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南宁市各个县(区)的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从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增长耗地情况、用地弹性、管理绩效等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县(区)的建设用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南宁市建设用地利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柳州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柳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分析柳州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定量评价城市及下辖各行政单元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揭示柳州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状况和区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柳州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正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基本国情,国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2008年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TD/T1018-2008),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为规范有序开展评价工作提供技术依据,2014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第61号令),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部门规章,是我 相似文献
5.
6.
《青海国土经略》2017,(4)
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反映了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总体质量,影响着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区域的发展质量、效率水平和功能发挥,决定其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西宁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宁市2010~2016年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的基础调查和评价,根据《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划分各类功能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数进行计算,根据总指数来判断各类功能区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除其他功能区为低度利用外,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工业功能区、行政办公功能区、教育功能区均为集约利用,表明西宁市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较高,但其他功能区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掌握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为下一步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014年,国土资源部下发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用5年时间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从2014年到2018年,经过近5年的实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快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水平,测算集约利用潜力,提出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建议的过程。通过对阜新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潜力规模与空间分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设用地是否节约集约利用关系到城镇是否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湖南省道县为例,对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进行实证研究,主要从道县的建设用地现状与人口经济的发展出发,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对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评价意义1.1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建设用地上合理增加物质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集约用地主要针对人类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言,是指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 相似文献
14.
詹晓欣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4,11(1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剧增,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规划缺位、粗放利用等种种问题。在这一形势下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地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思路。因此,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挖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如何评价其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也日显迫切。 相似文献
15.
《土地管理法》颁布以来,特别是国发[2004]28号文下发以来,广西严格依法规范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对推进广西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广西节约集约用地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大连市提出"全域城市化"的理念以来,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率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连市也面临着建设用地快速扩展、粗放利用,用地结构、布局不合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兼顾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解决城市土地供求紧张的矛盾、促进发展经济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过程中,探索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组织、管理与分析功能,在遵循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数据管理和评价分析。同时,本文通过功能图块划分、海量数据管理与历史信息回溯,优化了评价过程,并有利于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最后,本文基于ArcGIS Engine和ArcGIS Server实现了地理空间化的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思路有助于提高评价效率、评价数据管理与成果管理。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2017,(12)
<正>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国策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粗放利用等基本国情决定的,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求矛盾,解决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2005年,节约集约用地首次被国家层面提出,到"十二五"末期,节约集约用地已经从政策的提出逐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部署开展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精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索山西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和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得出山西省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对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