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通过对北黄海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划定了具有层序意义的9个声学反射地层单元或亚单元(SU1(1)、SU1(2)、SU1(3)、SU2、SU3、SU4、SU4(2)、SU4(3)、SU5).通过典型声学地层剖面与区内钻孔的沉积地层岩性单元对比,发现依据浅地层刹面进行的声学地层划分与钻孔岩心的沉积地层划分有较好的对...  相似文献   

4.
北黄海西部晚第四纪浅层地震剖面层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前人工作对北黄海西部7条浅层地震剖面测线进行解译,所揭示的晚第四纪U1-U4沉积单元的特征是:U1围绕山东半岛形成楔状沉积体,厚度从近岸地区的大于40m向海减薄到0m;U2平均厚度为15m,分布稳定,在研究区由东北向西南增厚;U3平均厚度为20m左右,西南薄,东北厚;U4只在部分剖面上有记录。测线显示,U2单元层中存在埋藏古河道,大部分被天然气充填,形成两条NE-SW向延伸的分支河道,初步认为其属于古黄河北支水系,位于全新世地层之下的晚更新世地层中,为黄河在晚更新世末期(15~9 kaBP)流经北黄海西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6.
7.
8.
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洋技术学报》1995,14(3):24-36
本文介绍ADCP发展概况、测量原理、系统设计、系统组成、信号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等。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南部下第三系地震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地震地层学原理,结合层速度和砂岩百分比的研究,描述了辽东湾南部下第三系地震相和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确定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和深湖—深水浊积扇沉积体系,指出这些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具有不对称性,垂向演化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的特点。最后预测了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声学剖面计算机绘图原理,并介绍了在AST-386SX/16微机VGA显示器上绘制二维彩色水体悬浮物浓度声学剖面图的软件设计方法,绘出了海上倾废物云团沉降过程悬浮物浓度剖面模拟绘图实例.该软件可绘出实验中声学系统不同时刻探测的各个声学剖面上悬浮物浓度时空分布的清晰图象,解决了声学剖面的计算机判读和绘图问题;是海洋倾废研究及悬浮物在海洋中的物理海洋学研究的一种有用的软件。  相似文献   

