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灿涛 《地震》2001,21(4):1-6
主要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在“九五”期间建立起来的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及它所包含的7个中心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该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为我国地震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各类基础性观测数据和信息。也是我国灾害性地震应急指挥的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2.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流动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和区域数字地震台阵、中国地震局卫星数据通信网组成。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台阵和数字强震台网数据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中心 ,同时还保存一部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 ,与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进行各种数据交换 ,另外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也为防震减灾中心的地震应急信息快速响应系统及时提供各种测震数据。国家数字台网中心是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数据的收集、管理、保存、处理和提供各…  相似文献   

3.
在地电清理攻关的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地电台测区的地貌、地形、水文、地质特征及介质的电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台址条件有利于地电阻率的观测。同时,探讨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中有关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的一些情况,包括卫星通信分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数字地震台钢分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分中心、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分中心及防震减灾指挥分中心的建设情况。对于这些分属不同“九五”重点项目的内容,采取统一规划和设计,集中建设和实施,以保证系统能协同一致地完成地震应急响应和减灾的相关工作,通过实施这一建设项目,将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信息系统达到一个  相似文献   

5.
王永力  宋锐  黄志斌  薛峰  左如斌 《地震》2001,21(4):118-121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47个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的地动实时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信道传送到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再经信号分配器传至7台实时处理机。47个台的信号分成3个区域以3组计算机互为实时热备份的方式接收和处理地动波形数据。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太原国家测震台本地记录和实时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在近年运维实践中,对供电系统、通信链路、专业设备、数据记录等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策略和技术措施,提高了该测震台的实时运行率和数据可用性,保障了测震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运行质量得到提升,其运维实践可为国内同类测震台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前几年清理攻关的基础上,通过对华北地区1969年以来15次5级以上地城肖净异常的分析,探讨了京津唐地电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为今后的日常震情监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部署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是由中国地震局出资,在广东省地震台网中心建设的一套全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本文介绍了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职责、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模块、系统工作原理、部署情况与台网规模,分析了系统2009-2010年运行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对系统自动产出的地震定位结果进行初步的统计与比较,对系统运行的总体效果给予了初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完成后,我国的地震监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相比“九五”期间,“十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的技术系统得到了全面提升.新技术系统庞大而复杂,刚刚运行就成功经受了汶川MS8.0特大地震的考验.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整体情况及其所包含的子系统的情况.例如,全国测震实时数据流系统、国家台网实时处理系统和人机交互分析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地震数据流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地震数据硬件系统是整个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基础;地震数据接收与自动定位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半自动CM T系统、地震数据格式转换系统和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这5个地震专业应用系统实现了台网中心的二个基本任务: 防震减灾和为地震基础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城阳地电台的选择和建设,初步研究了该地电台检测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记录较好的地脉动数据,提取能够反映地下介质的特征量,存储在数据库中.利用编写的绘图程序,可以把数据库中地脉动参数值以变化曲线的方式进行显示,也可以按固定格式进行导出,尝试寻找地脉动参数值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数据跟踪分析工作,通过对北京地电台网2015年1月—2020年12月的非正常变化事件记录进行系统整理和汇总分析,研究得出北京地电台网的典型干扰有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影响、场地环境影响、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和不明原因干扰6类。其中,场地环境干扰对地电台网的影响最为严重,占地电台网干扰的75%。场地环境干扰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轨道交通、抽水灌溉、设备漏电、工程影响和高压直流输电。开展井下地电观测是减小场地环境干扰的有效办法。研究成果为提高北京地电台网数据观测质量,更好地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依据FFT计算方法,选取中国地磁、地电台网各10个台站记录,对NS、EW分量进行10日频谱分析,结果发现,磁静日和磁扰日电、磁场数据具有不同特征。(1)磁静日数据:①电、磁场周期成分以12h为主,其次为24h、8h。在X分量(NS向)中,非显著周期成分,如4h、48h、6h,所占频次较大,Y分量只存在12h、24h、8h成分;②EW测向(或Y分量)电、磁场最大频谱值大于NS测向(X分量);③X分量最大谱值多在12h,Y分量在24h;④台网位置由北向南,Y分量最大谱值逐渐减小,X分量则两头略高,在35.0°—40.0°N范围内变化平稳。(2)地电暴日数据:①沿海地区NS测向主要周期成分比内陆地区复杂且偏大,大于18h的成分相对活跃,最大以20h、24h、36h成分出现,内陆地区最大周期成分为18h,其次为12h。EW测向谱值在各台变化较一致,均体现了以12h、8h为主的变化特征;②各台NS测向最高谱值均大于EW测向。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1月6日我国云南澜沧发生7.6级强烈地震,震前云南地电台网出现了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本文分析了这些异常特征。它的整个变化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长期趋势异常起始于1984年,第二阶段为中期趋势异常从1987年开始;第三阶段为短临异常大约震前半年左右开始。这些变化特征不但澜沧地震前有,在其他一些强震前亦有一定显示。识别这些阶段变化特征,对今后的强震监视是会有其一定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新疆数字前兆观测网络建设期间新增5个数字化地电场观测场地的勘选、建设、运行,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和总结,也对今后前兆观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灾备中心作为我国地震速报业务功能备份中心,主要承担我国地震速报业务的功能备份和全国测震数据实时转发服务。本文介绍了国家地震速报灾备中心平台的技术构成、业务数据库系统、承载业务功能及流程等情况,对平台的技术特点和功能特性进行总结,通过对平台应用成效的初步统计分析,提出了平台的下一步完善计划。  相似文献   

18.
平凉崆峒地电台深井地电阻率观测系统介绍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平凉崆峒地电台井下地电观测系统场地布设方式、测项设计安装、技术要求等施工要点,并对原有观测资料和新系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井下观测系统能减少干扰,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19.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估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集合了各类GPS网近10年的观测数据, 提供GPS点在全球参考框架下2000.0历元的绝对位置.文中简要介绍GPS数据处理的方法,给出数据处理的精度统计;以部分点的实测速度为基础,建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基于GPS测量的动态系统状态,选择序贯卡尔曼滤波的广义测量平差方法,对GPS点做顾及地壳运动的整网平差,并给出整网平差结果的精度统计和外部检核.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保证了平差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ITIL的地震数据库运行维护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运行维护管理方法论,针对地震行业Oracle数据库的维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地震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实际需要,从运行维护组织架构、流程制度规范和运行维护管理框架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地震数据库运行维护体系。对加强地震数据库运行维护管理,提高运行维护效率,改善运行维护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