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活跃学术空气,提高广大会员的地震科研水平,辽宁省地震学会于6月2日—3日在沈阳举办了地震学术报告会.特邀中日地震学术讨论会学术委员会日方主席尾池和夫(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来沈作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辽宁省各地震办、台、队及机关处室研究室有关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吉林省地震办公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4日河北省地震学会在石家庄召开学术报告会,邀请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主任张先康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第一形变中心前主任李延兴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张晓东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天中研究员、李世愚研究员到会作学术报告。会议由河北省地震学会理事长罗兰格、副理事长刁桂苓主持。杨国保副局长代表河北省地震局对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1 陈院士首先作了题为“大华北地区地学研究计划(设想方案)”的报告他强调了科学计划…  相似文献   

3.
沈立英 《华南地震》1989,9(2):92-101
新丰江水库地震是世界上四个震级大于6级的水库诱发地震之一。实际资料表明,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有明显的相关性。为探讨库水在地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新丰江水库渗流场的有限元计算,对新丰江水库蓄水初期库水渗流与地震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本次对三个不同方向的剖面进行稳定流及非稳定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渗流在地震诱发过程中起很重要作用,并解释了新丰江地震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国地震局“3 1”体系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山西省地震学会从2007年5月份起制定了月报告会制度。在全局的科技人员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地震学专家来我局进行讲座,帮助我局科技人员拓宽科研思路,增长见识,提升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2007年共举办学术报告会8次,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总人数200余人。学会邀请北京大学陈永顺教授、中国地震局陈鑫连教授和日本国家地震科学和防灾研究院郝宪生博士来我局分别作了“藏南台阵和西藏高原南部大地构造”、“项目表述”和“日本地震动态”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5.
新丰江水库区的地震监测系统是随着新丰江水库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在1960年建设了双下第一个地震观测台站,逐步完善新丰江水库的地震监测系统,经历了从人工值守、模拟遥测、数字化遥测的地震监测模式,为新丰江水库地震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6.
胡毓良 《地震地质》2013,35(1):188-190
1960年5—7月广东河源新丰江大坝附近,连续出现强烈有感地震,引起水库下游包括广州市广大群众的不安,中共广东省委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报告,随即转批到中国科学院。8月中国科学院组织考察队,由林庭煌率领,我参加了首批考察,到现场实地调查历史地震和地质背景。1961—1964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后派出60人次,进行地质背景及工程地质问题的专项研究,提供研究报告26份。1962年3月19日该区发生6.1级强烈地震,我参加了地震宏观调查,撰写了《1962年3月19日广东河源地震所形成的地表及建筑物裂隙》  相似文献   

7.
水库地震主震发生时间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利工程对水库地震的抗震设防要求事先对水为地震进行预测。预测内容包括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危险性(可能性、)最大震级、最大震的地占紧及不库地震对场址地震动参数的影响。除主震时间的预测外,本文第一作者都曾提出过初步的预测方法。本文认为,水库地震前震波速比异常、非线性灰色模型以及前震系列回归等方法,是预测主震时间的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的构造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地质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拟方法,重演了本区的地震序列,论证了诱发地震的构造条件。指出,新丰江水库有两组发震构造,它们的活动强度和时间有所不同。诱发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水库蓄水前构造地震的发震构造属于相同构造体系,唯发震部位更逼近水库。文章还指出,库基弹性变形引起的附加引张应变使部分地区的活动断裂更易于错动。水库荷载还使地震在剖面上有浅层和深层之分。它们的频度与水库水位有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新丰江水库是世界上诱发Ms≥6.0级地震的四大水库之一,由于对水库大坝及时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使其经受住1962年3月19日6.1级强震的考验,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抗震设防工作的一次成功实例,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誉。在长达30余年中,新丰江水库区逐步建立了包括测震、地应力、地形变、地电、水化学等观测项目的水库地震监测网,对新丰江水库地震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预报,取得连续的极其丰富的资料。新丰江水库的监测、研究在国际同学科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所取得的成果为安定新丰江下游地区的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为政府部门对水库蓄水和发电站正常运行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丰江水库地震的成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丰江水库位于我国广东省境内,1959年10月建成蓄水,祠后,水库地区地震活动性随即有很大的增高,并于1962年3月19日发生了6.1级主震,震后不少研究者对这次水库地震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发表了一系列专门报告。为进一步认识这次水库地震,本文利用这些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分析了新丰江水库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波  相似文献   

