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8月2日湖南东江水库截流蓄水,10个月后发生水库诱发地震。蓄水初期,地震活动频度与库水位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但1993年至今,地震活动的频度与库水位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已逐步消失。诱发地震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受水体、构造、岩性的控制。依据地震构造背景、水库规模、水库蓄水后诱发最大震级的最大概率时间等预测东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不会大于4.99级.1991年发生的3.2级地震应为最大震级的概率是80%。今后仍可能发生3级左右地震。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特征和地震地质条件。据此,应用灰色系统方法,建立了水库地震的灰色聚类预测模型及水 库地震趋势的灰色灾变预测模型,运用灰色关第分析原理研究了水库规模与水库地地夺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4.7级地震是第一期工程的最大地震,第二期工程竣工蓄水后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不超过5.5级,该库坝按原定抗震烈度Ⅷ度设防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涔天河水库,蓄水40年未纪录到水库诱发地震。拟扩建工程,坝高113m,库容15.1亿m3。增加蓄水14亿m3后,是否会发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多大?依据地震构造背景、水库规模、水库蓄水后诱发最大震级的最大概率时间等,预测涔天河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不会大于4.7级。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漫湾电站水库诱发地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分析了漫湾电站水库蓄水前后,库坝区周围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水库蓄水的水位与库坝区地震活动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漫湾水库诱发地震的时间集中于蓄水后5年内,库水位升降之后1个月左右,库坝区发生高频度的3~4级地震,最大月频次为蓄水前的6倍,最大地震震级为4.6级,空间分布集中于大坝约10km范围内,为快速响应、震群型的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5.
在对铜街子水电站蓄水后库坝区及附近出现的地震活动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另外一个舟坝水电站库坝区的地质结构和历史地震活动情况进行探讨,认为舟坝水电站蓄水产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五渡—利店断裂附近的马边、沐川、沙湾等地的诱发地震可能为5级以上,犍为县城附近可能出现的地震为4级左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减轻诱发地震造成损失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于控制水库地震的理论及其可能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工程活动已经开始影响地震过程。自三十年代首次发现水库建成蓄水后可以引起地震的现象之后,在我国也发生了广东新丰江6.1级水库地震和湖北丹江4.7级水库地震等。我国水利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但目前开发利用的仅占理论蕴藏量的2.5%,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还会兴建更多的大型水库,因此必须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和有关参数指标,以便进而预测新建水库有无诱发地震的危险和有多大的危险,而后由水利工程界对水库大坝及建筑物作出相应的抗震设计,以  相似文献   

7.
肖安予 《华南地震》1990,10(2):68-77
南水水库截流蓄水后,发生在库区的地震活动,属于水库诱发地震;其序列特征为小的震群型;未来诱发地震将小于Ms3.7级,不会影响大坝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新疆克孜尔水库诱发地震的形成条件和诱发机制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世龙 《内陆地震》2002,16(1):89-96
克孜尔水库自 1991年 8月下闸蓄水后 ,穿过水库大坝的 F2 活断层 (克孜尔活断层 )出现了水平和垂直形变的特大异常变化。分析后认为是前期水库施工开挖土石方、填筑土石方及水库蓄水引起地面负荷变化的综合效应所致 ,同时地震活动规律也产生了与形变同步的异常变化。综合测震、水文、地质分析认为 :1水库蓄水可以诱发地震 ,震级主要在 MS3.0级以下 ;2蓄水诱发 F1活断层 (却勒塔格活断层 )上中等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诱发 F2 活断层上中等地震的可能性则很小  相似文献   

