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层序地层动力成因研究的周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映红  朱筱敏 《地质论评》1999,45(5):521-528
本文尝试时频分析技术与层序地层学原理相结合,进行陆相层序地层的周期分解,并通过与睡古构造的单成因周期对比,探讨不同级序层 层的动力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3.
陆相湖盆中沉积物供给因素对层序地层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荣红  余素玉 《地球科学》1997,22(2):139-144
  相似文献   

4.
沉积记录中的古气候周期及其在高频层序形成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认为,构造升降、气候所控制的湖平面变化以及沉积物的供给对陆相湖盆层序发育的范围、厚度、演化阶段及层序边界的形成起着主要控制作用,而对于同一湖盆演化的不同阶段,则是不同因素对各级层序的形成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某一时期,构造因素决定着较大级别层序边界的形成;而在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期,基于天文旋回的气候周期是高频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对气候周期的深入分析一直较薄弱.加强气候因素的研究,从而更精确地解析高频层序的成因,进行高频层序的划分、对比,预测优质储层和烃源岩的特征及分布是今后能源和盆地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重心.另外,随着"天文年代表"概念的提出,天文轨道旋回的方法已成为确定地层年代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浙江桐庐晚奥陶世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该内潮汐沉积发现于浙江省桐庐县桐君山地区上奥陶统上部,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据其岩类组合和层序特征,可将其定为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相。其中发育有特征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其沉积特征表明形成于开阔的深水斜坡环境,这种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可能为内潮汐的大潮和小潮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摘 要 沉积层序可区分为巨层序、大层序、中层序、正层序、亚层序和小层序6 个级别的 单位, 其时间延续大致分别为500 ~ 600 Ma , 60 ~ 120 Ma, 30 ~ 40 Ma , 2 ~ 5 Ma , 0.1 ~ 0.4 Ma 和0.02~ 0.04 Ma 。沉积层序虽不同程度地受区域性构造运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 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和周期性。除大层序可能是由克拉通规模的热旋回引起的海平面相对变化 所造成的外, 其他级别的层序可能主要由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所控制, 并与天文周期有关。 地球做为银河系和太阳系的一个行星, 其地质演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星系及其内部星体运 行规律的影响, 沉积层序可能是地球水圈响应于天体运动周期的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7.
惠州凹陷珠海组沉积时期,海侵自西南方向进入凹陷,潮流对来自西北方向的古珠江三角洲沉积物有强烈改造作用,在凹陷西南部形成近海潮汐沉积,研究区以潮坪沉积作用为主。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分析了A/S值变化过程中潮汐相的沉积学与地层学响应,以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对珠海组进行了高频基准面旋回划分。在时间地层单元格架内,以潮汐相沉积模式为指导,以井—震界面标定与追踪后的三维数据体为基础,运用地震沉积学分析方法和地层切片技术,优选地震属性,对研究区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为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1977《地震地层学(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一书发表后,层序地层学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使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发展,不仅在显生宙地层研究中也在新元古代地层研究中不断应用.  相似文献   

9.
蓟县剖面形成于燕山裂陷槽内,其沉积盆地是在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原地台北缘东西向大规模破裂时伸进大陆内部的一支废弃的裂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因此不包括陆棚斜坡和大洋盆,而只相当于其中的滨海和一部分浅海,碳酸盐岩沉积时期则为一个陆表海.盆地的构造性质控制了盆地的沉降特征,在裂陷槽阶段,半地堑式的裂陷控制了沉积体的楔形形态;在过渡阶段,盆地主要表现为不均衡凹陷;在克拉通盆地阶段,各组的厚度小,岩性和岩相变化也很小,为典型的盖层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副层序类型、体系域和层序界面类型的划分.确定层序界面类型时应抓住大陆架上两种类型层序界面暴露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河流回春和河流下切作用是否存在来加以识别和确定.本区不能划分出典型的凝缩层(段),而最大海泛面表现为由一个或数个加积型副层序组成的最大海泛期沉积物.  相似文献   

10.
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蓟县剖面形成于燕山裂陷槽内,其沉积盆地是在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原地台北缘东西向大规模破裂时伸进大陆内部的一支废弃的裂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因此不包括陆棚斜坡和大洋盆,而只相当于其中的滨海和一部分浅海,碳酸盐岩沉积时期则为一个陆表海。盆地的构造性质控制了盆地的沉降特征,在裂陷槽阶段,半地堑式的裂陷控制了沉积体的楔形形态;在过渡阶段,盆地主要表现为不均衡凹陷;在克拉通盆地阶段,各组的厚度小,岩性和岩相变化也很小,为典型的盖层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副层序类型、体系域和层序界面类型的划分。确定层序界面类型时应抓住大陆架上两种类型层序界面暴露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河流回春和和河流下切作用是否存在来加以识别和确定。本区不能划分出典型的凝缩层(段),而最大海泛面表现为由一个或数个加积型副层序组成的最大海泛期沉积物。  相似文献   

