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西永平铜矿外围护架山钻孔ZK725岩矿相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立  赵元艺  刘妍  王宗起  罗平  王永庆  沙俊生 《地质学报》2013,87(11):1715-1730
内容提要:护架山地区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永平主矿东部,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新增333+334类Cu资源量近30万吨。本文以护架山地区钻孔ZK725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样品采集、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和电镜能谱的研究,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确定钻孔ZK725孔深766.0m以上的浅部和以下的深部矿化为两种不同成因,上部矿化体现为岩浆热液-构造叠加成矿,下部矿化段显示为永平主体矿区向东的延伸。在石英脉型矿石中发现锌锑黝铜矿,其代表着热液成矿作用的迹象,糜棱岩化岩浆岩的大量分布反映了区域内构造对矿的控制;大量胶状黄铁矿则表明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作用,与永平主体矿区同为一个成矿体系。新发现锌锑黝铜矿、含铼白钨矿、含铼钨铁矿、沥青铀矿、方钍石、叶碲铋矿、重硫铋铜矿、碲银矿、碲铋银矿等。 有用金属元素除铜、锌、铅、镉、钨外,本文确定铋与铟的含量也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西藏舍索铜多金属矿床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索矿床位于西藏申扎县境内,为小型矽卡岩型富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以及ICP-MS分析测试的基础上,查明其岩相学与矿相学特征。舍索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磁铁矿+辉砷钴矿+自然铋+大量石榴石+少量透辉石,形成温度达到800℃;(2)硫铜钴矿+辉钼矿+硫铜铋矿+硫银铋矿+针硫铋铅矿+透辉石;(3)硫铋铜矿+含铋斑铜矿+绿帘石+次闪石+黑云母;(4)黄铜矿+不含铋斑铜矿+闪锌矿+绿帘石+绿泥石,形成温度约228℃;(5)低温磁铁矿+菱铁矿+碲银矿+低温石英+燧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蓝辉铜矿、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自然铋、硫铋铜矿、硫铜铋矿、硫银铋矿、硫铜(银)铋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钴矿、镍黄铁矿、辉砷钴矿和含钴斜方砷铁矿。主要的有用金属元素为铜、铅、锌、铋、铟等,它们的含量均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该矿床为典型的双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区域上应重视对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  相似文献   

3.
西藏拉屋锌铜多金属矿床岩矿相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屋矿床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为大型矽卡岩型锌铜多金属矿床。文章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以及ICP-MS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拉屋矿床的岩相学与矿相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区内的岩体为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明显的爆碎结构。矽卡岩主要包括石榴子石矽卡岩、含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环带状石榴子石灰色部分的铝原子数为0.36~ 0.86,黑色部分的铝原子数为1.23~1.53;而钙原子数具有与铝原子数成反比的变化趋势。由石榴子石的环带推测,有13次岩浆与地层灰岩的物质交换过程。矽卡岩及其后蚀变岩的形成过程,控制着矿化的形成过程,出现石榴子石(晶体中呈粒状的透辉石→板状透辉石→长柱状透辉石)→次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碳酸盐+石英的蚀变变化趋势,与此相应,矿化有铋+钴镍→铋+铜铅锌→铜铅锌银→铟的变化趋势。金属矿物由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银矿、自然铋、硫铜铁铋矿、硫铅铋银矿(?)、辉砷镍矿、黄黝锡矿、羟铟石等组成。作者指出,有用金属元素为锌、铜、铅、锡、铋、钴、铟,需对这些元素的资源特征进行评价,开采时需注意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第二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储量达大型规模。矿田内主要分布有永平火烧岗矿床以及东部新近发现的护架山矿床。位于永平主矿区东部的护架山矿床,为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的重大突破,新增333+334类Cu资源量近30万吨。作者对永平铜矿火烧岗矿床和护架山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室内外研究,初步得出如下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5.
与铜多金属矿床有关的岩体受NE(NNE)向构造为主导复合改造EW向等其他方向构造的交汇部位控制,矿体赋存于岩体的特定部位及其附近的破碎带中。提出矿床(点)分布规律为NE(NNE)向成带、近EW向成行,并划分出3个次一级NE(NNE)向构造-岩浆-成矿带和4个近EW向构造-岩浆-成矿行。  相似文献   

6.
7.