9.
福建尤溪街面水库已于2007年2月下闸蓄水,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如果会诱发地震,它能诱发多大震级的地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库区主要断裂活动、地质构造背景和国内外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结合尤溪街面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应用概率预测法,综合影响参数预测法,两级模糊评判法,发育断裂长度预测震级法和历史地震最高震级预测法等方法,对街面水库诱震危险性和可能诱发的最大震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湾水库地震台网连续、完整的地震波资料,计算小湾水库蓄水前、后各1年地震密集区域的小震波速比变化,并分析3级地震震前波速比的显著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湾库区澜沧江段的昌宁、凤庆,黑惠江库区的巍山牛街一带为震群丛集区,且库尾凤庆区域平均波速比低于中段的昌宁区,空间上呈非均匀分布.水库蓄水仅对凤庆区的地下介质有一定的影响,蓄水前后3级地震震前波速比均呈显著低值异常,2009年8月6日凤庆3.5级地震为蓄水后的最大地震,初步判定为水库诱发的构造地震或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11.
周光全  王桂兰 《地震研究》1997,20(3):292-296
1995年2月茄子山水库区发生了4.1级和4.2级地震。地震特点表明与水库蓄水有关。本分析了茄子山水库区的地质构造、构造应力状态、渗漏条件、地热和其它诱发地震条件,判断了茄子山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利用综合影响系数公式讨论了茄子山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前人对水库诱发地震规律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三峡地区1980年以来ML2级及以上地震的震例资料,对比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震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和地震频度变化的因果问题。结果认为,相对于蓄水前,蓄水后震源深度没有明显加深,震源位置有向库区集中的趋势。蓄水后地震年平均释放能量有一定的增强,能量增强的原因主要是地震频度的增加导致。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金沙江下游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资料,分析了蓄水期间水库地震影响区的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向家坝水库蓄水1年多,蓄水后库首区A、B段的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蓄水期间地震活动显著增加,集中分布在库区C段,并不是蓄水初期地震活动就增加,与库区2013年6月启动第二阶段蓄水有一定相关性,强度在3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加的地震活动位于近南北走向的翼子坝、玛瑙断裂的中段。这些局部地段蓄水后发生的地震,其震源的力学机制多为倾滑或正断型,分析认为部分地震为水库诱发岩溶或塌陷型地震,多数仍属构造地震。本文结果为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和震例。  相似文献   

14.
沈立英 《华南地震》1989,9(2):92-101
新丰江水库地震是世界上四个震级大于6级的水库诱发地震之一。实际资料表明,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有明显的相关性。为探讨库水在地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新丰江水库渗流场的有限元计算,对新丰江水库蓄水初期库水渗流与地震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本次对三个不同方向的剖面进行稳定流及非稳定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渗流在地震诱发过程中起很重要作用,并解释了新丰江地震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龙滩库区蓄水初期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龙滩水利枢纽位于广西天峨,是一座典型高坝大库容水库。本文通过对库区及周围的地质构造和蓄水前后地震活动分析,总结了龙滩水库蓄水初期诱发地震的时间、空间和深度分布特征以及蓄水后库区水位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讨论了龙滩库区蓄水初期诱发地震机理。  相似文献   

16.
位于广西与贵州边界的、红水河上游的(?)滩水利枢纽工程,属特大型工程。因此研究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危险性是重要的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利用概率预测法,断层稳定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对于蓄水后发震可能性及可能部位作了估计;利用综合影响参数与震级关系式和两级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对于可能的最大诱震强度做了估算。最终认为,该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高,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可能的发震位在大坝西10—20公里左右,对大坝的影响为Ⅶ度。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民房破坏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是双震型地震,重复破坏增大了灾害程度,房屋的抗震性能低也是造成破坏程度大的原因。本对民用房屋的破坏特征和地震诱发民房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成因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关于是否由于紫坪埔水库蓄水而诱发汶川8.0级地震的争论不绝于耳,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都列出相关证据阐述自己的观点,目前还没有形成广泛认同的研究结果。对于这个问题,本文通过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序列分析,从深部流体孔隙压扩散这一直接与水库诱发地震因素关系密切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水口水库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松建  连玉平  陈为伟 《地震》2007,27(1):114-119
求解了福建水口水库地区15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结果表明, 水库蓄水早期地震震源参数变化较大, 而蓄水晚期地震震源参数基本一致。 此外, 还对蓄水早期和蓄水晚期构造主应力方位、作用类型以及地震断层滑动性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虽然这些地震都属于水库蓄水诱发地震, 但相对而言, 蓄水晚期的诱发地震具有明显的构造地震特征。 这些结论将对其他水库地震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于水库围堰后猛然增加的地震活动,人们普遍关心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些地震的成因,第二是这些地震能对大坝安全性带来多大的影响。位于四川省乐山地区的铜街子电站在蓄水后地震活动骤然增高。本文通过对地震活动的分布范围、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解以及地震活动与库水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判定这些地震系铜街子电站蓄水后所诱发的地震。为了估计该水库所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本文通过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试图对诱震震级上限给出一个估计,但各手段所给出的结果却不完全一致,这说明目前的预测手段的不完善。在对各手段给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认为铜街子电站最大可能诱发地震震级上限在5.0级左右。当然,也可能以较小震级的震群型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