11.
风暴既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又赋有极大的建设性。古代风暴作用的产物——风暴岩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良好通道与空间。因此风暴岩的研究与识别,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与驱动机制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冰芯、深海沉积物、黄土、石笋、湖相沉积物等这些古气候载体所记录的古气候(温度)变化广泛具有100 ka、41 ka、20 ka以及更短的千年周期性。2.45 Ma BP到1.6 Ma BP,低频率的166ka到333 ka周期存在;1.8 Ma BP到0.8 Ma BP,41 ka周期占主导。而从0.8 Ma BP至今,100 ka周期逐渐增强并占主导地位。全球性的100 ka周期的驱动机制可用地球轨道面倾斜理论或用宇宙尘在地球上的积累速率模式加以解释,而区域性的千年周期在北大西洋可用深海盐水的循环模式解释。新的资料和各种气候周期模式表明,长尺度的气候周期应是地外天体相互作用引发,短尺度高频率气候振荡应是地球内部各系统间相互制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渤海湾盆地某凹陷为例,介绍下延一定深度的垂直二次导数、三维视密度反演、在LCT平台上的重、磁、地震正反演等新技术在寻找一些小规模、低幅度、大埋深的古潜山构造的应用效果.下延一定深度的垂直二次导数异常比常规的重力处理技术,即常规的垂直二次导数异常,从平面上能更好、更直观地反映小规模、低幅度、大埋深的古潜山构造;三维视密度反演技术反映地质体的横向密度变化情况,从纵向上为潜山研究提供证据;利用LCT平台上的重、磁、地震联合正反演技术可以定量地确定潜山埋深、幅度等.  相似文献   

16.
陈孟莪  曹瑞骥 《地质科学》1966,7(2):185-188
本文记述的古藻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鸿允、刘钰等1960年夏在滇东马龙县纳章村震旦系灯影组底部采集的。笔者采用古藻类化石微体研究法对标本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藻类微体构造保存良好,值得描述。  相似文献   

17.
在划分和确认金矿化集中区时需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集中区的范围和界限.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确定金矿化集中区的范围和边界应当以已知金矿床(点)的分布范围作为直观标志,以金的地球化学块体和各类含金建造的空间分布作为划分的基础,以控制各类含金建造和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岩浆活动等成矿要素的区域构造带或构造界面作为金矿化集中区的边界.利用上述准则确认了北山金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18.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三叠纪二级层序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至三叠纪各时期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和碳酸盐沉积环境的交替,据沉积盆地内或滨、浅海交接地带沉积相序的变化、相的叠置变化关系,结合关键部位的层序界面和凝缩层特征,将其分为8个二级层序,每一个二级层序在盆地内或滨、浅诲交接部位,在沉积相序上总的趋势均表现为由浅→深→浅的变化,且与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吻合。二级层序的界线和凝结层往往是该二级层序内若干个三级层序中海平面下降或上升最为显著的转折部位,这些界面类型往往与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冰川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前古代淀粉粒鉴别的两种方法,即显微镜观察法和碘着色测试法,均不能确保鉴别的准确性。针对耐热性α-淀粉酶只对淀粉产生降解的特点,设计出古代淀粉粒鉴别的"耐热性α-淀粉酶降解法",并运用到考古样品中淀粉粒的分析和鉴定之中。本文详细介绍了耐热性α-淀粉酶降解法的原理和流程,并通过古代淀粉粒的鉴别实验,确定了该方法在确切鉴别考古样品中淀粉粒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同时现代大麦和莲藕淀粉粒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来源以及同种植物内部不同粒径的淀粉粒其降解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而古代淀粉粒在耐热性α-淀粉酶作用下出现的降解速率差异的现象,或可揭示古代淀粉粒的植物来源,甚至长期埋藏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钱塘江下游河段潮流和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塘江下游河段水文泥沙测量、有孔虫和重矿物组合等的分析表明,涨潮流可以将海区沉积物向河口及其上游方向搬运,这为解释冰后期海进河床充填层序提供了对比依据。钱塘江河口沙坎主要物质来自长江和钱塘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