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析大吨位、超长孔深锚索钻孔孔斜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辉  牟文俊  陶林 《探矿工程》2010,37(6):71-74
在大吨位、超长孔深锚索支护施工中,钻孔孔斜控制对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分析了造孔孔斜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孔深锚索钻孔孔斜的预防和控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俊礼  李超  刘晋龙 《探矿工程》2006,33(7):46-48,.51
主要探讨水平锚孔造孔偏斜的机理及影响锚索造孔精度的原因,从理论上建立控偏、纠偏的数学模型以及从施工工艺及机具、钻进参数选择、工艺技术等方面探讨提高锚索造孔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深厚堆积体中锚索成孔困难,尤其是80 m以上锚索成孔的经验匮乏。为解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1号堆积体深孔锚索成孔难题,通过实验排除单层和双层套管成孔方法,选取单层套管与护壁灌浆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在工效、经济性方面效果较好,是解决堆积体深孔锚索造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高精度锚索孔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野 《探矿工程》1999,(2):22-24
就水平锚索孔的偏斜,导直机理和施工工艺作了分析和论述。采用水平孔导直理论和施工工艺在长江三峡永久船闸锚索孔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特大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峡永久船闸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为例,主要介绍了对穿锚索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尤其是锚索孔导正方法、效果以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余太金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88-591
以三峡永久船闸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为例,主要介绍了对穿锚索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尤其是锚索孔导正方法、效果以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采用深孔锚索注浆加固工艺技术的难点,就如何进行深孔多锚索安装与注浆开展了深人可行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进退两宜、回转推进、风动冲孔、键球式锚索置入器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超深易坍、掉块、缩径锚孔的锚索安装置入、孔底注浆等技术问题,对灾害环境加固治理,全面实施设计目的,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春地质学院探工系在黑龙江省宁安县桦树川水库承包了10个岩石锚索孔的任务。锚索孔直径150mm,平均深度18m,最深21m,倾角25.9°,方位角270°。这是为了防止山体的滑坡,保证水库溢洪道安全而施工的工程。该区的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岩石质硬性脆,因遭受强烈的花岗岩侵入和后期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岩层破碎,在滑坡区有断层40余条,众多的断层及节理、层理等纵横切割,致使滑坡体严重破碎。滑坡治理措施是在滑坡体上下钻两排总计40个锚索孔抗滑。  相似文献   

9.
张涌泉  李朝华 《探矿工程》2010,37(11):64-66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主机间、主变室、母线洞等洞室系统的边墙、蚀变岩段和较大断层采用了对穿预应力锚索加强支护。在对穿预应力锚杆的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层段,采取严格的孔斜控制措施,并不断地改进控制方法,基本解决了对穿预应力锚索造孔孔斜控制的技术问题,满足了设计技术要求,积累了对穿预应力锚索孔斜控制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
长锚索钻孔弯曲的预防与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说明了锚孔弯曲的危害,对有关规范要求和影响锚孔弯曲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预防锚孔弯曲的基本技术措施及测量技术,并对我国长锚索钻孔测斜仪器的研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地球物理的海底探测技术在20世纪里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地球科学的进展。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技术是实现海底高精度探测的基础。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包括水面船只和水下探测系统的精确定位。现代水面船只定位依赖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为主的导航定位系统;水下定位系统主要发展有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短基线定位系统(SBL)和长基线定位系统(LBL)等。海洋重力测量系统的主体技术得到改进,陀螺稳定平台广泛采用光纤陀螺技术,开发出改正交又耦合效应的新技术,系统实现数字化控制,卫星测高技术引入海洋重力测量领域。海洋地磁测量发展出光泵式测量技术、多分量测量技术和梯度测量技术,近数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海底声学探测技术有多波束测深技术、声纳侧扫技术和浅层剖面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在当代海底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勘查、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里,海洋地球物理仍然保持着前沿科学的地住。  相似文献   

12.
复合射孔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射孔方向和压裂缝的扩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针对煤层的特性 ,将该技术用于煤层致裂 ,经过现场应用 ,效果良好。该技术在煤层致裂爆破中的发展方向较多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新世纪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论述了综合钻探技术是我国未来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发展综合钻探技术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前期应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X射线荧光分析在岩屑录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典型岩石化学的理论计算分析了部分沉积岩的成分特征和差别,为X射线荧光(XRF)录井分析鉴别岩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地层在岩性组合与厚度上的差别是XRF录井技术鉴定地层的基本前提.根据沉积岩薄层岩层的厚度,提出以分米作为XRF录井取样的最低分辨率的标准.并以实例论述了在石油钻井的随钻过程中,采用XRF录井新技术进行岩性分析和地层对比的步骤;评价和展望了XRF录井新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远景;指出建立不同岩性主要元素理论数据库和地区性地层岩性变化元素理论剖面的重要性;提出进一步改进XRF录井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岩石显微构造分析现代技术——EBSD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淑云  刘俊来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91-1096
EBSD技术的发展,为岩石显微构造分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与现代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设备配合,可以同时对块状样品进行晶体结构与成分分析,从而使显微构造、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EBSD技术可以精确、快速定量标定包括各种晶系晶体颗粒的晶格方位和描述晶体颗粒的边界、形态等特征,对于具有低角度边界的晶体颗粒提供精确数据,为阐述岩石变形机制提供重要约束,并为高级晶族和不透明矿物结晶学组构与变形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EBSD尤其使获取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尺度上颗粒(亚颗粒)或相之间的定向差别(达到20 nm的空间分辨率和0.3度角度分辨率)成为可能。EBSD技术在矿物相鉴定、亚微域内的应变分析、矿物出溶作用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新技术在显微构造分析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其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岩石显微构造研究的新突破,也将成为未来岩石变形机制与岩石圈流变学研究取得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粉体喷射深层搅拌法多年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我国在使用该方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在含巨大孤石地层中的成孔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如开挖法,冲击钻进、回转钻进,大直径潜孔锤钻进,爆破法,复合钻进工艺。一般方法处理某些孤石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形状不规则的孤石,则效果欠佳。若采用爆破法或复合性钻进工艺则很好地解决含大孤石地层成孔难题。  相似文献   

18.
杨生彬 《探矿工程》2006,33(8):8-10,16
北京市深基坑工程中土钉墙支护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对于边坡变形要求严格的基坑,采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变形,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设计思路及应用过程,说明了该技术的适用性,并就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GPS观测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越来广泛,本文介绍国内外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GPS精密定位技术在福建地壳形变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地面核磁共振感应系统(NUMIS)及其在找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技术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有直接找水的特点.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仪器及工作过程,并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