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郴州把发展微晶石墨作为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建设幸福美丽郴州的重要抓手,把微晶石墨作为发展新型材料的"一号工程"。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石墨的世纪。华为总裁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未来10-20年内会爆发一场技术革命,IT产业将从硅时代跃进到石墨时代。石墨时代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场技术革命?实际上,这里的"石墨"指的就是石墨烯,一种新型的纳米  相似文献   

2.
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多晶硅产品需求的增加,高质量硅矿将成为抢手资源.广西大化等地硅矿资源丰富,发展硅产业前景诱人,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陆地热泉硅华是活动地热环境下,富含硅酸盐热液流体在地表形成的沉积物,其独特的微生物结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潜在地热资源、古环境、古气候、早期生命起源等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尽管近年来地质学家对形成陆地热泉硅华的热源类型、硅华结构特征、共生矿物、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微生物在成岩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由于热泉硅华沉积-成岩过程中受包括热储岩性、热泉水蒸发冷却、pH 值 改 变、微 生 物 生 长 等复杂外界条件影响,其形成环境、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等系列科学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在国内外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对云南腾冲热海地热区硅华的研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陆地热泉硅华的研究进展,总 结 了 陆地热泉硅华具有矿物种类多样、结构形态丰富、地球化学特征复杂、与地热系统热源关系密切等基本特征,还总结了影响陆地热泉硅华形成中冷却、蒸发、pH 值、阳离子效应、微生物活动等非生物和生物控制因素,提出了当前陆地热泉硅华研究存在硅华结构成因解释不明确、微生物与热泉硅华微结构间的关系及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薄弱、人类活动对硅华沉积影响使得研究更复杂等问题,指出下一步应加强同位素分馏、微量元素及常量元素在硅华沉积-成岩中的作用机理研究;通过全面的地球物理-化 学-微生物关系分析,明确热泉硅华成因;弄清控制硅华沉积的因素及微生物在硅华生长中的作用;深入了解热泉硅华形成的复杂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性,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陆地热泉硅华沉积,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参照C.A.Swanberg和P.Morgan等人计算区域硅热流的方法,对西安地区的硅地温和硅热流进行了计算。计算是在西安地区500米深以内地下水中二氧化硅含量资料并考虑到本区具体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结果为:西安地区的硅地温T_(sio2)=55.52±18.96°C;硅热流q_s=1.48±0.27HFU。  相似文献   

5.
以偏铝酸钠、工业级硅胶、甲醇等为原料,考察醇硅摩尔比、晶化时间、碱硅摩尔比等对晶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添加微量晶种辅助晶化合成高结晶度的高硅铝摩尔比ZSM-5分子筛;采用X线衍射、扫描电镜、N2吸附等表征方法,对ZSM-5分子筛晶型、形貌、分散度、孔道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当硅铝摩尔比低于100时,单一甲醇体系可以合成高结晶度的纯相ZSM-5分子筛,晶体的分散性较好,多呈规则六棱柱状.在体系晶化时间过长、碱硅摩尔比小于0.107时出现麦羟硅钠石杂晶.添加微量晶种可合成硅铝摩尔比为150的高结晶度纯相ZSM-5分子筛,缩短晶化诱导期和总晶化时间,晶粒尺寸约为1 μm,晶体形貌多呈规则六棱柱或孪晶六棱柱.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晶种的加入量可以改善产品晶体的团聚现象,晶体分散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康古尔金矿含金石英脉、火山岩、侵入岩及沉积碎屑岩硅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比较,结合矿区地质探讨了含金石英脉硅质的来源。