11.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口至冲绳海槽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1996年中法合作自长江口至冲强海槽获取的5600km高分辨率电火花单道地震及部分多道地震资料进行全面判读研究,并与位于陆架中部的DZQ4井岩性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划分出东海陆架研究区自中更新世以来3类共11个地震层组,对每个地震层组的顶=底边界,内部主要地震相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各地震层组主要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行了合理推测,并与氧同位素期和全球冰期进行对比,对研究区主要地震相进行了归纳,划分出4大类共13个亚类的地震相,不同地震相类型再现了不同地震时期的沉积环境,并对研究区4期潮流沙脊,多处典型夏天河道和两处海底峡谷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渤海海峡及周边海域浅地层结构及地层声速的拾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分析渤海海峡及周边海域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与3口钻孔的资料,将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T0、T1、T2、T3、T4、T5、T6、T7、T8共9个反射界面及SU11、SU12、SU13、SU2、SU3、SU41、SU42、SU43、SU5共9个声学地层单元,SU1地层单元对应全新世海相沉积,其底界为一海进侵蚀面,削蚀对应晚更新世晚玉木冰期陆相沉积的SU2地层单元。SU3地层单元对应晚更新世晚玉木间冰期的海相沉积,通过侵蚀间断面与上覆SU2呈不整合接触。SU41地层单元对应晚更新世早玉木冰期晚期的陆相沉积,SU42地层单元对应晚更新世早玉木亚间冰期的海相沉积,与上覆SU41呈侵蚀不整合接触,SU43地层单元对应晚更新世早玉木冰期早期的陆相沉积,其顶界面为海进侵蚀面,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SU5对应晚更新世玉木—里斯间冰期的海相沉积。对比分析浅地层剖面地层单元与钻孔沉积地层,确定了研究区海底面之下不同地层单元对应的平均声学速度,为后续的地层层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区"海侵-海退-海侵-海退-高水位"的沉积过程,决定了地层平均声速随深度自下而上呈现由高-低-高-低的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海底天然气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在世界各大洋中都有发现。海底渗漏的气体赋存于浅部地层,可以改变近表层沉积物的物理性质,使其在声学剖面上得以反映。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某海域研究区浅地层剖面和地震数据分析,在浅地层剖面上发现了声空白、声混浊、增强反射层、速度下拉等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则识别出气烟囱或泥底辟、亮点、速度下拉、增强反射层等特征。以似海底反射层(BSR)作为地震剖面上明显的含气层标志,划分了2套含气系统。通过浅地层剖面与地震剖面联合解释认为,BSR之下气烟囱/泥底辟的发育导致了亮点、速度下拉、增强反射层等声学特征的发生,BSR之上水合物层的存在则可能起到封堵天然气而使其发生侧向运移的作用,在气体封堵相对薄弱的位置,天然气向上运移形成声空白、声混浊、增强反射层、速度下拉等特征。以声空白代表的天然气聚集带可能成为块状水合物的发育场所,可能成为较有潜力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南黄海西部海域高分辨率声学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进行了声学地层划分。南黄海西部海域声学地层剖面可划分为5套地层Ⅰ、Ⅱ1、Ⅱ2、Ⅲ1、Ⅲ2,每套地层代表一次全球性(或区域性)海平面变化周期内的海进一海退这样一个完整的旋回变化过程所形成的海侵或海退沉积层序。将典型声学地层剖面与区内钻孔岩心的沉积地层岩性单元对比研究,得到各声学反射层的时代、岩性及沉积环境。并发现依据浅地层进行的声学地层划分与钻孔岩心的地质地层划分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结合区内钻孔岩心的分析结果,对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架区的沉积环境及沉积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浅海声信道“时域衰落”与海况、波高、中心频率和作用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海况下,波浪愈高,振幅起伏愈明显;在同样作用距离、深度下,中心频率20kHz是信道较好的传播频率,其振幅起伏小,自相关时间较长;在该声道中,作用距离在2000─2500m处振幅起伏最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在舟山群岛海域采集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和地质浅钻,对研究区晚第四纪地层结构进行了划分。根据界面识别标志,共划分出5个地震反射界面(T1、T2、T3、T5、TR), 将基岩面以上地层划分为5个地震单元(SU 1、SU 2、SU 3、SU 4和SU 5)。根据浅地层剖面和地质钻孔对比,结合钻孔沉积相、AMS14C和OSL测年数据及古地磁分析结果,5个地震单元分别对应于MIS 1、MIS 2、MIS 3、MIS 5和中更新世及更早时期沉积。基于此建立了舟山群岛海域晚第四纪的地层格架,为分析研究区晚第四纪古环境沉积演化和沉积物“源-汇”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将研究区晚第四纪的地层划分成具有层序意义的6个声学反射地层单元(SU1-SU6),通过典型浅地层剖面与研究区内QDZ03孔和QDZ01孔进行对比,发现声学反射地层单元的划分与钻孔岩心沉积物沉积单元的划分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依据钻孔岩心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物测年数据,我们认为SU1、SU3和SU5分别对应于氧同位素1期、3期和5期的海相沉积,SU2和SU4对应于氧同位素2期和4期的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18.
分辨率是影响地震解释精度的关键因素,多尺度子波分解作为一种提高分辨率的方法是将地震信号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分解为一系列不同的尺度子波的集合,由于尺度与频率是一一对应的,也就相当于把信号由时间域变换到时间—频率域,这样就把信号分解为不同主频的子波。然后再选择与目的层频率相对应的子波重新组合,便得到了分辨率与目的层固有频率相对应的地震剖面,提高了剖面的分辨率。把这种方法应用到阿拉德油田哈浅区块地震解释的研究中,在目的层位标定和追踪、断层解释以及地震岩性解释3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地震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海底浅层圈闭与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浅层圈闭条件是决定浅层气反射特征的重要因素,根据海底浅层圈闭条件的分析、国内外浅层气分布区反射特征与底质类型对比分析和南黄海西部地区浅部断层分析,得出结论:(1)浅层气的圈闭条件主要受海底底质类型与浅部断层控制,常见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和断层圈闭;(2)底质类型是决定浅层气反射特征的重要因素。分析认为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泥砂含量决定了圈闭中盖层封闭能力,进而决定了浅层气聚集能力和储集量,形成不同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3)某些现代三角洲地区,受潮流或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影响,表层底质经常与整个浅层的物质组成差别较大。由于其内部一般含有较厚的细颗粒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封闭能力较强,可封闭较多浅层气,能形成大规模的声学空白反射,但常观察到浅层气反射顶界面局部突起呈旗舰状;(4)浅部断层既可形成断层圈闭,也可充当浅层气的运移通道。断层圈闭通常较少见且难以识别,浅部断层在第四纪松散地层中更多地充当了浅层气运移的通道;(5)浅部地层存在多套含泥较多的地层且形成圈闭时,浅层气被多次圈闭,会在不同深度形成"楼层式"的多个强反射界面、声学扰动。  相似文献   

20.
迅速发展的地震技术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利用全三维解释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技术、地震分频分析、AVO属性分析、多参数综合判别技术等综合解释技术在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