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病已知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养鱼地区,其他省份可能也有此病流行,因随着省间鱼种运搬,病原体也可随之传播他处。据调查,1969年广东南海水产养殖场当时有600多万尾草鱼苗欲运往云南,因天气关系,飞机不能起飞,放到石井鱼苗培育组培育而发病,这可能是本病在广东地区较早的记录。现在已知,广东佛山、肇庆、惠阳、汕头、湛江等地区,都有本病流行,成为草鱼种常见严重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广东、广西地区培育鱼苗、鱼种的传统方式,向以施用有机肥料即绿肥(通称大草)和发酵粪肥于池塘水域内,经沤腐、矿物化过程,造成池塘水体内有机物质、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即肥沃度很高的“肥水”,供水体中浮游植物利用,促使它们大量繁殖并通过食物链的关系,培育出各种各类的天然饲料生物,同时配合适量的人工饲料或青饲料等等,最  相似文献   

3.
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肉味鲜美,生长迅速,病害较少,能密养高产,是广东、广西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池养鱼类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鲮鱼苗在鱼苗生产中也占着很大的份量。因此,无论是五十年代以前西江(珠江)自然繁殖的鲮鱼苗,还是1960年以后采用“生理、生态结合的催产法”人工繁殖的鲮鱼苗数,每年都占家鱼苗总量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鲮亲鱼因个体小和怀卵量少,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根据生产单位的反映,人工繁殖的家鱼有退化的迹象,具体表现在体质较差,生活力降低,生长缓慢、成熟个体小、死亡率高等。因而,他们认为,人工繁殖的鱼苗培育的鱼种比不上天然鱼苗培育的鱼种好,这是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有比较才能鉴别”。我国过去的塘鱼生产,数千年来都是依靠天然鱼苗,为什么家鱼没有发生退化?而鱼苗人工繁殖只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家鱼就出现退化的迹象,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我们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在每次开门办学期间,都对此问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枝角类通称溞,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ranchipoda=Phyllopoda)、双甲目(Diplostraca)。枝角类在淡水中分布广,数量大,繁殖快,易培养,并富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淡水鱼类鱼苗和某些成鱼极为重要的天然饵料。此外,枝角类在污水毒性试验、药物微量测定、繁殖、育种与变异等科学研究上也很有价值。解放后,我国水生生物工作者对枝角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但有关广东、广西两省区枝角类的报导较少。迄今,广东已报导的枝角类仅53种,隶属于23属6科,广西则仅报导了34种,隶属于20属5科。我们自1963年以来结合教学工作,先后在广东、广西的一些  相似文献   

6.
于罗非鱼鱼苗培育水体中引入不同浓度的硝化细菌,检测主要水质因子,测定罗非鱼与抗病力有关的酶的活力,研究微生态调控对水质和对罗非鱼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硝化细菌浓度为100/L时,氨氮含量相对于对照组降低25.05%,亚硝酸氮含量降低45.16%,COD值降低12.33%,差异显著(P<0.05);鱼苗培育成活率相对于对照组高7.58%,体长增加22.18%,体重增加46.15%;幼鱼的抗菌酶、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8.60%、59.19%和49.89%,差异显著(P<0.05),组织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同浓度的硝化细菌可显著改善罗非鱼苗培育环境的水质,增强罗非鱼苗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7.
在水产养殖的关键要素中,优质的苗种是鱼类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我国鱼类育种和苗种培育历史悠久,为我国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突出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鱼类育种和鱼苗培育技术上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四年来,在研究了大口黑鲈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的养殖经验,结合实际确立了在水泥池和池塘中繁殖鱼苗、培育鱼种和池塘主养、配养食用鱼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规定饮用水含氟量不得超过0.5~1.0毫克/升,超过这个标准就称为高氟水。鹤壁地区因高氟水致病的氟中毒症在内黄、滑县、浚县、汤阴一带广泛流行,分布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据安阳地委地方病办公室防疫站资料,已查出氟斑牙病患者近二十万人,氟骨症患者1169人,患病率达47.6%.在鹤壁市等地因水中含氟量过低,又流行龋齿病。上述地方性氟病的成因,与岩石、地貌、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环境地质特征有关,现根据调查资料作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肉味鲜美,生长迅速,病害较少,能密养高产,是广东、广西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池养鱼类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鲮鱼苗在鱼苗生产中也占着很大的份量。因此,无沦是五十年代以前西江(珠江)自然繁殖的鲮鱼苗,还是1960年以后采用“生理、生态结合的催产法”人工繁殖的鲮鱼苗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国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日渐成熟,如何运用大地构造相方法找矿成为近几年的新课题。对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找矿思路:以已知矿产地的大地构造相(亚相)特征作为前提条件,结合已知矿产地地质、物化探找矿标志,在覆盖区圈定根据物化探特征推断出存在与已知矿产地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岩石构造组合的地区,即为成矿预测区。该文以五莲—诸城地区为例,以五莲县七宝山铜矿作为已知矿产地,应用上述找矿思路,在诸城市瓦店镇附近圈定了铜矿预测区,该方法对其他矿种预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6年以来雷州半岛-海南岛陆地区(以下简称雷琼地区)的流动重力资料,对2017年下半年前后的联测资料采用不同的平差方法进行处理。