韩雪  王波  朱华利  谯常  岳龙 《贵州地质》2019,36(2):149-154
习水县桑木场铅锌矿,容矿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属于局限台地相的碳酸盐盆地;铅锌矿受断层与裂隙控制,属于开放式空隙充填,矿石与容矿层呈脉状、网脉状接触。矿石矿物为闪锌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为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萤石、黄铁矿及石英。样品表现出两期成矿特征,根据矿物穿插关系可判定与流体活动相关的矿物生成顺序。本文结合习水县桑木场区域地质特征及样品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初步判定研究区铅锌矿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并以此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为指导,尝试在研究区内寻找较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江西银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定堂 《江西地质》2001,15(2):102-106
文中简要介绍了银山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产费话 矿床地质特征,论述了矿床与本区岩浆活动在时间、空间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银山铜多金属矿床是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火山一次火山岩浆热液矿床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江西永平铜矿矽卡岩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田明君  李永刚  万浩章  张宇  高婷婷 《岩石学报》2014,30(12):3741-3758
永平铜矿含矿岩石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这种岩石类型是与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铜矿的典型赋矿岩石。通过对这一主要赋矿矽卡岩的研究,我们发现石榴石生长分为两个阶段:(1)早期石榴石:主要分布在石榴石颗粒核部,XAdr=1.0,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说明早期流体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铁,是在较氧化条件下形成的;(2)晚期石榴石,沿石榴石裂隙重新成核或者在靠近流体通道的早期石榴石表面生长,出现震荡环带,XAdr=0.46~0.99,为钙铁-钙铝石榴石系列。石榴石发生变化的期间也形成新的矿物,如绿帘石、萤石、方解石和石英等。共存石榴石和绿帘石矿物中存在Fe3+-Al3+之间的替代,说明流体的氧逸度、组分浓度或aFe3+/aAl3+可能发生了变化。金属矿物也可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永平铜矿矽卡岩从接触带到大理岩空间上有分带现象。从岩体到围岩的变化趋势为:石榴石含量减少,颜色存在红棕色-棕色-棕绿色-黄绿色-浅黄色的变化趋势;矿石品位降低,这与石榴石中Al2O3含量的变化较一致。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含矿热液对早期矽卡岩进行再交代改造的结果,表现为石榴石和绿帘石中Fe3+-Al3+含量的变化,并将Cu等金属沉淀下来。根据矽卡岩矿物的这些特征,在矿床勘探时,可依据棕色石榴石来追踪主矿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鲁麟  梁婷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正  陈伟 《地质学报》2018,92(3):560-574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期硫化物内部或边缘。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块硫铋银矿、硫铋银矿、板硫铋铜铅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库辉铋铜铅矿、辉碲铋矿等。与同一矿集区石英脉型盘古山钨铋矿床相比,两矿床铋矿物种类均出现Pb-Ag-Bi-S、Te-Bi-S元素组合,赋存形式和含量有所不同,Cu-Pb-Bi-S元素组合仅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出现。矿床属于Au-Bi-(低Te)-S体系,铋盐矿物形成于中低温、中高密度、低盐度的成矿环境。从岩浆中分馏出来的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迫使大量蒸汽相逸散,硫逸度增加,铋主要以硫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黄铁矿等硫化物沉淀,硫被大量消耗形成金矿物和碲化物(碲银矿)。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在成矿后期沉淀出大量铋硫盐矿物。成矿过程中的Bi促进金的迁移富集。铋矿物在两矿床中的赋存特征、化学成分、形成环境以及沉淀机制等表现出差异,说明铋具有成矿选择性,起到对成矿物质示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西万载县兴源冲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楼法生 《地质与勘探》2012,48(4):704-712
[摘 要]江西兴源冲铜矿是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较大潜力的铜多金属矿床,所处的黄茅地区属九岭南缘多层次大型构造叠加成矿地质背景的西段。在野外详细的地质考察以及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运用电子探针和气体同位素质谱仪以及包体测温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兴源冲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实验分析得出:电子探针分析数据表明矿石中含大量Cu、Fe,少量Zn、Au,其中Cu 含量达工业品位;矿石中δ34 SCDT值和包裹体盐度值说明其成矿流体具有同源性,可能来源于地幔或者与岩浆同源;包体均一温度有两个峰值区间,说明矿床受二期成矿流体控制。综合区域、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以及上述实验所得,得出该矿床应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变质叠改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江西武山铜矿南矿带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首次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对武山铜矿南矿带的辉钼矿进行年龄测试,测得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变化于144.0~145.7Ma,等时线年龄为146.4±2.6Ma,与花岗闪长斑岩145±3.9Ma的SISM法年龄值相吻合,表明武山铜矿南矿带成矿与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该矿床北矿带层状、似层状硫化物型矿体曾经历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而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对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即武山铜矿最终形成于晚侏罗世。以矽卡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武山铜矿稍早于同属九-瑞矿集区、以斑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城门山铜矿形成,由于其成矿伴随着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事件,成矿时间差很可能是导致两者矿化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武山铜矿及九-瑞矿集区与铜陵、安庆和鄂东南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它们是在统一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中、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经过对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认为该矿床主要由斑岩型铜钼(银)矿体、矽卡岩型铜、钼(银)矿体、角岩化变质粉砂岩内热液充填型铜金(钼、银)矿体组成.