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描绘地图面状符号的边界和边界范围内的晕线或各类符号是专题图机助制图的一个重要课题。地图面状符号的自然边界一般是光滑曲线。因此,仅用多边形法尚不能满足制图的实际需要。在小型、微型计算机内存范围内,完成常见规模制图区域的填绘任务,要解决由边界光滑而导致的数据量大但内存小的矛盾,关键在于从线段划分、数据编码、光滑办法等方面来保证各项计算工作在单区范围内进行,而且不必保留全部边界光滑点。本文分析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具体过程。提供了可基本完成前述课题的SSS1应用绘图程序,并以该程序的实际调绘结果为例,介绍了程序的功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2.
基于结构特征的地图上带晕线多边形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建立GIS的过程中,从现有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带晕线多边形是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最主要的地物要素类别之一,文中在地图二值图像的基础上,根据带晕线多边形的结构特征,利用一系列图像变换技术,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带晕线多边形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提出并实现了用于带晕线类多边形影像分割的4方向RLS变换方法,详细讨论了收缩变换、扩张变换、细化、开图形删除和带晕线类多边形的识别等算法。实验表明,利用文中所述方法进行带晕线多边形识别与提取的正确率可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3.
圆结构符号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智生 《地图》1992,(4):22-24
在以统计资料为基础的专题地图制作中,经常将圆作为表示各行政单元或离散点之间数量差异的主要符号之一,用其直径的大小代表数量的级别,再给圆内加上不同的颜色或绘上不同的结构线、晕线来反映同一级别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由于这种符号图形规则,表现内容层次清晰、对比性强,给人以美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常规制图中用手工描绘圆的结构符号是有一定难度的,往往由于线划分割得不够准确而影响图形的美观。在机助制图中制作起来比较容易,但在处理圆之间的组合关系时,特别是由于图形的叠置所引起的隐藏线消除的问题,不如手工处理来得简单。它完全通过计算机进行扫视、判别来查找隐藏点、隐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采用机助制图技术进行制图时,设计的系统结构特点要体现专题内容、数据结构和软件设计的统一,青岛—崂山旅游图的机助制图工作,主要目标有: 1.能够组织起不同专题内容多边形的数据; 2.街道在接点处相接准确; 3.各种实体的属性易于被区分,便于进行各种有关的操作。对于专题内容进行了分类分级,以达到制图综合和彩色绘图的目的,青岛市的街道被分成4级。从交点配准和提高速度方面考虑,把制图区域分成了13个子区。采用层次模型和多边形邻接表结构,该结构的管理与制图目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系统方法为基础,探讨了机助专题制图定位符号系统的设计及其自动绘制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机助专题制图定位符号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在微机上具体实现了该方案。同时,着重研究了符号(图形)变换问题和隐藏线消除问题,为该系统建立了绘图软件包。  相似文献   

6.
任意多边形的裁剪算法在地图制图过程中和GIS空间数据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照Weiler-Atherton算法,在不带内边界的无拓扑关系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基础上,论述了带内边界的无拓扑关系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的步骤和裁剪子区域多边形的追踪过程,为研究更为复杂的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提供了思路,使Weiler-Atherton算法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Delaunay三角形法实现面状要素自动注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代俊  耿留勇  兰燕 《测绘科学》2007,32(4):81-82,68
地图自动注记是自动制图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阐述了根据Delaunay三角形的逐点自动生成算法原理进行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方法。重点论述了图斑多边形的预处理算法和求取注记定位线的算法。在与长对角线法和水平切割中点线法相比后证明,这种算法不但能够处理所有常规形状的多边形,而且能够适应诸如凹形多边形等具有特殊形状的多边形。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景景观地图制作过程复杂、效果差等问题,该文研究了全景景观地图计算机辅助制作的关键技术,包括渐进式投影的地形几何弯曲算法、地形高程垂直夸张、地物模型配置的滚落线生成算法等;完善了全景景观地图的机助制图过程和方法,提高了全景景观地图制图的效率,最后实现了全景景观地图制图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9.
专题地图上面状符号是由轮廓范围线加填充符号构成。轮廓线可以是多边形或光滑曲线,也可以是由折线和曲线组成,其自动绘制方法与一般线状要素同;填充符号可有多种形式,如晕线、字符、图案和其他符号,其自动绘制方法亦各不相同。在轮廓线内晕线的自动描绘,关键在于根据轮廓数字化的轮廓点坐标,按照给定的晕线参数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确定晕线端点的位置以及用自动绘图机将晕线端点有序地联结起来。本文介绍在多边形轮廓范围内(规定数字化轮廓点时沿轮廓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计算晕线端点坐标的数学方法,以及晕线端点的排队、配对和输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周媛 《河南测绘》2004,(1):17-19
机助制图是将普通图纸上的图件转化为计算机町识别处理的图形件。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使机助制图技术发展很快。它主要可分为编辑准备阶段、数字化阶段、计算机编辑处理和分析实用阶段、图形输出阶段等。在各个阶段中,图形数据始终是机助制图数据处理的对象,它用来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野外测定的地貌特征点连成的地性线所内插出的等高点,以及等高线的四个特性和地面坡度,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助制图中绘制等高线的函数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制图线理论出发,侧重讨论了数字化线性地图要素(链)的综合方法,并编写了与之相应的计算机自动综合程序,以用于机助制图。  相似文献   