认为含金石英脉中的硅及与硅有关的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岩和华力西晚期英云闪长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浙江首次发现的余杭硅土矿的地质、矿物特征以及物理化学性质作了简要叙述,并概括了硅土、粉石英、硅藻土的基本特征与区别。对浙江硅土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实践表明,硅土是一种优质的矿物(岩石)填料充填剂、颜料增强剂,已被橡胶、塑料、油漆涂料等工业作填料使用。在橡胶制品中可替代轻质碳酸钙和部分高耐磨碳黑;合成塑料中替代活性碳酸钙、活性硅灰石等;在油漆中替代沉淀硫酸钡和滑石粉。用硅土作填料,具有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洛坝矿床的硅岩为例,对以沉积岩为主岩的沉积-喷气矿床的一种重要容矿岩石——硅岩,从其产状形态,物质成份等方面,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化学组成、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研究,提出了同生热液沉积-准同生交代成因的论点,并论证了新发现的多孔状硅岩是蒸气爆裂成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氮、磷和硅营养盐对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磷和硅营养盐浓度下,条纹小环藻比生长率μ变化显著(P<0.05),其中,硝酸盐为0.60~0.85 d-1,硅酸盐为0.49~0.61 d-1,磷酸盐为0.46~0.51 d-1。总体而言,在一定的营养盐浓度范围内,条纹小环藻的最大藻细胞密度Nmax随着氮、磷和硅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条纹小环藻叶绿素a(Chl a)含量亦随着氮、硅浓度的增加,与Nmax增加趋势一致,但随着磷浓度的增加Chl a先增加后减小,与Nmax不一致。条纹小环藻的主要限制营养元素是氮和硅,而磷可能不会成为其短期培养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古生界铝土矿为高铝,高硅、低铁的中一低铝硅比矿石。在近地表风化条件下形成的土状,半土状、多状孔、蜂窝状矿石,常形成高品级的富矿体。深部矿体SiO_2和S含量偏高,矿石质量较差。夹沟矿区的勘探资料说明,越往深部铝硅比越低,逐渐变为铝土岩和粘土岩。矿石体重特别有趣;当Al/Si<15时体重随铝硅比增大而增大,当Al/Si>15时体重随铝硅比增大而减小,许多矿区资料都说明中等品位矿石体重最大,富矿体重小。当矿体在浅部遭受风化时,易溶物质流失,结构疏松,体重变小,铝硅比值升高。水是表生富集最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富矿体位于氧化淋滤带中。矿层与地势往同一方向缓倾斜的构造一地貌单元,有利于表生富集,是寻找铝土矿富矿体的有利地区。在华北,表生富集带深度在120—150米,可作为勘探的下限。  相似文献   

11.
桂中高铁三水铝矿矿床广泛分布于贵港、横县和宾阳等地.铝土矿石主要化学成分Al2O3、TFe的含量达不到各自的工业指标要求,不能成为铝土矿或铁矿的独立矿产.东北大学采用"先铁后铝"工艺对横县马岭高铁三水铝矿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使用普通炼铁高炉冶炼出含硅1.91%的铸铁产品;炉渣采用"彻底碳化-低温拜尔法"回收氧化铝产品.铁回收率达98%以上,Al2O3回收率80%以上,为桂中地区高铁三水铝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湖南武陵期沉积盆地是古元古代末或中元古代初期华南古陆块发生大规模裂陷作用形成的,为较成熟的硅铝质陆壳基底上离散型陆间裂谷盆地,经历了盆地形成-发展-萎缩-封闭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明确规定 :有色金属 ,把发展铝特别是氧化铝放在优先地位。1991~ 2 0 0 0年十年规划仍将铝工业作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之首。黄河流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铝土矿藏。铝土矿赋存于奥陶系 (或寒武系 )古侵蚀面上 ,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中上部 ,称为“G”层铝土矿。是以高铝、高硅、低铁、中低铝硅比为特征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共生矿产有高铝粘土、硬质粘土、山西式铁矿、黄铁矿、铝氧灰岩和A组煤 ;伴生矿产有Ga、Li、Ti、V等可以综合回收。我国铝土矿地质勘探工作是从建国后开始的 ,建国前我国没有铝…  相似文献   

14.