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构造为北东向F1断裂和北西向F2断裂.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体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体形态似层状、透镜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以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分布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奥陶系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围岩裂隙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体,规模较小,均以细脉-网脉状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的形式分布于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附近的志留系殿背组、清水组泥质粉砂岩中,呈透镜状产出.三类矿体在成因上存在联系,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花岗闪长斑岩,只是成矿物质沉淀的空间位置存在区别.宝山矿床为与高钾钙碱性重熔型花岗闪长斑岩成因密切联系的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机制,即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所形成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充填"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江西永平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地区十杭裂谷带南侧,是一个与晚侏罗世二长花岗斑岩侵入体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矿床。矿区存在斑岩型钼矿和矽卡岩型铜矿两种矿化类型。其中,斑岩型钼矿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I型气液两相包裹体、II型CO_2三相包裹体和III型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介于202~359℃之间,盐度介于4.62~36.68 wt%NaCl之间;晚期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介于211~318℃之间,盐度范围为2.07~11.47 wt%NaCl。矽卡岩铜矿主要发育I型气液两相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均一温度达到406~486℃,盐度为9.21~9.89 wt%NaCl;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介于137~335℃之间,盐度值范围为4.98~13.20 wt%NaCl;晚期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只有89~151℃,盐度范围介于2.07~19.13 wt%NaCl之间。激光拉曼结果显示两者流体包裹体中具有相似的气相成分,都以CO_2和H_2O为主,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_2O-CO_2-NaCl体系。含Mo成矿流体中存在CH_4,具有低氧逸度特征,在流体演化早期形成Mo矿化中心,石英-硫化物阶段含Mo流体相对于含Cu流体具有更高的温度和压力。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2‰~+1.9‰之间,这表明成矿物质硫源主要来自深源岩浆。结合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是与晚侏罗世花岗质岩浆密切相关的斑岩钼-矽卡岩铜矿床,铜和钼矿化存在分带现象,岩浆系统的中心部位具有斑岩型钼矿化,外围及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铜钨铅锌矿化。  相似文献   

17.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0.7 Ma、149±1 Ma和148.2±1.2 Ma。独居石测年数据显示,三种岩性的样品Tera-Wasserburg反向谐和图的下交点年龄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一致,反映了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燕山期,结合矿区辉钼矿的Re-Os成矿年龄(150.4±1.4 Ma),表明石门寺钨矿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的形成密切相关。大湖塘钨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钦杭成矿带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一致(~(150) Ma),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动力环境下。  相似文献   

18.
豫西卢氏八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斑岩成矿体系中以铁矿化为主的矿床,其中南矿带和西矿带广泛发育黄铁矿。电子探针成分显示,黄铁矿的主要元素S和Fe的总和超过90%,但同一种黄铁矿表面不同位置微量元素Cu和As的含量存在突变。这种突变说明,来源于同一岩浆热液系统的富液相流体与上升的富气相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引起黄铁矿沉淀的主要机制。黄铁矿中的As有两种赋存价态As3+和As1–,代表了八宝山斑岩矿床中形成黄铁矿的岩浆流体可能经历了先氧化后还原的环境(As3+指示氧化环境,As1–指示还原环境),说明八宝山矿区具有斑岩铜矿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铜陵冬瓜山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内石英闪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夕卡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流体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早期夕卡岩的形成可能涉及到高温岩浆流体过程,而在成矿过程中,以热液流体为主,至少发生了两次构造减压沸腾作用。第一次发生于静岩压力约为112MPa,流体温度主要介于430~465℃之间,盐度介于7.9%~53.7%(NaCl eq.)之间,结果生成大量石英和磁铁矿;第二次发生于静岩压力约为83.6MPa,流体温度集中在340~389℃之间,盐度介于6.6%~52.1oA(NaCl eq.)之间。在成矿近于结束时,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形成了少量低温、低盐度流体。此外,保存在石英斑晶和早期夕卡岩矿物中的高温岩浆流体也曾发生沸腾作用。沸腾作用对冬瓜山铜矿床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青海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矿床物质来源、矿物、元素分带、成矿热液演化中铜多金属矿床的性状,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其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两个阶段。中三叠世海底火山喷发喷气活动携带大量成矿物质,在浅海台地相对低洼的部位(还原条件下)与火山碎屑物、陆源物一起沉积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矿源层"或贫矿层,在随后的(印支期)造山过程中,受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作用,地层中岩石脱水、成矿元素活化、聚集形成富矿溶液,并沿地层层理、岩石破裂运移,交代岩石中化学性活泼的组分或充填于岩石裂隙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