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日本成立地震预报推进总部(总部长由科学技术厅长官担任)并开始为预报技术的实际应用开展研究以来,时间已是10年,日本的地震预报体系正逐步发展为可向全世界夸耀的一个项目。关东、东海地区的集中观测网已告完成,并已开始研制用计算机处理收集到的资  相似文献   

2.
日本地震预报推进总部汇总的日本1984年度有关的地震预报预算总额为五十六亿一千七百万日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大约减少了六亿日元(参看附表)。这是因为观测设施等的配备工作已告一段落之故。将在有关省厅付诸实施的主要内容如下:在科学技术厅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依靠布设在包括首都圈在内的关东、东海地区的观测设施的观测数据等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同时,着手进行神奈川县东部地基深度的调查工作。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将对与地震预报有关的活断层以及地下气体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科学新闻》1981年1月23日报道,科学技术厅以及各省、厅都加强了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科学技术厅于1980年11月建成了东京府中市第三个地震观测井,正式开始预报首都圈内的直下型地震。另外,将在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建立地震预报研究楼。文部省在大学一级单位开展地震预报技术研究。气象厅  相似文献   

4.
1.日本地质调查所为在东海地区进行地震预报增设地下水观测井据日刊《测量》1979年3月号报道:作为东海地区骏河湾地震的地震预报体制的一环,1976年度,地质调查所在清水市立庵原中学院内设置了水位观测井和水质、水氡观测井。1977年,为在东海地区广泛布设地下水观测井,在静冈市立贱机南小学校和相良町设置了水位观测井,并在大东町公所停车场设置了水位、水氡观测井。另外,静冈县设置在新居町、袋井市、静冈市、蒲原町、富士宫市的5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术月报》1980年第3卷第2号刊登题为《有关1980年度科学技术预算》的文章,对日本学术会议、科学技术厅、环境厅、文部省、建设省、通商产业省等十个部门开展研究、实验的各项计划作了预算。其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厅开展防灾科学技术和在文部省开展重要基础研究这两项中有关地震预报、防灾技术的计划。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日本地震预报推进总部最近确定了推进地震预报观测和研究的方针。一、基本方针1.在进行地震预报观测和研究时,要本着测地学审议会所建议的第四次地震预报计划的宗旨,遵循“有关防灾研究开发的基本计划”,在有关政府机构和国立大学密切合作下,统一实施。2.在加强观测地区(关东南部、东海地区)及其它必要地区,要集中进行对短期预报有效的观测和研究。另外,鉴于气象厅是负责地震防震加强地区大地震预报的机关,要继续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所长高桥博)为推动关东、东海地区的地震预报研究,于1984年3月建成了关东、东海地区地壳活动观测网,并已开始发挥其威力。由于有了这一观测网,已能立体地掌握地震巢的情况,从而以高的精度确定地震震源,并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触发地震的基础——板块的动态。今后,该中心还将利用这一观测网,建立地震前兆现象的分析系统,并进行试验性的地震预报。关东、东海地区是菲律宾海、太平洋和亚  相似文献   

8.
日本地震预报的观测和研究工作,自1964年7月以来,一直是遵循测地学审议会提出的地震预报计划建议的宗旨进行的。以上述研究成果为背景,1978年6月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9年8月,又根据这个法律,指定了以东海地区为中心的加强地震防灾对策的地区,国民对地震预报的关心和期待也进一步增强。鉴于这种情况,1981年度日本地震预报观测、研究规划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1981年6月26日刊登一篇题为《利用水压致裂法预报地震》的文章摘译如下:科学技术厅的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不久将在静冈县的下田市进行作为地震预报新技术受到重视的"水压致裂法"测定地壳应力的实  相似文献   

10.
1.前言(略) 2.地震海啸业务的现状(略) 3.东海地震预报业务的现状监视东海地震预报的现场,人们已预料到在骏河湾西岸至御前崎近海的东海地区将发生大地震(M8级),这就是所谓的“东海地  相似文献   

