液—交代型、热液型、区域变质型、风化淋滤型以及残—坡积型7大类。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和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凃光熾 《地质科学》1959,2(9):257-259
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西秦岭及其西延地带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現的、范围較大的中、低溫热液矿床成矿带。本带的中、低溫热液矿床,就其分布規律、类型、物貭成分及成矿控制条件而言,均与我国其他地方或世界知名的中、低溫矿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点。本文将就已获得的資料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兰州地貭研究室在西秦岭地区所累积的资料,广泛发育有中、低溫热液矿化的西秦岭中部地带在地貭构造上属上古生代地槽(自中泥岔紀至三迭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一些文献未能较好解释包裹体研究结果的科学涵义,甚至出现矿床地质描述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自相矛盾的现象,本文试图以金矿床为例,建立科学而简便易行的矿床地质与包裹体特征之间的链接.为此,本文简单评述了现有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表1),建议以主导成矿系统发育的地质作用特征划分5种类型:①浆控高温热液型,包括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铁氧化物型、夕卡岩型等岩浆热液型矿床;②造山型,即变质热液型;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改造热液型;④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或/类卡林型)--沉积岩容矿的改造热液型;⑤热水沉积型(VMS型和SEDEX型)--水下喷出地表的改造热液型'VMS型和SEDEX型.指出了各类矿床成矿构造模型(图1)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及成矿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勇 《地质与资源》2000,9(3):160-165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我国主要的热液金矿床类型之一,空间上多分布于扬子地台周边地区,其产出受大地构造背景及地层、构造和一定的热动力条件的控制.我国该类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总体具有如下特点:①矿化点多面广,但规模相对较小;②区域上金矿化常与Hg、Sb、As及U等元素低温热液矿床密切共(伴)生;③矿床形成具多期多阶段性,且其成因复杂多样;④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晚期-燕山期.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50,自引:109,他引:50  
为使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得到较好的解释,避免矿床地质描述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发生矛盾,本文试图以金矿床为例,建立科学而简便易行的矿床地质与包裹体特征之间的链接。为此,本文简单评述了现有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建议以主导成矿系统发育的地质作用特征划分5种类型:①浆控高温热液型,包括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铁氧化物型、夕卡岩型等岩浆热液型矿床;②造山型,即变质热液型;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改造热液型;④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或/类卡林型)——沉积岩容矿的改造热液型;⑤热水沉积型(VMS 型和 SEDEX 型)——水下喷出地表的改造热液型。然后,分别介绍了5类成矿系统的标志性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找出了它们之间具有成因标志意义的关键性差异;将成矿流体分为改造、变质和岩浆3个端元性成分,发现多数热液矿床具有多阶段多因复成的特点,晚阶段流体均为改造热液或有大量改造热液注入,因此指出,晚阶段的流体、蚀变和矿化特征不能用于判别矿床成因和类型,只有早阶段的特征才能准确指示矿床成因和类型。改造热液以低温、低盐度、低 CO_2含量为特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或海水;变质热液以中温、低盐度、高 CO_2含量为特征,而岩浆热液则以高温、高盐度、高 CO_2含量为特征;岩浆热液矿床发育含多种子晶包裹体和高盐度富 CO_2的包襄体,变质热液矿床发育低盐度富 CO_2包裹体,改造热液矿床总体缺乏含子晶包裹体和富/含 CO_2包襄体,大量发育水溶液包裹体。最后,讨论了各类成矿系统发育的岩石圈构造背景,如造山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挤压造山-变质-隆升过程,热水沉积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拉张成盆过程,古生代或更早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只能保存在增生型造山带等,提出矿床及其包裹体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探针。  相似文献   

20.
与交代型酸性花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是指与鈉长石化—云英岩化花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与鈉长石化—云英岩化有关的主要矿床类型有:①含鈮鉄、烧綠石和水鋯石的鈉长石化花崗岩;②含綠柱石的鈉长石化—云英岩化花崗岩;③含鉄鋰云母鉭—鈮鉄矿和細晶石的鈉长石化—云英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