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发挥市级气象影视节目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分析柳州市气象影视节目的优势,分别从加强能力建设、丰富节目内容、建立合作机制、录制专题节目、开展灾情调查等方面介绍具体的做法,并提出了融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气象影视新晋编导,围绕影视节目版块结构、节目主题、选题策划、常见问题四个方面,介绍气象影视节目的相关组稿技巧,帮助新晋编导形成写稿思路,更好地开展气象影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气象影视数据视觉包装与气象影视节目场景包装的思维模式的分析,提出使用Fusion Studio系统进行气象影视节目包装业务新的包装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广西县级气象影视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广西气象影视中心2009年6-9月开展的公众气象服务调研评估工作所获得的相关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对广西县级气象影视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集约化效益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集约化发展、多级气象影视部门合作共赢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洪冉 《浙江气象》2010,31(2):31-32,34
结合临安市气象局开播的气象影视节目《临安气象》的前期策划和制作过程,分析了县级市气象局开展影视节目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结合气象影视节目的特点,探究新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与改革,思考气象影视节目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气象影视发展处于停滞期,多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从泉州气象影视节目现状入手,从节目制作、内容、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本单位气象影视的现有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在投入极少资金配置硬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市级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自主设计开发炫影系统,建立地市级集约化气象影视制作平台。炫影系统采用节目模块化制作流程,通过气象符号叠加、特效模板组合、节目模块拼接等,可轻松地完成多套节目的同时制作。公用模块部分程序设计,采用内存虚拟盘作为暂存,对视频编码进行优化,高效率使用内存,极大提高了共享数据的访问速度。在视频采集的设计上采用独特的蓝溢出抑制功能,强化了彩色校正级别,通过模糊技术来处理可能因为细节丢失而发生的蓝溢出。炫影系统还提供视频和图形特技统一的三维设计空间,引入模板物件和透视模块层的概念,实现模板编辑三维创意交互。在节目网络传输方面采用虚拟专用网,使气象影视真正实现主动式光网传输。"集中制作、末端分发"的地市级电视气象节目集约化模式的运行,从整体上提高了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促进了气象影视节目的品牌形成。通过对集约化气象影视制作平台的研究,地市级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覆盖面得到了极大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更加及时准确,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能力得到加强。该系统平台的研究也适用气象灾害现场电视节目应急制作发布,也为今后建设高标准集约化气象影视网络制作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演播室蓝厢以及声学、灯光、视音频、节目制作以及辅助等系统建设,全面分析柳州市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系统的建设要点,为其它市级气象部门开展气象影视节目制作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虚拟网连接和数据主动式同步推送技术,设计开发了地市级气象影视传输系统,解决了气象影视节目传输和节目审验的问题。气象影视传输系统设计提出了"主动式推送、模块化服务、后台自动校验"的系统平台构建理念,结合影视制作网络化、集约化和电视台播控自动化情况,将模块化、层次化等设计思想应用到技术研究中,通过运用VPN虚拟网技术将各级电视台与气象影视中心互联,影视节目或气象数据被动接收后,自动嵌入影视节目后台预审模块,根据同步推送的气象报文和预警信息对影视产品进行节目审核。审核正确的则自动加载至硬盘播出系统,对公众服务;审核错误的则通过传输系统的智能回馈模块,迅速返回影视中心进行修正,并及时回传修复后的气象影视、预警预报及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系统平台功能层次化,分为虚拟网VPN接入层、数据同步支撑层、节目审验服务层和自动上载应用层,控制接口以实际部门操控为控制面进行设计开发。混合组网设计、数据同步自动化和节目审验机制是该研究的亮点。通过对气象影视传输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对气象节目的质量管控,保障了气象影视服务水平,提高了气象影视节目传输效率,而且时效灵活、性能可靠、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气象影视现状分析及集约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气象影视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集约化效益进行调研,分析了目前省级气象影视资源利用存在的弊端,并对省级气象影视集约化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集约化发展、多级气象影视部门合作共赢的思路,指出选择集约化模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2000年10月,伊春本地气象影视节目开始正式播出,是全省除哈尔滨之外第一家有主持人的地市级气象影视节目,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形成行政县、区预报和旅游景区等相对固定的气象影视节目栏目。多年来,伊春气象影视节目充分利用其覆盖面广、播出频次固定、更新快捷的优势,及时为公众传递了各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较好地满足了新时期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本文通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地市级气象影视部门针对加拿大Matrox公司的Digisuite LE板卡非编系统的具体升级思路和实施方案.通过分析现有设备的弊端,依托现有硬件,全面升级其软件系统,在基本不用投入资金的情况下,使设备在当今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能够再利用,为气象影视节目包装工作服务,同时也对非编系统的日常管理及其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壮乡四季风》节目的创作思路、制作技术、表现特色的分析,找出如何制作为农服务影视节目思路与方法,为做好气象为农服务类节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气象影视广告服务形式的创新和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君如 《气象》2002,28(S1):171-173
随着气象影视节目的不断推陈出新,气象影视广告作为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形式也需要创新,进行多元化的立体经营。通过对播出式样的创新、广告服务形式的延伸、广告覆盖面的立体化和区域化以及广告定价和计费方式的灵活化、多元化这几个方面的论述,结合日常气象影视节目广告服务形式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今后工作的设想,为进一步利用自身资源开拓市场从而最终嬴得市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逐渐走入民众视野,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开始引进微博这一利器。通过分析广东气象影视中心最新制作推出的《春运服务站》栏目,探讨气象影视节目中运用微博的常见操作方式:节目预告、节目话题(内容)征集、主持人与受众微博互动。通过分析操作过程得失,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气象影视节目包装的概念和作用、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包装方面的误区,并探讨了气象影视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影视包装技术的应用直接决定着气象节目的效果和质量。随着气象节目内容日趋成熟,影视包装新技术的应用成为节目创新的有力抓手。主要介绍用于气象影视节目的前沿包装技术,并以《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在使用包装新技术的方法和思路为案例,探索未来气象节目使用包装技术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气象影视节目是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服务方式。通过对影视节目制作中的文字、数据、图片等信息处理的探索,进一步提升节目整体可视化效果,进而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气象影视节目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辽宁气象》2005,(2):32-33,45
阐述了气象影视节目包装的概念和作用、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包装方面的误区。并探讨了气象影视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