四海山地区的二长—正长花岗岩具有细粒→粗粒的结构演化和酸性→偏酸富碱性的成分演化特点,并含有 S 型花岗岩中的典型副矿物钛铁矿,岩石化学成分显示其富硅富铝,稀土配分模式为地壳重熔型,综合判别图解表明它们属造山后期侵入岩。其源岩为硅铝质地壳,属 S 型花岗岩。认为所有以硅铝质地壳( 包括灰色片麻岩和变质沉积岩) 为源岩岩浆的花岗岩都应属于 S 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桂西南地区泥盆系地层广泛出露,其特征为富含泥、硅和碳酸盐岩以及生物碎屑成分,是我国碳硅泥岩型泥盆系层控铀矿床最早发现之地。文章分析研究了该区泥盆系含铀层位特征,并划分出了6个铀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按阴离子O的数量为12,将多余的二氧化硅以硅的水化物形式(Si·nH2O)占据钠原子
的位置,计算出鄂尔多斯沉积型方沸石的分子式为:[Na0.93Ca0.01(Si·nH2O)0.23][Al1.87Si4.13O12]·2H2O,理想分子式为:
[Na(Si·nH2O)0.25][AlSi2O6]2·2H2O。借助实验室常规X射线粉末衍射仪收集粉末衍射数据,用从头晶体结构测定法确定
单位晶胞内所有独立原子坐标位置,通过Rietveld方法精修,收敛到Rp=0.0514,Rwp=0.076,Rexp=0.02782,χ2=7.455。矿
物属于等轴晶系,空间群Ia3d;晶胞参数:a=b=c=1.36904(7)nm,α=β=γ=90°,V =2.5659(4)nm3;Z=8。成分与晶体结构
分析表明:在鄂尔多斯方沸石晶体结构中,硅有2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种分布在硅氧四面体骨架中的硅,硅和铝占据等效点系的
48g位置,在四面体中呈完全无序的状态分布;另一种位于硅氧骨架形成的四元环孔道中,以硅的水化物形式(Si·nH2O)存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LA-ICP-MS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的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及共生的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金红石显示Si成分环带,且Si含量(质量分数,下同)随变质压力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进变质到峰期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升高趋势,峰期金红石的边部Si含量达到最高,退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降低趋势;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主要呈包体产于多硅白云母、石榴子石、角闪石和钠长石中;在相同的超高压变质条件下,石榴角闪钠长岩中多硅白云母包体金红石的Si含量((1018~2741)×10^-6,平均为1924×10^-6)明显高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的峰期金红石((450~2397)×10^-6,平均为952×10^-6)。综合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石榴角闪钠长岩的产状、变质演化和全岩成分以及前人对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硅金红石的研究结果提出,超高压变质岩石中金红石的Si含量与变质压力成正相关关系,金红石中Si含量大于500×10^-6可以作为榴辉岩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指示标志。超高压金红石中Si含量与全岩成分中SiO2和TiO2含量有关,随SiO2含量的升高和TiO2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架状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为氧离子作开层堆积,阳离子充填空隙而形成.矿物晶胞参数与硅氧四面体的排列方式有关,和硅氧四面体的棱长l、对棱间距T_(?)、四面体的高T_h等几何要素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硅锌矿结晶釉的研究是当前陶瓷工艺方面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主要利用偏光显微镜、X光衍射、红外光谱和显微高温热台等手段,对结晶釉硅锌矿定位结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荣成大疃刘家铍矿矿物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疃刘家铍矿铍元素主要以羟硅铍石单矿物赋存在矿石中。以羟硅铍石单矿物存在的BeO占79.45%;少部分分散在其他矿物中,以赤铁矿、褐铁矿中BeO含量较高,其次是绢云母、重晶石等。BeO呈分散状态占20.55%,主要集中在绢云母中,这是由于矿石中绢云母含量高所致,分散状态的BeO无法回收。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组合,矿石类型为羟硅铍石-绢云母-碳酸盐岩-长石-石英型铍矿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