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焦作市国土资源局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个印章签批"的行政审批新机制,实行国土资源行政审批授权首席代表负责制,并于7月1日开始实施。该局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中层领导职数、不增加内设机构数量"的前提下,全面梳理各科室审批职能的审批事项,将分散在职能科室的审批事项和具有审批性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心紧紧围绕"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和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需要,以"制度+科技"的思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便捷、科学规范的特点,通过不断完善审批制度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力促行政审批改革。一、固化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确保"阳光示权"(一)实行"三统一"标准。近年来,中心在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按照"三统一"的标准,对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以来,广西宁明县国土资源局本着"简约、高效、惠民"的原则,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大力进行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全面排查权力清单,梳理行政审批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落实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承接、下放工作。根据自治区和崇左市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该局制定了对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对于自治区和崇左市国土资源局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做出承接方案;对于下放到各乡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是广西国土资源厅确定的县级国土资源系统实施"审管分离"改革试点县。9月15日,该县国土资源局成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将25项行政审批权集中到审批办统一办理,形成了收件、办理、制证、发件"一条龙"服务。这是广西较早成立专门审批机构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标志着以"审管分离"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县一级正式启动。转职能,将审批从管理中"剥离"  相似文献   

5.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地相继成立了政府行政审批中心(郑州市称办事大厅)。尽管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不尽相同,出发点都是为了转变职能、提高效率。郑州市国土资源局1999年成立办事大厅,行政审批经历了串联审批、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三种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目前,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立党为公、还权与民”的要求,为优化郑州市的经济发展环境,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全程代理模式。现将办事大厅几种模式介绍如下: 所谓“串联审批的模式”,即: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跑腿”、审批、盖章。普遍对社会公开了法规依据、程序、…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市政府提出的"确保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全省一流,打造全省第一行政品牌"的目标,认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建立"科室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群众转"的高效行政服务机制,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上狠下工夫,不断规范国土资源行政审批行为,为"创建省优质服务窗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底,德保县国土资源局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并正式运行,这标志着广西国土资源系统行政审批制度"审管分离"改革全面完成。广西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区、市、县3级国土资源部门"审管分离"改革全覆盖的自治区。恰在此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大会,表彰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147个先进集体和76名先进工作者,广西国土资源厅行政审批办公室被授予"全国国土  相似文献   

8.
<正>焦作市国土资源局着力解决行政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公开透明度不够等问题,从今年年初以来,开展了行政审批与批后监管分离制度的探索,创造性地实施了"优化流程、审管分离、阳光审批、限时办结"的行政审批模式。完善一站式审批。该局坚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清理审批项目同促进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结合起来,从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该局开展行政审批与批后监管分离制度的改革,重新编制了国土资源系统行政审批和服务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9.
焦作市国土资源局着力解决行政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公开透明度不够等问题,从今年年初以来,开展了行政审批与批后监管分离制度的探索,创造性地实施了"优化流程、审管分离、阳光审批、限时办结"的行政审批模式。完善一站式审批。该局坚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清理审批项目同促进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结合起来,从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该局开展行政审批与批后监管分离制度的改革,重新编制了国土资源系统行政审批和服务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窗口于2001年10月设立以来,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坚持从"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能力、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四个方面入手,严格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的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拓宽服务范围,力争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近年来,该局行政审批窗口先后被市文明委评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被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评为"全市行政服务工作先进窗口",连续11年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年度"先进窗口"。近日,该局又被省国土资源厅授予"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广西梧州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认真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接、放、管"工作衔接,确保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调整及时落实到位。一是认真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对每个直接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制定了下放工作方案,对暂不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制定了改进措施。对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该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要求,通过采取成立局行政  相似文献   

12.
2016年以来,广西南宁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采取三项措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效能大幅提升. 一是成立专门审批组.审批组的5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审批事务,不参与其他综合性工作,实现审批工作从"多头办理"到集中"一站式"办理转变,参与人员减少50%.  相似文献   

13.
广西武鸣县是广西国土资源厅确定的县级国土资源系统实施"审管分离"改革试点县之一。2014年9月15日,该县国土资源局成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以下简称审批办),将25项行政审批权集中到审批办统一办理,形成了收件、办理、制证、发件"一条龙"。这标志着以"审管分离"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县一级正式启动。说到"审管分离",得追溯到两年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高唐县国土资源局为进一步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开展以"强化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为主题的专项整治活动。该局全体干部职工围绕"七查七看"认真查摆自身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及执法不严、行政审批不规范等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15.
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既有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也有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对于地方政府部门而言则主要是具体运行机制的创新升级。济南市国土资源局从实施行政审批的三要素"主体、手段、程序"着手,围绕行政审批机制的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集中审批改革为突破口优化内部权力结构,以信息化为手段倒逼业务流程再造,推进跨区域便民服务,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行政审批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合理有序推进扩权强县工作,全州县国土资源局根据《桂林市国土资源局扩权强县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县  相似文献   

17.
耕耘12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主要行政审批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网络化远程数据交换,建立了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基本框架,初步构建了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有力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转变,适应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国土资源全程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国土资源审批窗口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在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系统行政审批窗口单位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行政审批窗口评议活动,促进行政审批窗口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各市(地)、县(市)国土资源局,绥芬河市、抚远县国土资源局,厅驻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友谊、哈尔滨铁路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土资源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适应我省国土资源行政审批服务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在认真试点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厅党组决定进一步推进实施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五"期间,省厅行政服务中心紧密围绕全厅中心工作,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并在国土资源系统创造性地持续开展了省厅窗口月度"服务之星"评比和全省国土资源窗口"联创齐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10月,"十二五"期间,省厅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报件12761件,累计办结13496件(含"十一五"期间受理件)。其中,按时办结10102件,总体按时办结率为74.85%,办结效率逐年提高。同时,代省政府收费347.81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