11.
新丰江水库地震序列的分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丰江水库地震序列分段、地震序列参数统计、地震序列分段与库水位关系等方面探讨新丰江地区的地震特征.结果表明:①水库地震全序列低b值(≤0.9)时段与大区域地震活动的增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余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华南地区地震活动“窗口”的作用.②水库地震晚期余震释放阶段55个ML≥3.5级地震分序列研究显示,1975年...  相似文献   

12.
《地震》1987,(4)
▲松潘、平武地震l O周年地震预报学术 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宗晋同志在纪念 《地震》创下0 20周年茶话会上讲话▲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同志在主持会议▲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州志在纪念 《地震》创干U 20周年茶话会上阱活▲地震工作者们在听取学术大会报告 ▲地震工作者们在野外进行考察 (郭宗福摄)松潘、平武地震10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纪念《地震》创刊20周年茶话会剪影  相似文献   

13.
1988年7月21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学术报告会,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40周年、《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200多名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冒着滂沱大雨参加了大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学会之一,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在40年前成立时,只不过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地球物理工作者联谊会,唯一的工作是出版《地球物理学报》,那时正是气象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丰江水库地震震源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新丰江水库自蓄水后,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区内存在三件基本事实:一、河源断裂近期具左旋错动;二、地震主要沿水库狭谷区呈北西西向分布,河源断裂本身很少地震活动;三、震源机制解表明,主张应力轴(T)稳定于北北东向,近于水平,主压应力轴(P)则在垂  相似文献   

15.
新丰江及龙滩水库地震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翰林  陈阳 《华南地震》2012,(Z1):96-102
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定位研究是开展水库地震研究及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基础。结合新丰江及龙滩水库的蓄水过程研究讨论了新丰江及龙滩水库的地震活动性,利用2009~2010年在新丰江及龙滩库区架设的加密台站以及两水库原有的观测台站组成的观测台阵记录到的连续观测地震波形,通过结合了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法做了地震精定位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波形互相关技术提取的互相关数据改良了地震定位结果,精定位后震中分布更为集中,与库水分布及周围断裂的分布一致,震源深度也有所收敛,希望该方法推广到今后的水库地震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6.
《国际地震动态》自1971年5月创刊以来,在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的积极支持及广大读者的关心和厚爱下,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国内外地震工作最新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对地震科学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广大读者把《动态》视为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在如雨后春笋般的众多的地震刊物中,《动态》从问世之日起,便以其选材范围广泛、内容新颖、报道及时准确、文章短小精悍等崭新姿态,吸引住了地震学界内外的广大读者,以一个独具特色的面貌屹立于地震刊物之林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地震预报研究室于1987年4月17日邀请沈阳中心气象台台长曹汝杰同志做了题为《气象预报的回顾与现状》的学术报告,研究室的科技人员和东北地震监测中心的领导及有关同志参加了报告会.曹台长的报告共分四人部分:1 气象工作概况:2 气象观测网:3 人工智能系统:4 通信系统等.报告详细阐述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预报工作取得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利用气象卫星观测,回收气象云图等技术使我国的气象预报效果得到了新的  相似文献   

18.
新丰江水库地震及其小震震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丰江水库区在七十年代先后发生过3次大于4.0级地震,其位置均在紧靠大坝的峡谷区,深度在7—10公里间,图1、表一给出它们的震源机制结果,其主压力轴  相似文献   

19.
新丰江水库6.1级主震前后(1961年2月—1975年3月)十四年间地震波速比的变化特点,冯锐曾作了分析研究,尔后尚未继续此工作。为此,紧接上述终止时间,从1975年4月至1983年12月九年间对该库地震波速比演变过程再予分析,以探索后期较强余震(M_s>4)发生前与主震前后期间,波速比变化是否存在着异同,并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是在什么深度发生的?通过对该水库基底断裂内岩石的三轴实验,获取了该岩石较完整的三轴强度包络线。利用强度理论、孔隙水压力并结合地震资料,对水库诱发地震的极限深度进行研究后得出:①具有诱发地震条件的水库,存在一个诱发空间,若岩体深度超过某一值(极限深度)后,将不再有诱发地震;岩石不同,极限深度也不同;②新丰江水库区的诱发地震,只在约14km深度的岩体内发生,震源深度≥14km的地震,均为普通的构造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