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和专业发展息息相关。就国内外现有研究来看,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教育领域,较少有重点针对某一门学科教师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上海市中学地理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中学地理教师职业认同和影响因素模型,为提高我国地理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地理教师教育成效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宗进 《福建地理》2000,15(4):51-5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将普及千家万户,网上大量信息可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丰富资料。它不仅可以充实课堂内容,还可增加课堂实践性与趣味性。本文将介绍如何从网络上下载所需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金兴 《福建地理》2003,18(1):57-59
中学阶段进行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也能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后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些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领土/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核心概念,领土陷阱是政治地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论文系统整理了关于领土陷阱的成果文献,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领土陷阱理论的源起、发展及其研究议题进展,并对其借鉴意义进行了评述。John Agnew提出的领土陷阱理论基于3个地理假设:领土—国家—主权的“三位一体”、国内—国外的“二分法”、国家是社会的容器。领土陷阱驳斥了既有的国家中心主义领土观,强调重视领土主权之外的多种实效主权形式,如域外治权、分级主权、社会主权等。领土陷阱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跨境移民、跨境资源保护、跨境水政治等多方面的议题,并随着时代发展展示出其强大的解释力。论文认为,领土陷阱相关研究的主张,如领土是主权的工具、要从领土主权和实效主权的复杂互动中理解领土问题、从中心和边缘的双向视角理解领土问题、从理性和历史情感中审视领土问题等,对于中国当下有效解决领土问题、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学阶段进行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也能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后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些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元宇宙应用于教育可为教学带来全新的变革和体验。教育元宇宙赋能中学地理教学已是教学创新与发展之势。本文在理性审视教育元宇宙对中学地理教学带来客观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旨在探讨教育元宇宙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路径,同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部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施建议,明确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地理教学的传统做法。”当前,科学探究是世界各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与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是提高公民水土保持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中学生开展水土保持教育十分必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和高中地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将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水土保持知识归纳为三种类型:水土资源的重要性;水土流失的规律、分布和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本文总结了水土保持知识的内容指向性及其在教科书中的呈现形式,从数量分布、内容结构和课程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学地理教材中水土保持知识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水土保持知识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地域社会认同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统合社会认同与地方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地域社会认同.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新时代的区域研究需要由以工业化为引领或以城市土地扩张为引领的"空间效率导向型"研究迈向"空间公平/正义导向型"研究,因此客观经济发展与主观社会认知的配适性研究亟待开展.在研究方法上,以空间异质性为基础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地...  相似文献   

11.
黄薇 《福建地理》2005,20(3):55-57
本文从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入手,指出了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在专业成长上的不足,提出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地理素养等4个方面,促使中学地理教学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地理学科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责任学科,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有着鲜明的学科特色。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初中与高中地理课程在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上的衔接更加紧密,中学地理课程体系更加完整统一。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相应学理分析,通过系统化建构、典型案例剖析、生活化情境和时事热点应用等路径,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建构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育涉及的国家领土、地域发展、乡土文化等内容,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载体,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本文首先总结了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对比分析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落实国家认同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理院系调整研究旨在通过对地理学认同产生不利影响的高校地理院系调整的解析,揭示地理学发展存在的学科与体制认同问题。基于对高校地理院系调整的回顾,分析地理院系调整的原因及影响,并结合当前地理院系发展态势阐明其启示。结果显示:学科认同与院系调整互为关联,尽管地理院系调整导致的解体并不表明地理学的终结,一般意义的调整也存在积极影响,但不同类型地理院系调整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学科认同的不利影响仍然明显,并影响着体制层面的学科再生产。地理院系调整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复杂多样的因素及其影响表明地理院系面临竞争,需要地理学者既“正名”(塑造科学性、统一性的学科形象)又“指实”(完整的院系体制建设);既“向内”(地理院系及地理学家的努力)又“向外”(维护地理学及地理院系的完整性认同)的集体努力,在强化地理学综合性基础上形成“多轨发展”机制,强化地理学学科与体制认同。“跨学科典范”的塑造或许是当前地理院系应努力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明古国。而诗词又是我国珍贵的化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抒情,有的叙事;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有的情意绵绵,有的豪迈奔放。其中,不乏描写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诗篇,教师上课时如能将富有情趣的诗词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更利于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知识的跨学科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走过了50年,成绩斐然。在庆贺创刊50周年之际,我们可能应该更多地考虑下一个50年该怎么做,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地理教学》应该如何更好地引领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一份地理教育类刊物,它必须和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与中学地理教师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学地理水土流失实验开展方面的文献,从水土流失实验设计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效果和实验设计的实施等方面总结了既有研究的成果,同时发现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对开展实验的科学原理研究不足,对水土流失实验的定量研究较少,且较少关注实验实施的效果。指出进行水土流失实验乃至其他相关中学地理实验应该注意的研究方向:加强对地理实验背后原理依据的研究、尽快建立地理实验的评价体系、关注实验本身的科学性研究和加强对实验平台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19.
郭大新 《福建地理》2000,15(1):57-58
中学地理数学要贯彻实施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突出素质教育意识,教师可通过发掘各种素材,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以致用等措施,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重新修订的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充分体现了国家认同价值.为适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本文对《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进行解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教材在知识选取和组织方式中体现了国家认同;通过案例、图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活动系统中训练学生的爱国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国家认同与地理教学的融合路径:通过先行组织者策略以理育人,创设爱国主义情境以情育人,依据问题导向与研学旅行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