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是特大型输水建筑物,其Ⅱ渠段,起自沙河南,止于黄河南,沿途经过11个县市区。全长234·748km,其中明渠长215·366 km,建筑物累计长19·382 km(含鲁山坡流槽长1·505km)。沿途穿越131条大小河流、11条铁路、157条公路和13条现有灌溉渠道。该段建筑物共计344座。在禹州市梁北镇境内三峰山、新峰山一带干渠有二条选线,一条是环绕新峰山修建明渠、一条是修建隧道穿过三峰山(隧道方案渠线长6·8km)。渠段起止点设计水位分别为132·37m及118·0m,总水位差14·37m。渠道过水断面呈梯形,设计底宽13~26m、水深7m、堤顶宽5m。土…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数量的快速增加,到2018年末,全国已建成通车公路隧道17738处,总长度1723.61万米,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1])。由于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大量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梁文灏进入铁一院工作以来,也始终奋斗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完成了青藏线、西康线、西南线、宝兰二线.神延线、侯月线、宝中线等几十条铁路和三峡对外交通公路等十余条公路的隧道设计工作以及上海地铁一号线延伸段、重庆地铁等地下铁道的勘测设计工作。其中天兰线电化改造甜水沟棚洞渡槽设计获甘肃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单双线电化铁道隧道偏压复合衬砌》获铁道部标准设计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著译者:王梦恕,D16开本,定价:168元,出版单位:人民交通出版社,版次:第1版第2次,出版时间:2013-01-25,标准书号:ISBN 978-7-114-08240-5。内容简介:本书历时五年,在当前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发展的形势下,在建成的数千座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础上,以大量工程建设中的数据、经验和教训为依托,全面客观地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进行疏理、总结和提升,并加以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5.
龚伦  仇文革  高新强 《岩土力学》2006,27(Z1):1089-1092
结合内水-昆明铁路盐津1号隧道下穿楼房的实际情况,借助试爆和振动监测手段,对铁路隧道近距离下穿楼房应采用的爆破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进行爆破设计所得的爆破参数是合理的,有利于近接隧道工程的成功修建;近接地下工程的修建中,在重难点工程施工前,现场进行爆破试验和振动监测是确保工程成功修建的有效手段;干扰减振爆破技术有着巨大的利用空间,随着爆破技术及爆破器材的发展,在将来的控制爆破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07,34(3):25-25
大瑞铁路全长350km,由铁道部与云南省合资建设,是继内昆铁路之后在云南投资最大的铁路建设项目,估算总额147亿元。大瑞铁路自广大铁路大理站接轨,经过大理、保山、德宏、瑞丽等4个州市和7个县区市。铁路按国铁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标准修建,设计运输能力为客车每日12对,货运每年1200万t,桥梁、隧道总长占线路全长的75%,建设工期为6年。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将于2014年11月24日至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本次年会将围绕"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及绿色隧道工程"主题,通过"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先进理念与设计"、"隧道及城市地下工程的先进修建技术"、"隧道及城市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和环保、节能技术"等3个分主题进行研讨。本次年会收录的论文将正式出版发行。欢迎业内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并积极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将同期举办"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展览",年会赞助单位可以优惠参展。请有参展意向的单位提前向秘书处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以便妥善安排。1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承办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协办单位:待定。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铁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全面发展的阶段。铁路隧道工程也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特长型隧道建设。在隧道施工中,施工通风虽然不是主打专业,但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影响特长隧道能否修建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决定着隧道施工的独头长度和辅助坑道的设置。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穿越煤系及非煤系的特长高瓦斯铁路隧道面临严峻的长距离施工通风问题以及瓦斯溢出的突发灾害安全问题,不仅影响隧道施工的整体安全、质量和进度,还关系隧道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亦元  王星华 《岩土力学》2006,27(8):1339-1343
昆仑山隧道是青藏铁路550 km连续多年冻土区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在高寒缺氧、低气压地区修建铁路隧道所遇到的是全新的技术难题。室内和现场试验及施工结果表明:在多年冻土隧道施工中采用湿喷混凝土支护,使混凝土与冻土围岩黏结牢固,并能保证支护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湿喷混凝土支护在高原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公路和水电站等项目的建设中,隧道、地下洞室工程通常是最为重要的工程.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分辨率的无损探测技术,已在隧道衬砌厚度检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这里介绍了探地雷达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应用于隧道衬砌厚度检测时的测线布置,以及反射信号的形成过程,并讨论了应该如何结合地质、设计、施工资料对隧道衬砌结构层位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1.