将湛江和琼中2个绝对重力点作为雷琼测网基准,研究2016年以来雷琼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重点研究2018-03-20广东阳江4.2级地震、2019-03-05广东雷州4.1级地震、2019-08-20海南三亚4.2级地震和2019-10-12广西北流5.2级地震震前区域重力场差分和累积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除广东雷州4.1级地震外,其他3个地震震前在震中附近地区均存在重力场变化异常,表明在测网网格距和数据处理方法合理的情况下,对于4~5级地震,区域重力场在震前可能存在一定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分析了构造抬升对水系和地形的影响和恢复,以从古生代灰岩围岩中大面积但零星出露的岩溶砾岩点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古水系和地形地貌恢复和反演做出了新的尝试。在收集资料和实测的基础上,尝试性探讨了利用稳定水体参照物高程反演抬升高度以及邻区山峰点的古高程、古水系,恢复区域上古地形地貌的技术方法。并以白彦地区为例,通过白彦岩溶砾岩的分布、产状、金刚石矿物含量、岩性等地质特征,恢复白彦地区古地形线、古水系位置和流向等古地理地貌,指出在白彦期时代,该区总体发育4个水系,邹城市大石墙水系、枣庄水系、平邑水系、费县水系,水系中金刚石含量较为丰富的砾岩点大多分布在凤凰山隆起中心,其中在平邑水系推测存在一个山地峡谷中的古湖泊。认为蒙山凸起中已知的常马庄地区的金伯利岩脉所含有金刚石可能主要供应平邑区水系,其他3个地区水系的金刚石可能来源于凤凰山及其东部隆起剥蚀地区。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顺德县流行着一种当地群众称之为“水臌扁”的自鲢粘体虫病,作者之一于1978年6月于龙江公社进行鱼病调查时,发现了这种病,并作了初步研究,1982年我们又继续进行了这项工作。此病解放前就流行于顺德各养鱼区,由于未造成鱼类大批死亡,故一度被人们所忽视,也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本文可能是首次报道。本文分三部分叙述,一,流行情况,包括流行季节和地区分布,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对寄主的影响;二,病鱼和病原体,包括病鱼征象,孢囊和病原体的形态学;三,孢子在鱼体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广东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素来发达,繁盛的贸易往来推进了广东的城市化发展,有关广东城市的文学表述历史久远,但不同时期的城市想象因社会要求与城市发展差异呈现出不一样的图景。广东古代城市在历代作家笔下多呈现出商业性特征,近现代城市想象因民族国家叙述而流露出革命性和启蒙性倾向,可商业性与日常性话语在边缘罅隙处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新时期以来的广东城市迅猛发展,城市书写成为广东文学创作的主潮,在新启蒙思潮、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广东城市想象表现出现代与后现代混杂共处的多样面孔。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为对广东地区的旱涝变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广东省观测资料、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以及向外长波辐射通量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1970~2007年广东前汛期4~6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异常以及时空特征,得出第一类雨型是广东前汛期一致多雨或少雨型。对造成第一类雨型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中高纬度地区大尺度环流场的变异引起环流异常分布,使得副高、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冷空气活动等气候场产生变异,从而引起广东前汛期降水异常。经向风、相对湿度、垂直运动、向外长波辐射通量等分析得到多雨年与少雨年水汽条件、垂直运动条件、对流发展活动环流异常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广东江门五邑地区盛产的黄蜡石(简称台山玉),具有色彩绚丽、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等特点,从外观看,台山玉与黄龙玉、石英质玉同属于二氧化硅质玉石,外观相似。从结构来说,它们的内部石英粒度是逐渐变化的,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来划分种类,关于台山玉的定名,如何区别台山玉及黄龙玉成了普遍问题。此外,关于台山玉的地质产状、矿床学成因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该文利用偏光显微镜、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重点对台山玉的形成,宝石学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与分析,力求给予五邑地区台山玉商业运作当中的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南缘地球物理场特征-深部构造-已知大型矿床分布规律的系统研究,认为该地区不同属性的地质块体受3组基底构造控制,即EW向、NE向和NW向3组基底构造系,并认为该地区已知大型-超大型矿床同样受这3组深部构造系的控制.最后对阿尔泰地区进行了大型、超大型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9.
提起岩溶现象,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华南的两广、云南和贵州等省奇特多姿的岩溶地貌,特别是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云南的路南石林、广东的肇庆乃至江苏宜兴的善卷洞。现在在我国更多的地区,特别是华北也发现了喀斯特溶洞。笔者于今年三月五日——六日访问并调查了樵岭前村东南的朝阳洞。该溶洞洞口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登革热疫情分布及时空变化的分析,发现该病的分布和流行规律,将有助于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开展。本文以2004-2013年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全国地市级登革热逐月发病率资料为基础,就发病率、涉及地市以及与输入性病例之间的关系,进行空间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登革热发病率的对数值与国外输入性病例数呈显著相关(r=0.669,p<0.05);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地市(有输入性病例的地市)数量与登革热本地病例地市(有登革热本地病例的地市)数量呈显著线性相关(r=0.939,p<0.05);疫情整体呈稳步递增的趋势,且发病率重心不稳定,从东南沿海(广东、福建)逐步向内陆和西南地区(云南边界)迁移,显示登革热可能流行范围正在扩大;中国登革热疫情呈现波动性非随机空间分布,其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以及西南边境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国登革热疫情是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流行,因此,加强入境人员(特别是来自东南亚疫区)的健康教育,尤其在输入性病例输入高风险时间段(7-10月),对控制登革热疫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