11.
日本《测量》1979年6月号刊载了末広重二撰写的《对东海地震预报的观测态势》一文,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动态     
《地震》1984,(1)
著名日本地震学者、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茂木清夫教授应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邀请,于1983年10月初来华进行了为时半月的讲学访问。茂木教授在岩石力学实验与地震活动性等领域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是地震预报研究的积极推进者。他现任日本地震预报联络会副会长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前东海地区判定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据《朝日新闻》1979年5月6日和9日、7月24日、8月9日消息综合报道,日本地震预知连络会和国土厅汇总各方面的意见,通过“东海地区地震判定会”的讨论和判定认为,最近在日本的东海地区极有可能发生8级大地震。“东海地区地震判定会”是日本地震部门为准确预报东海地区大地震于最近成立的,会长是萩原尊礼。该判定会在预报东海地区大地震时期时,分几小时、几天到一周、不远的将来三个阶段,并讨论和判定地震预报的精度是否正确、是否一定程度的正确及是否可能正确。具体的地震警报发布程序和所需时间如下:  相似文献   

14.
茂木清夫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地震学和岩石力学专家 ,曾先后担任日本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关东部会长、东海地区地震预报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地震预报小委员会委员和日本地震学会会长。 1 989年 1 2月 2 8日 ,他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的位置退休后 ,仍一如既往致力于地震预报事业 ,目前担任着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财 )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理事。茂木先生 1 92 9年 1 2月 2 8日生于日本山形县 ,1 950年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5.
地震学者的社会贡献──对日本地震预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盖勒作为9月1日防灾训练的一环,日本在1993年也召开了以东海地震为对象的“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并就是否有必要发布警戒宣言的模式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想借此机会再次指出现行地震预报计划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朝日新闻》1978年1月25日刊登一篇题为《科学技术厅新年度研制计划》的文章,其中谈到由于伊豆大岛近海发生地震,海底地震预报的必要性受到重视。最近国立防灾科技中心决定研制两种新型地震仪器,用于观测海底倾斜变化和记录海底的微小地震。现结合《东京新闻》1978年1月18日的有关报道,综合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东海地区是指定的加强地震防灾对策地区。建设省国土地理院在静冈县的配合下,决定利用静冈县榛原町的供水隧道的空间,设置高精度的远距离光波伸缩仪,以加强地震预报的有力手段——地壳形变的观测。这种方法与以前利用石英棒反复进行短期观测不同,是应用氙灯作为光源,以大约1公里0.3毫米的极小误差监视地壳形变。通过它能够连续观测骏河海槽正在俯冲的东海地区的地壳形变,希望能对地震预报的实际应用发挥作用。一般认为,通过反复进行大地测量检测地壳形变是捕捉地震前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明  相似文献   

18.
全部预报和统计资料的综合;科学家、公共当局和公众之间的通讯布局;通讯途径;公众了解的社会决定因素。1.影响地震警报传播系统效能的诸因素2.从最近火山喷发中吸取的某些教训适应于由特殊地震预报引起的情况3.美国国内地震预报的评定与通讯的程序4.地震预报的社会问题5.对1976年日本东海地区地震预报的反应6.以跨国文化观点看待与地震预报的传播和可靠性有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81年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出版了《地震预报研究科研计划》一书。此书系统地介绍了苏联地震预报研究计划,全书共分七章,主要目次如下:第一篇地震预报的地质学和物理力学基础第一章地震活动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学研究1.问题的定式化与处理方法的原则2.地震区划3.工作地区的地质学特征4.发震机制与地震预报5.古地震断层的研究6.地质过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京与名古屋之间的东海地区自从七十年代早期对一次未来地震给予科学上的关注以来已成为日本政府注意的中心。日本政府从1974年开始加强对东海地区的监测;而到七十年代后期,当地震预报的进展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事,日本开始了一项系统的计划,对所预测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报和预防。1978年继一次里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