以在建成兰铁路松潘隧道为工程实例,探讨研究地下水和构造应力共同作用下炭质板岩隧道变形特征。通过变形原因分析,采取设置长锚杆、注浆加固松散围岩、加强钢拱架锁脚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变形。将软岩变形控制措施纳入动态设计是一种较为经济合理的手段。通过工程试验,动态调整工程措施,优化变形控制方案,对成兰铁路隧道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寒区道路工程中冻土问题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道路是寒区开发与建设的先驱。三十年来,寒区道路工程的建设规模与水平正在不断地扩大和提高。若以0℃等温线为界,在我国约200×10~4km~2的寒冷地区,已分布有13000km的公路和近3000km的铁路,它们与专用铁路、简易公路和寒区运材公路等构成了延长数万公里的纵横交错的寒区道路网,为寒区工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的寒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及西南的高海拔地区,存在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道路工程的选线、设计、施工与养护,均具有不同于一般地区道路的特点。尤其是作为寒区主体的多年冻土地区,道路工程所反映出的地质、地理、地貌、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库区公路复建工程主要地质病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吴永锋  石林 《地球科学》2001,26(4):402-405
三峡工程建成后, 库水回水将淹没沿江(河) 地带的公路约1 000 km. 随着库区的开发, 不仅需要复建被淹没的公路, 恢复其功能, 而且还将大量修建新公路. 通过实例对三峡工程库区公路复建工程中的主要地质病害进行了论述, 指出已发生的地质病害主要是山区常见的滑坡、崩塌、泥石流, 而潜在的地质病害是由于水库库岸再造对公路工程的不利影响; 分析了产生病害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对三峡工程库区今后的公路建设、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道路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2008,35(2):57
全长4300多米的九里庄隧道是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为双向隧道,也是我国铁路建设历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隧道,隧道的支护、路基和弯度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满足设计时速350km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常情况下,地下工程震害比地面建筑物震害较轻,但是在强震条件下,地下工程震害依然突出。2008年 512 汶川大地震(MS8.0)对地下工程造成了巨大破坏,尤其是穿越构造断裂带的铁路、公路隧道。本文采用三维离散元(3DEC)动力分析方法和实测汶川地震动记录,模拟研究了穿越断层的成兰铁路邓家坪隧道围岩在强震和断层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过程。经过与实地调查的北川映秀断裂带地表破裂情况对比验证,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果表明:地震动荷载、断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改变了隧道围岩中的初始应力分布,进而引起断层附近隧道围岩应力累积、应力集中,最终导致了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渐进性断层破裂过程和隧道围岩破坏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定性地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弹性应力集中阶段、破裂起始阶段、破裂加速阶段、稳定破裂阶段和破裂逐渐停止阶段。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刻认识在强震和断层共同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过程,并对隧道安全性评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的安排,组委会对“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2013隧道及地下工程新发展国际论坛”的会议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将本论坛与“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联合举行,收录的会议论文编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专委会计划于2014年7月召开“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2014隧道及地下工程新发展国际论坛”,诚邀业界同行参与,并请关注我们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网站和隧道网的通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将围绕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环保、节能、设备、防排水、风险、新材料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进行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偏压隧道是公路和铁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隧道类型,由于其受力的不对称性及设计、施工的特殊性,一直是隧道施工研究的热点。以往针对偏压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偏压隧道的成因、围岩稳定性、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及施工影响等方面,但缺少对偏压隧道偏压应力比以及公路、铁路设计规范给出条件的偏压应力比的研究,而且公路和铁路设计规范中给出的偏压隧道对应的坡面倾角和隧道埋置深度缺少相关理论来支撑。本文针对铁路双线隧道设计规范给出的临界坡度和覆盖层厚度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出地形偏压隧道对称位置的应力比值,定量分析了规范给定条件下偏压应力比的特征值。结果表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当Ⅲ级围岩拱肩应力比大于7.45、Ⅳ(土)级围岩拱肩应力比大于2.23、Ⅳ(石)级围岩拱肩应力比大于3.34、Ⅴ级围岩拱肩处应力比大于1.06时,可将隧道考虑成偏压隧道,从而为定量判别偏压隧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瑶山隧道现场测试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瑶山隧道是正在修建的我国目前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是京广复线上的关键工程,全长14.3km,最大埋深900m。本文介绍了在滑石排一号和二号斜井附近所进行的现场试验和观测结果,包括岩体初始应力,隧洞开挖后二次应力,收敛观测,以及利用预埋多点伸长计和挠度计所作的隧道侧壁和顶板位移观测。根据观测资料及有限元分析计算对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一般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1,(2):480
兹经大陆方面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和台湾方面隧道协会共同协商,已决定将于2011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第十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现发出会议的第1号征文通知。  相似文献   

20.
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的极限位移判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隧道和地下空间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评价的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难点问题。针对隧道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问题,采用以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变形位移为判据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位移的极限状态,提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极限位移的确定方法和大变形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极限位移的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以DGM(2,1)模型和Verhulst模型为理论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的位移预测预报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可靠性位移判别准则。其研究和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构建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的位移预测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