13.
任智生 《地图》1991,(4):51-52
组合符号经常用来表示各种事物或现象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其特点是符号形状规则便于制作,其表现效果易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又往往给人以美的感觉。因此,常受到制图工作者的青睐,被广泛地用于展示各种数理统计及各种报表。在专题地图中,组合符号很容易用于表现离散点的绝对值,通过其面积大小来反映要素间的数量差异,通过不同颜色或者填绘不同方向、间隔的晕线来区分要素的不同品种或属性。在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组合符号更是独树一帜。因为,各种符号都建  相似文献   

14.
唐勇 《测绘技术》1996,(4):27-30,48
本文针对目前公路线地形图仍以手工制图为主的实际情况,提出直接以图纸作为成图界面的机助制图设想,基于这一设想开发简称为“TMCADS”的机助制图系统,在本系统支持下,用户可操纵绘图仪直接在已成地形图底图上,完成地形图的整饰、清绘、描图及文学符号标注等后期制作工作。  相似文献   

15.
应中国测绘学会的邀请,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派出机助地图制图讲学团于1981年10月19日到24日在武汉测绘学院“机助地图制图讲习班”讲学。这是国际地图制图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同类的讲习班。(第一届于1978年在肯尼亚、第二届于1980年  相似文献   

16.
以多边形制图综合中的中心骨架线的提取问题为切入点,在分析比较常规多边形中心线提取方法的基础上,结合Model Builder流程化处理特点,提出新的制图综合设计思路——基于Model Builder可视化建模环境,利用泰森多边形中有关垂直平分线的特性提取原多边形的中心骨架线,相较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其结果更为简便和精确。  相似文献   

17.
在常规制图中,沿境界线绘制晕带通常有两种途径:第一,如果是制作彩色出版原图,则首先用铅笔沿境界线作一条平行于境界线的细线,它们之间的宽度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然后作晕渲色带或作同一色相两种不同宽度和色调的色带,最后进行网目摄影和制版印刷。第二,在一撕膜版上刻绘一条平行线,然后用撕膜加网制版印刷。总之,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按所要求的晕带宽度绘制一条平行于境界线的平行线。本文介绍的方法,企图模拟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钟志国  浅训杰 《地图》1992,(1):33-35
近几年来,机助制图的应用逐步推广。《腾冲农业统计图集》、《江苏省人口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地图集》等图集中绝大多数图幅都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的。这一方面简化了地图制印工艺;另一方面,机助制图的原图质量必须符合制印的成图特点和技术要求,才能保证地图的制印质量。本文试以传统制图与机助制图相互比较为出发点,探讨机助制图与制印的关系以及由绘图机输出地图的复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洪钧 《浙江测绘》1998,(3):30-33
一、引言 机助制图系统软件选型的优劣直接关系制图作业的方式和效率、地图的品种和质量、以及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和今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重点阐述了机助制图系统软件选型的基本原则;也简单介绍了机助制图的现状及其系统的硬件选型,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选型方案。本文是笔者参加浙江省第二测绘院机助制图系统软件选型工作的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种自动生成曲线间中心线的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动获取曲线间的中心线在地理信息系统、机助制图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分析中心线性质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矢量方法的中心线生成算法-单位圆滚动追踪法,阐述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为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设计了相应的优化方法,最后给出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